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南海子公园怎么样
南海子公园,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全部建成后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南海子曾是“燕京十景”之一的“南囿秋风”。
南海子公园位于大兴区东北部南五环南侧、大兴新城与亦庄新城之间,是北京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的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现已竣工完成。
南海子公园的"展风情郊野",体现在公园精心打造了30公顷的湿地,植乔木5万余株、灌木10万余株、各种地被植物150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让城市接近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的理念,展现了北京南城的生态格局;
南海子公园的"享怡然闲趣",体现在公园奉献给广大市民的是碧水环绕、绿荫环抱、芳草萋萋的优美景观,它建成后免费对市民开放,将是北京城市居民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
南海子公园的"融天人和谐",体现在公园内不仅建有休闲广场、健身步道,更有滨水栈道等亲近自然、深度体验生态的设施,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南海子公园的"汇灵动神韵"体现在公园经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它有水的灵动、林的幽静,呈现"一日不同景、四季景相异"的景观风貌;
南海子公园的"秉历史传承",体现在公园秉承历史,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皇家苑囿文化,让人从真实的景观中感受时空的穿梭,生动地体验到皇家苑囿的魅力。
其中,“南囿秋风”与“西山晴雪”、“卢沟晓月”等并称为燕京十景,如今在南海子麋鹿苑得到部分复原,一块高约8米的巨石矗立在纪念园湿地景观湖畔,正面是乾隆手书的“南囿秋风”四个大字,与周围的波涛般起伏的芦苇形成一刚一柔的鲜明对比,既是点景之石,也是点睛之笔。
早在辽、金、元、明、清五朝时,这里曾是皇家的狩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的苑囿。据《明一统志》记载:“南海子在京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晾鹰台。永乐十二年增扩其地,周围一万八千六百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南海子。”这处郊外湿地在明朝时,就以优美的环境被评为了“燕京十景”之一的“南囿秋风”。
观鹿台是以青砖石为主材,仿旧城墙砌筑,游人置身其中,动物游离其外,基调自然,构成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场景。东方护生诗画老藓缘墙,败槁布地。
园内的晾鹰台是南海子历史上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的一座囿台,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如今遗址在距南海子公园以南约六里的地方。公园在一座土山顶处修建了一个方形的石台,以此借景定名为“晾鹰台”。
五叶地锦满布墙体,期间夹杂丰子恺的中国传统文化护生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护自然,敬天惜物的诗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利于环境的一面,也是环境教育的特色产物。
更多关于北京南海子公园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南海子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分弓列戟四门开,游豫长陪万乘来。七十二桥天汉上,彩虹飞下晾鹰台。——清代·纳兰性德《南海子》 南海子 分弓列戟四门开,游豫长陪万乘来。
七十二桥天汉上,彩虹飞下晾鹰台。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
就店煮茶古堰边,偶逢父老便忘年。嗟予空忝十年长,闻道惭无一日先。壮子当门能碌碌,诸孙承业亦翩翩。熟思游宦终何得?悔不从公曝背眠。——宋代·陆游《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
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
就店煮茶古堰边,偶逢父老便忘年。
嗟予空忝十年长,闻道惭无一日先。
壮子当门能碌碌,诸孙承业亦翩翩。
熟思游宦终何得?悔不从公曝背眠。郁蒸作不解,风雨来有信,岂惟窗户清,更喜草木润。简编既陈前,灯火亦可近。跂予望圣贤,倾河洗骄吝。扶衰幸未死,吾道其少进。安得平生欢,怀抱为君尽?——宋代·陆游《北窗雨中作》
