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蚕沙口古戏楼(2021年蚕沙口庙会开始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23 01: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唐山历史的诗歌
《宋徽宗过思乡桥》——丰润还乡河
还乡河在《水经注》中称浭水。史料记载,宋徽宗被金人所俘,就住在丰润镇城西10余里浭水之畔的沙岩寺。徽宗见浭水西流似有“还乡”之意,而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却被掳至此,行将北出塞外,不禁潸然泪下,悲痛欲绝。嗣后,有人追忆此事,赋诗《宋徽宗过思乡桥》,曰:“沙岩寺里树苍苍,塔势崚嶒大道旁。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看花古驿愁春雨,驻马危桥泣晓霜。五国城中寒月白,魂归艮岳总荒凉。”浭水也因此得名还乡河。
《晚秋至观鸡山寺》《游观鸡寺》——丰润观鸡山寺
丰润区左家坞镇西北的陈宫山,东邻还乡河,西接黄土岭,峰高壁险,山型奇异,其中观鸡寺(今已毁,遗址尚存)所在之峰鬼斧神工,从南麓望去如金鸡独立,观鸡山之名即由此来。观鸡山上,始建于辽代的观鸡寺(已毁,遗址尚存)殿宇巍峨壮丽,历代文人墨客多来此赏游,留下许多赞美诗篇。
曹钤《晚秋至观鸡山寺》:
秋深黄叶未飘零,寺下青松夹路生。
最爱僧居尘世远,无言山水信多情。
观鸡山寺的苍劲与幽深,由此诗可见。
王恺《游观鸡寺》:
锦鸡眠碧草,白鹿动闲花。
偏爱僧房好,烧松更煮茶。
此诗写出了观鸡山寺环境的安谧与恬静,也反映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知州吴士鸿题诗——古冶多宝佛塔
位于古冶区王辇庄乡任庄子村西北的多宝佛塔是一座八角七层的仿木构密檐实心砖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是一座幸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密檐式古建筑,是市级重点保护文物。该塔坐北向南,为仿木构密檐实心砖石塔,通高13米,整体八角七层,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多宝佛塔北面是白云山,因雨后常有白云围绕而得名,又称自来峰,旧时“夹路长松,四周青嶂”。知州吴士鸿游览此山时,曾写诗赞道:
选胜探奇几定踪,更寻僧舍曳疏筇。
灵湫涛出千秋鉴,鹫岭飞来十丈峰。
松涧阴深时见鹿,岫云舒卷每从龙。
倦游未忍言归去,百入声传别院钟。
《游石臼坨诗》——乐亭石臼坨岛石臼坨岛
位于乐亭县南部的大海之中。在大清河口西南约4公里,东距京唐港约10公里。全岛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为华北第一大岛。
石臼坨岛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名胜和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而著称于世。素有“洞天福地”之美誉。石臼坨历史悠久,名胜很多,唐朝以来的题咏,明清以来的古刹,可以说是佛迹累累,文人墨客唱和不绝。清末永平府知府游智开有《游石臼坨诗》四首,其中第三首这样写道:
此境移我情,驾言步林麓。
短童春前导,窈窕穷幽谷。
径转沙阜高,傍海迭起伏。
连蜷若虬龙,首尾蟠其腹。
中原广百顷,邱壑隐樵牧。
苍烟外绕之,仙界分汤沐。
异哉奥旷区,修到真奇福。
金焦峙江介,拳拳浪花蹙。
