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穿越“鳌太线”被罚3000元是首张罚单吗?
近年来,鳌太线穿越频频发生事故,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也因为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擅自开展穿越活动遭到了破坏。2018年4月16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并在主要登山口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和劝返活动。记者今天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得知,通告发出后,仍有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抱着侥幸心理,擅自开展“鳌太穿越”活动。近日,太白县一村民郭某就因不顾禁令擅自组织穿越活动,被处以罚款。
据了解,2018年4月26日,郭某带领驴友从塘口村龙王河鳌山入山,历时5天,途经盆景园、水窝子、2800营地、西塬、东塬等保护区核心区最终到达拔仙台实现了“鳌太穿越”。
在途经小文公接待站时被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发现,遂报至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太保派出所开展调查。经太保派出所调查查明,郭某家住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在自己家里经营着一个农家乐,主要客户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日前,太白县有关部门还曾要求郭某在开展营业的同时配合劝返未登记备案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并在他营业的农家乐门口张贴了“通告”。然而,4月26日郭某没有经受住利益诱惑,在明知其行为违法的情况下,擅自带领户外运动爱好者入山,开展“鳌太穿越”活动。
在调查之初,面对民警的询问,郭某并未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甚至不承认自己违法,不愿意配合调查。经过民警耐心的宣传教育工作之后,郭某才最终承认并如实陈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5月28日,太保派出所向陕西省森公安局第二分局呈报处理意见,第二分局于次日做出处罚决定:责令郭某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3000元。
有法不依,活该被罚。
来源:澎湃新闻网
![]()
13名驴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1人失联,同行人是否需要担责?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穿越“鳌太线”,尽管官方部门已经全面禁止穿越“鳌太线”,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无视禁令,依旧在全国征集驴友,结伴穿越鳌太线。这一次就有13名驴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最终导致一人失联。到底是出来什么问题?同行的人是否需要为此事承担责任?被找到的驴友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
13名驴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1人失联。
有网友爆料,有13名驴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其中有一名江西的驴友失联,当时还有网友提供的一段视频,众多驴友背着装备,冒着大雨在陡峭的山路上徒步前进。“鳌太线”的气候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变化多端,正好那时候全国大范围雷雨天气,“鳌太线”也是下着大雨,到处都是大雾,恶劣的天气,导致这些驴友根本无法穿越“鳌太线”,甚至还有一名驴友因此失联,最后经过搜救后确定这名驴友已经遇难。
同行人是否需要担责?
这一次除了这位遇难的驴友之外,其余的12位驴友都已经安全下撤。相关部门已经对秦岭“鳌太线”这个地方发出安全禁令,但是这些人无视禁令,一意孤行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对于这样的驴友,即便出了问题,当地的相关部门也不需要为此事承担任何责任。反而是这些驴友,如果都是花钱跟团一起穿越,那么领队很有可能需要为死去的驴友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是AA原则,自愿跟随的,那么这位驴友的命就这样白白没了。
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将受到什么处罚?
虽然这12位驴友安全下撤到山下,但是等待他们的还有相应的行政处罚。陕西相关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文件禁止穿越“鳌太线”,一经发现,这些人将要接受3000元的行政处罚。警方也对这12名驴友约谈教育,也希望通过这一次的经历,让他们长长记性,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任性买单。
13名驴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其中1人失联!这条路线有多危险?
秦岭鳌太线被称为“死亡线路”,已经有近50个人在这条路上遇难,它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这么有危险的线路,还是阻挡不了那些旅游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频频发生。据统计,从2012年至2017年,五年之内,在这条线路上失踪、死亡驴友已累计46个人。2018年,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已经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明文禁止不能再非法穿越鳌太线,非法穿越“鳌太线”要接受3000元的行政处罚。
但是,还是有驴友自己走野路和让当地村民带领穿越的行为。5月3日,又发生13名驴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1人失联的事件。其实,这天发生的不止这一个失联事件,还有几起。因为5月2日全国范围出现雷电大雨,“鳌太线”突发冰雹、大雾等极端天气,好多穿越的队伍没有经验,准备不充分,所以出事了。
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的鳌太线,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是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鳌太线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是秦岭山脉最高的一段主脊,被称为“中华龙脊”。
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海拔3771.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鳌山标志塔海拔3476米,是第二大高峰。
这里的景色确实很美,沿途终年云雾缭绕,有着一日观四季的气候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等景观,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夏季活动、觅食的地方。太白山就是因为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而吸引着喜欢户外的游人。而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让驴友感到特别的刺激。
“鳌太线”成为国内死亡率最高的一条线路,友情提醒广大驴友,追逐美景无可厚非,但不要无视规章制度,更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鳌太线是秦岭的一处禁地,该禁地到底有多恐怖?为何会禁止他人进入?
