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平堡镇
AAA
推荐1
[img][/img]
新平堡镇,一个文化历史悠久、塞外风情浓郁的古镇。千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契丹等与汉族在这片土地上混居生活,造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从斗争走向融洽的历史,形成了以军事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色,培育了浓郁的塞外风情和独特的边塞民族文化。 新平堡镇因军而显,却因商而盛,曾有“茶马古道”的称谓。是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商贸通达之地,发达的商贸业曾经是它最骄傲的历史。现在,新平堡镇的北街仍是商贸一条街。街面仅两步宽,但两边店铺林立,商品齐全。沿街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无声地述说着昨日的历史,镇内100多处古色古香明清建筑颇具特色,讲述着往日的繁华,为民居建筑中少有的佳品。每年的阴历五月十八,这里都要开物资交流大会,周边冀、蒙的村民纷纷来赶集,很是热闹。……[详细]2、黑龙寺山林
[img][/img]
推荐2
[img][/img]
黑龙寺山林黑龙寺山林是根据黑龙寺庙而得名的。整个山林距县城20多公里,由黑龙寺林场管护。林场场部林区在黑龙背山上一至六沟,占山地面积36310亩。“黑龙背”山是俗称,实际是天镇第二峰溜冰台主峰北麓。清末民国初,天然桦林长满一至六沟,由于是自然官林,多次被周围群众砍伐,仅民国年间就有两次。但桦林一次又一次地再生,有白桦、红桦、山杨、山柳、山杏、小叶杨、青杨、山榆等。植被灌木有胡枝子、虎榛子、山刺玫、紫丁香、黄刺玫、玫瑰、桃丛等30多种,以及高山草甸的羊草等。还有菌类植物松蘑菇、桦蘑菇、草蘑菇、巨型马勃(大的有脸盆大小)、茯苓、茯神、猪苓。整个山背林木森森,灌草相织如毯。远远望去,墨绿起伏,如同一条黑龙,所以俗称“黑龙背”。民国29年(1940年)前后,伪天镇县政府又栽云杉100余亩。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有护林员1人,看管此山林。1960年正式成立国营黑龙寺林场,管护再生桦林,又开始人工栽育小叶杨,在山场植落叶松、油松等,黑龙寺山林得到更好的管护更新,有林面积上升到36000余亩。林内有黑龙寺遗址一处,其不远处半山腰有“龙眼泉”二个,相距不远,再旱不涸,再涝不溢,寺庙和尚、上山放牧牲畜再饮不竭……[详细]3、天镇慈云寺
[img][/img]
推荐3
[img][/img]
慈云寺(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天镇县城内西街原名法花寺,始建于唐代,明宣德三年(1428至1430年)重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钟鼓二楼、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厢房和朵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宏伟壮观。慈云寺是一座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严谨,斗栱华丽精致,琉璃饰件绚丽多彩,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前院圆形钟、鼓二楼上下两层皆置五铺作双抄斗栱,用材较大,手法简炼,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其圆攒尖顶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在国内现存的元明两代钟鼓楼中极为罕见。毗卢殿内有两座木质壁藏楼阁,是明代小木作中的佳品。……[详细]4、天镇盘山 推荐4
[img][/img]
天镇县盘山 位于天镇县东南4公里盘山,山上有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为儒、释、道三教混合寺院。寺院面北朝南,占地20000平方米,有韦驮殿、释迦殿、文殊楼等,院外有玉皇阁、阿育王塔。南山坡有8座十方塔,寺区有八景:一线泉、水打鼓、日落晚霞、唐松、槐抱榆,牡丹花、仙人足印、仙人桥。六十年代部分建筑拆毁,现逐步恢复修建,现存有明弘治五年(1492年)开凿的石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洞前凿石阶30余级,约尺许,上必侧足:洞内石刻三圣坐像及十八罗汉像壁画,他们体态自然,衣饰流畅,面容丰满,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各异,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虽经过岁月腐化,可雕像色彩依然鲜明。最大的高1.4米,最小约0.5米北洞为仙人洞,深3.9米,宽3.5米,过桥需侧身面壁托崖,攀援而上,洞内有明,清时期文人墨客游山题诗。再以李二口一带长城和之相邻近的桦门堡、保平堡、乃至新平堡的玉皇阁及诸多烽火台,组成了边塞古战场的特有雄浑壮美。……[详细]5、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 推荐5
[img][/img]
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县城北部,属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公园东起省道201,西至天镇县界,北上平远头村,南至水磨口村,规划区面积13945公顷,规划投资6.4426亿元,计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长城古堡”生态旅游形象和以“一带、二廊、三片、四区、多点”为特色的景观生态格局,使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科普与科研设施完善、旅游特色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内著名国家沙漠公园。2015年底,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详细]6、新平玉皇阁
[img][/img]
推荐6
[img][/img]
