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方先锋剧场(东方先锋纺织有限公司)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7 22:2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知道东方先锋剧场在哪???急
北京东方先锋小剧场位于东方广场东侧,隶属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可容纳观众320名,是目前北京地区小剧场设施最完备、最先进的小剧场。
东方先锋小剧场可以演出戏剧、现代舞、室内音乐会等,还可以承办各种报告、讲座、产品展示及发布会等。时尚气息浓郁,先锋性极强,是可以跨国交流的艺术平台。
剧场有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舞台宽14米,进深10米。有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的化妆间2个,道具间和服装间各一个。 透过位于三层的贵宾大厅,可以看到东单银街的热闹繁华。到目前为止,在我剧场已举办了多项业务活动,群星艺术学校毕业大…
乘车路线: 1路、4路、420路东单站,地铁王府井站路北
所属城区: 东城区
座位数目: 320名
联系电话: 65597394

要是你刚开始看话剧,如何选择剧目场所看这份名单就够了。
要是你刚开始看话剧,如何选择剧目场所看这份名单就够了。
文:朵拉迪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和电影相比,我更喜欢话剧。连续几年在每月的娱乐计划里必须有一个时间段是留给话剧的,后来虽然工作原因没办法做到每月一剧,但也一直在不间断的看话剧。
在没有接触话剧前,我内心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抗拒的,对话剧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节目里播出的那些画面,我主观的认为那不过是几个人在舞台上自说自话,背景单一,又没有音乐,一定是枯燥又无趣的。
所以你看无知是多可怕,我还没有看过话剧,就给人家扣上了这样的帽子,我很感谢一再主动拉我去看话剧的朋友,也很庆幸我看的第一部话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员们的表现力,故事情节的紧凑感,舞美音乐的默契,都让我开始对这种艺术形式着迷,并一发不可收拾。
目前话剧已经开始深度普及,不再像过去我所认为的只有文艺青年才会喜欢这种看起来“华而不实”、“装腔作势”的表演,现在的话剧种类繁多,适合各个层次的人士观看。不管你是想娱乐减压也好,增长知识见闻也罢,总有一台话剧适合你的需求。作为一个单纯观剧四五年的“伪资深”话剧迷,我特别想把你也拉进话剧坑,和我一起体会话剧带给生活的小美好。
讲真,我对话剧的兴趣源于一部青春题材的校园剧,然后看了一大部分的减压喜剧,最后才开始慢慢的看所谓的正剧大剧,逐渐体会出从话剧这种表达方式传达出的故事精髓。
如果你从没有看过话剧,对这种表演方式不够熟悉,下面我安利几个北京的各个类型的话剧演出场所给你,或许能勾起你一探究竟的兴趣。
  喜剧类
电影我们当做娱乐,话剧当然也可以。说到减压喜剧就不得不提到《开心麻花》系列,他的一系列话剧长时间霸占在京城年轻剧迷心里。但你知道吗,除了开心麻花的各种搞笑剧集,北京还有很多专门演出减压话剧的场所。
1、海淀剧院、地质礼堂
这两个地方现在成了开心麻花的专场演出场所,如果你想从麻花系列开始,去这两个地方看错不了。
2、雷子乐笑工厂
就在有名的保利剧院正对面,瑞士公寓下面,去的早你可以在旁边的星爸爸喝杯咖啡等。全年都是搞笑话剧,和观众的互动性特别强,除了各种微博上墙,每天都有小抽奖,不知道是他家的特色还是怎样,每次节目结束都有人现场表白或者求婚的,这绝对是对单身狗的一万点伤害。
3、北京喜剧院
你看名字就知道他们家喜剧居多,位置也在保利附近,大门口设计的挺有艺术感的。在他家看的剧目不多,陈佩斯老师的几场剧都是在这里看的。
  正剧类
我所理解的正剧,多数为历史剧或是一些经典名著改编的话剧,这样的话剧看起来当然要比喜剧沉闷,但相比去啃一本大部头的书而言,先从这样的话剧中找找兴趣不失为一个好的输入选择。