秦岭禁地又传来不幸消息,失联10多日的驴友吴某,在鳌太线南天门下缓坡100米的地方被发现,发现在已经遇难。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鳌太线”其实是秦岭的一处禁地,当地早在2018年时就颁布禁令,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随意进入,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鳌太线上究竟有什么秘密,为什么会被划为“秦岭禁地”呢?
秦岭禁地
秦岭,位于我初中原腹地,它的海拔高度“刚刚好”,在鼕天时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在夏天时又能阻挡潮湿的空气进入到西北地区,但又不至于让气流完全被堵死。
这就使得秦岭南北地区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貌,其中秦岭以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秦岭以北以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秦岭的高低起伏落差也较大,这也导致了当地的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经常会表现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
气候的复杂多变,也使得秦岭地区的动植物多种多样,在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比如:大熊猫,羚牛,朱鹮,金丝猴等,由于生态环境非常丰富,所以秦岭又被人们称之为:“天然动植物基因宝库”。
由于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才会诞生我国的周朝,秦、汉、唐等朝代,由此秦岭又被誉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现如今,秦岭地区因为地理景观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而成为重要的旅游区,人们可以前往已经开发好的景点前去旅行,比如:终南山,华山等。
但是在秦岭内部,也存在着一些人类禁区,比如:鳌太线。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非常于是在秦岭的山脊上行走,所以又被称之为“中华龙脊”。
按理说,“中华龙脊”是非常好的旅游宣传标语,那为什么这条线路非但没有开发成旅游区,反而被列为“禁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为何被列为禁区?
事实上,鳌太线之所以被列为禁区,并不是因为穿越这里会破坏龙脉的运势,而是因为这条线路实在是太危险了。
首先我们要说,由于鳌太线全程在海拔3000米左右,而在对流层中,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摄氏度左右,所以尽管鳌太线的山下有很多村庄,但是山上却可能是另一番世界,这里很可能正在下雪。
另外,秦岭虽然能够阻挡寒潮或者湿润的气流,但是不少山顶上成为了“风口”,狂风甚至能够将衣服和帐篷撕碎,人类走在这里,不仅难以行走,反而会导致体温快速流失,如果没有足够的设备和及时撤退,将可能会因为失温而死亡。
其次,山区气候变幻莫测,有时上一秒还是晴天,下一秒就可能出现大风,大雨和大雪,也会导致体温快速流失。
更为重要的是,当下过雨之后,鳌太线路将会变得非常滑,有可能会滑倒而跌落山崖,或者是摔伤腿部,受伤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救援,也可能会因此而死亡。下过雪之后,雪可能将一些凹坑掩盖,不小心走到这里,很可能会因此而跌落。
另外,秦岭地区生活着许多野兽,如果不小心遇到它们,也可能会面临被野兽攻击的风险。
据统计,在2012年到2017年中,一共有46人走丢、失踪甚至死亡,由此可见鳌太线是名副其实的“死亡线”。
还有,鳌太线位于我国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内,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比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但因为人类活动,导致鳌太线上的羚牛活动数量明显减少。
鳌太线也是大熊猫迁徙的自然通道,大量人为活动也会阻碍大熊猫的迁徙。
鳌太线还是当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也为了保护驴友们的安全,当地早在2018年时,就发布禁令,禁止个人和单位前往穿越鳌太线,对于因非法穿越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责任由组织者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禁区为何禁不住?
尽管秦岭鳌太线被列为禁区,但仍旧有驴友私自穿越,并失踪或者死亡。那么问题来了,禁区为何禁不住呢?
这其实是因为,鳌太线不是位于封闭的区域内,鳌太线山下还生活着许多农民,当地人们偶尔也会进入到山上砍柴或者寻找草药。
另外则是,鳌太线位于我初中原地区,交通便利,人们有很多条线路可以登上鳌太线,难以劝阻。
但是,一旦被发现穿越鳌太线,将会被接受警方调查,做出处罚,失踪被救者还会被追偿社会搜救队伍的搜救费用。
多说一句,我们国家将鳌太线列为禁区的目的,并不是反对人们探险,而是这条线路真的有太多人死亡,为了保护大家才将其列为禁区,所以有些驴友,就不要明知是禁区,但偏要私自穿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