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知识
›
2016 川藏线正在发生巨变,从路上的垭口说起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498
|
回复:
0
2016 川藏线正在发生巨变,从路上的垭口说起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38428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1-4-16 08:34:0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2016-2-20 16:47|
查看: 15297|
评论: 4|原作者: 漂泊|来自: AI背包客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关于
川藏线
的话题,永远是最津津乐道的谈资。皑皑的雪山、圣洁的湖泊;虔诚的朝圣者、坚强的骑行人…而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
川藏线
上必须翻越的14个垭口。他们各有各的故事,也有着不同的命运,甚至有些即将面临被遗弃,现在我们一起盘点这些著名的垭口,把最经典的
川藏线
定格在记忆之中。
什么是垭口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垭口?垭口是高原上最常讲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换句话说,垭口就是翻山越岭的捷径。
川藏线上的14个垭口
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向交通,而得名“横断”。
打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这片几乎被白雪覆盖的连绵横断山区,我们所说的
川藏线
正好处在横断山脉的范围之内。所以就有了走不完的盘山路和数不胜数的垭口需要翻越了。这也解释了为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道理。
二郎山垭口:
2130米
川藏线
从成都平原出发后所经过的第一个垭口,过了二郎山垭口,无论地貌、气候、人文,似乎都变成了另一种境界,它也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天然分水岭。2001年修通的二郎山隧道,替代了原来翻越垭口的盘山公路。
二郎山隧道开通后,人们不用再担心翻山越岭有的危险,
川藏线
二郎山路段缩短里程25公里,减少行车时间3个小时,5分钟就能穿越
川藏线
上的第一高山。也许现在的我们无法深刻的理解这条隧道所带来的便利,但曾经走过老川藏路的人们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段经历。
车行
川藏线
,每当经过二郎山隧道的时候,都会瞥见指向川藏老路的路标。因为隧道开通后已经弃用了十多年了,它正在回归自然。现在不仅汽车过不了,摩托车翻不过去,就连自行车也没法骑完这25公里,路面损坏相当严重,有些危险路段骑行的人需要扛着自行车贴着山崖通过。
折多山垭口:
4298米
折多山垭口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既是通向藏区的重要通道,更是一个难以到达的关隘。从山下的康定城一路走来,山路艰险陡峭。山上的气候也是说变就变,寒风冻雨、雾障冰雹时常让行人举步维艰。这也是川藏公路从四川盆地和大渡河谷进入川西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的第一个垭口。
折多山作为康巴第一关,“折多”一词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很多驴友都说:“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高尔寺山垭口:
4412米
高尔寺山素有“康巴第二关”之称,它因高尔寺得名,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上山的路不好走。海拔高,弯道多、危险路段多,很多地方会车的时候经常刚刚容下两车通过,大半个车轮都在悬崖边,险象环生。
翻过高尔寺山垭口往雅江方向,有一座黑石城,这是一处神秘的宗教圣地,山上遍布的黑色经石是由早年在当地修行的喇嘛背石垒砌而成,现仅余荒凉废墟。这里地势开阔平坦,是除子梅垭口之外另一处贡嘎神山的最佳观景平台。
剪子弯山垭口:
4659米
剪子弯山,藏名叫“惹玛那扎”,
意为“神羊休息的山口”。传说三世达赖历经艰难险阻朝圣归来时,他的坐骑神羊累了,便在此山上落脚休息。而剪子弯山垭口声名远扬的真正原因,是盘山公路坡陡弯急、暗冰密布,行车安全隐患不断。尤其是那个被称为“鬼招手”的102K路段,道路崎岖,拥有多个连续急转弯道,过往车辆驾驶员无不手心冒汗。
