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湖楼醉书》全文是什么?
全文:
《望湖楼醉书》北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
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广场西侧,傍湖而建。苏东坡曾作脍炙人口的诗篇《望湖楼醉书》,望湖楼也因而名闻天下。近年重建的望湖楼总面积360多平方米,主楼阁望湖楼,以曲廊与辅楼餐秀阁相衔接。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地势较低处植草坪、棕榈、冬青,点缀峰石;地势较高处叠石筑山,使之峰石嵯峨,回栏环绕。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确为一处西湖名楼。
断桥东有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收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词鉴赏
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推荐于 2019-09-0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4个回答
2条评论
y8111163
真好
查看全部2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什么意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 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扩展资料: 作品欣赏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是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 “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233赞·13,735浏览2019-09-26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可以分别概括为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用四个字回答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共有五首,每一句都是一幅画的是第一首,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可以概括为:第一句,雨前,黑云如墨。第二句,雨中,白雨跳珠。第三句,雨停,风卷残云。第四句,天晴,水天一色。 具体诗句如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白话译文如下: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扩展资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余四首如下: 1、第二首 放生鱼鳖逐人来⑹,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白话译文: 西湖的鱼鳖,胆子真不小,竟跟着游人跑。西湖的荷花,没有人照料,倒也开得飘飘摇摇。 喝点小酒,我在船上醉卧。水是我的枕头,山在向我作揖求饶。月亮在船前边转圈边唠叨。 2、第三首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白话译文: 黑黑的菱角,白色的芡实,这里十分常见;青色的茭白,叶子凌乱,那雕胡米就像裹进绿盘。 突然想起来上次在京城一个道观里尝鲜。看来我现在滞留在乡野之中,应该保重身体加个餐。 3、第四首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白话译文: 拿着花的女孩斜靠在船沿,斜斜的风带着细细的小雨打湿了绿色的三寸金莲。 她们在观赏前面小洲上那些美丽的香草,肯定不会想起同样喜欢香草的屈原。 4、第五首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白话译文: 我本是乡野狂人,想把自己放逐在山林之间。现在却当上了地方官,不过离开京城也算是得了一点清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无处可去,而现在,我很心安。因为,这里有美妙的湖光山色,远胜过我的家乡眉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36赞·1,281浏览2020-08-21
六月二十四日望湖楼醉书 译文
具体说就则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5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①望湖楼②醉书③ 其一:黑云翻墨④未遮山,白雨⑤跳珠⑥乱入船。卷地风⑦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②望湖楼:在杭州钱塘门外西湖上。 ③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④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白色的雨点。 ⑥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跳入水中。 ⑦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第一首: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青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第二首: 放生的鱼鳖跟随人来,池塘里荷花到处开放。从水中看山如倒过来,开船随风在月下徘徊。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第一首: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未遮山”以及“跳珠”、“乱入船”这几处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窜上了船。雨才刚刚下了一会儿,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就把雨和乌云吹得无影无踪,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轼像 嘉佑二年(公元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公元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游戏人生、随缘自足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响。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三八。有《东坡全集》、《东坡词》。
44赞·3,454浏览2016-12-01
望湖楼醉书的意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4.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跳入水中。 5.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6.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7.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解说]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未遮山”以及“跳珠”、“乱入船”这几处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窜上了船。雨才刚刚下了一会儿,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就把雨和乌云吹得无影无踪,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名句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望湖楼——在杭州塘门外西湖边。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571赞·14,494浏览2017-09-2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译文
翻译: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第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 扩展资料: 苏轼心中希望经世济民,不料被排挤出京,心中郁闷难解。故乡纵使千般萦怀万般好,毕竟是回不去了,无论理性使然抑或乐不思蜀,眼前的西子湖畔终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不如享受当下,与杭州美景相勾连。苏轼是一个乐在当下,也能心系庙堂的人。 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这组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26赞·1,805浏览2019-10-01
书法加盟_全国加盟总部.
qianhu.wejianzhan.com广告
孩子开学必看!儿童智力开发选掌门少儿 一年级的语文
关注古诗的都在看
一年级的语文,明星爸爸黄磊选择的智力开发品牌,激发全脑潜能,促成智商情商全面发展,掌门教育4大承诺,全额退款,老师随时换,0元试学,随时退款,一年级的语文
m.zhangmenkid.com广告
什么样的女孩子容易嫁得好
贴心的女孩子,容易招丈母娘喜欢。如果一个女孩子特别贴心,你会发现她懂得如何生活。因为贴心的女孩子,就
481条回答·12,720人在看
木星和月球都在保护地球,难道太阳系是被设计出来的?
