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img]
| 北洋大学堂旧址
[img][/img]
北洋大学堂旧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光荣道2号。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初名“天津北洋西学堂”,后改名北洋大学校、国立北洋大学(1913年),源于创建于 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大学。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传统意义上的封建-主义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盛宣怀这位鼎力协助李鸿章在天津发展洋务运动的实业派,是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人。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详细] |
[img][/img]
| 天津西站主楼
[img][/img]
天津西站主楼是原天津西站的候车室。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前街1号。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建筑风格为德式新古典主义。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天津西站主楼采用滑动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现址,并整体抬升3.6米。今后将作为铁路博物馆永久保留。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西站主楼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带半地下室,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该建筑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部前突,呈凸字形。入口门廊立面间置四根圆形立柱,两侧阶梯走道及瓶式护栏,均为青石构筑。在京沪高铁的建设中,为保护好这一处文物,2009年9月24日,天津西站主……[详细] |
[img][/img]
| 谦祥益绸缎庄旧址
[img][/img]
谦祥益的历史要追溯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孟子伦支,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直隶枣强迁入山东章丘旧军镇。孟子伦兄弟初迁旧军镇,也不过-初定之家,孟家在此传了七代,至六十一代孟宏谦时,已发展成能以耕读付二弟,寇至则以约众戒守,差赋则典质与之的一般耕读之家。清康熙 年间,至孟宏谦之子孟闻助时,孟家不但在财富上有所积累,在科举上也较有收获,孟家开始发迹,发迹后大量购置土地并大力经商(孟家经商的确切时间因无文字 记载而无从考证,据传孟家从明朝就开始经商)。当时,章丘及邻县盛产一种土布,名曰寨子布,孟家开始在旧军镇开设鸿记……[详细] |
[img][/img]
| 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
[img][/img]
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建于1985年,宫内建有天象厅100平方米,拥有500平方米观测平台,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天象厅设有国产S—10型天象仪、立体音响,周围布置了天文图片展览,设有一台能够跟踪观测拍照的120型天文望远镜和四台宝胡芦望远镜以及“米德”望远镜、天狼望远镜、投影机、手提电脑、幻灯机、扫描仪等。近年来,少年宫在原有基础上又添置了日本进口“高桥”望远镜、投影机等,使天象演出和户外观测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多年来,少年宫以天文观测为特色,辐射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开展科普讲座,放映天象节目,组织天文观测活动和竞赛,如在全区中小学中组织开展“……[详细] |
[img][/img]
| 天津自来水博物馆
[img][/img]
[img][/img]
天津是中国最早开办自来水的城市之一。自来水博物馆坐落于红桥区“水趣园”内,是我市唯一一座建在生产车间构筑物上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由天津市自来水集团自行建设,2010年建成。展厅面积1100平方米,拥有各时期的工具、设备和文献资料等实物202件套,挂图300多幅,开馆至今已先后多次举办天津城市供水企业发展史、供水新技术科普展等各类活动。馆内展览分创业初始、供水新生、引水发展、惠泽民生和科技兴水5个部分,通过展现天津自来水的历史沿革和科技发展,让广大市民了解我市自来水的历史脉络,感知当今自来水生产过程,体会到“自来水”并不是“自来”的道理,从而增强珍惜水,爱……[详细] |
[img][/img]
| 意库创意产业园 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坐落在红桥区湘潭道11号,占地面积30000平米,有20世纪50—90年代不同风格建筑16幢,建筑面积25000平米,园区东临天津西站交通商贸区,具有发展创意产业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西隔天津长途汽车站,与光荣道科技产业园相望,具有方便创意产业与科技产业对接的地缘优势,有着巨大的空间张力;南接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站、铁路枢纽区,具有极其便利的物流交通条件,有效延展了辐射能力;北靠子牙河休闲经济带,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复建中的水西庄历史文化名园,隔河而立,蓝天碧水,绿树成荫,激发创意灵感,启迪设计思维,孕育创作交流氛围。意库创意园……[详细] |
