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化版5D3” Bontrager Aeolus Pro 5 TLR轮组评测|公路车配件|轮胎|轮组|骑行装备与器材|崔克Trek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30 13:2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去年,小编已经为大家评测过新的“棒槌哥”入门碳纤维轮组Aeolus Pro 3 TLR(传送门:《小弟的逆袭 Bontrager Aeolus Pro 3 TLR轮组评测》),当时就有不少车友表示如果50mm框高的Aeolus 5 D3(车友一般简称5D3)也推出这么一款低端的Pro版就好了。这不,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这对加量不加价的Aeolus Pro 5 TLR轮组评测。

关键特点
1、D3 Dual Directional Design (D3 双重定向设计)外形,减低轮胎和轮圈前缘的风阻
2、OCLV Pro 碳纤维可提供领先的重量、强度以及耐用性
3、准真空 (TLR) 轮圈允许快速转换使用准真空系统轮胎
4、信心十足的刹车边,不仅拥有更强的制动力,而且提供出色的散热能力
5、50mm高OCLV 碳纤维轮圈(外宽28mm、内径 19mm)、DT Aerolite 辐条和 Alpina 锁定辐条帽
6、Bontrager 3棘爪24响花鼓
7、Shimano/Sram 11速塔基
8、附带快拆、TLR 轮圈带、TLR 延长嘴、气门芯拆卸工具、Black Prince碳纤维刹车块和传统胎垫。

Aeolus系列轮组一贯的辐条卡式产品信息卡经过了“船新升级”,花鼓吊卡形式显示的信息更加丰富,加入了轮圈截面数据以及前后单独的重量数据以及总重量。敢这样标注重量表明Bontrager对自己的品控十分有信心,实际重量肯定不会有太大的浮动,说不定还有惊喜……
值得注意的是轮圈截面数据信息,50mm框高的碳纤维轮圈外宽28mm、内宽19mm,相比老大哥“5D3”,外宽增加了1mm。内宽降低了0.5mm。但是之前评测的Aeolus Pro 3则使用与“3D3”同样的造型,具体是截面造型经重塑修改还是标签标注出错仍有待确认。




轮圈涂装样式仍为黑色的“Bontrager”大字与银黑相间的“Aeolus Pro 5”以及大b Logo成对向排布,非常低调素雅。


▲轮圈本体仍为灰色喷砂涂装,在光线之下可以呈现出闪粉效果

▲刹车边的做工仍然非常好,提供优秀的制动效果

虽说19mm内宽不及某些品牌的超级胖圈般“丧心病狂”,但也比主流的胖圈宽上不少。“内宽舒适,外宽气动”的“祖训”相必大家也是背得滚瓜烂熟,不用小编再过多介绍。

▲2017年12月16日出厂,这对轮组还是非常新鲜的

轮圈上缘的安全注意事项贴纸非常多,无非就是一些轮圈制式和不要用铝圈刹胶之类的大家都懂的东西,而且还特别标明了只能使用22c以上外胎,并且最大胎压限制为120psi/8.25BAR。看完之后就可以把它们撕掉了。

前轮轮圈上有标记轮圈方向,相信是因为辐条孔有一定角度,标记和贴纸是留给编圈技师看的。如果您是一位非常较真、一板一眼的人,担心安装胎垫和不滚动朝向的Bontrager光头外胎后无法记住方向,别急,有方法。



只要您保留右侧辐条上“assembled in taiwan(台湾组装)”的标签贴纸,就可以帮助您快速确定前轮方向,但这长条状贴纸会在骑行中随风飘舞……

花鼓自然是使用Aeolus Pro 3同款花鼓,花鼓外壳造型与“老大哥”D3系列相似。后花鼓使用窄法兰距+轻量化大法兰的设定,但法兰盘造型不如D3花鼓柔美,也稍微增加了一些重量。前花鼓则使用柱型外壳加宽法兰距设定。

Aeolus Pro 5的塔基内部并没有D3所使用的DT行星棘轮结构,而是传统的三千金片结构,24响设定。

▲塔基的拆卸需要使用飞轮盖工具

▲受制于花鼓外壳造型,非驱动侧的轴承尺寸较小


轮组使用DT SWISS AEROLITE辐条,规格还是十分高的。后轮24根辐条左右1:1排布,双侧2X编法,优化轮组驱动刚性;前轮18根辐条自然是使用双侧直拉编法。




