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骑行,听很多老车友分享骑行经验,尤其是关于自行车踏频的,现在网上搜集了关于踏频方面的资料分享给骑友,共同学习!
踏频就是1分钟脚踏转动一圈的次数。早在在1929年,就已有专家提出了存在一个最优的踏频,而经过了数十年的科学测试而得出现时的踏频概念(脚踏每分钟转动的次数). 简单来说,无论你骑行何种路况,不要理会速度,将踩踏次数维持在最优踏频率上,你将获得最佳能量输出功率比. 而在此理论上,最优踏频率,会受到以下情况的影响:
1.适应过程 在新加入的车友中,由于受骑行普通单速自行车习惯的影响,改骑变速车时,普偏存在大盘拉小飞的现象,鉴于未能正确理解和操控变档的情况,都是同一回答:好象这样才骑得快些.要不就赶不上队伍了.....
2.体能与适应能力 最优踏频率不少程度受制于体能的差异,专业的单车选手在比赛中踏频常维持在110rpm,这得益于长期系统的训练.作为业余爱好的我们,无需过于强求.但是,长期骑行的车友相信都会有相同的感受:三五天若不去拉练过就去骑行上百公里的路程,踏频就感觉难于跟的上了.
3.车辆的配置与调整 现时车队中的坐骑多在3X7=21速上,这变档已能适应广泛的路况,必需看到的是,更多变段更优化的变速系统,灵敏快捷的变档会让你更好地保持最优踏频率.另各品牌的运动车并无固定的变速比,曲柄的长短也是关系到踏频的因素.车辆调整,正确的骑姿也影响着能否有效进行最优踏频率,坛子里多有贴子说明,这里就不多说了.
4.心理 在多次的骑行活动中,刚开始体能充沛时都有个别队友喜欢来下飞车,过早过多的消耗,会导致肌肉松弛度减弱,令后段骑行感觉疲惫不堪,还谈何踏频可言?而更有部分车友老是抱着:俺悠着慢慢也照样骑着到的心理,孰不知这种老鼠拉龟尾的方式不但不节省体能,还在同等量的运动中虚耗着能量,更在集体骑行中过大地拉开距离,造成心理压力,频频加大踩踏以赶上队列,不均衡的踏频与用力强度更是骑行的不明智之举~~~
正确地骑行总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骑体检中才能理解消化至用,愿每次骑行大家都开开心心出门去,笑逐颜开把家回!!! 踏频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训练过程,要注意在高踏频下仍然保持身体的平稳,不至于由于踏频的提高而产生身体的左右摆动和上下跳动。
平路90-100是较好的踏频,爬长坡时70-80。
在没有踏频器的情况下,牢记每种齿轮搭配下踏频90时的速度和踏频100时的速度。然后看码表上显示得即时速度,调整变速器,使踏频始终保持在90 - 100之间。用前2后5.6,速度保持22到25公里/小时,可以很好的练踏频。每次在这个转速下骑5分钟。
当你学会控制踩踏技术后,就是进行长距离爬坡练习的时候了,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在长距离爬坡的过程中适应坐着踩踏。这是你大幅提高力量的方式,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力量可以被最大程度的发挥。
下面我们就以2008款公爵车为例计算一下速比,供大家参考:
大牙盘是42,中盘是32,小盘是22;
飞轮齿数是11-13-15-17-20-23-26-30;
车轮周长是2.08M 时速=踏频×60分钟×齿数比×车轮周长/1000 当踏频为90rpm时,各齿数比应该达到的时速为:
档位 对应齿数比 对应速度(km/h)
1×1 (22/30) 8.24
1×2 (22/26) 9.5
1×3 (22/23) 10.74
1×4 (22/20) 12.36
1×5 (22/17) 14.53
1×6 (22/15) 16.47
1×7 (22/13) 19
1×8 (22/11) 22.46
2×1 (32/30) 11.97
2×2 (32/26) 13.81
2×3 (32/23) 15.62
2×4 (32/20) 17.97
2×5 (32/17) 21.13
2×6 (32/15) 23.95
2×7 (32/13) 27.64
2×8 (32/11) 32.67
3×1 (42/30) 15.71
3×2 (42/26) 18.14
3×3 (42/23) 20.15
3×4 (42/20) 23.58
3×5 (42/17) 27.74
3×6 (42/15) 31.45
3×7 (42/13) 36.28
3×8 (42/11) 42.89
当踏频为100时参数(按前齿盘排):
档位 对应齿数比 对应速度(km/h)
1×1 (22/30) 9.02
1×2 (22/26) 10.41
1×3 (22/23) 11.77
1×4 (22/20) 13.53
1×5 (22/17) 15.92
1×6 (22/15) 18.04
1×7 (22/13) 20.82
1×8 (22/11) 24.6
2×1 (32/30) 13.12
2×2 (32/26) 15.14
2×3 (32/23) 17.11
2×4 (32/20) 19.68
2×5 (32/17) 23.15
2×6 (32/15) 26.24
2×7 (32/13) 30.28
2×8 (32/11) 35.78
3×1 (42/30) 17.22
3×2 (42/26) 19.87
3×3 (42/23) 22.46
3×4 (42/20) 25.83
3×5 (42/17) 30.39
3×6 (42/15) 34.44
3×7 (42/13) 39.74
3×8 (42/11) 46.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