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园林(南京园林卡2023)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4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不是苏州园林,却是江南四大名园,是南京的哪里?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最出名的古典园林建筑,而苏州也因此被称为“园林之城”,苏州的园林从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建造。到了清朝末年,苏州已经有170多处园林,直到现在,还保有50多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不过虽然苏州园林知名,但园林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非常流行的建筑方式,不管南北地区,都有建造,这些园林也因为地方风俗的不同,而各有特色,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座园林,位于南京地区,属于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金陵第一园——瞻园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东吴皇帝孙权在这里建都开始,这里就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南京因此也有着六朝古都的称呼。
而瞻园,是南京城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它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这是朱元璋所住的吴王府,后来被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在明代就被称为“南都第一园”,而现在也被人们称为“金陵第一园”,是南京地区最出名的一座园林建筑,它的建筑工艺,艺术价值,丝毫不逊色与苏州园林。
这是一座保存非常完好的明朝古典园林建筑群,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规模宏大,曾被多部电视剧取景,87年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都在这里拍摄过。
瞻园的建筑风格
古代的园林,是一种集赏,游,居于一体的建筑,虽然各地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不过我国古代园林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因此园林的建造,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历史,哲学等多方面文化,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因此园林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瞻园的面积不算非常大,但建造的却十分精巧,因此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都可以在这座园林中看到。
园林一般都会有山,水,石等元素,而瞻园是以以山石取胜,假山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这里一共有南、北、西三座假山,其中西部的假山是整个园林的制高点,南部的假山则采用用土、石并用做法由绝壁、主峰、洞盒、山谷、水洞、瀑布、步石等组成,正好对应了古代“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的意境。
瞻园的主要景点
扇亭扇亭是一座十分其奇特的亭子,这是一座空调建筑,据考证,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建筑,是我国最早的取暖设备。
静妙堂静妙堂建于明代,是一座硬山建筑,面积大约有将近200米,室内有两大大厅,用隔扇划分南北两个鸳鸯厅,南北皆为落地隔扇门,可以在这里欣赏水池游鱼和南假山景色,这里也可以看到瞻园西部的全貌。
南假山瞻园以石山为特色,南假山是瞻园最著名的假山园之一,面积仅为仅8亩,假山就占3.7亩,这里的景色全部为假山堆积而成的,堆砌技术精妙,巧夺天工,假山的形状呈现上伸下缩,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可以看到内部的溶蚀景观和里面的钟乳石,此外这里还有许多颜色艳丽的花朵点缀,更使得这个景点充满生命力,显得多姿多彩。
虎字碑虎字碑是这个园林的镇宅之宝,被称为“百年古碑,天下第一”,位于观鱼亭入口处右边墙壁,是一块巨型草书,碑宽约两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形也仿佛一只咆哮的老虎,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被称为“天下第一虎”。
南京一处免费旅游景点,海拔61米,却是六朝时期最大皇家园林
中国园林,商、周时期称“囿”( yòu )。《孟子》:“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内台高池广,范围极大。秦时,“囿”改称为“苑”或“苑囿”。江苏省南京市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具备气候湿润,水系纵横的天时地理条件,是培育园林生长最佳地带。据史料记载,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南京城(建康),统治者兴建了30多处皇家园林。
六朝时期,南京(建康)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就是以覆舟山为中心的“乐游苑”,覆舟山是都城建康的重要屏障,因其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像一只倾覆的行船而得名。在南京园林史上,宫苑建设的最盛时期当为六朝时期,而宫苑又大多分布在玄武湖周围,其中的乐游苑是规模最大,当隋灭陈后,六朝宫苑园林,尽皆毁荡。
