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牛的军长(中国最牛军长)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1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最牛的将军
潘兴 最牛B  唯一的六星   在百度上查就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潘兴[1](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 1860—1948),美国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欧洲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美国著名军事家、陆军上将,又称"铁锤将军",出生于密苏里州林思县拉克利德。1886 年在西点军校毕业后,曾到美陆军骑兵部队任职。1890-1891年在新墨西哥州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征剿"印第安人的作战时表现出色,得到美国陆军的嘉奖。1897-1898年在西点军校任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参加古巴战场作战。
1899-1903年,在驻菲律宾美军中服役,参加镇压菲律宾人民起义。1904-1905年任驻日武官兼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由上尉破格提拔为准将。1906-1913年再度到菲律宾服役,历任要塞司令和省总督。1914年任第 8旅旅长。1916-1917年率远征军1.5万人入侵墨西哥,镇压当地的农民游击队。
1917年2月晋升为少将。 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后,他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率部前往法国,独立参加对德作战。10月被授于临时陆军上将军衔。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指挥美军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7月,派出5个师14万人参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9月,指挥美第 1集团军独立实施圣米耶勒战役和默兹一阿戈讷战役。10月,任集团军群司令,所辖部队增至200余万人。11月初,率军协同英法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突破兴登堡防线,迫使德国投降。1919年9月,正式晋升为陆军特级上将。国会并为此立法以后都不再设立特级上将。
战后,从1921年起,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退役,任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主席。在联盟战争中主张保持美军作战的独立性,并力图摆脱依托深沟高垒的阵地战打法,有"铁锤"之称,是美国历史 上堪称"伟大的军人"之一。美军中至今仍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式中程导弹("潘兴"Ⅰ式和"潘兴"Ⅱ式导弹)。著作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吴信泉:志愿军中的“常胜将军”,曾在朝鲜战场连创“四个第一”
71年前的中国,国内还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态下,中国军人们刚刚放下武器后不久,谁知朝鲜半岛又爆发冲突。本着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中国军人们又不得不再次扛起枪杆,雄赳赳,气昂昂,立马奔赴了朝鲜战场……
在入朝前夕,东北军区召开了师级以上的干部会议,突然,会议上传来了一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发言:
而能说出这样一番慷慨陈词的人,正是时任 39军军长 的 吴信泉 。
吴信泉,于1912年3月26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大后的他更是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年仅18岁,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生逢乱世,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和众多热血的有志男儿一样,积极投身战斗之中,曾先后参与了红军东征,西征,抗日战争,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等多场战役。
吴信泉将军戎马一生,以英勇善战、敢打硬仗而闻名,人们都评价他是军政皆优,百战百胜的厉害人物,更尊称他为军中的 “常胜将军” ,甚至是 最牛的志愿军军长 。
但若要说到他打得最精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战役,或许还是要属抗美援朝战争,也正如他的长子吴皖湘所言: “父亲打了一辈子仗,最出彩的就是在朝鲜战场。” 因为在朝鲜战场上,吴信泉将军曾连续创造了 “四个第一” ,战功显赫。
1950年,吴信泉率领39军被征调入朝。在入朝后,他所在部队参与的第一场战斗便是 云山战役 。39军的志愿军战士们在云山城外蓄势待发,都已临近开战时,才恍然发现,原来他们交战的对手并非南朝鲜军队,而是美军的王牌部队—— 美国陆军第一骑兵师 。
见状,军长吴信泉此时则对一旁的政委徐斌州说到:
就连彭老总也当即发来电报,就简单一句话:“坚决消灭美军王牌师”。
为何当初志愿军要如此坚决拿下云山?别看云山只是小小一山城,其所具有的军事战略地位却极为重要,是朝鲜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若能成功夺取云山,那么志愿军便可以直冲清川江平原,抢占战争先机。
  1950年10月 ,39军在云山的夜幕掩护之下,悄然打响了战斗,主力部队早已在云山城外形成一个包围圈,从四面八方涌入云山城内,对美军实施排山倒海般的攻击之势,封锁美军撤退线路,占领云山机场。
而在云山以南15公里的道路口,志愿军又与美军部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近身格斗战。眼看着战场局势对美军越发不利,美军第一军军长米尔本也亲临战场前线指挥作战,但也难以挽回这第一次交锋的败局,只能铁青着脸,下令部队放弃进攻,向南撤退。
于是,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的 第一次交手,以39军获得大胜而结束 。在此次战斗中,3 9军共歼敌4000余人,俘虏美军1800人;击落飞机3架,缴获飞机4架 ,只不过这4架美军飞机,还未被派上用场,便被炸毁了。 另外还缴获28辆坦克,170余辆 汽车 ,以及119门火炮。
能打出这样的战绩,无疑让当时的彭德怀司令员大为高兴,并对吴信泉所带领的39军的志愿军们赞赏有加。而美军方面,经此一战之后,即便是时隔多年,每当回忆起来,依旧心有余悸,并表示: “云山?我的上帝,那是一次中国式的葬礼!”
