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浮市罗定县十大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2-20 08:3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罗定文塔
[img][/img]
推荐1
[img][/img]
  罗定文塔矗立于泷江曲水环抱的一个半岛上,建于明万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筑宏伟壮观,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宝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层塔檐微微翘起,状如绽开的花瓣,整个塔身有如七朵盛开的花儿叠成,顶层由一铁柱直插苍穹构成塔尖,四周用铁链牵护,形若伸出的花蕊。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色彩华丽的花塔。塔顶的连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也是迄今我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塔地处曲水环抱之中,与神滩庙妆楼双峰相对,河上七级浮屠映照波心,登青云桥揽胜有宝光荡漾之趣,成为明清罗定八景之一,曰:“东桥塔照”。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历时三年竣工。清嘉庆五年(1800),曾修塔顶,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培筑塔基,1988年,省、县拨款重修,塔刹按明代式样重铸,并加装了防雷设施。文塔呈八角形,高47米,外观7层,内分13层,顶层竖6带铭刻的莲花座铁柱,稳重威武,直指蓝夭,端庄华丽,气势雄伟。远望文塔,宛如一座色彩艳丽、玲珑精巧的花塔。7层塔檐用绿色玻璃瓦饰之,八角微微翘起,犹……[详细]2、龙湾生态旅游区
AAA
推荐2
[img][/img]
  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罗定市龙湾镇(2005年改名,之前为扶合镇)的南充村,是集雄、奇、秀、雅、险、幽于一体的自然山水迷宫。据传这里是远古时期神龙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龙湾。龙湾地属著名的云开大山山脉,海拔高度600-1251.5米,山势险峻。景区坐落在“V”字型山谷的中心,方圆16平方公里。这里森林茂密,瀑布飞扬,有华南地区瀑布落差最高、瀑布最多的大型瀑布群。其中最高落差为600多米,另有一瀑布落差300多米,堪称“龙湾高瀑华夏第一,山水之魂世界一绝”。龙湾原始次生森林茂盛,山水风光优美,被誉为“山水之府”。有两亿年前恐龙时代的植物桫椤村,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珍稀野生水陆两栖动物--蝾螈,是龙湾的镇山之宝。林中还可以找到古时代刀耕火种的遗迹。漫山遍野都是红枫林和古藤,林中蕴造着极高的空气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30种疾病具有缓解和辅助治疗的作用。龙湾一年四季景色多变,“春山冶艳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经绿而如洗,冬山寒雪而如玉”,是人们领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风光的仙境胜地。镇上有国家二级保护名贵植物--沉香的培育基地。走进沉香林中四季常绿,气息清新宁人,是一种有缘人才有的享受。……[详细]3、蒲垌自然生态旅游区
AA
推荐3
[img][/img]
  罗定市连州蒲垌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位于连州镇蒲垌村,距罗定市区38公里,境内千山沉浮、曲水回环、高崖怪石、层林叠翠、鸟鸣蝶舞、飞瀑连环、幽谷梯田、民居山寨。这里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坏境优美,无不渗透自然之美。旅游景点繁多,主要有蒲垌自然山水旅游区、云致逍遥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茶文化旅游区、名茶大观园、云进祖庙、平北度假山庄等。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向往原始山野风光的地方,是一处集传统教育、休闲、度假、观光、避暑为一体的综合景区。……[详细]4、罗定学宫
[img][/img]
推荐4
[img][/img]
  罗定学宫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下辖罗定市罗城镇西区,为清代罗定直隶州的学宫。罗定学宫是广东西、南二江流域仅存的形制最完整、规模最大、保存古建筑物最多的学宫。学宫俗称文庙、孔庙,专为祭祀孔夫子而设立。罗定学宫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后代多有修缮,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中轴线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配两庑、乡贤祠、名宦祠、奎星楼、德义祠、学署和明伦堂等。罗定学宫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朴素、轻巧、实用。整体布局严谨,遵守传统形制,细部装修和装饰又有创新,铺地、砖柱、斗拱等做法都很有特色。如大成门左侧的名宦祠和明伦堂、右侧的乡贤祠都是岭南硬山顶厅堂式建筑;学宫的砖木结构结合巧妙,简洁明了,善用当地材料,其中凹心砖的砌筑很独特。这种砖为南江流域首创,砖体分阴阳面,砖身轻,用这种砖砌出的墙体稳固性好、能隔音隔热。大成殿前露台正对御路的石阶前有一块雕龙丹墀,上有雕刻十分精致的“云龙”图案,所用石料是当地的红砂岩石。罗定学宫是清代地方学校建筑的代表,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教育、认识儒家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5、背夫山墓
[img][/img]
推荐5
[img][/img]
  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陶豆,是广东首次发现。有胡铜戈是广东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十分难得。随葬器物中,有的具有中原青铜器的特点,也有不少器物反映了广东与南方各地青铜文化的联系,更多的器物具有广东本地的文化色彩,如人首柱形器。墓葬器物出土时,青铜器多见织物包裹痕迹。其中,鉴内有竹编织物的痕迹,剑套在漆黑地朱绘云雷纹的木鞘内;箭镞捆放在黑地朱绘的矢箙内;部分镞……[详细]6、蔡廷锴故居
[img][/img]
推荐6
[img][/img]