▲真空胎垫
轮组附带的配件比较丰富,包括说明书、快拆一对、带有Bontrager字样的Swissstop Black Prince刹胶两对、十速飞轮垫圈、普通胎垫、真空胎垫、真空气嘴,甚至连防掉链的塑料片都附带……相比Aeolus Pro 3的预装真空胎垫,Pro 5并没预装胎垫的设定小编认为比较合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安装需要的胎垫。


接下来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上称环节,前后轮不含胎垫实称重量均低于吊卡标注重量,可以给个好评。附带的钢轴快拆手感与锁紧力道都十分优秀,但重量上有所妥协。


本次评测搭配PRO 5的轮胎依然并非真空胎,而是手工制造、使用棉布套管结构的Bontrager顶级开口胎R4 320,TPI高达320,当然售价也是高达598元一条……绝对可以和各位友商的套管结构开口胎一战!


25c的R4的实称重量上已经领先其他两位友商了,剩下的就看实际骑行感受了,毕竟它是一条纯光头胎……


▲25c安装在Aeolus Pro 5上的实际宽度非常标准,为25.5mm

▲担任本次评测器材的依然是小编这辆Focus Izalco Max,与Aeolus Pro 5搭配非常和谐


对Aeolus Pro 5的第一印象是它仍保持了Pro 3一样的高刚性水准,发力比较直接,无论平路冲刺还是爬坡摇车,轮组的反馈都十分直接,十分好骑。高刚性还带来较好的操控性,高速过S型弯道车身的左右切换十分迅速,在刚性相关的性能方面小编给这对轮组好评。


虽然内外宽数据不如那些超级胖圈“丧心病狂”,但已经都能够带来优秀的气动加成,在巡航和抗侧风能力方面均属于上游水准,巡航时的骑行节奏与小编使用的超胖圈并无太大区别。19mm的内宽使内胎的充气量更多,使车与地面间的“缓冲气垫”更大,带来一定的舒适性加成,不过小编则更期待这对轮组使用真空胎时的骑行质感体验。

受制于1600克以上的重量,这对轮组在爬坡时的表现比较一般,略有重拖感。所幸刚性足够优秀,小编在攻短坡时更倾向于立骑摇车快速通过这种不擅长的路段,但在坡度较大的长坡就比较无力了。


既然说到上坡,那必须要提到下坡,Aeolus Pro 5继承了Pro 3十分优秀的制动性能,在高速下坡中令小编信心十足。看似平常的刹车边,实际制动力堪比那些经过划线处理的特殊刹车边,在小编使用过的碳纤维轮组中可以排到前三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是,制动力比自家老大D3系列轮组还要好出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3千斤片24响的花鼓声音非常好听,十分绵密但不会感觉吵闹,也不是完全无声,小编比较喜欢这种恰到好处的花鼓响声。
顺带再评一评R4 320开口胎,顶级的价格自然会带给你顶级的享受,由于高TPI棉布套管结构的特性,轮胎的滚阻很低,路感也非常好,骑行感受非常顺滑,主观上给人一种很快的感觉。光头胎的设定在干燥路面抓地力良好,压弯极限高,给用户较强的信心;但在湿滑路面还是要仔细操控,以防侧滑。
美骑点评
优点:刚性好,刹车力很强,气动效果较好,内宽较大,支持真空胎
不足:重量略重,导致爬坡稍微重拖
也许你们和小编一样,看到1600克以上的重量,一开始并未对这对Aeolus Pro 5抱有太大期望(好吧,小编承认之前评Pro 3时也是这样),但实际骑行感受却“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除了重量注定的爬坡不太给力外,其他各方面的骑行感受均十分优秀,不得不佩服大品牌的轮组设定。如果您骑行的路况以平路与轻微起伏为主,那么这对加量不加价的Aeolus Pro 5值得考虑;如果爬坡或起伏较多,那么还是建议您选择框高较低的Aeolus Pro 3。
摄影:Kent
责任编辑:Avalon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11116-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