在取得首战大捷后,志愿军们士气大振,但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喘息的机会,又需要紧接着投入到第二次战役之中。在第二次战役期间, 时任联合国军队总司令的麦克阿瑟 下令全军全线北进,按照他的计划是想要赶在鸭绿江被冰雪覆盖之前占领整个朝鲜。
但现实是正因为他的自负和轻敌的心理,也给了志愿军们夺取战争胜利的契机。此时的志愿军选择了北撤,并对美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于是吴信泉当机立断,带领着39军,集中三个师的兵力,在清川江以西的地区,来围歼美军第25师。
39军依旧选择在夜晚展开行动,并训练有素地采用快速穿插,迂回包抄的方式,充分利用自身在夜战,肉搏战方面的优势,成功歼敌,并俘虏了一整个缴械投降的黑人连队,给予了联合国军队一次沉重打击。
在联合国军撤退后,吴信泉又下令乘胜追击,并指挥39军116师率先攻入平壤,因而成为了 志愿军全军第一支进入平壤的部队。
在1950年的那个年末,志愿军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在吴信泉的带领下,39军116师的7500名志愿军,仅用短短5分钟的时间,便横渡临津江,突破南朝鲜军队构筑的所谓坚固的临津江防线,打了南朝鲜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而另一边,39军117师则接连击退南朝鲜军队的五次阻拦行动。随着南朝鲜军第一师和第二师的全面溃败,此时的美军部队也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之中。
1950年的元旦,也成为了志愿军们的胜利日,他们仅用一个小时便成功突破了李奇微的美军防线。于是在元旦节后的第三天,李奇微正式下令放弃汉城, 于是吴信泉指挥的部队又拔头筹,率先攻入汉城,并占领了南朝鲜总统府。
而李奇微在战后也发表了自己对志愿军的感叹:“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动了元旦攻势。”
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发起攻击,第四次战役随即打响。原本是在西线执行冲锋任务的39军,被调往了东线值当防守反击任务,与敌军进行激战。在第四次战役中,39军的志愿军们同样选择了在夜间进行军事行动,并瞄准时机,在2月11日时,发动了著名的 横城反击战 。
横城反击一战,是一场硬战,也是血战。虽然39军在前几次的战役中都接连取得不错的战绩,但是在面对铺天盖地式的进行俯冲攻击的美军战机,和来势汹汹的美军与南朝鲜军队时,依旧有很多的志愿军士兵们一批批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时的吴信泉怒了,当即下了死命令:“就算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到底!”于是29军117师的志愿军们开始展开猛攻,让美军和南朝鲜军队一时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黄昏时分,39军的志愿军们在吴信泉的指挥下开始从多个方向对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发起围歼,进行穿插作战,分割包围,分割围歼,即将敌军部队截断,并分割成多个部分,进行围攻。并着重捣毁敌军的炮兵阵地,使其步兵部队失去火力掩护和支援。
见战场局势不妙,有的南朝鲜军队开始仓皇逃窜,无奈却刚好撞上117师的后勤部队所在地,最终只能纷纷缴械投降。南朝鲜军的撤退,无疑也让剩下的美军遭受重创,尤其是炮火方面的损失尤为严重。
经横城一战,中国志愿军们给了美军和南朝鲜军一次迎头重击,更是将南朝军打出了阴影,对志愿军更加畏惧了。而 39军117师方面,在此次战役中依旧喜获胜利,缴获火炮139门, 汽车 550辆,共歼敌3350余人,俘获敌军2500人,其中美军有800余人 , 同时也创下了志愿军作战途中活捉美军人数最多的战场纪录。
而身为39军军长的吴信泉在经历了这几场战役后,则更加名声大噪,战场上的他总是刚强果断,遇事沉着冷静,头脑清晰,就算是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也曾表示: 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是个可怕的人。 吴信泉因此也被美军部队认为是 最牛的一位志愿军军长 。
吴信泉将军和他所带领的39军,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三年之久,遇敌歼敌,攻必克,战必胜,扬了我志愿军威名。其在战场所创下的这累累战果,都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命搏出来的,是实打实的英雄战绩和战场辉煌,因而也在战后,也受到了彭德怀总司令的高度赞扬。
回国后,吴信泉也于1955年9月,被授予了光荣的中将军衔。吴信泉将军不仅打仗厉害,打起球来也毫不逊色。球类运动也是他的人生一大爱好,无论是篮球,足球,乒乓球都很钟爱。
而在打球,踢球的过程中,也将战场上的战术完美地应用其中。不仅如此,他对球类运动的喜爱,也感染了他的儿子们,经常带着儿子们打球,并因此带出了一支吴家军篮球队。据悉,由他和儿子们组成的这支吴家军篮球队,还曾在当年打遍炮兵大院无敌手。
他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有多深呢?就算是晚年时,因心脏病住院,被医生禁止观看球赛直播,依旧坚持说: “不看球赛,心脏病要发!”