太阳系内质量较大的行星在某种意义上都有保护作用,例如本问题中所说的木星,排在火星轨道外侧,因此好多太空碎片在向近日行星运动的时候,经过木星庞大的身躯,在引力作用下,天体碎片大部分都会直接一头撞向木星。
148,978人在看·595赞
男人和女人做梦有什么区别?
我的健身男友
LV.9
关注
460,289播放
为什么军队都用木箱存放运输弹药,而不用铁箱呢?
众所周知,再强大的军队,如果没有稳妥的弹药输送方式,那也是“有炊无米”,难以在战争中获得胜利!所以从
209条回答·29,064人在看
为什么电视剧《遇见王沥川》评分很高?
38集国产都市爱情电视剧《遇见王沥川》,我是在腾讯视频上看的,评分9.2,而在豆瓣上也有8.5的高分
104条回答·5,479人在看
张钧甯为什么没有火起来?
张钧甯可以说在娱乐圈中一直都是一个高颜值而且演技高超的女演员,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学霸,然而这么
246条回答·4,553人在看
为什么富人 一直富,穷人一直穷?
二姐聊保险
二姐说保险,带你看清保险,帮你选对保险。
关注
694,908播放
麒麟处理器排行推荐的有?
海思麒麟处理器是一款由华为自主主导研发的手机芯片,在国内或者国际市场都有很高的评价,可以说是海思麒麟
21条回答·9,351人在看
古代长辈对隔辈人的称呼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
眉山市东坡区湖滨一号属于哪个社区
苏辙社区。湖滨一号位于眉山东坡湖畔,是由置信商旅全程策划并运营的一个绿地率达到51%的低密度全高层的加州风情园林社区。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眉山市东坡区湖滨一号属于苏辙社区。苏辙社区是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大石桥街道下辖的社区。苏辙社区与红星西路社区、白玉社区、田店社区、圣寿社区、鱼山社区、普田社区、江公社区、旭光社区、高灯社区、明星社区、定江社区、金罗马社区、远景楼社区、文忠街社区、文安西路社区、桐花巷社区、长庚街社区、文安东路社区相邻。
东坡湖畔论坛怎么样?
【东坡湖畔】论坛
【东坡湖畔】论坛是海南大学非官方论坛,致力于服务于海南大学在校生、毕业生,以及其他支持我们的朋友们,我们将竭力提供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合法信息,心怀为海大服务的原则,致力于把本站建设成为海南省高校中具有影响力的BBS,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用心建设海南大学【东坡湖畔】论坛,用心维护我们海大学子的共同的网络家园。
【东坡湖畔】,是海南大学校园中最大的BBS站,成立于2005年10月1日,原名为海大后院,创始人是ihainu,后于2007年7月2日更名为东坡湖畔,经过4年的运营,截止到2009年6月,东坡湖畔拥有实名制的会员15000余人,日访问量IP大于4000,东坡湖畔以独特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成为了海南大学学生最喜爱的网络社区之一。
【东坡湖畔】于2009年7月正式加盟全国高校BBS联盟,成为海南高校首个加入该联盟的高校BBS,真正实现了一名通全国的效率,凡东坡湖畔会员都可以用自己的用户名登陆全国高校联盟的所有BBS站点,本站的所有资源与全国高校BBS联盟囊括的高校实现了数据互通。也就是说您在本站的发帖在全国高校BBS联盟的涵盖学校的所有会员都能看到。
【东坡湖畔】目前有一下大分区,分别是
【联盟社区】
【湖畔知道】 入学问答 有问必答
【生活信息区】 商家联盟 跳蚤市场 求职招聘 房屋租赁
【海纳百川区】 湖畔快讯 考研专区 英语沙龙 毕业情怀
【校园文化区】 校园活动 文学艺术 情感物语 体育运动
【灌水区】 水煮湖畔 学生宿舍 海纳百图 影音资源
【版主办公室】 湖委会 赞助专区
【联盟社区】是本站显示全国高校BBS联盟高校信息的专区
【商家联盟】本版块是本站最具特色的版块,在全国高校BBS联盟高校中属于首次,该板块的信息均为与本站进行商业合作的商家,
【东坡湖畔卡】是东坡湖畔针对海大学生精心设计的消费打折卡,该卡可以再海大周边近百家商家享受5.8—9.5折优惠。商家涵盖餐饮,娱乐休闲,运动健身,美容美发,医药等诸多方面。该卡也是本站的特色之一。也是本着服务海大学子的原则,由我们的东坡湖畔管理团队倾情奉献。如何获取该卡请关注商家联盟版块。
【学生宿舍】【英语沙龙】是新划分出来或新增的版块,期待大家更多的支持!