新平玉皇阁(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村内玉皇阁又名镇边楼。整体坐北朝南,南北长14.3米,东西宽10.4米,占地面积约148.7平方米。据梁上墨书记载,玉皇阁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四十六年(1781)、1992年均有修葺,现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玉皇阁坐落在高5.55米的砖砌台基上,台基中部为砖碹券洞十字形通道,可四面通行,上部四周为条砖勾栏,是大同地区保存完好的古代0-。玉皇阁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为重檐歇山筒板布瓦顶,1992年经后人修葺,改成黄琉璃屋面。上层梁架为四角施抹角梁上托老角梁交于垂花柱承托平梁,下层为承重梁承托楼楞木、木板形成二层地面,在建筑的东南角设有楼梯口。上层柱头科斗栱为三踩单昂,平身科斗栱每间一攒。下层耍头为穿插枋出头制成龙头。装修明间施六抹隔扇四扇,次间施六抹隔扇两扇。在二层明、次间廊部均施木质勾栏。下层东西山墙绘有道教众神壁画。梁架中各构件均绘有卷云纹的水墨画,栱眼壁上绘有旋花、瑞草、人物等吉祥水墨图案,梁枋构件上绘有万字不到头及旋子彩画。新平村玉皇阁为内蒙、河北、山西三省边境交界之地,为明代……[详细]7、沙梁坡汉墓群
[img][/img]
推荐7
[img][/img]
沙梁坡汉墓群沙梁坡汉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汉地址:天镇县南河堡乡季冯夭村东南大同市天镇县沙梁坡汉墓群,位于天镇县城南5公里处的冯家夭村东南沙梁坡上,现存有封士的汉代将士墓43座。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地。分布范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封土堆一般高为5至8米,周长约为50 至90米。全部由黄土堆夯垒而成。大大小小的墓葬散落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土坡上,墓葬之间的距离近30多米,远的三五公里,错落有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墓群。 汉墓群为南北向分布,东西向排列。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现存地层表面可见的汉墓有41冢,高8——12米不等,周长50——90米,1978年洪水冲出汉墓一座,棺木经C14年代测定:(BP)2340±100年,并出土东汉草叶纹铜镜一件,91——92年发掘汉墓二座、小型汉墓44座,出土了一批汉代的陶器、铜器。……[详细]8、盘山石窟
[img][/img]
推荐8
[img][/img]
盘山石窟盘山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石窟凿于盘山东山崖上,坐东朝西,南北两窟。俗称大石洞、小石洞。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名“仙人洞”。洞口凿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入洞需过栈道独木桥即“仙人桥”方可进入。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南边一窟为小石洞亦名“观音洞”。洞宽3.25米,深3.7米,高2.58米,神台高0.69米。洞内壁面皆为高浮雕像。正壁雕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两侧雕十八罗汉,保存完好。……[详细]9、保平堡 推荐9
[img][/img]
保平堡保平堡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周长一里七分。城墙高3.6丈。筑有东门。东门高5米,宽3米,进深11米,砖券门洞,门有石额“镇云”。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占地41亩。这个堡是嘉靖年间修筑长城,又修筑和长城相配合的五堡(新平堡、桦门堡、保平堡、平远堡、平定堡)之一,西面距长城1公里,南面和桦门堡、北面和新平堡相呼应,当时属大同镇新平路直属戍堡之一。据明万历《三云筹俎考》记载时驻有“守备、坐堡把总各1员,有官兵314人,战马和骡子17匹,分守长城7里多,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当时,管辖边墩中有一个平虎墩,为极冲之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北边蒙古游牧部落首领俺答从这里突破,进入天城卫进行抢掠。这个堡也是备御要地,又于明隆庆六年(1572)增修1次,城墙包砖。保平堡堡内中心建有玉皇阁一座,建筑和现存的新平玉皇阁一样。据这个堡的老年人说,登阁一望,长城内外十里景象尽收眼底。堡虽不大,却有寺庙12处,龙王庙、奶奶庙、罗汉庙、佛殿、观音庙、城隍庙、真武庙,城门上建有关帝庙。这是一个封建文化建筑齐全的“全庙”堡寨。可见,这不单是个军事堡寨,也是一个儒释道文化相当发达的堡寨……[详细]10、马总兵宅邸 推荐10
[img][/img]
马总兵宅邸马总兵,名芳,字德馨,蔚州人。据《明史·列传第九十九·马芳》中记载,他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迁蓟镇副总兵,不久任宣化镇总兵。病故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马芳十岁时,被蒙古游牧俺答部落俘掠到北方,放牧牲畜。嘉靖年间周尚文为大同镇总兵时逃回,当了明朝大同镇守军中的队长。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调到新平路新平堡。在野马川、泥河(天镇西门外小河古称泥河)等参战中,立功,逐步迁升为指挥佥事。说明马芳确实在过新平堡,也当过总兵。清乾隆《天镇县志》中也有记载。马芳现存宅邸,是他的一个附属宅邸,真正总府在这个宅子的西边,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这个宅子是明嘉靖年间所建,其中照壁和大门的砖雕,有关学者十分欣赏,反映了当时较高的技艺。新平堡这类明清古宅还很多。诸如西街路北明代守备衙门的房舍,东街路北的殷家大院,保存相当完好。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详细]
全部天镇县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