描绘了岛上林深、野旷、丘高、壑险的风光。
《蚕沙口天妃宫诗》——滦南蚕沙口天妃宫
渤海岸边的蚕沙口,曾有一座天妃宫,其建筑规模是沿海少见的古建筑群,殿堂巍峨,蔚为壮观。天妃宫,又称天后宫、娘娘庙,在闽、粤、港、台地区亦称之为妈祖庙。妈祖在传说中渔民的保护神。在北方,天妃宫很少见,京津河北一带,唯有天津直沽天妃宫和蚕沙口天妃宫知名。
蚕沙口天妃宫庙会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马祖神诞)。平日里当地渔民,南来船客,四邻百姓,香火不断。到了庙会,更是空前繁华。
清代邑人史璿有《蚕沙口天妃宫诗》云:
年年三月赛天妃, 晒网新从海上归。
阿姑拈香郎酹酒, 风波无恙水田肥。
现在天妃宫已经被重修。
《蚕沙口诗》——滦南蚕沙古戏楼古戏台遗址
蚕沙古戏楼坐落在蚕沙口村西的泝河入海口岸。登此楼可望滔滔渤海,故又曾称之为“望海楼”。几百年间,它曾以宏伟壮观,建造奇谲,历史悠久,蜚声遐迩,驰名关内外。
清代咸丰年间曾任皇家诸王爷教师、官拜皇宫八旗汉学教习的张灿,曾在他的《蚕沙口诗》中赞蚕沙古戏楼云:
百尺近层霄,危楼讶神造。
俨如灵鹫峰,飞集东溟表。
《开平夜雪》《开平道中》——开平明清风情
清朝滦州知州顾学潮作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正月二十三日的《开平夜雪》诗云:
风声吹夜急,雪色趁朝探。
可是春非腊,须知北异南。
入沙融较易,占岁老尤谙。
宜麦寒无碍,男耕女不蚕。
诗中除了描写自然现象外,还反映出200多年前,冬小麦就是开平地域的农作物。虽然下了春雪,但对冬小麦只有好处,并不妨碍生长。“男耕女不蚕”一句道出了当时开平地域农民中男人以耕作为主,而妇女并不养蚕。经考证历史上开平农村就没有养蚕的习惯。署名师范的《开平道中》诗云:
秫篱低护老农家,十里西风酒旆斜。
秋水夕阳山数点,石桥疏柳路三叉。
黄登岁晚千仓粟,绿长霜前一架瓜。
最是授衣人事蚤,牵裙极衽采棉花。
诗将当时开平的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这首诗原载1810年版《滦州志》,作者的身世和成诗的年代均无记载。但从诗的写景和意境来分析,应写于明朝万历末年。那个时期是开平历史上最好的年代。而到了明天启和崇祯年间,开平地域连年大旱,并多次遭到清兵的入侵和袭劫,使开平城内外满目疮痍,十分荒凉,失去了“黄登岁晚千仓粟”的景象。
《唐山诗》——大城山
大城山本来是松柏蓊郁,芳草萋迷,暖泉处处,流水潺潺,风景优美,因此,曾吸引着骚人墨客来山游赏,题诗吟咏山景。钱塘诗人卓金吾在《唐山诗》中写道:“孤峰秀耸陡河边,松带虬形柳带烟,红透夕阳横石壁,翠连芳草泻山泉。……”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滦州才子葛桂的“回文诗”——偏凉虚阁题
偏凉虚阁为滦州八景之一。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高宗东巡至此,写诗赞叹说“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留”。从此声名远播。
“偏凉虚阁”一景留下了诗文数十篇,其中滦州才子葛桂的“回文诗”广为流传:
忘情共赏爱凉汀,境胜酣游醉复醒。
簧弄鸟声清吐谷,网惊鱼闪翠摇萍。
光生晓日迎高献,浪滚香花落残汀。
长塞北通江水绿,晚阳斜掩半山青。
这首诗若由末字回文倒读,亦成佳句,堪称绝妙。

滦南县蚕沙口集是几
700年。蚕沙古戏楼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蚕沙口村,始建于元代,至今约七百年,建造此楼之初乃是因为平日里演出戏曲可以劳军慰民,在庙会期间则以戏曲鼓乐迎献娱神。
唐山曹妃甸是个怎样的地方?
