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与小布食在苏州(中):蟹壳黄真香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7 07: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骑编辑按:2位大龄少女,2辆小布,2天,带你逛吃苏州。篇幅较长,遂分作3篇,本篇包含蟹壳黄、鸡脚旮旯、阿坤卤菜和马栋佩烧麦。
少女与小布食在苏州(上):喝杯奶茶消消食
一个下午,我们穿越新城老城,binny看着车头的导航问,“你肚子饿了吗,前面拐过去那条路上有家蟹壳黄。”
苏氏面点传统美食-蟹壳黄
大儒巷53号(近平江路)
05:30-18:00

拐进大儒巷,不用细找,只要看到远远地排着一条队伍,那一准就是他们家。店面看上去很是陈旧,门框上的木头日积月累被炉子熏得发黑。

包好的饼坯,徒手伸到炉里贴在炉壁上烘烤。



待蟹壳黄烘烤至饼皮焦黄,老板拿上巨大号的铁锅铲和抓篱把它们从炉子里捞出来。

蟹壳黄用的还是老式的煤炭烘烤,这种办法虽然并不环保,整条街都会闻到烧煤球炉的气味,但烘烤出的蟹壳黄却会带有其独特的炭香味。

▲椒盐味(大) 5元/个
老板娘强推的口味。对我这个从小只爱甜口蟹壳黄小囡来说,我是不相信真的会有多好吃的。但真咬上一口,酥皮的油香夹杂着葱油胡椒的香味在口腔里爆炸,之后一口接着一口,欲罢不能。

▲黑芝麻白糖味(小) 2元/只
黑芝麻存在感很低,最多只是个点缀。白糖化成糖浆,均匀地铺在酥皮内壁。这家的蟹壳黄咬上去酥感大于脆感,和魔都的硬壳不同,像是软壳蟹。
Binny在回程赶火车前,还特意绕道再买来吃一次。可见对它迷恋之深。

▲红豆沙味(小) 3元/只
豆沙细腻,量给的也足。油酥均匀。湿润的豆沙与松软的酥皮,达到了口感上干湿的相对平衡。两口一个,无压力。

▲萝卜丝味(大) 5元/个
萝卜丝软烂成泥,吃口偏咸。不是不好吃,只是比它好吃的也有很多。

▲梅干菜味(大) 5元/个
对这个口味期待值原本还挺高,不想酱油味完全没过了梅干菜的香气。留在嘴里的就只剩咸得发齁的酱油菜渣。
友情提示:他家蟹壳黄最佳品尝期就在出炉后的几分钟,所以吃多少买多少,千万别贪多。如果你想带回家再吃,估计开烤箱烘一烘还是可以的。
被西北风狂呼了一下午,我俩从头凉到脚底心。决定回酒店放好自行车,找家粥铺吃糖粥。
随机找的一家店,也是我们没有做好功课的后果。店里布置古色古乡,噱头十足,煤球炉边温着铜鋽,墙上挂满了毛爷爷像章。

而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家酒酿小圆子的失败。圆子从保温桶里舀出来的时候已经结块非常严重,老爷叔加了勺酒酿和糖桂花,从地上拿起装着圆子汤的热水瓶往碗里倒。一碗10块钱。这样的操作实在太不走心了吧。

我抄着软塑料的一次性勺子在碗里戳了好久,才勉强把结成一团的圆子打散。再尝一品,酒酿已经发酸了,圆子汤也腻喉咙。这一顿吃得我多少有点郁闷。

Binny见我只吃了几口就坐在一边等她,把自己吃了一半的糖粥三拼推到我这里。赤豆羮红糖味很浓,但是真没找到几粒赤豆。
我记得小时候奶奶做赤豆羮,临出锅会加点藕粉增加稠度,这次也没吃出藕粉的味道,估计现在都改放糯米了吧。好在这碗粥温度尚可,我勉强还愿意吃上几口。一碗13块钱,现在想起来还在肉疼。



吃完粥,我们去平江路遛弯。只有零星几个游客像我们一样在小长假最后一天晚上顶着寒风在街上行走。河对岸卖桂花蒸糕的小贩没啥生意,与边上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我抱着binny的胳膊往前走,心想好在我还有她,不至于孤寂。
Binny安慰我,明天可以去祥鑫饮食店吃好吃的粥,啃好吃的鸡爪。但为了公平起见,要不要多一个参照物,看看哪家的鸡爪好吃……
鸡脚旮旯
平江路邾长巷2号
08:30-21:00