【东坡湖畔】的大事记
第一千个会员
后院刚建立伊始,访问的人很少。也只有靠自己去一些QQ群以及贴吧进行宣传,另外转一些帖子丰富后院的内容。我对舍友半开玩笑的说,如果后院的会员能到达1000人,帖子能上10000,就请你们吃饭。现在回首,这个目标实在是太渺小了,大约半年后院的注册会员就超过了1000。
第一次版聚
第一次版聚是由会员风过倡议,并由其提供场所。参与人有风过、空空、泥枫,阿傻、大A以及我。地点在东门对面的休闲驿站。
第二次版聚
第二次版聚的参与者为:炸酱面、阿傻、空空、混子、戈多(抱歉,其余忘记了)以及我。地点在假日海滩。
莫飞事件
莫飞自述为一名从新西兰归国的留学生,他长期活跃在后院上,为后院贡献了不少很好的文章。其文笔清隽、诙谐,让人赞叹。莫飞表示,他将来海大工作。但是此后,另一个论坛一名会员发文指责莫飞抄袭,而当时莫飞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后来便销声匿迹。我们都感觉十分可惜。同期还有一海大知名的学生作家,笔名“夏雨辞”的同学在后院发文。
王学君事件
王学君是经管学院00级的学生,不知为何精神异常,一直未能毕业。其父听闻其女生病,从陕西远道而来,看望其女并在学校常住,平日靠捡垃圾为生。有人在后院发帖揭露在学校的一个会议上,王的父亲突然闯入会议现场,遂被保安拖出会场的事情。此帖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并想了解具体情况。直到08年,王学君突然病情加重,赤身裸体站立于六号公寓楼门前,后被送入安宁医院。
王某事件
远在陕西的一名女子,控诉海大一王姓学生跟其先生有染。其先生抛妻弃子,匿于海南,跟其断绝了联系。她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热议,有同情的,有斥责的,也有对此事怀疑的。
Ant5zz、Weixuan的加入
Ant5zz的设计才能大大的使后院美化了,Weixuan是一位十分富有激情的人,也是他的热情使我觉得后院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很感谢他们二位一直以来为后院作出的贡献!
后院更名
学校的官方网站出了一则通知,这样写道“近期,有部分网站以‘海大’、‘海南大学’命名,这严重损害海南大学的利益。若不更正校方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其权益”。看到这段话后,我们如坐针毡,最后将“海大后院”更名为“东坡湖畔”,对于已经有很多人了解的“后院”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
新闻站的设立及撤除
我一直认为,学校的新闻会是同学们想了解的重要信息之一。而我也打算以这个为主打栏目,让同学们了解到最新、最快的新闻。并打算成立新闻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设了新闻分站。但是后来考虑到版权问题,将新闻站撤消了,取而代之把新闻发到了论坛内部。
加入全国高校BBS联盟
2009年7月正式加盟全国高校BBS联盟,成为海南高校首个加入该联盟的高校BBS,真正实现了一名通全国的效率,凡东坡湖畔会员都可以用自己的用户名登陆全国高校联盟的所有BBS站点,本站的所有资源与全国高校BBS联盟囊括的高校实现了数据互通。也就是说您在本站的发帖在全国高校BBS联盟的涵盖学校的所有会员都能看到
![]()
苏轼和琴操的故事是怎样的?