唐山曹妃甸区其实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在唐山曹妃甸区有很多旅游景点,如果大家有时间去唐山旅游的话,那么曹妃甸区是必须打卡的一个地方。
首先大家必须要去看一下曹妃甸区的湿地景区,曹妃甸区的湿地公园包括了曹妃湖以内的六岛屿,还有就是周边的一些岸滩,除了这些以外,在曹妃湖南边还有一个大概4000亩左右的区域。曹妃甸湿地迷宫区也是特别的好玩,整个迷宫区都是太极八卦图的元素。在这边游客们可以乘坐游船玩乐体验在湿地游玩的那种乐趣,同样也可以登上湿地公园的观测台去看一下湿地公园的风光。在湿地公园还有一个接待中心,占地面积大概是600平米左右,在接待中心可以吃饭购物。
除了湿地景观以外,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天妃宫或者是口古戏楼。古戏楼和天妃宫其实是靠在一起的,就在蚕沙口村西。鼓西楼走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而成了,大概已经有了700年左右的历史。而天妃宫和这个古戏楼,则是相对而立,天妃宫坐北朝南。天妃宫又被人们称之为鱼骨庙,那是因为天妃宫的大梁就是以鱼骨头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别致的名字。
另外在唐山曹妃甸时还有秸宝农业科技园,这个农业科技园成立于2018年的4月份,在生态园里面大概拥有650亩的生态稻田,主要就是去生产一些生态健康的大米。大家如果有时间或者是有机会去曹妃甸的话,那么不妨可以去这个农业园区看一看。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渤海明珠温泉养生会馆,曹妃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妈祖文化广场,曹妃甸森林公园等等。
做好妈祖文化发掘传承 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曹妃甸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工业区、农垦区、南堡开发区、曹妃甸新城四大板块,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口,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40亿元,财政收入110亿元,是唐山“一港双城”建设的主阵地,更是河北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妈祖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大力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不断发现文化价值
妈祖庙又称天妃宫,位于曹妃甸柳赞镇蚕沙口村。2012年这个村划入曹妃甸管辖时,天妃宫只是三间旧平房,且年久失修。接收后,区宣传文化部门敏感地认识到,曹妃甸因海而生、依港而兴,妈祖庙正是海洋文化的象征,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一是全面考证力求实 。史载,元至元2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疏浚滦河,大开海运,盛产漕米、竹纸、杂品的江浙商贾、闽粤粮船纷纷驶舟北上。经过组织专家学者考证,推断蚕沙口妈祖庙始建于1284年,至今已734年历史。在妈祖庙附近,发现了元代古码头遗址;在村东,发现了中国北方罕见的元代古墓群。在附近海域内,又发现三艘元代和明代的沉船;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的沉船散落的瓷器,也大多为元代和明代的器皿。所有这些,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证据链。
  二是外联借鉴力求宽。 为理清曹妃甸妈祖文化脉络,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赴天津、山东、大连的妈祖庙,并到湄洲岛的妈祖祖庙进行外联,参加各地的妈祖文化活动。在妈祖祖庙的记录里,清晰记录了蚕沙口妈祖庙。我们还联络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等海内外的妈祖庙,一起开展新年祈福,不断扩大影响,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妈祖文化朋友圈。
  三是文旅结合力求活。 我们采取边发掘文化、边发展旅游、走文旅融合的道路。及时在妈祖庙前建设了妈祖文化广场、复建了蚕沙古戏楼,并在妈祖庙西侧,扩建了神龟潭景区。整个妈祖庙,一年一个新变化,整个景区殿堂巍峨,神像俨然,蔚为壮观,初步具备了接待游客的功能。秉持“传承文化,发展旅游,促进经济”的理念,多渠道推进妈祖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硬件建设
为解决资金紧张问题,我们坚持“四轮驱动”:
  一是鼓励村级资金投入。 成立了唐山天妃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负责天妃宫的规划、设计、建设、咨询、投资、管理与运营。起初公司注册资金仅10万元,性质为集体公司,是由蚕沙口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出资,其中蚕沙口村委会占60%,蚕沙口村民占40%。公司秉承“文化奠基、文旅融合、做大产业、负债经营”的新理念,敢于担当,勇于创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公司资产已达到5000多万元。
  二是政府注入引导资金 。区委宣传部、区旅游局、区文广新局对蚕沙口妈祖文化旅游区大力支持,每年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形式,给于扶持。2012年以来,蚕沙口妈祖文化旅游景区先后得到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60多万元,区政府注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万元,用于景区周边环境的打造。区交通、老促会等单位,也以不同渠道,支持景区建设。