  蔡廷锴将军故居在罗镜镇龙岩村大华山下,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的出生和成长地。故居建于1912年,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粤西典型农家大屋,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前有0、回廊。两侧设有附屋。后座两角置有炮楼,屋前为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四周砌围墙,附屋设有猪舍、牛栏、厕所等。通巷设水井,是粤西典型农户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1992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了主体部分。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前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匾额。蔡廷锴父母墓园在罗镜镇东山,筑于半山,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坟茔为六角亭,坟茔后面矗立一座石牌坊,牌坊镶有一块花岗岩匾正面为蔡廷锴亲笔书写“生我劬劳”,北面为李济深题刻了“山河并寿”。景点位置广东省云浮市罗定罗镜镇龙岩双轮角村……[详细]7、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
[img][/img]
推荐7
[img][/img]
  唐 罗定 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谭礼村龙龛岩石室内,刻于距地面高2.5米凹凸不平的岩壁上,宽1.13米至1.15米,高0.76米至0.8米,面积约0.9平方米。共刻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数20多至30多字不等,正楷,字方寸大小,镌刻精湛娴熟。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刻,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陈集原撰文。除二、三字外,余皆清晰可辨,内有武则天创制新字10多个,六朝碑版别字百多个,以六朝骈体文写序。《龙龛道场铭并序》是广东现存最古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现存最早的唐刻,历代金石家对龙龛岩石刻给予极高评价。由于石刻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民族、民俗和地方史志、书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该石刻文字先后被收入《全唐文》、《广东文征》、民国《罗定州志》和阮元主编的《广东通志·金石略》。1993年香港三昧出版社出版,陈大远、郭兴富主编《岭南第一唐刻——龙龛道场铭》一书有详细的介绍。《龙龛道场铭并序》的作者陈集原,泷州(今罗定)开阳人。“代为岭表酋长”。曾祖父陈法念、祖父陈佛智、父陈龙树,俱为地方大官,陈集原于圣历二年撰此铭时官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详细]8、长岗坡渡槽
[img][/img]
推荐8
[img][/img]
  长岗坡渡槽位于罗定市罗平镇,距镇中心约1里路,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素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美誉。渡槽起点位于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终点位于双莲村天堂顶,全长5200米。渡槽自南向北横亘大片农田之上,于天堂顶通过隧道引入金银河水库,渡槽东西两侧分布村落,渡槽管理所建于天堂顶半山,自罗平镇沿村路穿过双莲村可抵达渡槽管理所。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内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长岗坡渡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水利工程的大手笔,是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引太”、“引镜”两宗引水工程引水入金银湖的关键大型建筑物。渡槽于1976年11月动工兴建,1981年1月建成竣工通水,历时四年多。渡槽设计引水流量25m3/s,渡槽总长5200米,其中钢筋砼渡槽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渡槽宽6米,高2.2米,渡槽两边设有行人道、护栏……[详细]9、八排山 推荐9
[img][/img]
  广东罗定市船步镇“八排山”是罗定市东南部最高的山脉,位于罗定、信宜、阳春三地交界处,海拔1080.5米,由八座别具一格的山脉组成,故名“八排山”。八排山特定的自然地理位置造就了秀美雄奇的自然景观,更是赢得了旅游爱好者们“广东香格里拉”美誉。山下条条小溪,碧水涟涟,清澈见底,条条村道如玉带环抱;山上秀木成林,小径通幽,沿途处处,奇石遍布,似人似兽,形态逼真;登高远望,只见四周青山连绵,群峰叠峦;到达山顶,只觉风光无限,一马平川,藤树交错,芳草鲜美,让人留连忘返。每逢春天,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山上漫山遍野开满野生高山杜鹃花,一团团、一簇簇布满整个山头沟壑,还有禾雀花、吊钟花、名贵树种红雹荷等,数不胜数,远近闻名,独步粤西。吸引一批又一批户外驴友踏青、赏花、观光、扎营,反响热烈,好评如潮。也正是这些络绎不绝的朝圣者,成为了八排山金漆招牌最好的诠释。那里还有一个当地群众称之为“天堂顶”的天然大花园,山上奇石满布,怪树丛生,并时常云遮雾绕,仙气飘飘......绿油油的草甸充满着秀丽隽永的田园风格,美不胜收,若是农闲时节,还能遇到牛群三三两两悠闲自在地漫步和吃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景点……[详细]10、鹤咀山墓
[img][/img]
推荐10
[img][/img]
  鹤咀山墓位于罗定市罗镜镇鹤咀山,1983年清理,为夫妇合葬墓。平面呈“艹”字形,长9.3米、宽4.5米。墓早年被盗,券顶塌陷。并列两个甬道各长3.1米、宽1.54米,前后均有券门,前门有九级台阶,前室不分隔,宽4.5、进深1.36米。后室用砖墙分隔为两棺室,长4.82米, 北室宽1.64米、南室宽1.56米。墓壁系用顺砖砌成,后壁凿山砌筑,均砌有券顶和直棂窗。后室地面比前室高出36厘米,用七道台阶相连。两棺室地面均有七个木柱洞,棺椁和木柱均已腐朽无存,铺地砖呈“人”字形错缝平铺。墓室内尸骨无存,南室发现棺钉24枚,北室发现棺钉33枚,北室有砚、茶杯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男性;南室有金饰物、铁剪、铜镜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女性。出土随葬器物68件,有罐、碗、杯、砚台、束颈瓶、金饰、铜镜、铁剪、滑石猪等。出土的青釉瓷器、釉色滋润。罐为四耳,六耳,通体修长。滑石猪长4厘米,用本地石英石雕刻而成。南室发现的半面铜镜反映当时的埋葬风俗。两件金饰物出土时色泽璀灿。金指环小巧玲珑,由纹路清晰的金丝扭成,金手镯扁凸形,用简易的冲压工具制成,表面刻有四组栩栩如生的神兽瑞草图案,带有西亚风格,甚为罕见,是极精……[详细]
全部罗定县景点>>>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3586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