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清美食(清清美食图片)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 20:2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明节美食介绍
清明节美食有青团、艾粄、馓子、暖菇包、子推馍等。
1、青团:江南地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青团是用一种叫做浆麦草的植物用工具捣烂之后挤压出汁液,把汁液与糯米粉揉捏成团做成的。中间包上红豆沙制成的馅料,放在蒸笼中蒸熟,出锅之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菜油即可食用。
2、艾粄: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后,把煮过的艾草沥干剁成草泥,越细腻越好,然后用艾草泥,糯米粉还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调和揉捏成团,然后再在中间包上芝麻,花生之类的馅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圆形等形状,放入蒸锅中蒸熟,这样艾粄就做好了。
3、馓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南方的馓子以米面做为主料,制作精巧细致,而北方的馓子是以麦面做为主料,制作大方洒脱。
4、暖菇包:泰宁一带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饮食习俗。暖菇包是由一种当地人称为暖菇草制作而成,暖菇草的学名叫做鼠曲草,又叫做佛耳草。而暖菇包这种食物不同的地方做法也是不同的,南边制作的时候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制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包子,圆形的,而北边制作暖菇包的时候用的是暖菇草磨成的粉末,制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饺子,月牙形。
5、子推馍: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子推馍的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一个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馍馍,子推馍的中间包着红枣或者鸡蛋,顶端的四面则贴着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馍,可以捏成各种形状。食用子推馍还有一些规定,不同形状的子推馍不同的人食用,像圆形的子推馍是只能男性食用,条形的梭子馍是已婚妇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则是食用抓髻馍,儿童则是食用不同形状的面花。

清清爽爽很开胃,做法简单且特别,百吃不腻经得起考验的几道美食有哪些?
麻辣小炒肉
做法1.备好一块高质量的五花肉,切割成块状预留。2.直接把葱蒜切成薄片预留。3.将切得五花肉,冷水放进锅里,绰水去血水。4.五花肉捞起来切割成五花肉片预留。5.菜锅热,五花肉冷油入锅。6.爆锅冒油,五花肉变硬。7.倒出来多余植物油脂,留少量油添加葱蒜片进行爆香。8.添加生抽,切成小块的朝天椒粒再次炒。
西芹炒菌类
原材料:菌类、芹菜、朝天椒、葱姜、盐、味精作法:1、将菌类切成片,芹菜切割成段,朝天椒切成片。2、起油锅,进行爆香葱姜,将菌类入锅爆锅。青椒回锅肉食物:杭椒300克、五花肉150克、姜片5克、郫县豆瓣酱15克、黄豆酱8克,食用盐、胡椒粉、味精适当、食用油20克、米酒4ml、白砂糖1.5克、生抽酱油5ml。作法:1、先把杭椒切割成滚刀块,随后清洗,底锅加点油,5成温度放入杭椒,7分熟出锅。2、生猪肉下下锅内进行绰水,随后过凉,然后把生猪肉切成薄片状,随后底锅加点油,5成温度放入生猪肉,炸成稍微有一点金黄放进米酒,随后出锅。
荷兰豆炒山药
原材料:荷兰豆250克、淮山药250克、木耳适当、盐油适当、蒜头2瓣、味精1茶勺、芡粉适当作法1.木耳提早放到温开水中泡开,泡浸3-4钟头,泡浸至木耳变松,修复其晶莹透亮状即是泡开好,再将木耳掰成小花。2.荷兰豆清洗择去两端丝儿,淮山药刮去表皮,清洗,切割成菱形片。3.锅加水烧开了,加盟少量盐,放入荷兰豆绰水,将荷兰豆绰水至色调变深,烂熟,绰水时加盐,能使荷兰豆色调更翠绿色。4.捞起来,放到凉水找凉,捞起来沥净水份,备用,绰水后放到凉水找凉,能保持荷兰豆的脆爽。5.将水烧开了,放入木耳和淮山药绰水1min,捞起来,沥净水份。6.锅加油热,放入蒜泥文火爆锅,将蒜泥炒成蒜香味,不必炒糊。
清代饮食文化
资料一清代饮食文化杂谈
太原新闻网   2005-12-21 15:43:38
来源:千龙网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好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意思是说财富再多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唯有吃最实惠。所以有人总结:穿是威风、吃最受用、赌是对冲、嫖是全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探讨钻研。
清代的菜系,大略分十个,其中江苏就有五个,即江宁(南京)、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虽然相距都在百里之内,但各成一系,很有特点。清朝人主要的是官宦家庭对吃比较讲究在《红楼梦》记诉刘姥姥进大观园,茄母请她吃饭。凤姐夹了一道菜问刘姥姥是什么,刘姥姥摇头。凤姐说是茄子。凤姐说:把茄子刨了皮,切成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胸脯子和香覃、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切成丁,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抄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你吃的茄子。一道烧茄子能想到极致,做到极致,的确是烹饪的极致,粗菜细做,家常菜细做这是官府菜的一大特点。
