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岭国际公园
AAAA
推荐1
[img][/img]
佛岭国际公园景区位于东乡县城东南2公里处,占地面积2万亩。是集佛禅文化、书法文化、名人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及总部经济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景区。吉和宝塔雄琚于城南佛岭山巅罗汉岭,左立宝塔峰,右靠莲花山,俯瞰山麓西隐禅寺,仿古设计,八面七层,地宫面积1270平方米,以示全区面积总和,塔总高56.9米,其中塔身高度49.6米,以记建县至今历史年限。宝塔底层大殿为佛教文化展厅,供奉诸佛,各层反映东乡概况、历史、古迹、山川、人物等,既是佛教胜地,又是“立体县志”,是东乡区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有文化品位、地方特色的游览风景名胜。西隐寺,又名佛岭寺,坐落在佛岭山麓。佛岭山群峰罗列,酷似18罗汉,又像佛手,故取名佛岭。西隐寺始建于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后汉时香火鼎盛。其时,全寺有8楼、16阁、48殿,有僧房600余间,僧众1900余人,曹洞宗二世本寂禅师曾到此讲经说法。至宋代,该寺与杭州灵隐寺齐名,被誉为“圣灵两隐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3年),西隐寺毁于兵火。2013年9月份动工重建西隐寺。山门广场上建有三面观音,三面观音高耸壮观,高20.14米(不包底座),以纪念2014年建成西隐寺和山门广……[详细]2、红军楼旧址
[img][/img]
推荐2
[img][/img]
“红军楼”旧址: 位于瑶圩乡万石塘村。万石塘是乡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红军楼”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1933年,红十军千余人南下与中央红军会师时,在该村驻扎5天,其间镇压了大恶霸、湾头土膏和伪自卫队长。指挥部设楼内,至今墙壁上还遗留有标语。红军撤离后,仍称此指挥部为“红军楼”。“红军楼”属两进式,上进两边房间上设有楼。面宽14米,进深19.7米,墙高7.6米,占地面积275.8平方米。墙的下部石板两层砌成。门前上方石板雕刻有精美图案,文革期间部分破损。门两边石板上阴刻楷书门联一副完好。祠内穿方雕有精细花纹,历历入目。天井南、北两边墙壁上均留有当年红军书写的10条标语,白底黑字,毛笔书写。由于年久,一部分墨迹无法辨认,比较清晰的有:“铲共团是豪绅地主国民党镇压工农革命的组织”、“工农起来消灭铲共团!”、“工农不加入豪绅地主国民党的铲共团!”、“工人有罢工自由!”、“工农起来消灭剷共团,活捉剷共团长!”,落款是“红军联乙③宣”。同时,还有十多条红军标……[详细]3、“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
[img][/img]
推荐3
[img][/img]
“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坐落在上池自然村南,砖、木、石结构,由清乾隆年间金溪浒湾书铺街印刷出版业“二仪堂”创始人王接云所始建。王接云,名国康,讳文康,号南浦,清太学生诰赠奉直大夫,王接云是个真正的儒商,在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开创了全国闻名的印刷出版行“二仪堂”,并在吉安、樟树、南昌等地开设有大书店。他在从事经商,教育事业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子孙从文习武,在上池老宅后构建“二龙出水”双宅,并同时在“二龙出水”宅后构建了一幢书院,以供子孙读书习武之所。双龙出水”建筑群以“双龙出水”紧密相连、结构相同的双宅为主体建筑。“双龙出水”坐北朝南,进深16米,宽22米,两大门前封有4米高的照墙,每幢均设上、下二厅一天井,两屋中间设券门相通,连同前庭院,西庭院和东走廊,共占地约600平方米。老住宅前照墙左边设总大门,门上额匾阳刻“衍庆”二楷书,坐南朝北,与东边书院并排而建,进深18米,宽25米,每幢均设二厅二天井,连同前庭院,西庭院,东走廊,共占地约600平方米。以上“双龙出水”建筑群占地面积共约3000平方米,另有花园、水井、池塘、厕所等约占地面1000平方米。王接云一家四世同……[详细]4、荆公别墅 推荐4
[img][/img]
荆公别墅荆公别墅又名“十家书院”。据上池村族谱记载?宋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在上池村后辟有一地,建了一栋常肇居别墅,后人称其为王安石别墅。此别墅为两层三进、三厅,有房20多间,后改为“十家书院”?由十家房管理修缮。上池、源里两村均有子弟入学读书,历代以来,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别墅占地400多平方米,外围墙右开有大门,-“别墅”二字,中间是口池塘,池塘正中的围墙-“浴云池”三字,左有竹林,有大樟树三株,梅花树一株。之后是内围墙,左、右开大门,分上、中、下三进;中厅对称开了两个四方天井,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上厅左楼开着园窗,对映百叶陂,晴天夜晚可看到月亮。窗上方有木质匾一块,书“听月楼”三字。恬静优美的环境是上池学子居住和读书的好地方。王安石多次曾想长于此地沐浴云池,静听月亮中的神仙故事。后有位私塾先生曾撰对联一副:“听月楼台伴我图书千古秀;浴云池上宜人花鸟四时春”。荆公别墅在土改时分给多户村民使用,因未修缮,目前,只留得断垣残壁。……[详细]5、世宦祠
