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门栈道景区
AAAA
推荐1
[img][/img]
石门栈道风景区是汉中著名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 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这里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各种地方美食,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传说中褒姒的故里。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门水库,又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距离市区15公里。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是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风景区。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净幽雅,四季景色各异。清代文人王晚香将这里概括为“石门二十四景”,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石门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容1.098亿立方米,灌溉51.5多万亩农田,发电装机4.05万千瓦。坝高88米,顶长264米双曲拱坝,造型优美,宏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的人工湖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石门”位于褒斜道南端,现淹没于褒河水……[详细]2、汉中民俗园 推荐2
[img][/img]
汉中民俗园汉中民俗园地处宗营镇万亩花卉苗木基地旁边,占地200多亩,以弘扬民俗文化为宗旨,融园林艺术和传统建筑于一体,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人们说这里是了解汉中这方热土的一个重要窗口。据《史记》记载,秦厉共公26年“左庶长城南郑”,也就是说在公元前451年,汉中就首次筑城。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汉台便是其王宫遗址。刘邦自汉中兴兵而得天下,创立了西汉王朝,发展经济,开疆拓土,声威大振。此后,华夏民族开始被周边国家称为汉人,从而衍生出汉族、汉文化等一系列称谓,汉中亦因此名闻天下。叠彩园:层石相叠,堆积成山,绿水相衬,意在表达一种宁静淡泊、崇尚自然的情趣。儿童乐园:充气玩具,滑梯,转椅,翘板,秋千,可供大人陪着孩子玩耍,嬉戏,享受天伦之乐,充分展现童趣。园内有功能厅,用餐时可以作为餐厅;跳舞时可以作为舞厅;唱歌时可以作为歌厅。朋友相聚,亲人作陪,心情舒畅,不亦乐乎?紧挨多功能厅的是桂园,可同时接待600人就餐。多功能厅和桂园门前,是园林广场。这里花木丛丛,青草如茵,盆景优雅,是个感受园林风光的好地方。坐在石桌旁休闲品茶,悠然自得,神怡心旷,当会生出归隐田园……[详细]3、拜将坛
AAA
推荐3
[img][/img]
拜将坛位于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由南北分离的两座夯土台筑成。两台高各有三米余。面积与古汉台接近,是当年刘邦驻汉台拜韩信为汉大将军,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时所筑。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信少事项羽未被重用,逃归刘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现留坝县内的樊河边,夜间水涨不能渡,被萧何追回。萧何说服了刘邦,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被拜为大将后,首先统帅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了关中;继而北征东进,逐鹿中原,百战百胜,从军事上辅佐刘邦成就了帝业,建立了西汉王朝。因此,拜将坛是汉王朝的发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历史物证。南台下西面屹立一尊高大的石碑,正面上刻“汉大将韩信拜将坛”八个大字,背面刻诗一首:“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足以看出对于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们是难以接受的。南台下东边竖一高约2米的碑,是书法家舒同为拜将坛题字。碑背面刻有韩信登坛与刘邦的一段对话,摘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传》。北台亭阁有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汉中期间的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军事才能……[详细]4、汉中南湖
AAA
推荐4
[img][/img]
南湖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陕西省十大自然生态旅游区,有七沟八梁、六十八座山头,这里“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有陕西第一湖的美誉。南湖景区始建于1954年,是以山水自然景观见长的自然风景区。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水面5700亩,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汉中近郊的一处幽美的游览胜地。南湖风景区湖面碧翠如染,湖水被七山八沟截分,形成了六七十个大小不一的湖面,大的上百亩,小的四五十亩,湖与湖相连,当游船快速行驶在宽阔的湖面上时,山影、云影、树影一齐在湖中荡漾。船后泛起层层浪花,引来许多鸟儿紧紧相随,鸣叫不已,使人兴趣盎然。五湖名千秋,唯独南湖幽,碧水映仙境,犹如画中游”,南湖景区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林木,与碧绿的湖水相呼应,使这一片自然朴素而又真切的湖风山色尽在秀丽妩媚之中。美丽的南湖,层层青山抱绿水,弯弯绿水绕青山。置身于其间,作诗诗兴发,绘画笔有神,观景兴致浓,留影处处佳,被游人盛赞:“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详细]5、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AAA
[img][/img]
推荐5
[img][/img]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北依秦岭,南俯汉中盆地,位于汉中市城区以北18公里处,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总面积3674公顷,辖天台山、哑姑山、太白、石堰四大景区108处景点。天台山和哑姑山分别为陕南著名的道教和佛教圣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山势巍峨,山顶平坦如台,故曰天台。被誉为陕南第一名山,集“奇、险、古、秀”于一体,山势雄伟,陡峭险峻,层峦叠嶂,气势状观。有飞仙灵崖、梅花古碑、琴泉雅奏、避滩地穴、岱顶风光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登主峰岱顶,北眺秦岭翠峰,南瞰汉中盆地,令人心旷神怡;有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古建筑十余处,依山延续十余里,主要包括灵官殿、黄茂咀、南天门、药王楼、涌泉寺、斗母宫,方圆百里群众前来朝圣,常年香火不断。历代文人墨客,仙道真人,官宦士绅,在此曾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历来是汉中朝圣旅游之胜地。天台山的著名,在于它的独特景观,清人严如煜有诗“苍苍石峰立嵯峨,险道新盘上旧阿。地狭寺随峰石转,僧归身带野云多”。天台十八景声名显赫,为:诸葛故堡、石堰交流、呼吸奇泉、飞仙灵岩、太极神图、张拉塌洞、梅花古碑、晴天夜雨、早种晚收、蜡烛笔立、二仙围棋、银洞……[详细]6、汉中博物馆
AAA
推荐6
[img][/img]
