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生池-绍兴市新昌放生池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9-14 08:4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看地图]
·新昌旅游·新昌文物古迹·新昌十大景区·新昌全部景区·新昌特产·新昌美食·新昌地名网·新昌名人


  进大佛寺山门,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即是大小两口放生池,中贯长堤。池岸古树婆娑,天光云影,双塘碧水,莺声婉转,令人心旷神怡。
  大池面积11500平方米,蓄水28950立方米;小池2800平方米。蓄水8400立方米,大池西倚岩壁,上刻“放生池”三字,每字大22.5平方米,笔力雄健,亦为一景。
  池边狮牯坪岩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自在菩萨”三处摩崖石刻,为西方三圣佛号,佛堂中三像并塑称三圣殿,狮牯坪上这一组佛号无遮无碍,处于光天化日之下,似同佛像一样,引起人们敬意,故也被称为“露天大殿。”
  相关背景:放生池前身是夹溪塘,原是地势低洼的两个聚水区。从石城山谷东边浴堂湾、罗汉湾中流出山泉,经大佛座前沿山麓积成小塘;石城山谷南边化人湾、石门槛泉水流出积成大塘。
  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宝光禅师将夹溪塘疏浚并筑护岸,改建成放生池,属寺院宗教设施,专供善男信女放养鱼虾,修持行善。
  佛教提倡保护一切生灵,“众生平等”,最早提倡放生并形成制度的是智者大师,放生池筑在智者墓塔前。
  民国21年(1932),放生池已变淤浅,加上有人捕盗,于是由马契慈居士带头,募捐重修。1979年后,逐步落实宗教政策,放生池又一次疏浚、固堤、养鱼。
  
下一景区:新昌大悲院
[以上内容由网友"
诗喑
"分享。]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3822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