不过对于剪子弯山来说,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随着剪子弯隧道的贯通,无论是难行的山路,还是恐怖的“鬼招手”,都将成为这段路的过去,替代它的是一条幽深而通畅的隧道。通车后汽车只需要几分钟就会穿过剪子弯山,再也不用翻山而行。但是相信喜欢户外的驴子们还是愿意感受那份自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独爱我的独木桥,不付出艰辛翻越垭口怎能看到人世间最壮美的景色。
卡子拉山垭口:
4429米
卡子拉山和剪子弯山是同属沙鲁里山脉的两个姊妹山头,它们之间相距不过100公里,并峙对望。有人这样评价这对姊妹垭口:“从这里开始,我们如同撑杆跳高的选手,一下子跃入了川西独特的山原地貌分布区。”他们之间的地貌互补,如果说剪子弯山是高山上覆盖的草原,那么卡子拉山则更像是草原上屹立的高山。
在这片毛娅大草原上,长满了川西云杉,一块块如同疤痕一般粘合在高山草甸上。每当秋天来临这里拥有G318上做美丽的3D巨幕,斑驳的云杉林覆盖在高山草甸之上,低矮的云层在这片高原大地上投影出片片阴影。
海子山垭口:
4685米
沿着川藏南线出理塘县城西行约70公里处,一处宽浅平缓的垭口呈现在面前,这就是海子山垭口,因垭口附近有几个高山湖泊而得名。由达里湖和多伦湖组成的姐妹湖,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贡格尔草原之上。每当夏末秋初,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映衬着湛蓝的湖水,在这里骑行就好像进入了天国的后花园之中。
芒康山垭口:
4170米
芒康山的垭口,是
川藏线
进入西藏地域的第一个垭口,同时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横断山中最典型的部分。
直到如今澜沧江边的天主教堂仍然可以酿造出上好的法国风味葡萄酒,盐井千年古盐田晒出的“藏巴盐”,仍然会沿着旧时茶盐古道,顺着澜沧江而上,销往邻近的察隅、德钦、巴塘等地。每年的理塘赛马节同样吸引着大批藏民翻过垭口,参与其中,而
川藏线
向西继续延伸的路线,则是他们朝圣的方向。芒康山垭口,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十字路口。
拉乌山垭口:
4338米
过了竹卡村,就开始翻越拉乌山,上山的路全是土路,深坑串串,搓板连连,在天晴的时候,这样的路面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在雨天,完全变成了烂泥路,水坑一个接着一个。无论是自驾还是骑行只能龟速前行,简直是一场噩梦。
拉乌山垭口处没有明显的标志牌,在不起眼的高山草甸处竖着两块石碑,上面题记着海拔高度。如果不留神很容易错过。然而西藏东南大门芒康就在所谓“两山夹一江,两江夹一山”的三江并流地区,其中澜沧江就是被“夹”在这拉乌山与觉巴山两座山峰之间。
觉巴山垭口:
3930米
觉巴山并不高,垭口的标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
川藏线
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
走过318
的人都对这段山路谈虎色变,加之在上山的入口处立了许多警示牌提醒注意一路飞石、塌方、泥石流,更让人充满了畏惧心理。翻越觉巴山垭口的路,不少地段的路面都是紧靠坚硬的花岗石山体硬生生的开凿出来的,路面窄而陡,急弯别多,像是在不停的写着Z字,头顶上松动的岩石感觉风吹动都要吊下来,最后站在垭口还能看见澜沧江,如影随形而又保持着必要的距离。
东达山垭口:5008米
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为
川藏线
上第二高垭口。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美丽。东达山垭口的标示和实际高度有点出入,实际测量有5100多米,已经接近了珠峰大本营(5200米)的高度。
尽管紧邻同样高峻的觉巴山,而且距离也已经有了好几十公里,但在东达山垭口,仍然能眺望到远在觉巴山麓的澜沧江。当山下的澜沧江河谷还是高达30度的炎炎夏日时,东达山垭口的气温竟然降到了零度以下。
业拉山垭口:
4658米
业拉山又名怒江山,是横断山脉的最大天险。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滑坡乃是家常便饭。恶劣的自然条件下318国道不时中断,从而使得业拉山成为除通麦天险之外有一个进藏之路的魔鬼地带。
从邦达翻过业拉山垭口之后,就是著名的怒江72道拐了,据说就是这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落差却高达2000米。单是那种达到180度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至于其他幅度稍小的拐弯,则多得无法统计。车轮一过卷起的尘土遮天盖日,而且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最危险的盘山路之一。
安久拉山垭口:
4325米
