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坊七巷
AAAAA
推荐1
[img][/img]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类型:古迹历史建筑特色街区等级:AAAAA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591-87675791开放时间:三坊七巷全天开放,区域内小景点开放时间8:30-17:00。交通1.南后街、杨桥巷(路):乘坐5、18、22、27、55、61、66、80、128……[详细]2、于山风景区
AAAA
推荐2
[img][/img]
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附近。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诸景。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遥拜皇帝地方,现为福州市博物馆。大士殿东邻“护国寺”,西接“真龙庵”。定光塔坐落在于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层八角型白塔,游客可登塔顶俯瞰城区。戚公祠位于定光塔寺东,专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相传戚继光当年率兵在福建抗倭,连打了三次大胜仗,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现祠为1918年重建。祠正厅塑戚公坐像,厅两侧壁上悬挂着四幅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的功绩。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于山路类型:山等级:AAAA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电话:0591-83355720;0591-83306464开放时间:8:30-17: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交通乘1、2、19、20、51、52、60、64、69、74、76、80、86、106、122、129、130、133、301、303、k1、k3路等公交车在龙华天桥(先施大厦)站下车步行……[详细]3、源脉温泉园
AAA
推荐3
[img][/img]
福州源脉温泉园地处福州市区,东仰镇海楼,毗邻省体育中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这是福州市家由国有企业福州水务地热有限公司全资兴建的温泉休闲项目,是集温泉养生、康体健身、商务会议、地方特色小吃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型休闲园区。园区的温泉引自五四路深井源脉温泉水,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神经衰弱、伤风感冒以及美容美白、光洁皮肤有一定的疗效。有露天温泉汤池31个(包括汤院),加料汤院7座、汤屋7套、室内豪华温泉SPA房18套。这里设有SPA水疗池、儿童戏水池、露天电影、休息厅、棋牌室、福吧特色小食、室内恒温游泳馆、室内篮球馆、健身房、多功能会议室等。……[详细]4、福州文庙
AA
[img][/img]
推荐4
[img][/img]
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俗称“圣人殿”,在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殿内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在表现技法上注重质感和比例,形神兼备,雕刻精美洗练。展示了儒家现实生活气息的境界。形象丰满圆润,气质浑厚,衣饰简素,具有轻快流畅的特色。如此雄伟壮观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实属宇内罕有。殿内,悬挂重新复制的由康熙皇帝以下五位皇帝书写的六面大匾额。以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书写的楹联,金字熠熠,满壁生辉。移身殿内,令人油然而生崇仰肃穆之情。门:棂星门亦称先师门。现存石构件属明代所建。六柱三开间,对称布局,每根柱脚用两块夹杆石前后对夹锁固。东西两翼墙上镶嵌着“江汉秋阳”、“金声玉振”联句石刻,花岗岩,长2.62米、宽0.73米、楷书、阴文。大成门古称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三间屋面高出两边间,青石抱鼓石3对,石檐柱八根。大成门左内侧竖着《咸丰元年重建福州文庙碑记》石碑二方,通高2.68米、宽0.84米、厚0.21米,郭柏荫撰文并书写190字碑文,刘永松篆书碑额,匠蒋学心。站立二碑前,静心凝视阴刻的碑文会逐渐地凸现出来,呈现阳文碑刻的奇异效果。左右出檐殿庑各11间连接大成殿是辟作《孔子圣迹展》和《福州教育史展……[详细]5、邓拓故居
AA
[img][/img]
[img][/img]
[img][/img]
推荐5
[img][/img]
邓拓(1912~1966年),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父邓鸿予举人出身。民国15年(1926年),邓拓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民国18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翌年冬,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秋,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1949年秋,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同年冬,受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调离人民日报社,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分管思想文化战线工作;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59年,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出版《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1960年,兼任中共华北局-候补书记。邓拓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不久,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撰写《三家村札记》杂文。“文……[详细]6、福州西禅寺(西禅古寺)
[img][/img]
推荐6
[img][/img]
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市西郊怡山之麓,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87年)。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为*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该古刹十分巍峨壮观,门坊名冠全国最大。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8座,占地7.7公顷,还有唐七星井《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碑、五代慧棱禅师舍利塔、清康熙御笔《药师经》、清代壁画等。西禅寺在海外久负盛名,海外廨院有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普陀寺等,至今与西禅寺仍有密切的联系。西禅寺又以盛产良种荔枝而驰名中外。寺内玉佛楼,专奉海外侨胞捐赠的两尊玉雕佛像。一是坐佛,身高2.3米,为释加牟尼的坐像;另一尊是卧佛,身长4米,重10吨,为释加牟尼的卧像,是全国最大的玉佛之一。观音阁内供千手千眼观世音,用29吨黄铜铸成,为国内仅有。1990年落成的高67米、计15层的报恩塔,为全省寺宇佛庙最高,乃新……[详细]7、福州华林寺