  三是引入社会资本。 2018年,引入唐山东生集团和唐山丽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妈祖文化旅游区丽水游乐项目,以妈祖文化为设计理念,建设独具特色的实景演艺,大型灯光秀,建设水上餐厅,水上观光游乐项目,美食品鉴等,打造餐饮、娱乐、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区;唐山丽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规划投资10.11亿元,建设唐山“妈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核心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庙”:蚕沙口妈祖庙;“一园”:妈祖文化体验园,包括世界妈祖文化风情体验、蚕沙古镇打造一街一品味、一路一风情。让元代古码头重现生机,重现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盛况;“一村”:蚕沙口古村,包括特色民宿、渔家乐、蚕沙口史馆;“一会址”:妈祖文化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包括论坛中心、妈祖文化综合体、白色公馆和山水文园。
  四是信众捐献投入。 通过庙会,每年组织信众捐款,景区已累积完成投资13500多万元。其中:2012年投资839万元,塑成了妈祖娘娘汉白玉雕像,建设了妈祖文化广场;2013年—2014年投资471万元修复了天妃宫古戏楼,建设了免费停车场;2015年,投资547万元扩建了天妃宫,建成了“神龟潭”、海洋民俗博物馆,神龟雕塑采用墨玉石材质,高3.7米,宽5.7米,长9米,重达501吨,号称“中国第一龟”;2016年投资1985万元,完成了古戏楼改扩建、恢复天妃宫古庙群等重点工程,建设了二层的天妃大殿、东西配殿及后殿,建成了钟楼和鼓楼,将神龟潭扩大至500亩,建设了海洋民俗文化博物馆、神龟潭广场牌楼,3A级旅游厕所及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2017年已投资1680万元,铺设了景区道路,完善了游客服务中心,开展了神龟潭绿化引水工程,景区服务功能和水平实现新的突破。对于这些投入,官方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是启动民间投资。
此外,还利用民间资本,将沿溯河东岸规划建设南北800米,东西400米建设明清风格蚕沙古镇,古镇内配套建设观光、餐饮、购物、住宿等相关服务设施,古镇内外建设包括河流、园林植被、假山、盆景等生态观光基础设施,蚕沙古镇将结合蚕沙口独有的妈祖文化,将文化与产业融合,建设有机整合文化、旅游、生态等要素的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小镇。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区各项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景区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人数和收入也日益增加。目前,景区总面积达12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2017年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益达300余万元,创造间接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妈祖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的重要核心和标志性代表。
三、柔性支撑,不断组织学术研讨
  一是组织学术研讨,扩大对外影响。 坚持虚实结合、多维并举,每年举办一次专题的学术研讨活动。2016年以来,又以“服务一带一路,文化创造价值”为主题,先后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研讨会,邀请了全国知名的妈祖研究专家、民俗研究专家、海洋研究专家、旅游研究专家来曹妃甸,共同研讨妈祖发展方向及景区建设,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使古老的妈祖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二是柔性引入专家,成立研究机构。 按照“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路,聘请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温州大学教授黄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中国社科院研究院金泽、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张继焦,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色音、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特聘研究员尚洁、厦门理工大学教授刘芝凤等来曹妃甸指导妈祖文化景区建设,在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的指导帮助下,挂牌成立了河北民俗协会北方妈祖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我们还多方呼吁,取得了唐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下半年将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合作,筹办首届丝路妈祖文化(曹妃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届时,世界各地800多名妈祖文化专家,将云集唐山。曹妃甸妈祖文化,将吸引世界的目光。
  三是每年编写书籍,注重文化积累。 加强与中国民俗文化学会、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唐山市民俗学会的联系,以曹妃甸妈祖文化为主线,搜集整理历史文化资料,出版了图书、画册、摄影集10余部。到目前,蚕沙口这个800户的渔村相继出版了6本书。 我们适时举行了蚕沙口文化丛书首发式,这套丛书包括《神龟背上的村庄》《妈祖佑护的村庄》和《谈天说海话仙乡》三部,共计64万字、205篇,每一篇都是与当地海洋文化相联的史事、遗闻和神话传说。今年又有《曹妃甸与天妃宫》付梓,还有长篇民俗小说《蚕沙口传奇》《北方妈祖—蚕沙口考察》正在出版审核之中。