北窗雨中作
郁蒸作不解,风雨来有信,岂惟窗户清,更喜草木润。
简编既陈前,灯火亦可近。
跂予望圣贤,倾河洗骄吝。
扶衰幸未死,吾道其少进。
安得平生欢,怀抱为君尽?风雨窗常黑,衰翁罢读书。纵横惭七略,废惰失三余。宴坐工夫熟,多闻习气除。韩公未解此,误诮腹空虚。——宋代·陆游《窗黑》
窗黑
风雨窗常黑,衰翁罢读书。
纵横惭七略,废惰失三余。
宴坐工夫熟,多闻习气除。
韩公未解此,误诮腹空虚。
![]()
南海子是什么意思
南海子
拼音: [nán hǎi zǐ]
南海子又称南苑,鼎盛时期曾经筑有周围达120里的砖墙,涵盖了今天城南地区房地产开发的诸多热点地区。俗称:“海子里”。
名称由来
包括:南海子东北部云集跨国企业和各类房产项目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旧宫开发区,北部角门、大红门一线商业居住一条街,南海子中部的南苑—东高地居民区,偏南与亦庄相邻的南海子郊野公园、瀛海镇,南海子正西的新建住宅和发展新媒体产业的西红门镇,西南的大兴区中心黄村镇海子角村和团河行宫遗址,南部的北普陀影视城,东南部的原红星公社太和乡烧饼庄东南侧建国初期曾残留一段城墙角门,后因上世纪60年代被当地村民建房取土、平整土地逐渐消失使得这一古老遗迹现以荡然无存,而这段历史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南苑镇是清末开始繁华的城镇,原名万字地。
历史上的南海子包括了今天的亦庄、旧宫、大红门、南苑、西红门、黄村等。
从永定门向南经沙子口文化用品一条街和木樨园服装一条街,南边就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家猎苑的北大门——大红门。
由于自清末以来一百多年的战火袭扰,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和不断的监守自盗、蚕食、衰败,南海子除了少数历史遗迹,为现代人们经常提起的基本上是大多数人不知渊源的诸多地名。本文的要旨在于回首南海子的昨天,介绍全新的今天,展望更加靓丽的明天。
南海子在元朝称飞放泊,源自元朝统治者在这一片河泊遍布的地区多训练海东青扑捉飞鸟、小兽。为使海东青休息、晾晒为汗水霜露打湿的羽毛,特修建晾鹰台,至今犹存。该地区少有人文建筑,基本上是自然状态。
到了明朝,成祖迁都北京,为了寻欢,于永乐十二年(1414),明统治者把元朝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于明宣德三年(1428)拨军修治南海子围墙、桥道、土墙长约一百二十多华里,四周开辟四个海子门(即北大红门今丰台区大红门)、南大红门(今南红门)、东红门、西红门(今大兴区西红门),同时还修建了庑殿行宫(今大兴区旧宫镇庑殿村)及旧衙门(今大兴区旧宫镇旧宫村)。新衙门(今丰台区新宫村)两座提督官署,并设“海户”把守。这样围墙内便是人们常说的“海子里”。
明朝改称南海子,系因为位于皇城之南,与紫禁城北面的后海、什刹海相对而定名。明永乐年间,修筑土墙,开四门:北为大红门、东为东红门、南为南大红门、西为西红门。为方便皇家行猎,又逐步修建了行宫、官署、庙宇,并派员管理。
清朝时也称南苑,把该地作为专供皇室、官僚行猎和操兵习武的围场。将土墙改为砖墙,在明朝四门的基础上加修5门:北墙大红门东面新开小红门(今小红门桥附近)、苑东北角开双桥门(今亦庄开发区东环中路附近)、苑东南角开?城门(今大兴区大回城附近)、苑西北角开镇国寺门(今南四环马家楼桥东北的镇国寺)、苑西南角开黄村门(今大兴区黄村镇)。乾隆时,为方便进出还开有20多个角门,像大羊坊、马家堡南角门、大兴的高米店等都是当年的角门位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攻占北京同时,也在南苑之内烧杀抢掠,中国独有的珍贵麋鹿被杀掠一空,直到几十年后才重返故里。《辛丑条约》后,清统治者为偿还赔款,在南海子设官产局分割出卖土地;南苑从此解体。
清朝亡后,民国政府 1913年在万字地(后改称南苑镇)设航空学校并建南苑飞机场,1922年冯玉祥将陆军检阅使署和所属部队驻扎在南苑,1937年二十九军著名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在与日军战斗中牺牲在南苑至大红门的公路上。
中国古代有传说中有“四不像”的神兽,那么谁能告诉我它们的详细资料。
古代有传说中有“四不像”的神兽是麋鹿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
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
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
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也相对温和,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
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
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粮”将“细粮”、“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麋鹿 (哺乳动物)
我想问一下太原这个城市怎么样
去过几次,感觉还不错.