吴信泉,战场,球场,来去自如,在球场你游刃有余,将球熟练地玩转于指尖。在战场,你更是骁勇善战,成为叱咤风云的志愿军最牛军长。
国防部长,“战将”秦基伟的辉煌一生
秦基伟,爱玩。当红军,玩命。当支队长,玩炮。当军分区司令员,玩照相机;当纵队司令员,玩 汽车 ;当军长,玩无线电;在朝鲜战场上指挥上甘岭战役,玩喀秋莎。人们说,玩物丧志。然而,秦基伟却一路“玩”出了名堂。
秦基伟: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13岁的秦基伟参加“黄麻起义”。
秦基伟15岁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四方面军担任经理处监护连排长,后来到徐向前元帅的手枪营任连长,在著名的黄安战役中,他率部护卫着总指挥徐向前直奔火线,指挥部队夺回了阵地
1937年一月,秦基伟率少数作战部队掩护西路军总后勤部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行进,被敌骑兵包围,在甘肃临泽,他协助总后勤部部长郑义斋指挥坚守苦战数日,终于突出重围
1937年11月,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成立,秦基伟任司令员并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7年,为了配合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他率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楔入800里伏牛山,连克15座县城,然后又攻克洛阳,南阳,郑州等城市,后又参加淮海战役,率部队围歼国民党的黄维兵团
1949年二月,秦基伟任第二野战军四兵团15军军长,参加渡江两广解放大西南等战役,在抗美援朝爆发后,秦基伟三次请缨,之后,任志愿军第三兵团15军军长,并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对阵美军6.2万余人,在无数的炮弹炸弹轰炸下,15军依然坚守上甘岭40余天。顶住了“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把骄横的美国侵略者牢牢钉在上甘岭之前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1年,秦基伟成功地组织了著名的华北士兵时代战役大演习
1984年国庆35周年任阅兵总指挥,
1988年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授予上将军衔
二战名将中哪些猛将的外号实至名归,绰号最牛
2条回答
华西列夫斯基 “德意志精神堡垒”终结者
艾森豪威尔 欧洲盟军最高统帅
巴顿 “神话中的大力神”
曼施泰因 “德陆军中最强的指挥官”
古德里安 “闪击英雄”
曼司坦因:德国天才战略家,一战时是一个禁卫军官
古德里安:德军装甲部队奠基人 闪击波兰 西欧 苏联战场的悍将
凯赛林:德国空军元帅
邓尼兹:德国海军元帅(希特勒接班人)
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有名的沙漠之狐
蒙哥马利:英军最有天才的将领(这句话是书里面说的)
巴顿:盟军第3集团军司令
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二战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朱可夫:战时任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面总司令等职1 与德军三大名将分庭抗礼的——苏联二战三大名将
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
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划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向总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战后,他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占区最高行政长官,1946年,朱可夫回国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后又被调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他性格倔强、豁达又喜欢自夸,处世作风大胆果断,工作方式独特并富有创造性。斯大林逝世后,他又于1953年3月出任苏军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两年后出任国防部长。1957年10月,又因政治上的原因被免除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历史是不容歪曲的,人民不会忘记为保卫他们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1966年朱可夫终于得以恢复名誉。1974年朱可夫病逝。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奇才”。他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前苏联的军事学术原则。
主要参加指挥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会战和柏林战役等。
2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1896—1968),苏联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
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基市。1914年加入沙俄军队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赤卫军,191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骑兵部队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先后进入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1930年任苏联第7骑兵师师长,后改任苏联第15骑兵师师长。1936年,任苏联第5骑兵军军长。1940年,任苏联第9机械化军军长。
1941年7月,任苏联西方方面军所属的苏联第16集团军司令。1942年7月,任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1942年9月,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带领方面军与保卢斯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激战。1943年2月,因苏联顿河方面军改编为苏联中央方面军,遂改任苏联中央方面军司令。1943年10月,任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1944年2月,任苏联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苏联元帅军衔。1944年11月,任苏联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1945年6月22日,奉命主持莫斯科胜利阅兵式。组织指挥(或参与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交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1944年,获得苏联元帅军衔。
战后,1945—1949年任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1949—1956年应波兰政府邀请并经苏联政府同意而出任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后来则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监察长、国防部总总监组总监等职。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曾获得7枚列宁勋章,1枚“胜利”最高军功勋章和其他各类勋章多枚。著作有《军人的天职》。
罗科索夫斯基是属于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将领。当代的俄国历史学家认为罗科索夫斯基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从不犯错误(注:这应该理解为他从不犯那种“致命的”错误,他打过败仗的),他打赢了几乎所有重要的战役,同时作为一个军人,他恪守军人的道德,他十分关心和体贴他的下属,他身上没有另一个苏联著名将领朱可夫的所有的那种粗暴和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他更能得到苏军上下的普遍尊重。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被认为是“具有朱可夫的能力却没有朱可夫的缺点,如果能掌握朱可夫所具有的权力,他的作为当不在朱可夫之下。”
他才是剧中最牛人物,李云龙掏出军官证,他看完第二本后才敬礼,他是谁?
