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img]
| 三星堆博物馆
AAAA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详细] |
[img][/img]
| 金色清平景区
AAAA
金色清平景区位于绵竹市西北部山区,面积约5.35平方公里,紧邻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境内平均年气温15℃,雨量充沛,山水风光秀丽,气候舒适宜人。羌汉文化交融,民俗风情浓郁,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并举。享有“金色清平,童话小镇,世外桃源,避暑胜地”之美誉。景区内有萤飞谷、观光小火车体验、咖啡聚落、滨水长廊、泥石流遗址公园、羌汉特色民宿、芳草地、冷水鱼观赏、五彩花谷、水上乐园、真人cs、观景台,羌汉山歌演艺等旅游休闲娱乐体验项目。田园咖啡聚落位于盐井村五组,是清平镇由磷矿石开采转型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经济策略。该景点整条街道大……[详细] |
[img][/img]
| 绵竹年画村(绵竹年画博物馆)
AAAA
中国绵竹年画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统一按照四川民居风格与江南水乡风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打造,是一处以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主,辅之以乡村旅游功能,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型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这座“年轻”的博物馆诞生于1996年,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座专业年画博物馆之一,这是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年画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所做的努力。绵竹年画博物馆是一座现代感与传统性完美结合的立体建筑,它以梯步形的构造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外观。据说,设计者希望这样能为中国年画“步步升高、越发红火”带来灵气。馆内收藏着各个时期的绵竹年画,从最古老的年画刻板《门……[详细] |
[img][/img]
| 醒园 李调元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藏书家,字羹堂,号雨村。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出生于安县宝林乡李家湾,也就是现在的罗江县,病逝于嘉庆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九。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调元进士及第,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之后还担任过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乾隆五十年(1785)遭诬罢职回到四川,归隐于醒园。李调元一生著述宏伟,内容涉及广泛,代表作有《李调元诗集》、《雨村诗话》、《雨村词话》,编辑刊印《函海》、《续函海》、《蠢翁词》等异于前人佳作,别具一格。当年调元与其堂弟李鼎元、李骥元连中进士,同入翰林院,连同其父……[详细] |
[img][/img]
| 范家大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这句话,《岳阳楼记》成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至今为世人所传诵,为后世无数立志“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仁人志士所仰慕和效仿,同时他的后人也以此为人生信条立志、立业。清朝中叶,范仲淹长子范纯佑在福建的后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人群来到了四川,其中一部分辗转来到了罗江县御营镇响石村,修房造屋,繁衍子孙,演绎范家故事。他们世代传承祖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并带动周围的人迎难而上,建设和谐家园。要了解范家大院的故事,首先就要知道响……[详细] |
[img][/img]
| 四川文化娱乐城 这是城,因为3000亩山水四面相环,一座巍峨的山门雄踞山腰,恍若古老的边关寒光正传金柝。但这又不是城,她还有另一个名字:玄珠湖。“千亩园林景作画,万种风情意写诗”,这是四川文化娱乐城优美风光的写照。“文化上立足,娱乐上展开”,这是四川文化娱乐城的发展宗旨。她在3000亩大好山水的基础上开发中外文化精华,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成为尘世里的世外桃源,现代人的心灵居所。四川文化娱乐城浓郁的文化氛围首先是建筑文化。它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与建筑特色上。西楼和水城以及古堡都属西欧风格建筑,但又各有差异,西楼以热烈的红色为主色调,辅以温和宁静的淡黄色,以乡……[详细] |
[img][/img]
| 贵妃园 贵妃园是在罗江复县后,按照“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以发展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突破口,借历史名人杨贵妃与宝峰山、杨贵妃与贵妃枣的传奇故事,以集中种植2000亩贵妃枣和新建六处与杨贵妃有关的景点为特色,打造的观光农业新景区。景区内上千亩枣林和上千亩的松柏林郁郁葱葱,形成一座天然氧吧。景区内景点有贵妃纪念碑、妃望台、贵妃池、贵妃祠墓、天诺阁、妃憩亭等景观。整个景区内纵横交错的石板铺成的小径,同农家小院和交通要道相贯通,形成了一处感悟历史文化、感悟农耕文化、缅怀历史名人和感悟人生、体验休闲、浪漫的最佳去处。【贵妃祠墓】……[详细] |