1、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大名鼎鼎的人艺,我看的大部分正剧都在人艺,除了被剧目吸引,我不得不说还有追星成分在里面。那些曾经我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演员,在话剧舞台上、在我眼前活生生的诠释着一个个经典的角色。濮存昕他可以是《原野》里软弱无能的焦大星,又会变成另一部《蔡文姬》里威风凛凛、霸气十足、运筹帷幄的曹操。
如果你对话剧产生了兴趣,强烈建议你来人艺看这些老戏骨的戏,保证你绝对不会失望。
2、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分为好几个剧场,话剧、歌剧等等一应俱全。想说明的是,国家大剧院福利很多,经常会有惠民票以及免费票发放,这些信息都放在他们官网上,需要你提前申请。
3、保利剧院
作为财大气粗的保利集团旗下的剧院,这里几乎接待了所有世界级的演出团体做表演。话剧只是他们的一小部分,但能登上保利的舞台也都不会很逊色,这从他们的最低票价上都能体现出来,哈哈。在这里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演出包括赖声川导演、林奕华导演的戏剧,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暗恋桃花源》也是这里的演出常客。
  小剧场
这里我所指的小剧场并非是说场所特别小,只是这些地方上演的团体经常是初出茅庐的小剧团,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小剧团没好戏,他们只是资历浅而已,很多剧都是创新又有趣的。
1、9剧场
这个剧场就在朝阳区离双井不远,看的第一场话剧就是在这里,被文青女友拖来了这里,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当年频繁来这里看话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这里多是一些大中院校的学生剧团在演出,偶尔还能看到演出前半小时该剧的导演在门口卖票,如果是临时决定看,真的票价低到你想象不到。在这里我看到了后来很红的一些小话剧,包括《曾经》、《鲜榨小夫妻》这类。
2、国话先锋剧场
这里之前还叫东方先锋剧场,这几年才改的名字,地址就在协和医院旁边很好找。也和他的名字一样,这里很多话剧主打“先锋”两个字,我不太理解他们所谓的先锋,简单粗暴地讲就是一些有点儿创新有点儿前卫的小剧目喜欢在这里初次亮相。
3、繁星戏剧村、麻雀瓦舍
繁星戏剧村应该是小剧场里位置最为优越的了,宣武门地铁E口出来就是。名字叫戏剧村,就不光是话剧、其他的剧目也在这里有演出,主要还是小话剧为主。对这里很熟悉是因为有一阵经常参加周末的“穷游网主题沙龙”,才知道这里主要是演出话剧。
麻雀瓦舍也会有一些主题的小话剧,就在双井家乐福后面,我只去过一次。个人觉得这个地方更适合那些被打上文青标签的人,在这里除了话剧这里还有民谣歌手的演出,我最初知道这里就是被朋友介绍来听万晓利。
儿童剧
其实我是几乎不看儿童剧的,但既然推荐,就给那些有娃的朋友也推荐下面两个场所。和电影比起来,儿童剧的角色演员会下到舞台和小朋友们做互动,您家小朋友能和他心爱的米妮啊巧虎啊手拉手,这是电影做不到的。
1、北京木偶艺术剧院
如果我没记错在安贞桥附近,里面的剧种从剧院名字就能看出来。
2、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这里是对那些年龄大点的小朋友来说,是另一个除了游乐场应该经常光顾的地方,小朋友对艺术的感知、兴趣的培养,还是需要家长的主动引导的。
上面所做的推荐,都是我去过次数比较多或者印象深刻的场所,代表了个人的主观意见。北京的话剧演出场所包括演出团体真的是太多太多,不可能一一推荐全面,但我想您如果从没看过话剧的话,这样的介绍可能会给您一个整体印象,后面如何去发掘您最喜欢的剧场和演出团体就靠个人选择了。我只是希望您也能开始喜欢话剧这个艺术形式而已。
朱德庸:我只是「城市病」的旁观者
在“城市病”氾滥的时代,朱德庸试图做一个旁观主义者。他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竖立起一堵透明的墙,一面是他固执存有的自我,一面是神经官能症患者们。
去年6月21日,北京,东方先锋剧场。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坐在小剧场的第一排,看着舞台上一帮身着五颜六色服装,发型也和漫画人物类似的年轻人变换著音调,将他的漫画新作《大家都有病》的部分内容现场演绎出来。
朱德庸和观众一起鼓掌,也时不时和坐在一边的嘉宾余华耳语几句——这是他的新书在北京的首发式,也是将在年底上演、由田沁鑫改编的同名多媒体音乐话剧的一次预演。“早就看出来他有病了。”面对观众谈到老朋友朱德庸,余华如此说。