[img][/img]
| 天津创意街 天津创意街是天津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天津创意街作为天津市规划建设的40条特色商业街区之一,位于红桥区湘潭道,占地面积12000㎡,全部建成后将有近100个大小不同的商业店铺,是以创意产品展示、展卖、创意休闲、创意消费为主导业态的创意特色街区。从2009年改造至今,街区通过创意性、国际性、联想性与图腾性的设计,展现了街区氛围的不断提升。同时缤纷的创意商铺也随之融入街区,成为我们创意生活化&生活创意化的实体感知。创意街紧邻新西站商务区,集车站文化、工业文化、创意文化融为一身,它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天津市最好“玩”的互动……[详细] |
[img][/img]
| 估衣街
AAA
估衣街坐落在繁华的东北角和北大关之间,与北马路平行,全长800米,是天津一条有600余年历史的古老的商业街,这儿曾是天津商业的摇篮。最早,估衣街只有估衣铺,因而得名。清光绪年间,除了估衣铺外,绸缎、棉布、皮货、瓷器各业商店也发展起来。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达到鼎盛时期,这里成为华北地区绸缎、布匹、毛皮、服装、笔墨文具、中药材及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一些老字号如谦祥益、瑞蚨祥、瑞生祥、元隆、老胡开文、老茂生等都集中在这条街上,这里的摊贩遍地皆是,异常繁华。当时,估衣街还是民俗活动的中心,每逢元宵节这里放灯三天,对此,诗人曾描绘:“估衣街上鱼龙舞……春灯……[详细] |
[img][/img]
| 津酒文化园
AA
[img][/img]
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最大的白酒酿造企业,是我国酿酒骨干企业之一。公司前身天津酿酒厂,1951年由国家投资,1953年投产,当时占地面积为96150平方米,成为当时华北地区唯一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的酿酒企业,是一个工艺全能,设备完善,酿酒、灌装、仓储、经营、管理能力综合发展的规范性企业。由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于1999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以天津酿酒厂为母体,组建津酒集团。建厂初期,企业主要生产65°烧酒和直沽高粱酒,并为“外食”提供基酒,配制五加皮、玫瑰露酒等,满足出口需要。……[详细] |
[img][/img]
| 桃柳堤 桃柳堤位于天津中环线勤俭桥头、北运河畔,是一处久负盛名的景区。每当桃花开放的季节,这里游人如云,络绎不绝。有的青春结伴,有的扶老携幼,踏青赏花,更有诗人雅集,吟咏抒情,乐在其中。 桃花园占地13000平方米,依北运河堤建成,沿堤植桃,循坡栽柳。元代已是烟树葱茏,明清续成沽上胜景。清朝皇帝南巡路过这里,因羡桃花美景,乃停舟登临观赏,填同赋诗。 清康熙皇帝有《点绛唇》词咏唱桃花堤:“前过浙江,桃花已放。今回銮至津门,复见桃花盛开。调寄《点绛唇》词:‘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两春报。锦缆仙舟星夜眄,辰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清乾隆……[详细] |
[img][/img]
| 铃铛阁
[img][/img]
铃铛阁是天津三宗宝之一,原为稽古书院中的藏经楼,代表了天津人重文重教的传统。天津是新政时期北方废除科举制,提倡新式教育的推动中心。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学堂”建于此,这里曾是传播新文化和天津历次革命运动的阵地。著名的“五四”运动领导人马千里曾任该校校长;0天津地委创始人之一、革命烈士于方舟和安兴生等毕业于此校。铃铛阁遗址现为铃铛阁中学,拟整体搬迁,原地拟辟为文化旅游区。……[详细] |
[img][/img]
| 桃花堤公园 桃花堤公园不是很大,但整个北运河河畔全是桃树,是天津比较著名的一个赏桃花的景点。每当三、四月桃花盛开之时,这里会举办桃花节,桃花的种类较多,颜色不一,远远望去颇为壮观。花期的景色虽好,但花期比较短(大约1~2周)。适合与亲朋好友一起欣赏、游玩。桃花园位于红桥区丁字沽地区,与中环线毗连。据记载,清朝初期,北运河堤丁字沽一带,有桃柳数千株。每逢春日,桃花盛开,绿柳如茵,文人学士纷纷在此赋诗,“欲和春浅深,但看花开来”、“丁字沽边柳万条,青青一带锁红桥”等,便是其中的佳句。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此处,见到岸坡桃林茂盛,垂柳依依,登岸观花余兴未消,欣然命……[详细] |
[img][/img]
| 水西庄 水西庄位于红桥区南部偏西、南运河南岸,现芥园大堤至芥园水厂一带,约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因位于卫河(南运河)以西而得名。水西庄的自然环境与景观十分幽雅精致,凭河造景,巧夺天工。其构思布局,体现出高超的造园艺术水平。园内楼台亭榭命名颇富诗意,如揽翠轩、藕香榭、枕溪廊、花影庵、数帆台、泊月舫等,昭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听其名,观其景,如诗如画,“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有诗赞曰:“津门好,诗酒兴飞扬。风雅吟成沽上集,烟波人访水西庄。花月醉千场。”水西庄为清代天津盐商巨富查日乾(1667~1741)、查为仁(1694~1749)父子营造。查家祖籍安徽,后……[详细] |
[img][/img]
| 平津战役纪念馆
AAAA
[img][/img]
[img][/img]
[img][/img]
