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化垛田-泰州市兴化市兴化垛田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9-15 08:3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看地图]
   ·兴化市旅游·兴化市文物古迹·兴化市十大景区·兴化市全部景区·兴化市特产·兴化市美食·兴化市地名网·兴化市名人  



[img][/img]
兴化垛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布于兴化市境内垛田、林湖、城东、竹泓等各乡镇。核心保护区位于垛田镇东南部芦洲、征北及高家荡、杨家荡一带,总面积5000余亩。
  兴化地处苏中里下河腹部,地势低洼,湖荡沼泽连绵,历史上由泻湖淤积而成。今垛田镇境内的耿家垛遗址及邻近的南荡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和先秦时期,种植业和垛田刍形已经出现。先民们为垦殖和抵御洪水灾害,在湖荡和沼泽处利用自然积土成丘,垒土成垛,与水争田。在水面上形成成千上万块形态各异、溪流回旋的岛状田块,称之为“垛”,又名“岸”、“葑”、“岛”等。
  唐大历二年(767)常丰堰筑成后,由于劳动力增多、种植业发展,垛田大面积出现。宋元时期又在沼泽地用木桩、木架塞上泥土水草,覆盖土壤,形成架田(葑田)。明代以后逐渐固定、加高,在种植果蔬的同时,形成了“葑田凫唼唼,芦渚雁嗈嗈”的胜景,“昭阳十二景”中“十里莲塘”和“两厢瓜圃”由此得名。
  建国后,由于里下河地区防涝抗旱能力增强,到1980年前后,境内大批垛田或被放平填河形成连片大田,或被削平取土制砖。同时也重新形成部分垛田,但高度明显放低。核心保护区的大面积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国内已十分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先生曾断言:“(兴化)垛田是二十一世纪的旅游胜地”。
  2009年,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农业部公布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世界粮农组织公布兴化垛田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10月7日,兴化垛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阅读: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
[以上内容由网友"
xingyueye
"分享。]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3824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