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飞故里网(岳飞的故乡是哪里的?)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25 06: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岳飞的祖籍在哪里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即今天河南省汤阴县人。这里说的是岳飞的籍贯、家乡或出生地。而所谓“祖籍”则是指其“原籍”,即其原先的籍贯,或者说是指其祖先居住占籍的地方,是指其家族是从什么地方迁来此地的。岳飞汤阴的始祖即其高祖岳涣,原来是山东博州聊城县人(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岳涣来汤阴出任“令使”, 致仕后留居汤阴,他的儿子岳成及其家室也都迁来,于是汤阴便成为岳涣父子的“寄籍”,而聊城则成为汤阴岳氏的祖籍了。涣生成,成生立,立生和,和生飞。岳飞出生时,其家从聊城迁来才三、四世,最多也不过六七十年。由是观之,岳飞祖籍聊城之说,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杜撰,而是事实。
岳飞的家乡在哪里
岳飞故里位于汤阴县东16公里的程岗村。史料记载,这里是岳飞的出生地。相传岳飞遇害后,村人四散,后又遭洪患,村被淹没。明初,从山西迁来的程姓人家在此生息繁衍,便以地势突兀取名程岗。明代中期,汤阴县城的岳飞庙建立以后,村中的百姓也在村西修建庙宇一座,称"岳鄂王故宅",并立石碑数通。形式仿县城岳飞庙,坐北朝南,有大殿、东西厢房、先人阁、孝娥祠等。出岳飞故宅后,可再谒岳飞先茔,先茔位于汤阴县东11公里的南周流村西,这里埋葬着岳飞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占地10余亩。
岳飞的故居在那里?
岳飞的故乡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他不是战死的,是被人陷害死的,具体如下: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岳飞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 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重和元年(1118年),岳飞十六岁,在乡娶刘氏为妻, 第二年(1119年)生长子岳云。宣和三年(1121年),岳飞十九岁,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二十岁,首次从军真定,任小队长,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陶俊、贾进和,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因功补承信郎。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父岳和病故,回乡守孝。 宣和六年(1124年)岳飞二十二岁,第二次从军平定,参加了保卫太原的战斗。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二十四岁,因功被提为偏校,进义副尉。同年次子岳雷生于平定军中。后因丢失“告身”(任命文书)离开部队,同年十月岳飞第二次从军进相州兵马大元帅赵构军中,带兵奇袭游冠吉倩获胜,一举招降了三百八十名游寇,得到了赵构的赏识,补承信郎,接着在侍御林大败金兵,杀金军枭将,转保义郎。在滑州杀败金兵再立战功,迁秉义郎。靖康二年(1127年),岳飞转入宗泽部, 在开德曹州(今山东荷泽)大破金兵,因功转武翼郎,同年七月,岳飞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南京上皇帝书》,主张北上抗金而得罪了主张南逃的黄潜善 、汪伯彦,被罢官离队。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河北招抚使张所招兵第四次从军,被提拔为“准备将”。岳飞在参加收复新乡的战斗中,活捉金军千户阿里索,进战太行山,击垮了金军万户王索的反扑,因战功突出转武功郎。建炎二年(1128年)春, 岳飞离开新乡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接连克敌取胜,宗泽提拨岳飞为统制官,宗泽很器重岳飞灵活妙用兵书阵法的高超指挥艺术。但宗泽死后,接任宗泽的杜充治军无能,部下王善举兵数万叛乱,他无能平定,岳飞仅以二千兵力,平叛于南熏门、转武经大夫。后杜充假借勤王,率部进驻建康(今南京市)。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杜充带领三千亲兵北降金兵。 为了保存抗金实力,岳飞带领余部进驻茅山(今句容金坛),在广德取得六战六捷的战绩,升御使下都统制。 建炎四年(1130年)春,岳飞向宜兴移营,平定了太湖流寇郭吉、戚方,在常州阻击金军, 活捉万户一人,取得四战四捷之战功,宜兴人民感激岳飞的恩德, 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由于刘氏在战乱中失散,岳飞在宜兴另娶李娃为妻, 同年十月十五日生三子岳霖于宜兴唐门。 岳飞在宜兴抗金战果辉煌,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接着于建炎四年六月收复了建康,并北渡长江,收复了泰州高邮等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在靖江为他建了生祠祭祀。宋高宗授岳飞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岳飞一跃成为南宋高级将领。绍兴元年(1131年), 岳飞与张俊会师进军洪州(今江西南昌),岳飞在九江战败马进,俘敌八千,因功提升为神武右军都统制,进驻洪州一年。绍兴二年(1132年)2月,岳飞奉命到湖南桂岑平定了游寇曹成军(弟岳翔收杨再兴时阵亡), 因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镇守江州。 绍兴三年(1133年)春, 岳飞奉命到会江西虔吉(今赣县、吉安县)平定了盗寇彭友, 这时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 分守在江州(一万人)虔州(五千人) 广州(三千人)三处。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镇南军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江南西培路舒蕲州制置使、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岳飞被任命为镇南军承宣使,率军北伐,两个多月时间,取得了收复郢州(今钟祥县)、隋州(今隋县)、新野、唐州、邓州、襄阳六州郡的重大胜利,岳飞被晋升为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1135年),高宗再次召见岳飞, 并封为武昌郡开国侯。同年六月,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么,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升检校少保,四子岳震生于九江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移军襄阳, 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三月十六日,岳飞年近七旬的母亲姚太夫人病逝于鄂州军营,四月岳飞扶灵上庐山葬母,五月返回军营,七月底岳飞被任命为河东宣抚、从襄阳北伐,直取中原,不到一个月时间,岳家军先后收复汝州、颖州、卢氏县、商州、虢州、伊阳、长水、业阳等大片失地。