一天,苏东坡邀琴操和佛印游西湖,佛印打趣说:“你们两个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琴操一皱眉装做生气的样子,见和尚手握长篙,正好打在水中的身影,于是随口念了一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佛印一时不知所对。东坡笑吟吟地上前解围,帮他对了下联: “佳人汲水,绳系井底观音” 船到“三潭印月”处,佛印看着琴操赏月的姿态,也想出了一联: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琴操不假思索,对道: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佛印和东坡一齐称赞:“不愧女中才子!” 又有一天,东坡邀琴操和秦观游西湖,琴操将秦少游的《满庭芳》改作阳字韵而唱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引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东坡和少游听后大加赞赏。 更有一回,东坡居然带琴操同往,去灵隐寺访问高僧大通禅师。大通禅师是一位持法甚严的得道高僧,女性根本不许进入他的禅堂。正在禅堂敲木鱼诵经的大通禅师,见东坡和琴操擅自闯入禅堂,脸一沉,现出不悦之色,高声念佛:“阿弥陀佛!” 苏东坡听出了禅师内心的恼怒与责怪,正想陪个不是,还没来得及开口,大通禅师又沉着脸说:“施主名满天下,何苦如此?来破坏老纳的清规!” 苏东坡心虚,嘻皮笑脸地说:“禅师若肯把手中的木鱼,借给琴操姑娘一用,我便立刻写词一首,献给大师,以此来谢不敬之罪。大通禅师拿他没办法,摇摇头把手中的木鱼交给了东坡。东坡又将木鱼递给了琴操,随即赋词一首,叫琴操歌唱。琴操将东坡的词稍加揣摩之后,便敲动起木鱼,打着拍子,盈盈地唱了起来: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她这一唱,逗得法相庄严的大通禅师亦禁不住呵呵大笑了起来。 真是往事如梦啊,而现在,他所能做的只有为琴操修坟、立碑,然后吟着刚作的《寻春》诗,告别山玲珑水玲珑的玲珑山,告别他和琴操短暂而缠绵的故事,踏上他那更加不寻常的人生路。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杭州歌妓琴操生活在北宋年间,是临安人。原是大家闺秀出身,从小喜欢琴棋书画,文才出众。可怜十三岁那年,家中发生变故,父母相继去世,小琴操从此沦落风尘。 琴操平时沉默寡言,颦眉戚额,但到了歌舞席上,则百媚尽生,不知?#65310;搿K 搜ъ 蚍鹜猓 闶歉栉枇耍 栉璩闪怂 畹募耐小?nbsp; 琴操容貌明艳动人,娇柔的粉面似团,透明的发丝如缕,薄纱轻裹着若隐若现的的香躯,更兼弹得一手好琴,抚琴拨弦间,余音绕梁。才色双绝的琴操,令无数商贾富甲、王孙官宦们心醉神迷,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一听美人的琴声歌声、一睹美人倾城的风姿,琴操成了杭州名噪一时的歌妓。 自从,在西湖楼外楼,琴操遇见才气横溢、风流倜傥、天性浪漫、不拘小节的苏东坡,两人一见钟情,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和与众不同气质,琴操的人生之路发生重大转折?#65308;妇粮〉乃斩 掠龅角俨伲 业搅丝梢郧闼咝那榈暮煅罩 海 缁岬匚坏臀⒌那俨俣陨砦 胤匠す儆质俏暮赖乃斩 虏还苡龅饺魏未煺郏 媸彼娴囟寄茏缘闷淅值男亟螅 志磁濉L乇鹗嵌 碌牟呕 盟 瞿剑 源佣 滦戳宋骱 坝 骱 任髯樱 ㄗ钡 ㄗ芟嘁恕薄⒙ 健安皇堵 秸婷婺浚 辉瞪碓诖松街小保 哟宋骱 傥薮 裰剩 皆傥奚裎蛑 蛔源佣 轮星镉皆隆懊髟录甘庇校 丫莆是嗵臁 溉顺ぞ茫 Ю锕叉烤辍保 哟耍 星镉皆轮 嗜 拮涛丁R虼耍 录负跞盟 朊浴⑿淖怼? 乘着清风明月,东坡与琴操闲游西湖之上,佳人抚琴,东坡品茗。清风习习,湖面空灵缥缈,荷香四溢,东坡与琴操随波吟断,互诉情怀,湖山因才子佳人而变成迷茫的人间仙境。 在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东坡对琴操说:“我来当一回长老,你来试着参禅。”