[img][/img]
| 罗江宝峰寺
[img][/img]
宝峰寺位于罗江大霍山东麓,原为一姓余的四川按察使出资修建,但中途因病逝世,其夫人与女儿继承他的遗志,四方募捐修建而成,于是大家称之为“余家庵”。相传宝峰寺始创于晋唐时代,自修建落成许多神奇迷离的故事便与之紧紧相随。据说明代汉州人明本自小就是孤儿,有天在山中砍柴,让驴载柴回家,因驴不走,明本生气便砍驴的耳朵,当即血流遍地,明本幡然醒悟,入宝峰寺削发为僧,功行极苦。坐化这天,有人在莹华山看见明本大师足穿一只草鞋上山,明本说他那只鞋掉在禅塌下面了,请捎个信让他徒弟给送去。这人到了宝峰寺,寺内众僧告知说大师已故了,择日就要火化,开棺一看,灵柩空无一人,大家方知明……[详细] |
[img][/img]
| 德阳孔庙
[img][/img]
位于德阳市中心南街。孔庙又称文庙,是祭把孔子的庙字。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治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漫长的中国计建社会,奉为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他彼统治者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最初的孔庙,是孔子居住过的“庙屋三间”。唐太宗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皆立孔庙,随着儒象思想的传播,孔庙还越出国界。岁月沧桑,人们始终对孔子保持一种特殊的尊崇,各地亦保留了不少孔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德阳孔庙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四川德阳孔庙(本人又称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详细] |
[img][/img]
| 剑南春酒坊遗址
[img][/img]
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即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最初是剑南春集团进行棋盘街两侧的平房拆迁工程,由于发现了历史文物,迅即转为“抢救式发掘”。2003年至2004年之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酒坊遗址进行发掘,最终用科学方法还原了“蜀中美酒”绵竹剑南春的酿酒工艺和昔日风貌,为中国酒文化代代传承又奠定了一块基石。四川绵竹在历史上是一个酿酒大县。据史料记载,宋代中央政府即在绵竹设酒务监官或酒务税丞管理酒税(《宋史·食货志》)。绵竹县志记载,明代绵竹酒业凋蔽,清康熙年间复苏,有酿酒作坊90余家,其中大曲作坊18家,“朱(天益)……[详细] |
[img][/img]
| 南塔寺
[img][/img]
南塔寺位于罗江城南的天台山,古时候这里有墨香泉、上天梯、钓鳌台、文笔峰、南塔等古迹,这里曾是明代罗江八景之一的“天台秀色”,卢雍有诗赞曰:“城南绣岭横,岚翠入江清。晴旭霞光烂,依稀是赤城”。清乾隆五年,罗江县令王会嘉因感慨罗江已间隔80年无一人登贤书,乃补修天台山之文笔峰,翌年秋李化楠中举;乾隆十七年,罗江知县孙法祖建南塔、文昌宫以培文风,并亲自撰联:“百代蒙麻绵甲第,六村赐福眺和平”,塔、庙建成,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陆续中进士步入翰林,钱林虎、柴邦直、李本元等先后中举,于是罗江人文蔚起,士林光彩。南塔寺景区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401平方米。站在这……[详细] |
[img][/img]
| 太平廊桥 罗江,源于龙门山脉的泞灅二水相蹙汇聚于城北云盖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罗纹,因而取名罗纹江,罗江也因此而得名。“横游太平廊桥,竖观潺亭水城;西达庞统祠墓,东道玉京文山。”罗江风景秀丽,有游不尽的旅游景点,看不完的调元文化,如我们眼前的这座气势恢弘的古桥,因其意取名为“太平廊桥”,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拾补斋处】公元1742年,罗江县令沈潜见东西两岸行旅来往仅靠小船在江面通过,且随时有船倾人丧的危险,便用自己的俸禄在东西两岸各建一个木码头,并买一只大船以渡众生。公元1753年,邑人谢子忠、李作美等人力请县令叶鉴在东门集资建桥,很可惜桥墩初成便被洪水冲毁,耗……[详细] |
[img][/img]
| 诸葛双忠祠
[img][/img]
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仰,多有题咏。史书载,诸葛瞻为诸葛亮47岁所生的长子,自幼“聪慧可爱”、“工书画强识念”,才识敏捷,诸葛亮为使他成才,曾写下著名的《诫子书》。诸葛瞻19岁时,娶刘禅之女为妻,拜骑都尉,历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待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诸葛瞻继承了父亲的忠贞,身肩重任,尽心竭力处理军国大事。景耀四年(261……[详细] |
[img][/img]
| 中江南塔
[img][/img]
中江南塔又名“联云塔”位于中江城南,朝阳南路北侧,坐落在距地表高约30多米(航测海拔442.8米)的铜鱼山顶。山脚北、东北邻东溪河(御马河),西南邻朝阳南路。中江南塔始建于明神宗万历37年(公元1610年),为邑人明大理寺少卿宋兴祖建,中江南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边形,为八面体形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0.2米。由于中江南塔历史悠久,秀丽壮观,高矗于东溪之滨,连同周围山色一起自古即为中江八景之一而备受世人赞美,清人楹联“东河水汇西河水,南塔云联北塔云”正是其真实写照,至今未曾修葺,现保存基本完好。中江南塔为中江古八景之一,连同所处铜鱼山在内,为本邑之胜景,历……[详细] |