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天然分水岭,翻过安久拉山便由怒江流域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说实话4325米的安久拉山口有些让人意外,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缓得出奇。不过相对于地势来说,气候条件就显得非常不友好了,雨雪、狂风、寒冷,折磨得人们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翻过安久拉山垭口就能来到一片世外桃源——然乌湖,它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而且和传统的湖泊不同,整个然乌湖是狭长形同莲藕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段,每段之间有大片农田、村庄分布。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
色季拉山垭口:
4559米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县以东,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的分水岭。站在色季拉山垭口还能看到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但因常年云雾缭绕能见其真容那就得靠运气了。
每年4月中旬到6月是色季拉山欣赏花海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杜鹃花争相绽放,让人目不暇接。和南迦巴瓦峰相比,这完全不需要运气。
米拉山垭口:
5013米
米拉山垭口是从拉萨去林芝的必经之处。浓重的云朵在脚下漂浮,让人有一种站在云端的感觉。山口的界碑旁,围满了等待照相的人,过去人迹罕至的米拉山口,如今也游人如织了。
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龙达,还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米拉山垭口是
川藏线
进藏路上最后的垭口,同时也是最高的一个。这也预示着,当翻过这个垭口之后,拉萨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垭口的作用无法被替代
▌
中途的休息站
很多自驾游、骑行者、徒步者经历了长途跋涉后,都需要在垭口休整,检修装备,补充物资。而对于搭车旅行的背包客们来说,垭口还是中途换乘的绝佳中转站。
▌
最佳的观景平台
垭口地势开阔,几乎拥有全景观景效果,很多
摄影
大片都出自于此。特别是藏区那些神山,通常情况下都只有在垭口的位置才能清晰的观赏到。
▌
挑战人生的新高度
每当来到垭口,大家都会兴奋的欢呼起来,争先恐后的在垭口标示前拍照留念,为的就是见证自己到达过的人生新高度。
▌
藏民向神山的
祈福
在每一个垭口都会有飘扬的经幡,这是当地藏民对于神山的敬畏和祈福。每当经幡随风招展,每当向天空抛洒龙达,都意味着向神明念诵着经文,为世人祈福。
盘点即将消失的垭口
? 二郎山隧道:1999年12月7日开放通行
? 高尔寺隧道:2015年12月30日开放通行
? 剪子弯山隧道:2014年12月24日开放通行
? 海子山隧道:2011年5月开工
? 通麦隧道:2015年10月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至此
川藏线
上在四川段内仅剩折多山没有开通隧道,其余路段都将贯通隧道,据说从新都桥至海子山仅需要5个小时的路程。
修了隧道还能看到川藏线美景吗
修了隧道之后,沿途美景还是能看到,但是会大打折扣,因为隧道是从半山腰位置开凿的,所以就无法像在垭口那样随心所欲的举目四望了。
不走隧道走老路翻山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是参考一下二郎山垭口的命运吧,这些老路将会被逐渐遗弃,因为年久失修后早晚会变的满目苍夷举步难行。
垭口
,
川藏线
,
拉山
,
二郎山
,
隧道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bike163.net/thread-37189-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最打动骑行者的22句话
•
你很想去的川藏线,他骑过17次
•
接下来一年西藏旅行时间表,此生必去一次。
•
震撼!绝美的冬季川藏线,99%的人都未曾见过美景
•
骑行西藏15问,看完这些再出发——骑行西藏注意事项
•
回顾2015年川藏线的那些变化及最新川藏线路况
•
白马雪山-迪庆州德钦县白马雪山旅游指南
•
神农架神农谷(风景垭)-神农架神农谷(风景垭)旅游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爱车保养
骑行视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