苏东坡与歌妓琴操这段参禅的故事,可以见于多种笔记。才情极高的琴操后来隐逸于临安的玲珑山,削发为尼。这一切只是因为在故事的最后,苏东坡漫不经心地吟出了两句诗:“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聪慧如琴操者,当然对诗中深意了然于心,那是百年前一个与她身世相仿的琵琶女唱与一位诗人听的,而今苏东坡借此来点化她。一时间,琴操大彻大悟,一颗本系于烟波画舫中的芳心,就这样皈依了玲珑山的青灯古佛。山上那座始建于唐代的卧龙寺,香火甚旺,而琴操的选择则是山中一座寂寥的小庵,远离凡尘。她在此研读佛理,并将心得写下,寄与杭州城中的苏东坡。一位是出身低微却极有天赋的才女,一位是天性浪漫、不拘小节的诗人,就这样成为了知交。 在宦海中几经沉浮的苏东坡,早已将人世看透,他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仍能随时随地地自得其乐。他尽量逃向大自然,而自然美之绝佳处,在杭州随处皆是。玲珑山虽然没有西子湖的风姿绰约,但却有着不寻常的山野雅趣。为了造访出家修行的琴操,苏东坡邀得好友黄庭坚、佛印禅师,一行三人,曾数次前往玲珑山。在这“山既玲珑水亦清”的好景之中,俗世里的是是非非当可以抛在脑后的。收春亭旁那几棵青松,乃是苏东坡栽下的,好事之人便将树唤作“学士松”;山中的异石奇崖、林泉洞壑俏丽媚人,崖上的前人石刻虽已斑驳,但思古之幽情依稀可辨。空山寂寂,惟闻鸟语,当苏东坡最后一次来到玲珑山,踏上那熟悉的小径时,却发现琴操修行的庵堂早已不见,只剩得荒草及膝。他一路寻去,看到的只有林间一座凄凉的坟冢。 红颜转瞬即逝,只留下黄土一抔,琴操在她遁入空门后的没几年,就寂寞地离开了人世。后人猜想,她死去的时间,应该正是苏东坡被贬黄州之际。“乌台诗案”使诗人在凄苦中挣扎良久,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不免让苏东坡回忆起他与琴操那充满智慧和佛性的对话,参禅中的一问一答,犹在耳边。他以他的睿智点化了琴操,让一个曾经生活在花团锦簇中的生命归于平静。如今她的坟冢边,只有那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兀自蓬蓬勃勃地生长着,而曾经活泼鲜亮的那个女子,却已和他阴阳两隔。在苏东坡这几年的颠沛流离中,他常常会想起玲珑山上的这位知己。在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之后,他有时会觉得以几句所谓的禅理,让一具可爱的生命必须去忍受孤独,是否也是一种残忍。坟前的香烛总会燃尽,就像那快乐的日子总会过去一样。 想到那一年,相邀两三好友,来此拜会琴操的情形,苏东坡不由得一阵唏嘘。还是那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只是不再有那风趣的佛印和尚与他斗志;还是那一眼清可见底的玲珑古泉,只是不再有那“桃李春风一杯酒”的黄庭坚相对而坐。也还是那一块半山腰里的醉眠石,今天的我们自然也看不到那个豪放的苏学士长醉不起。山玲珑、水玲珑,山水玲珑,寂寞的苏东坡只有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他和琴操的这一段故事,继续他那不寻常的人生。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寻春》
遗爱湖为什么叫遗爱湖
孙志鹏《东坡遗爱满黄州》“苏轼与遗爱亭”中大胆臆测:“遗爱湖因苏轼所作《遗爱亭记》而得名。由于当年的遗爱亭早已不见踪影,于是,后人便把东湖、西湖与菱角湖合称遗爱湖。”还有一位网名绛唇朱袖者离谱更远:“1300多年前,贬谪于此的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两个人的言辞不长,却犯了篡改历史的四点错误:一、说遗爱湖是遗爱亭的翻版,“后人”的“合称”,真是想象丰富。二、把东坡贬黄时间提前了300年。我说那时是唐代而不是宋代。三、东坡题名的竹间亭遗爱亭在湖畔。其实不在湖畔而在安国寺寺内。四、湖泊的“浪漫名字”“遗爱湖”是古已有之。事实上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当代人饶学刚的命名作品。