[img][/img]
| 潺亭水城 潺亭水城位于我县滨河西路,北起升平桥,南至太平桥,总长约1.2公里,占地50余亩,工程总投资4000余万元,这是我县按照“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经济共融,建设活力、幸福新罗江为举措打造的重点工程。建筑内容包括:风雨长廊、码头、古戏台、牌坊、文峰双塔、太平廊桥等。潺亭水城的牌坊,牌坊仿晚清风格建造而成,整个建筑古色古香,巍然壮丽。牌坊上“潺亭水城”四个大字,是由四川省书协主席何应辉所写。牌坊的柱头上挂的两幅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罗江大才子、巴蜀文坛泰斗李调元的作品:“红雨欲飞惊宿鸟,碧波不动待游船”;“不拘乎山水云阵耶山……[详细] |
[img][/img]
| 中江寿宁寺
[img][/img]
寿宁寺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 清代邑训导左凝登楼妙山有诗云:“寻常极目叹崔嵬,此曰登监实异哉。四面群峰呈画谱,一湾流水倒瑶台。燕随春风高低舞,风送松声远近来。看看烟霞从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数语,色画出楼妙山秀丽风光。名字由来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该寺现所在地原为楼妙山古刹旧址。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青年时期出家于圣寿寺。法师圆寂……[详细] |
[img][/img]
| 孝泉古镇 孝泉古镇座落在九寨沟旅游环线德茂公路沿线,距省会成都79公里,距德阴市区21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5平万公里,总人口4.2万人,辖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场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1.8万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镇试点镇和51家重点镇之一,是德阳市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和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回汉两族和睦相处。古镇孝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汉代叫汛乡,后因“一门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满地”而得名,1996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著名典籍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左平御……[详细] |
[img][/img]
| 紫岩书院
[img][/img]
紫岩书院位于绵竹市区城东,始建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其规模之宏大,为蜀川前所未有。绵竹人引以为骄傲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和其史杨聪都曾在这里读过书、执过教。杨聪于清朝道光年间在紫岩书院作山长时为勉励学子,曾撰写几副楹联刻于书院正厅大门,从这些楹联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变化。其中一副是:“此院经五百年,自延祐而还,弦诵由来方鹿洞;有池周六十丈,是宇文故址,津梁何必数鹅湖。”这是说这所书院在距离今天六百多年前的规模和影响之大,其声名鼎盛完全可与驰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媲美。另有一副楹联是:“自严君平卜宅以来,古井犹契,想当年道……[详细] |
[img][/img]
| 黄继光纪念馆
[img][/img]
黄继光纪念馆座落在城东松柏巍巍的魁山脚下,是一座仿古园林建筑。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门厅、中心广场、两个中朝友谊亭、5幅汉白玉浮雕等。为了纪念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继光,1962年在县城文庙内建立黄继光纪念馆。1984年5月在城东魁山西麓修建新馆,即现在的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前临东溪,背靠魁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魁山松柏长青,青草萋萋,山顶电视塔高矗入云;东溪河碧水荡漾,两岸是东河公园,鲜花垂柳,游入如织,为县城名胜。纪念馆内陈列有朝鲜人民赠送的礼物,金日成主席的题词,我国领导人……[详细] |
[img][/img]
| 慧剑寺
[img][/img]
慧剑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五公里的回澜镇境内。寺庙占地76亩,坐北向南,呈长方型。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寺庙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楼阁的门、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绘,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从龙蛇虬兽,花鸟鱼虫,再衬以参天的栅楠,可谓辉煌。“宋淳熙十六年(1156年)十一月,邑人淳于震,放梦紫衣比丘,来此募化,交日随父入寺,见僧真常,公所披之衣,所出之簿,所化之端(缘),所颂之偈,悉与梦符,你子惊然,以为异事。遂施稻田若干亩,助僧建楼于桥,并亲记其事”。这便是应梦楼的来历。还说,不数年,僧……[详细] |
全部德阳市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