[img][/img]
推荐5
[img][/img]
世宦祠在上池村中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宗祠,砖、木、石结构,用料精良,宗祠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宗祠坐北朝南,三厅三开间,面宽12.2米,进深30.4米,高6米,占地面积366平方米,正大门石匾阴刻“世宦祠”三楷书,两侧大门上匾阴刻“登科”和“及第”字样,笔锋舒展,笔力遒劲,三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石墩(欲称三门六墩)。前厅进深7.65米,中厅进深12.3米,后厅进深6.9米,呈后高前低势,中设两天井,封火山墙,为典型的明代建筑,上池村旧时一直成立有文会(即科甲举子,秀才等组织的文人协会),每年正月初三日,学子们都雅集在世宦祠内,向伯祖考王安石的遗像瞻仰朝拜,以示后辈崇文尊祖之意,俗称“尊学校”。……[详细]6、龙安殿
[img][/img]
推荐6
[img][/img]
龙安殿在上池村西南约二公里处,殿建在龙安岗上,龙安岗与青山(山名)连成一线,旧为上池村属地,解放后划归离上池村西南约二公里处的新庄村。王安石作有“送和甫龙安暮归”诗:“隐西南月一钓,春风落晚澹如秋,房栊半掩无人语,鼓角声中始欲愁。”龙安殿倒塌后,村民将殿里原先的砖瓦、木料及“龙安殿”石匾额搬回上池村内西林社公殿旁重建,也叫“龙安殿”。为了有所区别,上池村民称龙安岗上的龙安殿为“老龙安庙”。后重建在上池村的龙安殿在“文革”被毁,现存遗址。在上池村旧基图上对原龙安殿和后建龙安殿都有绘址。……[详细]7、荆国世第门楼 推荐7
[img][/img]
荆国世第门楼荆国世第门楼在上池村内南边。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7米,深3.2米,宽8.4米,门楼上石匾阳刻“荆国世第”四大楷字。此门楼在宋时所建,后历遭火劫,民国元年(1911)第四次重修,并立有烟火柴草禁牌刻石。门楼对面有一方池塘,门楼与池塘间有一片空地,竖有历代上池王氏后裔众多中举、登进士第者的旗杆石。现上池村内还散落有很多块旗杆石。门楼及“荆国世第”石匾俱在,对研究王安石故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详细]8、红军师长祝应龙之墓
[img][/img]
[img][/img]
推荐8
[img][/img]
红军师长祝应龙之墓--革命烈士纪念亭: 位于珀玕乡政府东南100米南边山上。建于1958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亭两层六角尖顶,下层高4.4米,上层3.7米,红柱绿瓦。亭正中有时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第一任省长邵式平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行书金色大字。背面有碑文说明。亭后有“红军师长祝应龙之墓”字样。纪念亭由亭、纪念碑、墓、墓碑、石桌、石凳、围墙等组成,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00平方米。1999年3月重修。……[详细]9、珀玕革命烈士纪念塔
[img][/img]
推荐9
[img][/img]
珀玕“革命烈士纪念塔”: 位于珀玕乡弄里艾家村后短山顶,建于1958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塔为红石、钢筋混泥土结构。塔高12米许,四侧平面,分别刻有毛泽东、林彪的题词。东面是:“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毛泽东。”南面是:“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尚光荣!——毛泽东。”西面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毛泽东。”北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林彪。”……[详细]10、西林梅园 推荐10
[img][/img]
西林梅园西林梅园在上池村内西边。王安石和其次子曾在此赏梅,有《西林梅玉》诗存:“杜家园内好花时,上有寒梅两三支,日暮欲归岩下宿,为贪香雪故来还。”后来此园一直成为上池村西林社公殿,是上池村民时节时祭祀之所。现西林社公殿在“文革”中被毁,然而其墙脚及大门旁边两块石墩尚在。旁有重建的龙安殿,“文革”中亦被毁。西林社公殿,在上池村旧基图中有绘址。……[详细]
全部东乡区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