说起抗日经典之作,就不能不提起《亮剑》。电视剧《亮剑》自2005年首播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而且口碑也不错。
但是现在再看《亮剑》这部剧会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亮剑里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不过这也无伤大雅,毕竟人无完人,可以理解。
今天我们就说说《亮剑》中存在的一个细节问题,这一段是李云龙在公开场合大打出手,和赵刚一起拿出自己的军官证,那个小警察看完第一本后,竟然还可以平静地打开第二本,这是怎么回事 ?
剧情介绍
李云龙最大的毛病就是脾气非常不好,在抗战时期李云龙就经常对周围的警卫员发火,甚至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会偶尔发火的。
这件事发生在亮剑后期,李云龙当上军长之后和赵刚难得相聚,两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遇见了一桩事。李云龙和赵刚路见不平,纷纷出手相助。
最后李云龙和赵刚都进了派出所。这时,出现了亮剑中最牛的小警察,李云龙掏出两本军官证,他看完了第二本才敬礼!
派出所的那个小警察处理事情比较急躁。刚开始,这个小同志直接大吼,叫李云龙去那边站着别说话。李云龙来到派出所,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受气的。
李云龙刚开始还压住了自己的声音说话,最后李云龙实在是忍不住了。其实李云龙也不想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李云龙这时候是真的忍不住了。李云龙从来没见过,这么牛气的小警察。
李云龙直接出手,把赵刚身上的证件拿了出来,李云龙直接把两本军官证,一股脑放在了桌子上。
这个小同志有点惊讶,他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证件。小同志的表情十分从容,看完一本证件后,这个小同志还不满足,继续把第二本证件看完了。这时,这个小同志的态度马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同志直接向李云龙和赵刚敬礼。这个小同志这时候才明白,眼前的两位都是少将级别的英雄人物。
不合理之处
有些不理解的朋友问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要知道,李云龙和赵刚在那个时候已经很厉害了,军官证中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军政委,正常工作人员无论在第一本军官证中看到的是军长还是军政委肯定回家第一时间敬礼的,毕竟两个职务都不低的。
我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导致这一段看起来不合理,一是他先看到赵刚那本军政委的军官证,他不明白这个官职有多大,毕竟军长的职位跟容易辨认些,而是这个龙套演员的演技有所欠缺,导演组没有设计好这场景中的动作。
除了这件事之外,《亮剑》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神镜头。例如,田墨轩家的墙上还贴着小广告。当王有胜守仓库时,战利品上写着“北京丰台”字样,好奇的朋友可以再去回顾一下剧情,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但话说回来,尽管《亮剑》有些许瑕疵,但并不影响整体观看效果。它仍然是一部经典的抗日神作。
中国最牛的军长是谁?
应该是秦基伟
秦基伟(1914.11.16-1997.2.2),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人物性格
秦基伟将军作战动员曰:“我秦某人打仗有两条枪,一挺机枪一把手枪,机枪是打敌人的,手枪是打逃兵的!”众官兵闻之悚然。秦基伟
崔建功将军言,秦基伟将军能打、善学、会玩。上山打猎,开车兜风,打扑克,下象棋,样样都会。当支队长玩迫击炮,当分区司令玩照相机,当纵队司令玩汽车,当军长玩无线电,在上甘岭战斗中玩“喀秋莎”。言此将军补充曰:“好玩也就是好学,学习新鲜的东西。”
人物评价
周恩来言秦基伟将军:“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秦基伟秦基伟将军躯干伟岸,浓眉赭面。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国庆阅兵,将军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作为阅兵总指挥随行,侧立阅兵指挥车上,威风凛 凛,目光夺人,被誉为“神将”。
1953年6月16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了秦基伟。毛泽东指着秦基伟对刘少奇、周恩来介绍 说:“15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刘少奇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周恩来也握住秦基伟的手 说:“你们打得很苦,很顽强,打得很出色。上甘岭战役,是我国战争中又一次重要战役,是军事史上的奇观。”
勋章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2079-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