宋代东坡笔下的“遗爱”、“遗爱亭”、《遗爱亭记》,压根儿与湖,更与东湖、西湖和菱角湖等三湖没有关系,十分奇巧,当今有人将“遗爱湖”硬塞进苏东坡笔下,成为“浪漫的名字”。毋须辩解。当事人东坡的《遗爱亭记》中,你能找出与湖,与东湖、西湖和菱角湖等三湖有关的字影儿吗?——“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如若东坡游过所谓宋代黄州“遗爱湖”的话,肯定会写一篇更精彩的《黄州遗爱湖记》. 若早点知道“遗爱湖”名的真正由来,也不至于闹出种种笑话。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黄州的建设与发展,黄冈地区行署领导班子决定,一面建立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一面将老城区东郊的东湖、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开辟为城市休闲区。办事机构暂挂靠于东坡赤壁风景管理处,责成当时任东坡赤壁风景管理处处长何应奇先生,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征求意见,并请饶学刚为之命名。饶高兴极了,以为宣传东坡的时机到了,欣然命笔,很快定命名曰“遗爱湖风景区”(后改名为“遗爱湖公园”),并撰写了命此名的理由。原本“遗爱”与“湖”没有任何牵连,只因行署领导将老城区东郊的东湖、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开辟为休闲区,饶在命名时正好将两者联姻,曰“遗爱湖”,真是天赐良缘,成为今日的公园名称了。遗爱湖整治指挥部景汉超先生在网上发表《解读“遗爱湖”》就是有力的佐证。他说:“取名为“遗爱湖”却只有十几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黄冈地区专署的领导班子为了加快黄州的发展,在建立黄州科技开发区的同时将老城区东郊的东、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纳入城市开发规划,并由当时赤壁风景管理处统一就黄州的旅游发展一并开发。赤壁风景管理处负责人就该区域宣传,推广,需要在社会上征询名称,在诸多征询中最后选择由黄冈师范文学院(原黄冈师专中文系)一位从事苏轼文学研究的教授所题名称“遗爱湖”,报经当时行署专员确定。从此黄州就有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遗爱湖”了。”景先生未点名的赤壁风景管理处请饶学刚为“遗爱湖”命名的负责人就是何应奇先生;未点名的黄冈师范文学院搞苏东坡研究的、为“遗爱湖”命名的教授就是饶学刚。但许多的休憩者、读者、作者和研究者都未读过这篇文章。
春分||城外雨落——杯酒赠东坡
春风起时,听一夜的雨。城外草木,在这春风里,化作了一场梦里的幻月。满城花开,山水无言,只叹青山,未留人间。暮色起时,夜渐近时,未曾远,盼人间,花好月皆圆。春雨悄悄,润物也无声;我亦悄悄,归去亦未惜。
万家灯火,谁曾飘摇?寒星孤月,谁曾独赏?黯然飘零,一张云,一柄琴,一溪月,化作故人容貌,是何年,却相逢,杯酒遥相寄,且乐人间,无神无仙无魔。忆当年,大浪淘沙,数千年,看如今,又有多少风流?残诗,断章,片语,只词,却道是,难将梅酒赋新词,只此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
滔滔江瀚,寥寥星雨,棋子轻敲,可怜归去,终不过,寄了余生憾。前世待寻得的过往,尘世未了的遗墨,也乐陶源,也遇东坡,也醉赤壁,湖畔一故影,人间一孤鸿,道人羽化,山林终老,观棋十余日,山外已千年,潇潇雨未歇,不死花依旧,千载轮回,那未忘却的记忆,谁知弱水彼岸,谁识断桥故梦,千里孤坟,窗前笑,烛火幽幽,心魂难守,无风,无雨,无人间。
一山至,一山远。一花开,一花落。一风起,一风泣。心归黄州,名起赤壁,身老海南。半生飘零,半生逍遥,在此人间,得遇东坡,幸甚之至,是夜,城外雨落,杯酒赠东坡。数千载风流,赤壁二赋,此人间依旧,日月依旧,山水依旧,却再无当年人物。
春风停时,倏尔雨停,未知前世,却是今生,且乐平生逍遥,诗酒趁年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