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正教教义(东正教教义区别)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6 06: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东正教
分类:  社会民生  宗教
   问题描述:
东正教是个什么宗教,和基督教有什么区别?
   解析:
东正教是与天主教、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亦称正教。又因为它由流行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来,故亦称希腊正教。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等一些斯拉夫语系国家相继脱离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直接管辖,建立自主教会,逐渐形成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希腊正教目前则主要指使用拜占廷礼仪的东正教会。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后,东西派教会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问题上争斗愈烈。到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自9世纪起,东派教会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廷帝国日益衰落。1096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尔其帝国进攻拜占廷,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罗马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派教会屈服,要求东西教派合一,从而确立教皇的首脑位置。由于东正教会的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但由于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 *** ,合一未果。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国教是 *** 教,所以君士坦丁堡牧首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之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正教会相继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实际权威性已丧失殆尽。自主教会是指在法规和行政方面享有全部独立权,并可自选大主教和主教的教会;有时也指不依附于教郡都主教管辖的个别地区。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为俄罗斯正教。
在教义方面,东正教与天主教有一些区别。第一,东正教信守前七次公会议信条,不承认以后天主教所举行的历次公会议。在"和子句"问题上,东正教继承东派教会的观点,认为此乃对《尼西亚信经》的篡改。第二,东正教注重道成肉身,认为人之得救,在于把必死之人通过与道成肉身的基督神秘联合而变成属于神的,不死的生命。东正教神学中很少有涉及人性本原败坏的内容,因此不十分强调赎罪论。关于恩典和原罪论,东正教的观点和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有所不同。东正教认为每一个人都在亚当的罪中凡了罪,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择善,天主才能帮助他们。善功只是条件,并不具有得救的效用,只有依靠天主的恩典才能获得重生和得救。圣事中基督的血所生的救赎作用,是给予一切人的,凡愿意接受信仰和洗礼的,都可以得救;凡是愿意敬奉天主的,都可以得到报偿。第三,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的崇拜。三一论确立后,对圣母的崇拜,反映了信仰者需要一个可靠的"中保"思想,童贞女玛利亚就成了最理想的对象。
在教会组织方面,东正教否认天主教"只有'使徒教区',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区有权成为牧首区"的观点,认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如根据国家或城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设立牧首区。牧首区(大主教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的首脑是主教,其人选必须是高级修士或领圣职后保证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结婚,但不能作为主教入选。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修士司祭和修士辅祭,再以下的助祭、诵经士无神品。
东正教的信徒主要分布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美国等地区,在中国人数不多,1984年,中国有东正教徒8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东正教主要的自主教会有君士坦丁堡牧首区、耶路撒冷牧首区、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希腊正教会、美国正教会、日本正教会、芬兰正教会等。国际互联网上关于东正教的站点也不少,如:
美国东正教主页:ocf/OrthodoxPage

正教与公教的教义有哪些不同
一,在宗教特点方面,东正教具有注重神学理论和神秘主义化的特点;而天主教则具有伦理化、法律化和讲求实际的特点。
二,在宗教传统方面,东正教保存了教多的犹太教的传统,天主教则更多地接受希腊罗马哲学的影响。
三,在礼仪仪式方面,东正教认为领圣体是真正接受教主的圣体血,因而也分享了主的生命;而天主教通常只有司祭领圣血,平信徒只领圣体。
四,在教义教规方面,东正教主张圣神只来自圣父,而天主教主张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东正教没有关于“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的说法,而天主教声称二者之间有“炼狱”。东正教否认贞女玛利亚童贞受孕及其肉体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认。东正教不承认罗马宗教为普世教会首脑,只承认它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牧首”的职位;而天主教自称是全世界教会的领袖。
五,在组织制度方面,东正教无统一的教会组织,教权集中于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拉和耶路撒冷这四大教会的牧首中;而天主教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
六,在神学方面,东正教没有什么革新和发展,较保守、缺乏活力;天主教则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展的活动较有生气,主张社会开放、自由、平等,提出诸多进步神学,如解放神学,妇女神学,大众神学等。
七,在教历方面,东正教使用儒略历法,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即旧历。罗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对旧历进行改革,于1582年公布新历法,称格列历法,自那时起天主教就用此历法。此历法被多数国家使用,被公认为公历。
八,在教堂方面,东正教教堂的建筑式采用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采用罗马式或哥德式。而其内布置也各有不同,东正教堂圣坛中央挂有圣像,四周则挂圣徒画像;而天主教堂圣坛中央挂圣母玛利亚画像,圣坛两旁挂耶稣画像,周围墙上挂十四幅耶稣受难画像。
九,在哲学方面,东正教哲学主张天主和世界的统一、天主和人类和谐性、神性与人性结合、神学与哲学合一,反对理性,提倡神秘主义,通过神秘主义,使人吸取神的智能,强调救世主如何变成有血有肉的躯体和如何降临于人世的奥秘;而天主教哲学主张理性,强调天主的启示和人类的理性是一致的,反对神秘主义。东正教哲学提倡用神学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贬低天主教,认为天主教不能发扬基督的博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指责天主教把天主和人类分离开来,因而不能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
十,在修道制度特点方面,东正教注重神秘主义和玄虚思考,它的隐士不劳动,只追求苦行,靠施舍捐赠维持生活;而天主教则更注重实际勤苦和清静诚心,不强调苦行,而强调劳动,主张自食其力,认为懒惰是罪恶之母,并认为体力劳动可以消除罪恶,拯救灵魂。
十一,在政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东正教由皇帝控制教会,皇帝已被神化,成为基督教信仰的最高权威,教会的首脑,政权高于教权;而西方天主教出现了一个教皇,统治一个教皇国,教权高与政权,另外,教皇垄断文化教育,修道院逐渐成为文化教育的中心,教会和修道院兴办学校,以僧侣为师,初级学校和中级学校都开设不同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为适应宗教生活的需要而设的,经院哲学成为西欧封建统治阶级和天主教会的御用哲学。
大主派和东正派的教义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
基督教教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6.上帝视人为宝贵。
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1489-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