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宛平城-丰台区宛平城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9-20 00: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看地图]
   ·丰台区旅游·丰台区文物古迹·丰台区十大景区·丰台区全部景区·丰台区特产·丰台区美食·丰台区地名网·丰台区名人  



[img][/img]
[img][/img]
[img][/img]
宛平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宛平,自古即为京南门户,城建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当时正是明朝的战乱时期,建此城以屯兵守卫京城。《日下旧闻考》曾记载:“卢沟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又需筑城以卫兵。”“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明时称“拱极”城;清时改名为“拱北”城,当时并不叫宛平,宛平县署在北京城内鼓楼附近。辛亥革命后,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宛平县署正式迁到此地。县署迁此9年,“七七事变”即在此爆发。正因当年宛平为军事目的而建,城制虽小,但它的形制结构初建时与普通县城不同,城的内部无一般县城的大街、小巷、市场、钟鼓楼等设施。全城只有东西两门,并都有瓮城及城楼,整个城墙比较厚实、坚固,主要是有利于防卫京师。
  宛平城明、清时期没有遭受什么破坏,但民国以后成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1937年7月7日晚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习,并鸣枪逞凶。当晚,日军反向在此守卫的二十九军提出无理抗议,声言中国军队由宛平县城开枪,并声称有一日本兵失踪,要进宛平县城搜索,当时遭到二十九军守桥部队的断然拒绝,日军即用大炮和机枪向宛平县城轰击,双方展开了激战,日本侵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
  “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自卫战争的起点,也是东方及太平洋地区反法斯战斗的起点,在宛平城边、卢沟桥畔,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爱国官兵,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英勇奋战,多少先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至今离宛平城不远的大枣山上还矗立着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的陵墓。如今看到这些烈士的陵墓,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闻名于天下的卢沟桥,即在宛平城的东南,这座建于金大定年间的古桥,不仅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见证,也是北京历史上拱卫京师三大桥之一(京南卢沟桥、京东永通桥、京北朝宗桥)。同时,它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也为世界桥梁史上所罕见。难怪曾在中国为官20多年的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评价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大桥”。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形成于金代。这种意境的形成,是由于它的远山、近水、晓月、石桥浑然一体的画面所构成。这种画意,也就产生了诗情: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
  这是明代诗人留下的佳句。
  卢沟桥也是古时出京送别的地方,有如西安的灞桥。因此,留下了“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的诗句。再访宛平,看到这座古桥,现已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不再通车。北京市决定恢复宛平城明、清时期的原貌,现正在施工。令人遗憾的是,卢沟桥下的永定河已然干涸无水,河床虽有绿草,但已成荒滩,再也反映不出当年“卢沟晓月”的诗情意境了!
  景点位置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东
  
下一景区:灵山风景区
[以上内容由网友"
xfxgxwt
"分享。]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2988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