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凉市泾川县十大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9-7 00: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
[img][/img]
推荐1
[img][/img]
  泾川是西王母降生发祥地,远古西王母文化遗存的民俗事象,在泾川一带广为承传,窑洞民居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可想而知,西王母在神化以前,这个半人半兽的部落酋长,处于原始荒漠时代,只能穴居栖身。在泾川回山之右的瑶池山崖下,至今还遗存有古代窑洞的遗迹,民居窑洞就是“穴处”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泾川先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黄土地上,为抗寒避风,依山傍水挖窑洞居住,世代劳作、繁衍、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的记载。窑洞民居对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起了应该起的作用。泾川黄土深厚,以农立县历史悠久。要发展农耕必须定居,因农耕受天时和空间的制约,安居才能乐业,民居窑洞就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从远古到现在,泾川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就与这黄土地上的山、川、塬、峁相伴而生,相居而安,黄土窑和窑洞年年岁岁与人结下不可分离的缘份,这也是与西王母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穴处”事象演变和延伸的印证。泾川大地黄土层深达100-200米,这深厚、绵软的黄土层便成了先民们唯一居住的选择。泾川的川区开化早,据出土文物旁证,泾河川和黑河川在3至1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遗……[详细]2、田家沟生态旅游区
AAAA
[img][/img]
推荐2
[img][/img]
  甘肃泾川县田家沟生态风景区距县城及西王母祖庙王母宫3公里,流域总面积49.7平方公里,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紧依312国道,交通方便。是一个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内容的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区。田家沟生态风景区主要景点有:观光果园、西王母民俗园、珍稀动物园、珍奇植物园、水上乐园、游乐园、戏水池、垂钩中心、度假别墅、银杏园山庄、桃花园度假村、服务中心、蒙古包、狩猎场、亿年地质标本崖,另有池塘坝库、亭台楼阁、索桥奇洞、购物商场、五谷食府,让您畅游人间仙境,尽享自然风情。田家沟流域总面积56.3平方公里,属省列示范小流域之一,该流域从1992年开始治理,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关怀下,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水保综合防护体系,治理程度达到82.6%。田家沟水保生态风景区位于该流域中下游,距县城3公里,规划总面积28平方公里,已建成主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是我县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建成的一个以地文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休闲娱乐相配套,集科技示范、生态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生态风景区,景区具有浓厚的西王母文化、黄土文化……[详细]3、泾川大云寺·王母宫景区
AAAA
[img][/img]
推荐3
[img][/img]
  大云寺·王母宫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泾川县城西北1公里处,沿312国道分为王母宫、大云寺两个景区。位于回山和泾汭河交汇处的王母宫景区,是西王母发祥地和祖庙所在地,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据碑刻史料和文物古迹考证,王母宫始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后经宋初、明嘉靖年间两次重修,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清代毁于兵燹,改革开放后台湾信众捐资重建。位于泾河对岸的大云寺,历史上是武则天敕令珍藏《大云经》的皇家寺院,由隋代大兴国寺改建而成。1964年因发掘出盛装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银椁等而轰动海内外,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69年大云寺遗址范围内发现北周宝宁寺地宫,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铜函、琉璃瓶供养佛舍利32粒。2012年12月,大云寺遗址内先后两次发现大量窖藏佛像。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发现宋代龙兴寺地宫1处,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装佛舍利2000余粒,被认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2013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二),举办了大云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会,实现了大云寺对外开放。1969年,大云寺遗址范围内发现北周宝宁……[详细]4、王母宫 推荐4
[img][/img]
  王母宫是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和其祖庙所在地,位于平凉市泾川县城西一华里的“回山”之上。始建于西汉元丰二年,宋初、明嘉靖年间曾两次重修。1992年,当地政府与民间联合重修,陆续建成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纪殿等主体建筑。回山之下,泾氵内二河汇流处建有“回屋”,相传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是西王母和东王公相会之处。王母宫依山开凿,平面呈“回”字形,外有三层楼窟檐。窟高11米,宽大12.6米,深10米,中心柱四周中及窟壁三面雕有佛像200余尊,有大小佛龛22个。中心柱正面塑有佛像一尊,高约4米,泥塑石胎,体态丰满,为唐代作品。窟内每壁造像三层,百余尊,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名窟之一。王母宫碑碣众多,其中以“王母宫颂碑”最为著名,有“瑰宝”之称。1963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王母宫石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8月24日,台湾三重市凤德玉宝殿一行30多人拜谒西王母于回屋,拍得显灵圣像,翌年同日,将显灵圣像恭送至回屋安放,并捐资修葺。回山南麓建有瑶池,传说是西王母的宫庭,为西王母举办蟠桃会、宴群仙的地方,西王母曾在此设宴招待周穆王这位人间君主。瑶池树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叮咚,流向氵内河。……[详细]5、南石窟寺