太原市简介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位于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主要的重工业城市之一。全市辖清徐、阳曲、娄烦三个郊区县和古交市,城区和近郊划设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五个区,计22镇61乡和50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新建路。
【历史】
太原历史悠久,依山傍水位置险要,自古为军政要地,历史上有晋阳、冀州、并州、太原郡、太原府之称、1927年改为市。晋阳之名始于春秋,遗址在今晋源镇北的古城营。现在的太原旧城建于宋太宗年间。1892年清政府在太原创建了近代工业雏型。
【地理地貌】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东部山地通称东山,是太行山的延续,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主峰罕山海拔1591米;西部山地为吕梁山东翼,海拔1600米上下,主峰北云顶山海拔2659米,为本境最高峰;北部系舟山。海拔1800米,是汾河滹沱河的分水岭,也是忻定、太原两盆地的界山。其间的石岭关与天门关,号称“北门锁钥”,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东西山之间是太原盆地,海拔在 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农业发达。
山西最大的河流汾河,由静乐入境自西向东至上兰村南折流经太原市城区。此外还有支流潇河、屯兰河、大川河、柳林河、凌井河、杨兴河等。山麓地带泉水较为丰富,尤以晋祠和兰村泉水流量最大,境内大湖泊六处,以晋阳湖为最。汾河两岸沟渠纵横,给工农业用水带来很大方便。
【气候】
太原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有雪不严寒,夏季多雨无酷暑,春季多风干燥,秋季温和晴朗。年均气温 9.5℃,一月零下6.4℃,七月 23.5℃。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40至190天,年降雨量500毫米。
【工农业】
全市现有耕地 200多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梁、豆类、薯类等。晋祠水稻以优质著称全省。主要经济作物有疏菜、棉花、油料、甜菜、药材等。
太原市矿藏丰富,以煤最多,其储藏量在250亿吨以上,其次有大量的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铁矿及少量的锰、铜、白云石、石英砂等。太原工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四大支柱、拥有十四大类工业的重工业城市。太原钢铁公司,已成为我国新兴的特殊钢生产基地。此外,轻工业也很发达,主要有纺织、造纸、皮革、陶瓷等。
【交通】
境内是同蒲、石太两铁路的交汇处。 公路辐射网布,交通极其方便,是全省的交通枢纽, 主要干线公路有太原通往军渡、太原通大口、太原通茅津渡、太原通旧关、 太原通下白泉、太原通温家庄、太原通静乐诸线。 城内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纵横交错,交通极为方便。
【宾馆】
太原城内主要宾馆有云山饭店、三晋大厦、晋阳饭店、并州饭店、湖滨饭店、迎泽宾馆、唐明饭店、三桥大厦、山西饭店、山西大酒店等。
【风景名胜】
太原名胜古迹甚多,其中以晋祠最为有名。它位于城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下,风景优美宜人,是形式多样的古代建筑荟萃一处的游览胜地。此外,天龙山石窟、上兰村窦大夫寺、西山大佛、双塔寺和市内的崇善寺、文庙、纯阳宫、古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太原市内的滨河公园、迎泽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等,也是娱乐游览的好场所。
曲靖南海子是什么街道?
曲靖南海子原属马龙县通泉镇,后划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属于西城街道,大海哨社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