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皤滩古镇-台州市仙居皤滩古镇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12-4 08:1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看地图]
·仙居旅游·仙居文物古迹·仙居十大景区·仙居全部景区·仙居特产·仙居美食·仙居地名网·仙居名人


  皤滩古镇是一个商贸古镇,源起唐宋,盛于明清。其核心景点为一条五华里的九曲龙型古街,尽显风水之妙,街内店铺林立,店牌字号比比皆是,当铺、钱庄、赌场、春花院、茶楼、酒肆一应俱全。附近还有桐江书院,是东南理学正渊。介
  绍
  皤滩古街:位于仙居城西25公里处的皤滩古镇内,早在公元998年前,皤滩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皤滩至今保存着一条由鹅卵石铺砌成的“龙”形古街。街旁有唐、宋、元、明、清、民国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布局精美,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和历史见证。
  古街形似一条龙,西龙头,东龙尾,中段弯曲成龙身。龙头所对正是五溪汇合点,龙尾所在处是一座国内罕见的砖雕牌坊,高3.5米,跨度8米,所用砖头外表上刻着一组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仙鹿、花卉、人物等图案。
  龙形古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看似尽头,转弯却又是另一古街境地,让人有“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皤滩“龙”形古街,东西长2公里,弯曲呈“龙”形,拐弯街道有9处为直角90度,街平均宽度3.5米,以鹅卵石镶嵌成各种图案。
  街区占地8万多平方米,其中832米为精华地段。古街至今存有石板柜台100多个,保存着260多家店铺。如今保存完好的有:唐太宗李世民诏词“霞蔚云蒸”的麻布堆灰匾;清雍正年间张若霞的“贻厚堂”匾;清吏部侍郎齐召南的手迹“洛社名高”匾;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何氏里宅居里的“大学士”匾与密麻盖壁的“官报”、“捷报”等榜文真迹,还有宋代名臣胡则(民间称胡公)的纪念堂,无不折射出古镇的文化内涵。
  古街区还保留着众多的“明清家具”及明清遗风,“古民乐”、“花灯”、“民间大戏”、“明清茶道”、“八大碗”等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
  桐江书院:桐江书院系宋乾道(1165-1172)方斫建,以其祖先方英先生是桐庐人因名桐江。位于千年古镇皤滩,距皤滩古街一公里。
  书院系宋乾道(1165-1173)年间,晚唐诗人方干第八代孙方斫举资创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数次莅临,为书院题名并遣子就学,使之名冠江南,号称“江南第一书院”。
  乐清王十朋慕明来此求学,后得中状元,奉书“东南道学世家”。数百间,书院虽饱经风霜,几度遭毁,但摧而弥坚,人文渊薮,至今古风犹存。朱熹、王十朋等历史名人新笔题写的“鼎山堂”、“桐江书院”匾额沿存。书院周围鼎山叠翠,鉴水莹回,古木成荫,良田阡陌,耕读气息十分浓郁。已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一处胜地。
  
下一景区:高迁古民居
[以上内容由网友"
金鳄
"分享。]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33801-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