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龙简介(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24 18: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贺龙是什么人?
1、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2、简介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念私塾五年,便辍学务家。少年的贺龙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于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沅陵等县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曾三度入狱,威武不屈。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3、评价
贺龙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他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大公无私,刚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达大度,爱护战士,关心群众。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贺龙主要革命经历?
贺龙(原名贺文常,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一直在组织内担任军事要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贺龙简介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在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扩展资料:
大事年表
192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湖南的沅陵、澧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作。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是“战绩最大,声威最高”而“异常奋勇”的“钢军”,成为当时著名的左派名将。
1928年初,贺龙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42年6月,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为陕甘宁和晋绥两个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54年调中央工作后,一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在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龙
贺龙的故事有哪些?
1、两把菜刀闹革命:
1914年,贺龙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1916年蔡锷组织反袁护国军,声势浩大,影响传遍全国。贺龙接受革命党的指示,在石门县等地组织武装。二十岁的贺龙在家乡组织了二十多名农民,拉起了队伍,但手里没有武器。
当他听说芭茅溪盐局的税警刚刚装备了十多支洋枪时立即高兴起来,他在贩盐时深知盐局剥削坑害百姓,罪大恶极,而税警更是为虎作伥。他和叔叔向别人借了两把菜刀带着组织起来的二十来个农民乘夜色闯入盐局。
贺龙亲手砍死税警队长,缴获十五支步枪,二支手枪和九千斤盐。他下令把盐统统分给穷人,解放了俘虏。用这十几支枪武装起他的队伍。
2、贺龙智斗英官员:
1925年的一天,湖南澧州军事长官贺龙得到下属报告:他们在津市附近抓住了一个偷运军火和鸦片的英国商人。没过多久,一个英国领事馆的官员在省政府的一名官员陪同下来见贺龙。
英国官员对贺龙的态度十分傲慢,气势汹汹地要找贺龙算账。贺龙则不动声色,显出谦恭的样子,引请他们到会客厅去坐。
并向英官员说:“这件事情我已知道,并已派了人调查,等调查后,我会做出适当处理的。” 英国人认为贺龙也是奴颜婢膝的软货,便猖狂地说:“每一件被你们抢走的财物必须统统赔偿。”
贺龙说:“那么,就请您在这张单子上把贵国商人丢失的物资开列出来吧。”
于是,英官员就在单子上把走私物品一一写了出来,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走进会客室向贺龙报告:“报告长官,调查完毕,我们的人确实在津市扣留了一个英国商人,他携带的一批物资,都是枪支、弹药和鸦片。”
贺龙早已拿好了英国官员交过来的单子,听完士兵的报告后,贺龙一反常态,把脸一沉,一拳头击在桌子上,厉声说道:“你们屡屡触犯中国的法律,我正要重办这些军火和鸦片的走私商呢,想不到你今天给我送上门了。”
他立即命令将这个英国官员开列的单子,同被查获的实物一一核对,听候发落。 那个英国官员中了贺龙欲擒故纵之计,让贺龙拿到证据,这下子他威风扫地,只好哭丧着脸悻悻而去。
3、单枪匹马会陈黑
1928年春,贺龙、贺锦斋等10多人回桑植起义时,要路过陈家坪。桑植县团防头子陈策勋命令陈黑在陈家坪设卡设哨,盘查行人。
贺龙扮成农民,只身一人向陈黑住的陈家祠堂走去,低声对哨兵说:“贺龙的队伍要来了,我要亲自报告陈团长。”哨兵进去报告时,贺龙悄悄跟了进去。
贺龙一进屋,就对陈黑说:“你不是要捉贺龙吗?我自己上门来了。”陈黑见了贺龙,吓得浑身发抖,表示愿为贺龙帮忙。贺龙要陈黑护送通过层层岗哨。
因此,贺龙带着贺锦斋等人回到了洪家关,举行了桑植起义。
4、把日寇挤出去
1943年,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把日寇挤出去”的指示,时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立即发动群众,让大家在“挤”字上献计献策,坚决把敌人挤走、挤跑、挤光。
当时,岚县普明镇是日寇的一个重要据点。这个镇的四周有很高的寨墙,寨墙外面围着很宽的水道,水道和寨墙之间围着铁丝网;此外,普明镇的四周还布满了许许多多的明碉暗堡,防守十分严密。
镇里面驻有皇协军、警备队和日本鬼子1000多人。为了把敌人从这个据点挤出去,贺老总听取大家意见,决定“死困普明镇”。
军民齐心,其利断金。大家很快在镇的四周布置了一个包围圈,把通往镇里的道路统统截断,并在镇的几个出口处布满了地雷,使里边的敌人出不来,外边的敌人进不去。结果,时间不长就把敌人搞得弹尽粮绝,无力抵抗,终于被我军歼灭。
5、一碗鸡丝面
1943年秋,贺老总所部奉命在黄河边的蔡林村进行整风。这一带是陕西的穷地方,再加上白匪军86师的层层封锁,部队生活十分困难。
战士们每天吃黑豆、吃高粱。贺老总尽管夜以继日地工作,为革命耗尽了心血,但生活一点也不特殊,战士吃啥他吃啥。
贺老总的警卫员郭广坤见司令员的面庞渐渐消瘦,面色又青又黄,心里像刀扎一样难受。他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如果这样下去,司令员的身体非搞垮不可!他的身体一垮,谁来领导我们整风,谁来指挥我们打仗,谁来领导我们建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呢?
于是,郭广坤一声没吭就到镇上买了几斤白面和一只老母鸡。中午开饭的时候,一大碗香喷喷的鸡丝面端到了贺老总的办公桌上。
因为好多天都没有吃过肉了,贺老总一闻到这扑鼻的香味,就放下手中的文件说:“怎么,今天改善生活了?好,我要饱餐一顿。”说罢,他就端起了饭碗。他刚用筷子搅动了几下,眉头突然皱起来了:刚才司务长还说过两天一定想办法给大家改善一次生活,怎么今天就……
贺老总越想越不对劲,他立即把郭广坤叫来,问清了来龙去脉。
贺老总语重心长地对郭广坤说:“小郭,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可是,你这样做,不是硬逼着我去脱离群众吗?再说,现在咱们还能吃上高粱、黑豆,这比万里长征吃草根、吃皮带好的太多了!”
“批评”完郭广坤,贺老总要求他把这碗鸡丝面条给伤病员同志端去。郭广坤只好照办,把那碗面条端走了。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0021-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