清代的李渔号笠翁和袁枚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美食家,他们分别著有《闲情偶记》《随园食单》都是非常杰出的饮食著作。李渔酷爱吃蟹,他说:“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以之为羹者,鲜则鲜矣,而蟹之美质何在?以之为脍者,腻则腻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使之泄气而变形者也。李渔以为最好的做法是以全蟹放在笼屉里蒸熟,贮以洁白如冰的大盘之中,而且必须亲自剥着吃,让别人代劳、味同嚼蜡,自己从蟹的腿、敖乃至躯壳一点一点剥着吃,仔细品尝,其乐无穷。”袁枚自称:好味、好色、好房、好游、好友、好话草泉石、好名人字画、好书。袁枚对燕窝有独到的做法:“燕窝贵物,原不轻用。如用之,每碗必须二两,先用天泉水泡之,将银针挑去黑丝。用嫩鸡汤、好火腿汤、新蘑菇三样滚之,看燕窝变成玉色为度。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今人用鸡丝,肉丝,非吃燕窝也。却徒务其名,往往以三前生燕窝盖碗面,如白发数茎,使可一撩不见,空剩粗物满碗。不得已则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尚可用也。”他说燕窝还有一做法,即冬瓜燕窝,“以柔陪柔,以清入清,重用鸡汁而已,燕窝皆作玉色,不炖白也”。
清代饮食集大成者非满汉全席莫数,主要大菜有五十六种之多。
第一份:头号五簋、碗十件
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汤、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蚌蟹羹、麻姑煨鸡,辘辘锤、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
第二份:二号五簋、碗十件
鲫鱼舌烩熊掌
、米糟猩唇、烩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拌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
第三份:细白羹碗十件
炖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假斑鱼肝、糟蒸鲥鱼、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
第四份:毛血盘十件
獾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挂炉走油鹅、挂炉鸽(月霍)、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蒸猪羊肉、白蒸小猪子、白蒸小羊子、白蒸鸡仔、白蒸鸭仔、白蒸鹅仔、白面饽饽、梅花包子、什锦火烧。
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份
小菜碟二十件、枯果、鲜果。
尽管已经如此奢侈,但对于宫内御膳房的菜谱来说,仍然是小巫见大巫。这是一张溥仪6岁时的一份早膳,虽然已是清末,国家动荡,宫内生活也没有象乾隆那个时代那么铺张,但在今天看来,也足够达到奢靡的地步:口蘑肥鸡、五绺鸡丝、炖白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闷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头片氽小萝卜、鸭条溜海参、样丁溜葛仙米、烧茨菰、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哒丝、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肋、烹白肉。
根据档案记载:皇上的份例菜肉每天22斤、计三十日份例共660斤,其中:汤肉5斤,共150斤;猪油1斤,共30斤;肥鸡2只,共60只;肥鸭3只,共90只;菜鸡3只,共90只。太后和贵妃的份例如下:太后:肉1860斤,鸡30只,鸭30只;瑾贵妃:肉285斤,鸡7只、鸭7只;瑜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珣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如果把宫内的大臣、侍卫、等算进去一个月要猪肉31844斤,猪油840斤、鸡鸭4786只、加上鱼虾蛋品,一个月花消14794两白银,这还不算果品,饮料等。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皇家的吃饭有细致的描写: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关于皇帝吃饭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能说错的。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到了吃饭的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一道道传下去,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走出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入明殿里,由套上白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有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桌。餐具上绘着龙纹和写着“万寿无疆”字样的名黄色瓷器,冬天则是银器。下拖以盛有日水的瓷罐。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了同样的原因,菜送上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过,叫做尝膳太监。在这些都尝过的东西摆好后,皇帝入坐前,一个太监高喊:“打碗盖”其余小太监将银牌子撤下,皇帝开始就餐。
资料二转自中国经济网
清朝皇家膳食的五大秘密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李理介绍,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结并汲取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精华,把宫廷饮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档案史料中,人们可以看出清代皇家膳食的五个特点:
