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装备
›
真鸡肋?透过华为WATCH GT漫谈智能手表|骑行装备与器材| ...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376
|
回复:
0
真鸡肋?透过华为WATCH GT漫谈智能手表|骑行装备与器材|数码设备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骑行小博士
当前离线
积分
7513
窥视卡
雷达卡
骑行小博士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3-1 00:59:5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说来也巧,前几日好友群里的一位健身教练突然聊起华为WATCH GT,受到外观吸引有购买意向,因此在群里询问大家意见。
让我颇感惊讶的是,华为新品能如此快速的渗透到常年被G牌S牌垄断的运动圈内,尤其是对方还是个女生,让我对手上用了半个多月的WATCH GT更加刮目相看。
作为华为“智能健康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承载着华为在此领域的探索精神,而WATCH GT率先用上了华为自研系统,并在运动健康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尝试,在华为手表产品线中绝对是承前启后的作品。
笔者一直是个穿戴设备的发烧友,从智能手表的鼻祖Pebble开始,Apple Watch、华米Amazfit都是长时间使用,期间各类热门冷门的手环类产品更是入手了个遍,如今上手WATCH GT,想更多从用户日常体验的角度跟大家聊聊智能穿戴,也跟大家分享下WATCH GT除了续航能力外,还有哪些功能亮点。
颜值VS性能 智能穿戴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智能手表在发展中大致有两条路线,一种是完全的电子表形态,典型如Apple Watch或Moto 360,都是通过正面相对纯粹的整块电子屏幕显示信息,另一种则是在传统机械指针手表中融入计步等智能手表的功能,如Garmin vivomove系列、米家智能石英表等。
而WATCH GT在外观上更像是两者中间的形态,保留了传统机械表常用的数字装饰刻度环和突出机身的表冠按键,配合高仿机械表指针的电子表盘,从心理上希望给人以传统手表的感觉。
不同于Apple Watch中性风,华为WATCH GT充满机械感的造型佩戴起来更有硬朗风格,配合刻度盘内外两侧的抛光倒角,在任何角度看都有精致的金属质感,肯定更受男性用户和运动爱好者喜欢。
唯一问题是中间毕竟是OLED的屏,在当前固件版本还没有支持常亮的情况下,息屏状态下看起来略尴尬。
尺寸方面,表盘直径达到了46.5mm,与fenix5的47mm尺寸相当,相比上一代华为手表的尺寸也是有所增加,手腕较细的用户佩戴起来恐怕会比较吃力。
相比之下苹果手表就提供了38mm和42mm两个尺寸可供用户选择,虽然圆形机身大一些更美观,但总体上看WATCH GT还是更适合男性用户佩戴。
表带使用的通用22mm的规格,除了官方提供的运动版硅胶表带和时尚版的皮质表带,用户可以自行选购品类繁多的通用表带进行替换,对于有个性化追求的用户来说非常方便。
但从厚度上看,WATCH GT的表现就非常惊艳了,仅10.6mm的厚度吊打一众15mm+的运动手表,轻薄的优势在冬天非常明显,不用每次都异常艰难的把手表从袖子里撸出来了。
▲对比佳明飞3 HR
在电子表和智能手表到来之前,机械手表已经有百年发展史,极强的装饰属性时刻体现佩戴人身份和品味,美观和个性化是永恒的用户需求。
经过数年来市场验证,外观上越尊重传统形态的智能手表似乎越受用户欢迎,Moto360作为第一款采用圆形表盘设计的智能手表,曾掀起过智能手表的第一股热潮。
虽然苹果手表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依然稳居智能手表市场第一,但是从外观上,苹果手表却是非常保守和平庸的。
在笔者试戴期间,身边朋友对WATCH GT的外观都是正面评价,外形设计在WATCH GT上无疑是个加分项,这也是一款穿戴产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大家关注的重要原因。
功能VS续航?穿戴市场的电池困局
如今,限制便携电子产品发展的最大的瓶颈就是电池,纵使你再有十八般武艺,耍不过两分钟就没电也是白搭。
而穿戴类产品更是其中最敏感的品类,手表和手环在功能上比手机单一,用户粘性不高,人们愿意在上面投入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况且手机已经要日充甚至一日多充,如果手表也要此般伺候,新鲜期过后便是严重的负担。
▲Moto 360(图源维基百科)
早期的智能手表和手环在续航能力上都不理想,回想我五年前使用过的NIKE+ FuelBand仅有计步功能,粗大的环体内塞了两条电池,但续航仅有短暂的五天,再到后来的Moto360和Apple Watch,一切使用彩色屏幕和Android Wear方案的智能手表均无法摆脱日冲命运。
▲Pebble(图源官网)
在此期间的一个另类恐怕是Pebble,这也是笔者在智能手表方面接触的第一款产品。Pebble采用E-ink屏幕和自研系统的方案广受用户欢迎,曾经在国外创造了1026万美元的众筹记录,其最大杀手锏就是在E-ink屏幕加持下长达一周的续航能力。
遗憾的是由于早期对中文支持不佳(iPhone甚至要越狱后才能支持中文推送),Pebble在国内一直是小众产品,后期由于经营不善,Pebble品牌彻底关停倒闭。
▲小米手环(图源官网)