汉中博物馆,也称汉中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11月9日,是汉中市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被列为陕西省十大博物馆之一。馆内设有石门汉魏十三品、古褒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汉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画、馆藏宗教造像艺术、汉中近代革命史迹专题陈列。1958年,汉中市博物馆成立,以汉台为馆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几经修缮,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初具规模的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设有石门汉魏十三品、古褒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汉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画、馆藏宗教造像艺术、汉中近代革命史迹专题陈列。历年来,馆内藏品的研究,受到海内外的关注。昔日的帝王宫廷,今已成为国内外游客访古览胜的佳境。 古汉台是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它台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个台阶,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汉中博物馆秦汉宫廷模式的遗址。 鸿门宴后,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汉王由子午道来到汉中,边行边烧绝栈道,以示无北还之意。来到汉中后,他的心情非常气恼,萧何及时劝道.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相对应,是天意如此,愿大王王汉中。于是汉王养精蓄锐,并接受萧何的建……[详细]7、汉中民俗村
AA
推荐7
[img][/img]
汉中秦巴民俗村是西北林业设计院设计,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 立项的新兴人文景观旅游产业。该村距市中心9公里316国道旁,坐落在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内,是一处集休闲、度假、旅游、园林景致观光为一体的游览胜地。汉中秦巴民俗村以弘扬民俗文化为特色,采用园林和仿古建筑生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成为汉中民间文化汇集基地。民俗村里建有文化长廊、汉中碑林、汉中民俗馆、仿秦俑馆、天汉同乐园、儿童乐园、石林园、垂钓池、游泳池、游湖、休闲和文化广场、汉乐宫娱乐厅、伟人广场、棋牌茶艺、美容美发、商务中心等。村里设有有线电视系统和电话自动交换系统,24小时供应热水。客房部按四合院、标准间布局,可同时接待200多人住宿。餐饮部有各种民俗风情雅间和宴会厅、设施先进、服务优良的大、中、小会议室和多功能会议厅,可举办各种会议活动。汉中秦巴民俗村四季如春,绚丽多彩,以以她独特的景致,深受游客青睐,前来观光、休闲、品茗、垂钓、旅游、聚会、度假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年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本村将在社会各界同仁的关心支持下,为创建一流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民间文化研究的胜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详细]8、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 推荐8
[img][/img]
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芸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就在这里。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净幽雅,四季景色各异。清代文人王晚香将这里概括为“石门二十四景”,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石门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容1.05亿立方米,灌溉50多万亩农田,发电装机4.05万千瓦。坝高88米,顶长260米双曲拱坝,造型优美,宏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的人工湖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褒谷石门是个天然立体文博馆。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沟通我国中原、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与架设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这里山上水下文物古迹荟萃。古代、近代、现代的道路建筑、水利工程、石门隧道都交织陈列在此。新建的仿古栈道独具一格,飞架在陡壁悬崖上成为古褒斜道缩影;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详细]9、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img][/img]
推荐9
[img][/img]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总编号为第57号,现分别叙述于下:一、褒斜道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的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二、石门石门是用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洞,在褒斜道南口,洞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在水库中。石门的开凿年代,据《石门颂》记载是在东汉,开凿于公元1世纪,故近代外国某专家说:“世界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出在中国的陕西褒城”。指的就是这个石门。石门自秦汉以来,时通时塞,历次修复,多留有摩崖石刻。三、石门摩崖石刻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修复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清代有人统计,约40余种。而其中的“汉魏十三品”,唐宋时期即负盛名,誉……[详细]10、汉中奇石园 推荐10
[img][/img]
汉中奇石园汉中奇石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北郊宗营镇秦岭园林中,邻汉宝公路。占地面积160亩,是目前陕西省最大规模的将赏石文化与园林艺术完美结合的旅游景点。汉中北倚秦岭为屏,南靠巴山为障,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贯穿其境,崇山峻岭环绕,山川溪河纵横,形成了丰富的天然奇石的宝库。尤以褒河谷口河道层层叠叠,数以万计的石头构成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色,其石小如磨盘,大如车船,在亿万年奔腾汹涌的河水冲刷﹑浸蚀下,使这些石头外形圆润光滑,色彩绚丽明快,花纹飘逸流畅。因其在汉萧何修建的山河堰之上,故而被称之为“堰口镇珠”,为“褒谷二十四景”之首。清人王晚香曾赋诗为赞:“云根地脉结珠园,闪烁金光古堰前,真似石犀能制水,花村千载浪恬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群之美。2004年,在“堰口镇珠”将被毁灭的情况下,汉中市秦岭园林将褒谷口部分精品石搬运至秦岭园林。随后的两年中,建园人踏遍了汉中的山山水水,在褒河﹑冷水河﹑汉江﹑嘉陵江﹑秦岭﹑巴山搜集各类奇石2000余方,并购回多块省内外中华名石。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朴素理念,着手建设汉中奇石园。奇石园别具一格,数以千计的园林石或立或卧﹑看似信手置于路旁﹑溪边,实则独具匠……[详细]
全部汉台区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