苏州人民好像对卤鸡脚这个食物情有独钟,不管哪个街头巷尾,总能在附近找到一家鸡脚店。这家在大众点评上也算是半个网红了,开在平江路景区边上的小巷里,市口很好。

▲鸡脚  15元/4只
我们到店已临近打烊,但着实没想到,装在袋子里的鸡爪还在冒热气,心情顿时就像一个久旱逢甘露的人一样雀跃。

鸡脚焖得酥烂,含在嘴里轻轻一抿,趾头的关节就脱离开来了。卤得也很入味,香料味有点重。
鸡脚里的胶质溶进卤料,让卤水变得更加浓厚,鸡脚更加肥美。一人两只鸡脚下肚,吃得上嘴唇黏住了下嘴唇,一扫之前酒酿圆子带给我们的阴霾。
等再回到酒店,手机微信运动来了条消息,这一天,我走了两万多步,binny手机的骑车app告诉我们今天骑了30多公里。难怪我觉得膝盖和小腿肚都酸得打颤了。美食尚末吃完,我们还需努力。
做攻略的时候看到,阿坤的猪头肉每天早上八点开售,七点多就有老爷爷老奶奶去那里排队,一般一两个小时就会卖完。我们掂量了下自己早起的能力,最后决定还是佛系买肉吧。
定好7点20起床的闹钟,祝自己好运。
第二天一早,我们骑着车,binny看着地图带我穿小路,小巷里的砖头路颠得我腚疼。阿坤店铺在一条叫山塘街的观光街上。从东南边起头,越往西北商业化程度越低,而相反老城的生活气息就越浓。

我俩跟着导航从北边一条不知名的小巷穿出,经过一个居民菜场,下车推行找店。binny这个城市肥宅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质朴的市井气息。
紧赶慢赶,在9点前找到了阿坤卤菜的店门。
阿坤卤菜
山塘街334号
08:00-18:00



店铺貌不惊人,与一般街上的私人熟食店无异。队伍从外向里排,卤菜品种也很普通,牛肉、牛肚、酱鸭、鸡爪,老顾客想买什么心里早就有数,店家落手利落,排队的人虽然不断,但速度非常快。

▲猪头肉  24元/条(称量)
眼看着一条肥瘦相间,品相完美的猪头肉被前面的老爷叔买走了,在我面前就剩下今天最后一条被挑剩的。
看着肥肉有些多了,放在平时,这样的品相是入不了我的眼的。只是为了庆祝今天的好运气,我还是勉强把它买下了。
挑出其中可口部位的一块尝尝,却实够味。瘦肉部分焖得酥软不塞牙,肉皮却依然很有嚼头,吃完满嘴都是肉香。所以如果下次还来苏州,一定要赶早再来买一次。

▲猪耳朵  22元/扇(称量)
熟菜里我最爱吃猪耳朵,就是贪它易于手拿,用来当零食最是合适。这家的猪耳一扇扇卖,秤量后切条装袋。

付完钱迫不及待捞一根塞嘴里解馋。耳骨爽脆,耳朵肉卤得入味,肥瘦得宜,肉皮糯弹有嚼劲。关键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异味。于是一根接一根,越吃越上瘾。
我还拿着两塑料袋卤肉意犹未尽,binny就指着店铺斜对面不远的铺子叫,“那个很好吃的烧麦铺就在那里闹!”
马栋佩烧麦
山塘街319号(荣阳楼旁)
07:00-11:30,13:30-15:00

这家门面格局看上去很是低调,前堂隔了半间屋子售卖,里屋用来包制烧麦。有人来买烧卖,里面的阿姨就推开小窗,把烧麦递出来。在我们前头的一个阿公,一买就是四大盒。

▲烧麦  2.5元/只
烧麦份量扎足,小姑娘的一手握一个刚刚好,握在手里温温的。想是过了早饭饭点,吃不上刚出笼的了。

皮子擀得薄而劲道,收口的地方咬起来偏硬,要是买回家隔水蒸一蒸应该就能回春。肉馅浓油赤酱,糯米粒晶莹透亮,口感软糯又颗颗分明。
香菇木耳粒吃透了酱香,又充分起到了菇类提鲜作用,大口大口吃着特别过瘾。甜度调配也十分克制,比大魔都的某玉兰死甜充好的货不知高级多少。

再往前走几步,我被这家店堂里堆积如山的笋干震惊了。从小到大还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每过春节,家里少不了丝笋烧肉这道年菜,得,今年的笋干就买他家的了。

从低端二十多块一斤到最嫩头五十五一斤,每种档次,因有尽有。我是个只会吃,不懂挑的货,直接记老板给我称了最贵的嫩头。

一回到家,就泡发了三块,在速冻箱找出几块一直没舍得吃的陈年五花肉,加点酱油,加点糖,自个儿先来上一小锅。笋丝又鲜又嫩,配上白米饭色色一一。
……
少女与小布食在苏州(下):肉片没肉味
关于作者: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yoyo,拉上binny这个人肉GPS,两个姑娘两台小布,走上“骑车去吃”之路。关注公众号“骑骑去吃(gh_e9059abde078)”发现上海及周边可以骑车去吃的好地方。
责任编辑:Fun倪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9665-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