后来率先破局的产品应该是小米手环,尽管在外观上褒贬不一,但是从技术层面,小米手环在胶囊大小的体积中做到了30天以上的超长续航,远超同期的Misfit和Jawbone,并且把智能手环从数百上千元高价的神坛一下拉到了79元的白菜价,对市场普及的作用功不可没,并稳居全球智能穿戴第一宝座。
而开发小米手环的华米科技也在智能手表领域延续了其技术优势,推出了几代手表产品也都延续了高续航能力,并在华米手表青春版上实现了高达45天的续航时间。
遗憾的是类似E-link的反射式彩色显示屏虽然可以常亮,但昏暗的显示效果却与OLED屏幕相差甚远。
▲功能强大的Wear OS(原Android Wear,图源出门问问美国官网)
当然,便携电子产品永远存在性能与功耗的矛盾,产品上必须有所取舍,Android Wear虽然功能强大,但是采用该系统的大小厂产品均无法打破日充魔咒。
通过自研系统大幅提升手表续航能力,通过预置软件功能满足目标人群的核心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风向。
华为本次在WATCH GT首次启用了自主研发的LiteOS系统,号称日常使用续航可以达两周。
当然,让HUAWEI WATCH GT拥有高续航表现的不单单是LiteOS,手表采用双芯片架构,两颗芯片分别管理不同的传感器和元件,主芯片负责处理信号和GPS等耗电功能,而协处理器则专为低功耗任务而定制。
笔者测试期间,在全天候佩戴,功能全开(实时心率监测、抬腕亮屏、信息推送)的情况下,华为WATCH GT续航可以达到10-13日,由于测试期间使用频次较高,所以在日常使用情况下达到15日应该没有问题。
另据官网资料显示如果关闭实时心率监测功能,续航甚至可达30天,成绩相当喜人。在运动模式开启GPS的情况下,WATCH GT续航可达到22小时。
横向对比类似竞品,日常续航表现普遍在5-7天,开启GPS续航则在10-15小时,华为WATCH GT在续航方面的表现绝对是最大的惊喜。
但自研系统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在WATCH GT上,华为去掉了上一代手表的eSIM卡功能,也就是说不再支持独立接打电话。事实上,WATCH GT在机身上根本都没有话筒和扬声器,连接手机也同样无法接听电话。
另外LiteOS这种高度定制化的系统是没有办法自由安装第三方软件的,所有功能更新表盘更新,都需要依赖官方固件更新,在拓展性上几乎为0。
当然,这一切都是取舍的结果,只保留核心运动健康功能,大幅提高续航,在我看来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真的只有在新鲜期,手表打电话、手表发微信这种功能才会被使用,抛弃噱头回归产品本质,一定是各大品牌需要认真思索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表的充电底座是Type-C接口,体积小巧,即便要带出门也很轻便。
运动穿戴市场如何破局
运动健康永远是智能手环和手表最爱传达的使用场景,从功能单一的计步手环发展到如今功能繁多的智能运动手表,这类产品早就不再是专业运动人群专属。
对于大众来说,运动手环和手表更多是彰显自己“热爱运动”的标签,亦或有点买健身卡的心理,希望能督促自己迈向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怎样,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意味着最激烈的产品竞争。
目前高端运动穿戴市场几乎被GARMIN和SUUNTO垄断,低端市场则由国内众多品牌争抢。虽然国内产品从表面上看性价比极高,但是对于运动进阶用户和专业用户来说,运动功能和数据则过于简单,仅能做表面的数据记录,没有办法做深度的运动数据分析和提供运动建议。
当然,在运动专业领域这些厂家的积累远没有传统大厂积累深厚,并且处于受众和成本等各方面考虑,似乎也没有必要继续在专业运动领域深挖,导致在高低市场中间长期存在巨大的产品空白。
而WATCH GT似乎就是这个市场的破局者,华为本身也毫不掩饰自己在运动手表市场的野心,在最新旗舰手机Mate20的发布会上花了大量时间介绍WATCH GT,并各种对标大厂旗舰产品,可见其在产品方面的自信。
在保证了续航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基础上,华为在跑步、游泳、登山这三项运动上进行了功能深耕。
跑步方面,除了常规的跑步数据记录,还可以从APP中将预制的跑步课程推送到手表中,目前APP有13节可以推送到手机的课程,用户在手表端开启课程即可生成虚拟教练,跟随指导用户进行科学训练,并在训练结束后对运动效果进行评估。
游泳方面,得益于三星定位系统和50m防水性能,WATCH GT可以在开放水域记录游泳轨迹,并且无需用户切换即可自动对泳姿进行识别,还会综合监控数据对SWOLF游泳效率指数进行测算,满足专业游泳爱好者需求。
登山方面,海拔高程图、指南针、3D距离等功能也都非常实用。
GPS定位功能,在多个时间段和不同地点进行定位搜星测试,空旷地平均在15~20s左右可以完成定位,在楼宇较多的地方,延长到30秒左右,相比专业运动手表也需要平均30s以上的搜星时间,华为WATCH GT在搜星速度的表现还是相当优秀的。
诚然,华为WATCH GT如果真的与更加专业的运动手表对比的话,功能依旧很大,但在当前进阶阶段,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需求,也可以期待在未来固件版本中能够更新更多专业向功能。
而且当前WATCH GT在性价比层面已经做到了非常优秀的水平,有颜值有特色价格不贵,放在市场中还是相当有竞争力。
医疗健康大探索 智能穿戴的里程碑
曾经和一个行业内人士交流,说医疗健康的故事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仍然没有哪一家推出真正有价值的功能,比如心率异常预警,比如心脏病类型分析等?