朱德庸笑着用新书的名字做了回应:其实大家都有病。在这本漫画新作《大家都有病》里,会看到刷卡成瘾的女郎、相约自杀的三兄弟、人格多重分裂的男子……还有患忧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的多种人,这些“病人”被幽默地以线条勾勒出来。
朱德庸笔下勾画的这些“城市病”,对应到医学里,则是很专业的一个词汇:神经官能症。
  在自闭的世界,观察外界的荒谬
其实,余华的话并非调侃,朱德庸自己的“病”比他笔下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从小就有自闭症,“没有办法跟别人交流”。他喜欢画画,从4岁开始,画画是惟一能让他松弛的方式。在学校里画,书上、本上,所有空白的地方,都被他画得满满的。回到家里,也是画画,外面的世界没法呆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的世界。
在学校里受了哪个老师的打击,敢怒不敢言,一回到家里就画,狠狠地画,让老师“死”得非常惨,然后自己心情就会大好。父母为朱德庸伤透了脑筋,也吃了很多苦头,但他们从不给孩子压力,一直听任他自由发展。爸爸会经常裁好白纸,整整齐齐钉起来,给年幼的朱德庸做画本。
  大概是因为和周围的人没有交流,朱德庸观察人不会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常常是对看到的东西做反方向思考。
他说到一个有趣的例子,路上看到一个公务员道貌岸然地走过来,他会想:“如果这时候我突然跳上去,‘啪’给他一巴掌,他会怎么样?一下子愣在那里呢还是发了疯一样狂怒?总之,他的反应不会像我眼睛里看到的一样。”
有段时间,台北路上的行人总会看到一个自顾自笑的奇怪男孩。“我是成长在一个闭塞的世界里面,我的世界和外界是隔离的,还好我的世界是一个透明的墙,而不是一个砖墙。”
  这对他能够成为后来的朱德庸来说很重要。透过透明的玻璃墙,他可以安静地做一个旁观者,没有人打扰,即使自闭,依然可以用眼睛和大脑,观察思考这个世界的荒谬。“自闭的好处是我可以往外看,但外面的东西进不到我这里,所以我一直可以用旁观的眼光去看很多很多的事情。”他说,如果没有一个围墙把他挡住的话,他可能也画不出这些画来。
这大概是他诸多的经典语录构思的来源,也可能是他被朋友说“有病”的原因——听起来就像是他笔下的小孩子在跟你描述他的“特异功能”。
除了自闭症,成年以后朱德庸还发现自己有识字障碍,“我眼睛看到的字和大脑找到的是不一样的字。”这个“病症”,还是结婚后他和太太经常交流时候才发现的,因为有几次,按他说的路线和方向,他太太从来都找不对地方。
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识字障碍其实很多名人都有,比如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美国前总统柯林顿,还有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等等。知道这个之后,朱德庸不担心了。
  “慢哲学”生活,“自由就是我有权利选择欲望”
朱德庸手里拿着一个漆都掉光了的手机,据说已经用了6年,看不出型号。不用笔电,为了在外地还能上微博,去年买了个3G新手机搭配使用。他此前用的一辆汽车,也用了11年。
反潮流,反时尚,反消费主义,不管是在作品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朱德庸都在努力宣扬他的“慢哲学”。
每天八点钟起来,吃早饭,看报纸,差不多九点钟坐到书桌面前,开始想要画些什么,然后画一会儿。等太太起床后,就陪她看电视吃早餐,他的工作时间就此停止。每天花在画画上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这已经是极限。
  “对我来讲,我基本的欲望如果都满足了,那剩下的欲望是我有权利选择的。当我有权利选择欲望的时候,我就自由了。”朱德庸并不认为自己的意见多么重要,只是想让大家听听另外一个声音。
朱德庸的漫画新作《大家都有病》里,描述了忧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多种现代人的“城市病”。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169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