但因得不到高宗的支持, 被迫撤军。 岳飞气愤以极, 便上庐山为母亲守丧去了。 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派李若虚上庐山东林寺请岳飞下山,拜太尉,升湖北京西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绍兴八年十一月,岳飞用反间计废除了金人扶立的刘豫傀垒集团, 为北伐作了战略准备。 同年十二月,岳飞多次上书高宗反对议和、痛诉秦桧的投降主张。绍兴九年(1139年) ,岳飞授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的最高官阶。五子岳霆生于九江。绍兴十年(1140年)夏, 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 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颖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 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邢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驶骈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寿年仅三十九岁。
满意请采纳。

岳飞故里真的是河南安阳汤阴县吗,秦桧为什么陷害他?
岳飞故里真的是河南安阳汤阴县
岳飞的故里是河南安阳汤阴县,在汤阴县,人们以岳飞为荣。还修建了当地的岳飞庙,原名“精忠庙”,新建于1450年,明景泰元年间。
位于河南安阳汤阴县的岳飞庙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带兵打仗,在身后刺伤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是个对南宋忠心耿耿的将领。他是杰出的统帅,位列南宋的“中性四将”之首。他有句著名的评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他带兵打仗的敌人,金人给他的评价。
他不仅带兵打仗十分优秀,同时,他的文学成就同样卓绝,其代表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表达了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对中原战况的悲愤,对祖国统一的殷切希望。那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令后世人无不感动。
这样一名爱国将领,秦桧作为南宋的宰相,理应十分尊重他,但是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知道,秦桧是个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他陷害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关于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秦桧想谋权,不甘心自己的地位被削弱,想保全地位的原因。接下来就来细说这个原因。
保全地位。在南宋时期,秦桧虽贵为宰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是他依旧不满足,秦桧作为金国的代理人,如果金国被灭,那么他的地位就会被削弱。因此秦桧主张主和派,但是当时岳飞与他的建议截然不同,岳飞认为大宋的存在必须灭了金国才能长久下去,暂时的和平并不能保证大宋的江山。于是秦桧和岳飞不和,秦桧担心岳飞会灭了金国,从而危害自己的地位,他为了保全地位做了一些列陷害岳飞的行为。他按计,想害死岳飞。于是秦桧就对宋高宗建议,让岳飞班师回朝,当时岳飞正在与金国打仗,实在走不开。岳飞也不想收手。于是秦桧就先将将韩世忠等另外几路大军的统帅调回,然后只剩下岳飞孤立无援,要求岳飞立马班师回朝,金军无法战胜了。宋高宗也是糊涂,竟然一天之内向岳飞连续发出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十分无奈,只好回朝。
等岳飞回朝后,一回到临安,岳飞就被秦桧建议等“谋反”罪来定性岳飞,污蔑岳飞是阻碍大宋江山的人,再加上当时宋高宗也是不希望岳飞打败金国的,因为按长幼论,他的皇帝位置不保。
所以岳飞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所陷害致死了。
直到后来,宋孝宗时,岳飞才被改判无罪,追谥忠武,封鄂王。将岳飞的遗体改葬在西湖畔栖霞岭。
这是秦桧向岳飞跪下的雕像
对于秦桧被岳飞陷害致死的历史事件,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岳飞生平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
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岳飞,宋孝宗为之平反,追谥武穆、后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明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配奉于各地武庙[3]。中兴四将诸多说法中唯一一位出现在所有名单中的名将。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过数百次大小战斗。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绍兴和议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害,通说为自鸠,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皆被害。宋孝宗即位后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扩展资料:
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河北抗金武装和宋官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之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著有词作《满江红·写怀》。其著作编成《岳忠武王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岳飞为民族英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也对网络上流传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进行了澄清,称岳飞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贯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岳飞的故里在哪?
岳飞的故里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岳飞的生平: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扩展资料:
岳飞介绍: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
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367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