对方讲了一个理论是“厂家怕担责”,因为在运动记录和睡眠监测方面,功能上多少有娱乐属性,就算数据不精确也无大碍。但是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就不一样了,如果方案不严谨或者产品不过关,消费者把监控使命交给这样一个电子消费品,心脏健康无小事,真出了事故恐怕是谁都担不起责任的。
▲Apple Watch的ECG功能(图源Apple美国官网)
连苹果这种最早涉及医疗领域的品牌,也才刚刚在本月更新的固件中支持了心电图(ECG)监测和分析功能。而且苹果也谨慎的提到,“心电图App并不是可以用来取代医疗设备与传统诊断的方法,也不应该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依此改变用药。”
笔者曾经购买过一个名为“37度”的手环产品,这是首个号称能够监测血压的手环产品,还能同时监测呼吸、身体压力等健康指标,但是由于当年技术限制,可以预料到的精度和续航不佳等问题,导致其充其量是个玩具,37度品牌也在推出两代产品后,于2016年底销声匿迹。
基于种种的原因,智能穿戴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发展难度很大,除非产品可靠度达标,否则急于推出市场就是对消费者极大地不负责任。
笔者觉得本次华为WATCH GT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探索是最激进也是最有价值的,基于WATCH GT的TruSeen3.0全天候心率监测技术,以及和专业医疗机构合作的专业心律失常监测算法,配合在线和线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诊疗方案,这几乎就是未来智能穿戴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终极状态。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华为心脏健康的APP仍只支持华为和荣耀手机安装使用,并且心脏健康研究项目需要华为社区用户主动报名参与,相关功能仍处于半公测状态,期待功能全面开放使用后的表现。
另一方面,WATCH GT还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联合研发了“压力管家”功能,基于心率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获取心率变异性信息,评估压力水平和变化趋势,评估用户压力状态,在手表和APP内都可以查询到详细的压力曲线和对应建议。
手表中还内置了简易的呼吸训练功能,便于用户随时调整压力状态,比起简单的心率监控曲线,压力曲线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显然更具参考价值。
APP内与手表配合使用的生物反馈游戏,根据提示进行放松呼吸训练,实时反馈放松状态平推动场景变化。
总之,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健康方面的深度功能是比运动相关功能更加重要的部分。国内另一家走的比较超前的品牌华米Amazfit,也已经在米动健康手环上尝试了“产品+诊疗服务”共同售卖的模式,相关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但是任重道远,如何与更多专业诊疗机构合作,如何管理和使用用户大数据,都是极具难度和安全敏感的话题,希望产品市场早日迈入成熟。
总结与不足
值得期待的是,华为在硬件研发和大数据方面的积累能够推动智能穿戴向前发展,我们也确实看到了WATCH GT上有很多令人惊喜的表现和创新功能。
WATCH GT本身已经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硬件平台,接下来需要在软件层做更多优化和深度的功能开发,比如论坛中用户呼声最高的常亮功能,比如目前仍有优化空间的抬腕亮屏的判定和显示响应速度(在最新一版固件的抬腕亮屏功能已经比之前优化了不少)。
而在运动健康方面,即便在软硬件和功能层面能够达到专业运动手表的水平,也要考虑如何建立自己的运动社区文化,拓展社交价值。
另外在最关注的骑行方面,华为手表还不支持踏频和功率等外部硬件连接,且尚不知后续是否有支持计划,对于专业骑行用户的吸引力会大幅下降。
总之瑕不掩瑜,华为在这个价位拿出了极具产品力和创新力的产品,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华为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发展潜力,作为普通用户,则希望华为能够进一步优化LiteOS,通过固件优化挖掘产品更多潜力。
责任编辑:Fun倪
华为
,
手表
,
功能
,
续航
,
运动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bike163.net/thread-835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夏季骑行,该如何补水?
•
你骑行前的拉伸运动,可能并没鸟用.......
•
感冒了可以运动吗,如何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
骑行和啪啪啪不得不说的那些小秘密~
•
经常骑车的10大好处,你都知道几个?
•
你到底是在做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
•
礼貌回怼,春节回家必备秘籍(骑行篇)
•
那些炫酷屌炸天的创意轨迹图是怎么跑出来的?
•
身体燃料:骑友怎么吃才最增肌减脂?
•
冬季进行户外运动,你最需要注意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旅途故事
骑行知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