[img][/img]
推荐7
[img][/img]
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该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德时始改名华林寺,寺大殿今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当时,吴越国国王钱镠割据闽浙等地,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宁,拆除闽王宫殿,利用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内有文昌祠、普陀岩和正殿等。正殿之后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师殿,都以屏山(越山)为靠背。此后,后人又在附近建造数座禅院,规模宏大。宋高宗曾赐该寺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御赐匾额“华林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规模更大了,后又增建了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等建筑物。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但时至今日,均已无处可寻,仅存大殿。华林寺大殿1982年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大殿虽经历代重修,但大殿主要构架还是初建时原物。可称得上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研究我国南方木建体系的珍贵实物资料。据现存史籍文献的研……[详细]8、喝水岩 推荐8
[img][/img]
导 游 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 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有似石洞,故名“灵源洞”。因为“喝水岩”石刻,这一带又统称“喝水岩”。介 绍 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480多段的一半。真、行、草、隶、篆诸体俱备,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题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其中尤以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和当代郭沫若等题咏石刻,最为著名。 喝水岩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900多年前,涌泉寺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洞下涧水喧哗,便大喝一声把流水止住。从此,涧水改道从东侧半山观音阁石壁涌出,原来的溪涧也就干涸了。宋时徐锡之题喝水岩诗:“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认为此处重峦叠嶂,不可无水;当年要是他在,就会劝法师不要让溪水改道。用反意评说历史传说,亦饶有风趣。邻近景点 鼓山摩崖石刻 登山古径 听水斋 天王殿 法堂 藏经殿 鼓山 龙头泉 廨院 钟楼、鼓楼 圣……[详细]9、福建学生联合会旧址
[img][/img]
[img][/img]
推荐9
[img][/img]
福建学生联合会旧址谢家祠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吉庇路北侧60号(原22号)。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当天下午,北大等13所大专院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反对北京军政府与德国签订“二十一条”割让山东给日本的--条约,北洋军阀政府派出大批--逮捕学生,引起全国公愤。5月7日,为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福州各校学生8000余人在南校场(今五一广场)举行--,上街----,声援北京学生--,高呼“惩办卖--”“释放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日货”等口号。福建督军李厚基派出军队、-上街制止,见到学生声势浩大,不敢镇压。院校的学生们为了坚持长期斗争,--结束后,成立福建学生联合会,以吉庇路22号的谢家祠为“-”会址。并组织成立全闽学生日刊社和日货调查部,前者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日货为中心,后者组织学生负责对城台商行进行盘查,发现日货予以冻结或销毁,动员群众拒绝日货,取得重大成效。-开办《学术周刊》和新民剧社,编演话剧,时称文明戏,在闹市演出,把福州反日--推向高潮,谢家祠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见证。谢家祠始建于明代,清至民国多次修建。1958年因扩……[详细]10、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
[img][/img]
[img][/img]
推荐10
[img][/img]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南侧53号(原27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0月,经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10多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为了便于福建的--工作,中共东南分局委派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党代表叶飞等从南昌来到福州,就福建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改编问题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进行谈判,并提出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正式成立。中共闽东特委宣传部长兼--部长王助以新四军参议的身份任办事处主任(后由闽东特委书记范式人以新四军军部上校身份任负责人)。2月23日,张云逸、王助、孙克骥等10余人抵达福州,即与陈仪就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人员和漳浦事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人员编制不超过20人;归还漳浦事件中被扣留的红军游击队人员和-支。次日,张云逸和王助接见福州记者,表明中国共产党抗日决心和抗战必胜的信心。3月,泉州事变发生,已编入国民党80师的红军游击队被国民党包围缴械,后经王助、范式人出面与当时的国民党当局进行交涉,促使国民党当局归还了所有的人和-,这支队……[详细]
全部鼓楼区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