[img][/img]
推荐5
[img][/img]
  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的温泉开发区蒋家村,距泾川县城9公里。据南石窟寺碑记载,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为泾州刺史奚康生所造。保存在洞内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题记,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南石窟寺又俗称为东方洞。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窟,1号东大窟和2号西小窟保存较为完整。东大窟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达13米,宽约17米,深14米,结构独特,造型宏伟。入窟后迎面三壁围立高达2米多的7尊佛像,两旁有13座胁侍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北魏风格。窟顶布满浮雕,诸如舍身饲虎、宫中游戏之类的佛经故事。雕刻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余4窟皆小,剥落处露出早期壁画。其风格与北石窟寺极为相似,故称姊妹窟。窟外崖壁上有小龛10余个,均系北魏、中晚唐开凿。南石窟寺1号窟平面长方形,覆斗式顶,窟门顶上凿方形明窗,窟高11米,宽18米,进深13.20米。形制、结构与北石窟寺165窟基本相同,但规模略小。窟内造像为七佛,其布局为北壁三佛,东西二壁各二佛,积曲线图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佛高6米,菩萨高5米,均为立像。窟门内……[详细]6、泾州古城
[img][/img]
推荐6
[img][/img]
  泾州古城位于泾川县城附近。据《汉书》、《泾州志》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古城始筑于西汉,北周、唐、宋有所补修,沿袭至元。明初废弃。 古城分内、外两重。外城在大部分川地和兼山后的山平地,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400米,南北长约1900米。有夯土层城墙(均在兼山后的塬边上),长约500米,高3-10米,其中夹带墙墩15座,均比墙体突出2.5米。内城区主要在川平地,基本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亦有夯土层城墙(均在兼山根下的平川后),长约500米,平均高12米,宽约8米,全被钻成窑洞,当地人称“城墙窑”。 现存遗迹有共池、镇海寺、山门和1座大殿,其他建筑不存。地面遗物有元代镇海寺蒙文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明代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各1通。出土有北周舍利石函、铜棺、铜錞、舍利瓶、舍利子、玉指环、医用铜刀、唐大云寺石函、金银棺、地宫石门及金代州印1枚等,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器及商、周、秦、汉的文物共上百件。 泾州古城规模大,保存较好,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陕甘交界,古丝路必经之处),加上内涵丰富的遗物,对研究各代该地区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详细]7、王母宫山 推荐7
[img][/img]
  王母宫山又称回中山。在泾川县城西0.5公里泾、纳二河交汇的三角地带。传为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于山阳瑶池。临行,对山爱不忍舍,一再回头观望,得名。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在山上修建王母宫后,经历代增修,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山上建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王母宫、文昌阁、三清楼、玉皇大帝殿、望河楼、留客处、晓钟亭、旷如亭等殿宇。二天门上对联“翠柏赤松,月明琼岛三千界;琳宫见阙,花满玉楼十二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庙宇遭火焚,幸存大安铁钟、碑碣、王母宫石窟。现存建筑多为建国前后重建。近年每逢农历三月二十日举办庙会,满山春风轻拂,花木似锦,瑶池生香,飞阁凌空。游人远眺“泾水碧波”、“瑶池夜月”等美景。诗情画意,情趣事盎然。……[详细]8、王母宫石窟
[img][/img]
推荐8
[img][/img]
  王母宫石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南75公里处的泾川县泾、内两河汇流处,在王母山东北面,距泾川县不到1公里,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王母宫石窟依山开凿、呈略长方形,形若“凹”,高达12米。窟内造像分三层,中有方体塔柱,直连窟顶,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萨以及驮宝塔的白象,多为北魏作品。顶部建造物脱落几尽,现存造像百余尊,主佛像居中,其他依次排列两旁。窟外为清代重修的依山楼阁。经重修后的王母宫大殿,及通往大殿的台阶和盘山公路,成为道教信徒朝圣的重要场所。……[详细]9、长武城
[img][/img]
推荐9
[img][/img]
  位于泾川县泾明乡长武城村。是一处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北墙长1000米,南墙长950米,东、西墙各长1200米,墙体夯筑,基宽12米,残高3.5米,夯层厚0.08--0.1米。四面开门。城内及附近出土有唐石造像塔及瓷碗、牌饰、驽机等。城东南角发现有铜矿石、冶铜渣。据《元和郡县志》载,长武城建于隋开皇年间,唐武德元年废,大历十二年(777),邠、宁节度使郭子仪部将李怀光率部重修,遂列为左神策军八镇之一。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和唐代地方史有重要价值。……[详细]10、枣林子遗址
[img][/img]
推荐10
[img][/img]
  枣林子遗址 位于泾川县丰乡枣林子村西南2公里 。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周代文物并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7--1米。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细泥和夹砂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样有弧线三角纹、勾叶圆点纹,器形有盆、罐;齐家文化陶片为夹砂红褐陶,饰附加堆纹、锥刺纹、菱形刻划纹,器形有罐、鬲;另有周代夹砂、泥质灰陶,饰绳纹,器形有罐。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发展和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周文化的分布有重要价值。……[详细]
全部泾川县景点>>>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28412-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