四、特色活动, 不断充实文化内涵
  一是抓好系统策划。 2014年庙会期间,举办了以“体验海洋民俗,传承妈祖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为主题的“中国?曹妃甸首届‘妈祖之光’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了书画笔绘、信众祭祀等多项活动;2015年庙会,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信众祭拜、文化娱乐、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其中,“神龟潭”落成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2016年庙会以“妈祖佑福地,畅游到仙乡”为主题,举办了天妃宫落成典礼、蚕沙口文化丛书首发式暨赠书仪式等主题活动;2016年国庆期间还举办了金秋庙会暨曹妃甸首届海鲜美食节,突出本地特色,安排了丰富的特色活动; 2017  年, 举办了以“妈祖护佑,大爱无疆”为主题的蚕沙口传统妈祖庙会;2018年,我们在庙会召开之前,多次论证谋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的文化项目,使人用耳目一新。
  二是引入京津冀文化元素。 京津冀地缘相接,文脉相承,三地资源禀赋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相通性和差异性并存,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广泛合作空间。我们利用独特的妈祖文化,通过北京市、天津市及曹妃甸的宣传部、文化局、文联及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学会,定期组织京津冀非物质文化精品节目到曹妃甸展演,在曹妃甸组织京津冀文化民间交流。姜昆、刘兰芳等艺术名家先后走进曹妃甸,津门书画名家也都先后来曹妃甸进行笔会。
  三是培育自身的品牌特色。 在妈祖巡游、祭祀大典、滨海美食、海事体验、渔民号子等一批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今年的庙会,我们以“曹妃千古情,妈祖万世缘”为主题,共分为妈祖巡游、主题歌舞、祭祀大典、民俗表演、喷泉灯光秀、皮皮虾美食节、书画表演等12项活动,既有成系列的“文化大餐”,又有京津冀不同的“风味小菜”,能吸引更多的京津冀游客汇聚。
五、宣传造势,不断提升对外影响
  一是强化庙会宣传。 充分利用妈祖文化的影响力,结合特有的渔业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推介,大力拓展市场,重点覆盖京津地区,努力打响妈祖文化旅游品牌。每年庙会前我们都举办大型新闻发布会,邀请50多家国内外重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有影响的自媒体,重点宣传庙会的各项活动内容,解答记者的提问。 二是组织网络炒作。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借传统庙会举办之机,刊登、发布庙会的宣传稿件;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发布庙会活动预告;在庙会办过程中,组织全国百家网站协调联动,集中报道曹妃甸妈祖庙会,与腾讯公司合作,及时转化成手机微信,形成刷屏效应,不断提高曹妃甸妈祖文化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是坚持持续发力。 每年妈祖庙会期间,会组织志愿者600余人次进行妈祖女神开海节巡游,巡游方阵长队如龙,分别在天妃宫、西河渔港码头、城区创业广场等多地循环举行,从蚕沙口妈祖庙出发,到城区及湿地等相关园区,大大提高宣传力度;及时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环渤海新闻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及唐山、曹妃甸一系列的公众号平台,全方位、立体式、不间断的开展妈祖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宣传工作。
六、做好规划,不断提升景区档次
  一是引入高端机构,高起点做好发展规划。 邀请国内一流的规划旅游公司——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妈祖文化旅游区进行专业规划,并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唐山“妈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核心区”项目可研性报告,以妈祖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综合多种旅游因素,计划打造世界级妈祖文化旅游景区。
  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建设妈祖文化旅游区。 组织招商团队,到北京和天津做妈祖文化旅游区专项招商推介。同时,利用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北京文化产业博览会进行推介,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曹妃甸考察、投资置业。 三是申报3A景区,逐步延伸产业链条。 通过旅游部门,积极组织申报,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计划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实施元兵大营探秘游。在景区利用声光电再现海丝之路盛景,重现元代渔村繁华,提高旅游发展效率,积极打造北方妈祖文化基地、京津冀休闲娱乐度假目的地,争创4A级旅游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新渔村建设速度,在建设新民居的同时,建设传统渔家农庄,进一步发展渔家餐饮、渔家旅馆等传统服务行业,使其更好地融入曹妃甸新城建设,形成传统渔村与现代都市遥相呼应的发展格局。
“曹妃甸”有什么好玩的?