一是清代皇帝一日只吃两餐。早膳多在早6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8时。晚膳多在12点至午后2点。用现代观念看,这应算是午餐。两次正餐之后,如果饿了各加一顿小吃。
二是清宫御膳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满族菜是从小吃惯了的民族口味,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蘸酱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宫沿袭了明代宫廷饮食特色,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数次南巡,苏杭菜点受到赏识并在宫中流行起来。
三是清代帝后们饮食喜好各异。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十分合理;光绪皇帝喜食海味菜,鱼翅、海参、海蜇、海带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备;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烧猪肉皮、清炖鸭舌和鸭掌、西瓜盅等,还喜食小窝头、炸三角等点心;溥仪对西餐颇感兴趣,曾在紫禁城内设置西餐厨房。世界美食网[food.icxo.com]
四是清宫筵宴名目繁多,从年初吃到年尾。除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节日筵宴之外,还有庆祝征战胜利的凯旋宴、笼络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鲜使臣和西藏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各嫔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孙的成婚礼宴、宗室家宴。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宴等。
五是注重养生保健康,追求长生不老。乾隆皇帝经常服用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健脾滋肾状元酒,晚年还常吃“八珍糕”。慈禧中年后开始饮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是保健佳品。
资料三
川菜
清真美食有哪些

一、扒羊肉条
扒羊肉条是清真菜菜谱之一,以羊肉为建造主料,扒羊肉条的烹饪技巧以扒菜为主,口胃属于其它口胃。“扒羊肉条”首要选用的是羊腰窝肉,其肉肥瘦不异,红白清楚,又鲜又嫩,适于炖、扒、焖。此菜用扒法制成,做出的菜颜色金黄,汁明芡亮,内软烂而浓香,是清真筵席上不成贫窭的一道佳品。
二、一品山药
一品山药是一道汉族药膳。以鸡皮糙山药为主料,用蒸的编制把山药加工后,再雕塑成各类图案,经粉饰后浇注糖汁而成。成菜呈梅花形,外型美不雅观不雅观,清楚爽目,甜香可口,粘软酥沙,是陕西颇受接待的筵席甜菜。山药益气健脾,治虚劳诸不够,是中医名方“薯蓣丸”中的主药。小儿消化不良,发育缓慢;白叟早衰,性功能减退,皆宜服用。
三、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爱好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服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四、三鲜豆腐汤
三鲜豆腐汤是由豆腐等为首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江浙菜系。对不佳康、委靡症、阳痿体弱者有很较着的食疗食补浸染。
清明节时期有哪些美食
1、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实际是用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现在除了糖豆沙馅的青团,市面上还创新的出现了很多其他口味的青团,例如肉松馅和芒果馅的青团子。
2、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暖菇包,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艾粄(bǎn)
客家人清明节要吃艾粄,因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5、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6、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7、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8、乌稔饭
说道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10、朴籽粿(guǒ)
吃朴籽粿是潮汕人的清明食俗。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11、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2、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3、子福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14、菠菠粿
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15、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16、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17、粽子
最初吃粽子不是端午,而是清明前一天的寒食。到现在,塘栖、长兴、吴江一带仍盛行清明吃粽子的风俗。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着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18、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096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