南京九华山公园,这个九华山不是安徽的那个九华山,而是南京在六朝时期以覆舟山为中心的皇家园林“乐游苑”。九华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内西侧,古称覆舟山,山南麓建有小九华寺,故俗称“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九华山海拔61米,面积12.9公顷,明古城墙依山而行。九华山公园,毗邻玄武湖,山中有寺,山顶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视野开阔,登临山巅,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九华山顶有一座五级四角形的砖塔——三藏塔,塔内藏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头顶骨。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旧址上发掘出藏有玄奘顶骨的石函。日军妄想占为己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大师部分顶骨舍利归还给南京人民。1943年2月23日,举行玄奘法师佛骨移交仪式,灵骨由汪伪褚民谊接收,安置于九华山寺供奉。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风景园林、名胜古迹,在九华山上广植树木,1956年辟为九华山公园。 2003年,当地政府在九华山投资2000万元,维修道路,更新山林植被,栽植牡丹、桃叶珊瑚等具有观赏性的药用植物。2017年国庆节,取消了九华山公园10元门票的收费制,免费对 社会 公众开放。九华山地处闹市,却恬然幽静,园内风景优美,临山顶可俯瞰玄武湖,人称“城市山林”,有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九华丹青”美名。
南京风景园林特征
如下:
南京风景园林,有山有水有城有林。所谓山指的是紫金山。城,即是指南京城本身,也是只南京有很有名气的明城墙,明城墙的传说很多,比如沈万三的聚宝盆建成的聚宝门现在的中华门瓮城。林指的是中山陵,绿化相当的好。
整体来说南京风景园林相当的漂亮。一出火车站就可以看到相当漂亮的玄武湖,这个就是南京的水了。玄武湖伴着钟山。夏天可以看到遮天蔽日的大树,绿树成荫。
南京风景园林不是存在于围墙之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整片国土之上。不是一处单点,而是一整套基础设施。把它原本的功能属性和被赋予的人文属性叠加在一起,建造真正的风景园林。
南京风景园林景点
1、瞻园。
瞻园是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曾经98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以及87版《红楼梦》都曾经在此取景。
瞻园,作为明朝时期的王府,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花间隐榭、栽梅绕屋、插柳沿堤,都可在瞻园尽情体会。
2、煦园。
因做过明成祖朱棣二儿子汉王朱高煦的王府,故称煦园。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等都曾在此园游览和居住过。
南京煦园也称西花园,是一座别具特色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金陵名园之一,与瞻园并称为金陵两大名园。

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园林在南京什么地方?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营造过许多皇家和私家园林,但频繁的改朝换代让这些园林同金陵城的经历一样,大多命运多舛,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瞻园可以算是其中的一颗遗珠。
瞻园位于南京市夫子庙风光带,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瞻园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瞻园的营造最早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朱元璋称帝,将其赐给功臣徐达。清朝时改为“藩台衙门花园”,乾隆皇帝南巡时曾题字“瞻望玉堂”,故又名“瞻园”。
这座园林的跌宕起伏,仿佛人的命运一样,身不由己。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瞻园又作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园子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唯有景色依旧。87年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白府等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瞻园里,有许多这样的小亭子、小径、小山水,精致,却也略显小家子气。格局和视野真的会决定人生的走向,占领了南京城的太平军将领们小富即安,天天躲在这样的温柔富贵乡中声色犬马,享受荣华富贵。失败,或许从那个时刻就是注定的。
园子不大,造园者破费心思,假山、亭阁、回廊贯穿其中,精巧别致。处处曲径通幽,古意盎然。绿树碧水,是江南独有的好风光。
园内有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奇峰叠嶂,别有洞天。特别让人惊喜的是,里面好多处都种植了蜡梅花,把瞻园点缀得既香又美。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石船舫上应景的题字来自清代著名书法家杨沂孙。杨沂孙是江苏常熟人,曾官至凤阳知府。后人评价他的字:“疏朗开阔、遒婉俊逸。”字如其人,他“父忧归,遂不出”,辞官而专心于学术与书艺,一生淡泊名利。如此品格让人心生敬佩,毕竟人行世间,张扬者易,敛藏者难。
一墙之隔就是秦淮河夫子庙如潮涌动的人流,这里却是如此静谧,没有一点声响。能够这个时候入园来的人,骨子里应该都有“静”的一面吧。或驻足,或沉思,或静赏。这世间景色,有些美得汹涌澎湃,有些却如这园子,美得清婉秀丽。
如果说古藤是园中点缀,假山便是瞻园的主角。江南多平原,如果没有假山,便缺少了许多景观层次。造园者匠心妙手,为这大自然的遗憾凭添一笔。远看太湖石堆叠繁复,蜿蜒深邃,大有水墨笔法中披麻皴的意趣。
秦淮河畔,乌衣巷口,便是瞻园的坐落之地。自明初建园,几经兵燹,又数度修葺,“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如今这美丽的园子从王府禁地变为寻常百姓得以出入的公园,不再高高在上,如嫁做人妇的女子,洗手作羹汤,却也更多了一份人间烟火的质朴。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129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