14处景点。
1, 曹妃甸湿地公园包括曹妃湖内6个岛屿及周边岸滩、曹妃湖南侧约4000亩区域、双龙河以西湿地迷宫3000亩及其他湿地区域。
2,蚕沙口天妃宫 位于柳赞镇蚕沙口村 。 原天妃宫座落于蚕沙口村西,坐北朝南,同对面的蚕沙古戏楼相望,成为沿海少见的古建筑群。
3,蚕沙古戏楼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蚕沙口村,始建于元代,至今约七百年。
4, 渤海国际会议中心地处曹妃甸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邻万亩曹妃湖,西与双龙河及曹妃甸湿地公园俱乐部相邻,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大酒店、海员俱乐部、体育馆、休闲中心、专家公寓楼、临湖别墅群、业务办公楼。
5, 曹妃甸湿地迷宫位于曹妃甸湿地公园俱乐部以西,湿地观光公路以南,占地3000亩,由湿地迷宫区、接待中心、湿地探索区、垂钓中心四部分组成,是曹妃甸国家级4A级景区之中著名景色。
6, 渤海明珠温泉养生会馆位于渤海国际会议中心西部,经营面积12000余平米,拥有9000平米的水上设施,是集温泉、洗浴、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旅游于一体的超五星级温泉度假胜地。
7, 高尔夫运动作为当今健康文明休闲的一种消费时尚,正以其充满“绿色(G)、氧气(O)、阳光(L)、友谊(F)”的独特魅力被人们所追捧。位于曹妃甸湿地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由国际著名高尔夫球手、球场设计大师杰克?尼克劳斯设计,拥有亚洲一流的18洞LINKS风格的高尔夫球场。
8,妈祖文化广场位于柳赞镇蚕沙口村,天妃宫和古戏楼正南。 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砖石铺地,正门为“恩泽四海”牌楼,广场正中树有9.9米高的汉白玉妈祖神像雕塑,广场西侧为假山、水池景观。 交通: 在村公路旁,交通较便利。
9,石臼坨岛 距县城40公里,水路距京唐港12海里,包括菩提岛、月坨、打网岗3个岛屿及周围海滩。岛上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季风气候。
10,曹妃甸森林公园是唐海县重点绿化工程,由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
11,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地质上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坳陷,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
12,唐海湿地都有成千只东方白鹳来唐海湿地栖息,停留的时间大概1个多月的时间。东方白鹳在世界上仅存3000只,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
13, 创业广场,内容比当初更丰富了,有很多的廉政主题的雕塑、石刻,也有“廉政谜语有奖竞猜”活动,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廉政熏陶。创业广场又称廉政文化广场。
14,曹妃甸工业区, 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走循环经济之路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今年滦南县柳赞船着口庙会是那天
你说的是柳赞镇蚕沙口妈祖庙会吗?是的话举办时间是农历三月二十三。
蚕沙口妈祖庙位于我国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区,除了农历三月廿三前后几天以外,其他的时间都是由村内德高望重的人进行看守,庙院门口的两侧摆放了两只一米多长的海龟作为镇守,到了农历三月廿三妈祖神诞的来临,蚕沙口村的村民就会把准备好食物拿到妈祖庙供奉给妈祖,期望得到妈祖的庇荫。
早于文革的时期,妈祖庙曾经被进行毁弃,现在蚕沙口的妈祖庙是在1992年根据之前的旧貌进行重建的,重建之后只对神位进行了安置,也是到最近几年才修建了广场和古戏楼,修建完成之后也让妈祖庙的香火更加的旺盛,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信众从全国各地到来对妈祖进行供奉。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7982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