[img][/img]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平津道8号,是一座全面介绍和纪念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面积12800平方米。前区是用暖灰色花岗岩饰面斗拱造型的三层展馆,古朴庄重;后区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雄伟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纪念馆分为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和-演示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决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详细] |
[img][/img]
| 西沽公园
AAA
西沽公园1958年建园。它坐落在天津市区西北部,南眺子牙河,北连桃花堤,东傍北运河,西南可达现代化的铁路交通枢纽天津西站。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约480亩),是天津中心城区西北部唯一的大型公园,以“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双特色领全市各大公园之冠。公园的所在地西沽,是天津最早的村落之一,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里曾有天津通往北京最早的官道——西沽叠道,最早的渡口——西沽渡口,最早的浮桥——西沽浮桥,还有天津三宗宝之一的明代炮台——西沽炮台。更有西沽公园的前身——西沽武库。武库被八国联军所炸,然而废墟上又立刻建起了我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详细] |
[img][/img]
| 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AA
[img][/img]
[img][/img]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遗址的建筑建于1719年,原为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教寺观,后来经多次重修,主要有山门、前殿、后殿、五仙堂等。1900年义和团反帝-爆发,5月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率领数千人进入天津,选择吕祖堂作为义和团的活动基地,建立总坛口,抗击八国联军。之后,刘呈祥、林黑儿义和团首领和独流镇“天下第一团”首领张德成等人,经常到此处拜坛、聚会,商议抗击八国联军,指挥义和团作战。在义和团和帝国主义侵略军奋战的数月期间,吕祖堂坛口成为当时天津义和团活动的中心之一。(国家文物局)……[详细] |
[img][/img]
| 福聚兴机器厂旧址景区
AA
[img][/img]
福聚兴机器厂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三条石大街塘子胡同中段。1926年7月开业。该厂为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由前、后柜房、机器车间、仓库、锻工棚、厨房、院落组成。是天津市唯一保留完整的旧工厂遗址。福聚兴机器厂占地370平方米。场内的建筑采用我国北方传统的民宅建筑风格。机器车间是福聚兴机器厂的核心建筑,110平方米。车间内天轴皮带悬挂,各种机器密布交错,整个机器车间的设备体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机器业的概貌。前柜房,其特点是四面开窗,每面窗户各有其用途,体现了具有浓厚封建思想的独特的生产管理方式。福聚兴机器厂创建于三条石民族工业的兴盛时期,其发展速度很快,从1……[详细] |
[img][/img]
| 天津清真大寺
[img][/img]
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小伙巷。距市中心2公里。是天津市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64),嘉庆六年(1801)重修,翌年冬竣工。已有360余年历史。集中国宫殿式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为一体,风格独特,其中礼拜殿建筑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千人进行礼拜。历代“阿林”(学者)和“回儒”留下丰厚的宗教文化历史遗存。寺藏典籍中有两本袖珍本《古兰经》,一本8.5平方厘米,一本仅4平方厘米,精巧绝伦。寺内悬挂有阿拉伯文和汉文-匾额、-抱柱楹联、-望板、-石刻匾额、-转刻匾额、汉字砖刻匾额,汉字抱柱楹联、汉字砖刻匾额、汉字石刻匾……[详细] |
[img][/img]
| 天津大胡同商业区 原估衣街,全长700余米,位于原天津九门外的估衣街,是天津较早的商业街市,很多估衣行业都聚到这一带,如成泰估衣铺、文盛估衣铺等。同时,聚集了众多的以裁剪衣服的大小成衣店,所以,一些外地人来津,都专门到此购买新旧衣服。到20年代,估衣街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成了“银子窝”锦纱、昵绒、绸缎、皮毛业,先后进入估衣街,并很快成了主流。那时,天津有名的大绸缎庄l2家,仅在估衣街就有8家。“天津卫,有商家,估衣街上好繁华”,说的就是当时情景。现在由原来的估衣街,渐渐发展成大胡同商业街区,形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再现天津商业发祥地,历史名街??估衣街的商业风貌,构……[详细] |
[img][/img]
| 红桥区烈士陵园
[img][/img]
[img][/img]
介绍 位于红桥区西青道陵园路5号。原称“天津县北辛庄烈士陵园”。建于1949年3月15日,1958年10月1日重建。占地3.33公顷。这里安葬着在天津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营以下指战员500人。园内有纪念碑一座,烈士墓并墓碑一座,装饰碑一座,陈列室三处。纪念碑正面碑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解放战争英雄纪念碑,公元1949年3月15日建”,背面碑文为“永垂不朽”,“公元1958年10月1日重建。”纪念碑碑文为原天津市市长李耕涛题写。 天津红桥区……[详细] | [第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