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潜水(深度潜水装备)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8 18: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潜水深度常识
1. 潜水基本常识有哪些
  哪些人适合潜水 1.可以轻松的以自由式游100m的距离。 2.对水不会恐惧,在水中眼睛敢睁开。 3.良好的降身体。
下列病患不适合从事潜水运动。 1.酒(醉)后。 2.心脏病。 3.羊痫风。 4.感冒。 5.神经过敏症。 6.气喘。 7.糖尿病。 8.高(低)血压。 9.有关耳鼻疾病。
浮潜与水肺潜水的差异 1.浮潜 skin diving 是以潜水者所能屏息的时间内,在水中潜泳。直到无法再呼气而浮出水面的潜水方式。 2.水肺潜水 scuba diving 指潜水者背负空气筒,藉由筒内的空气在水中呼吸,作长时间潜水的方式。
绝对压力 1.潜水人员所受的压力。 2.绝对压力=大气压+水压(一大气压=1公斤/平方公分)。 3.由於我们一出生就已经适应了大气压力,所以我们较注意的是水压。 4.计示压=绝对压-大气压。(计示压与绝对压之关系)
气体在水中的体积 1.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波以耳定律。 2.气体在水中体积的变化。(气球在水中体积的变化) 3.如果我们以水深每10公尺为一个间隔,对潜水员而言。压力变化最大是在最初的10公尺内。
浮力 1.物体放入水中,与该物体排出的水重相等的力。谓之浮力。。..阿基米德定理。 2.(物体)水中的重量=(物体)空气中的重量-浮力(排出的水重)。
水中视觉与听觉的变化 1.光线进入中后,会有折射现象。导致我们在水中见到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上的体积大上1.25倍。 2.视觉上也会变近。视线距离会缩短为实际距离的3/4。 3.在水中声音传达速度,比在空气中快4.2倍。 4.声音来时,几乎是左右耳同时听见,所以很难分辨声音的方位。
耳压的平衡 1.一般潜水员潜到水深三公尺处,就会感受到耳朵疼痛,那是水压变大的因素。 2.一般的耳压平衡法是,从面罩上面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用力吹气,就能将空气惯入耳管。 3.潜水老手甚至只要做吞囗水的动作或左右摆动下颚,就能使耳压平衡。 4.作耳压平衡时,保持头部朝上较易实施。 5.每往下潜一个深度,就应立即作耳压平衡。尤其是在浅水处,作耳压平衡的次数应增多。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2. 潜水要注意点什么
  一:潜水都需要什么装备
休闲潜水装备:
面镜、呼吸管、潜水服、潜水靴、蛙鞋
呼吸调节器、浮力调整器、仪表系统、配重系统
面镜在水下营造一个空气腔室,可以帮助光线对焦,从而让潜水员看清物体,同时,面镜有个鼻袋包住鼻子,用来做耳压平衡。
呼吸管是在浮潜时用的,用于水面的平趴呼吸。
潜水服用力保温和保护。潜水靴同样。
蛙鞋提供水下推进力。
呼吸调节器,从气瓶提供经减压的压缩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是潜水最重要最基本的装备。
浮力调整器,也叫浮力背心,提供潜水员水面上的浮力支持,不必费力打水,同时,在水下用它来控制潜水员的中性浮力。
仪表系统,包括压力表,读取气瓶剩余压力;指北针,深度针,潜水表。现在这些仪表都可用潜水电脑进行替代,从而加倍提高潜水的安全指数。
配重系统,除呼吸调节器,其他装备在水下都会产生浮力,所以,要用配重系统:铅和铅带绑在腰上,来提供适当的重力,使潜水员下沉。但有些好的浮力调整器本身会有配重系统。
二、潜水的三大条件:
潜水首先要保证安全,必须掌握一些最低限度的技能和常识,我们把这归纳为潜水的三大条件:
有潜水装备——识别,装配,拆卸,用法
会潜游技能——保障自己在水下自由活动的能力,以及排除常见意外情况的能力
懂潜水安全常识——保证自己的潜水不要超过安全的极限,避免在水中的潜在风险。
三、潜水基本原则:
1、身体及精神均需在最好的状态。
2、检查装备情况,调整潜水衣的浮力,把面罩内的水除尽;待一切状况良好后方可使用。
3、遵守潜伴制,避免单独潜水。
4、水肺潜水过程中不要屏气。
5、上升过程中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 18 米。
6、勿使用耳塞,在耳内感到疼痛前,须使耳压平衡。
7、遵守潜水深度限制,尽量避免深度超过 30米(100 英尺),绝不可超过 39 米。
8、水肺潜水须保持普通、正常的呼吸。
9、一定要穿配救生衣。
潜水器材穿着应注意什么:
1、潜水衣分为干式与湿式两种。干式潜水衣可以直接穿上;而湿式潜水衣就必须把身体和潜水衣弄湿后才能穿上,如果在冬天,则可用滑石粉或痱子粉,涂抹在潜水衣内部,以便顺利穿着。
2、救生衣的佩带是在潜水衣之后,并且要注意,穿上后身体要保持一个拳头宽的松紧度。
3、面罩戴上后,必须把前面的头发弄出来,以便避免面罩漏水。如果途中出现面罩模糊,那可以用口水涂抹,或是用烟草、海草也可以。由于潜降时外压增加,那会引起挤压。因此必须用鼻子慢慢吹气的方法来排除面罩的压力,不然面部会受到伤害。在面部进水时,头部需要微微上扬,以便压住面罩上方,让鼻子慢慢吹气将水排除。
4、在潜入水中时,如果水浸入呼吸管中的话,则必须浮到水面上,用力吹气,把水排除才行。其中在吸气时,则要慢,但是吐气则要用力地吹,并且那管中的水必须一口气排除掉。在潜入水中时,还有不能在水中吐气,不然浮上水面后,会没有空气来做呼吸管的排水动作的。
关于潜水的年龄限制:
一般对年龄没有很大的限制,如很多沿海城市,有很多小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潜水;而老年人就视自身健康状况而定。
有以下症状的不可学习潜水:
1、曾经做过中耳手术,或眼角膜手术的人。
2、有肺部受伤病史的,特别是自发性气胸的人。
3、严重的肺部阻塞性疾病的,如慢性废气肿或严重哮喘病的人。
4、肺泡或有先天性憩室或肺部水泡病者。
5、有癫痫或抽筋的病犯者。
6、经常性的晕倒,且不知道原因的人。
7、有心脏冠状动脉疾病,如心绞痛或曾有心肌梗塞病史的人。
8、有红血球病变,如镰刀型红血球贫血的人。
9、是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
10、有长期酗酒或药物成瘾者。
  3. 我要潜水的知识,简短一点,综合一点,50
  浮潜
我们将它分为只浮在水面不潜入水中的活动称为"浮游",而以憋住呼吸期间潜入水中的潜水活动称为“屏气潜水”。
给气潜水
所谓“给气潜水”为,潜水者在潜水期间能得到气体的供应,其也可分为两大类,一为“自给气潜水”、一为“供气潜水”。
潜水者自己携带在水中活动期间使用的气体潜入水中一般称为“水肺潜水”的活动。供气潜水,是潜水者在水下活动期间,依靠一条送气管从水面将空气输送给潜者使用,也称作“水面供气潜水”,近几年来世界各个有名的度假海岸区域,都有这种水面供气潜水活动供游客体验水中世界。
水肺潜水
为了能较长时间地在水下连续潜水,人们要携带填充了压缩空气的气瓶潜入水里,这种方式就是水肺潜水。
此时,潜水者吸的是气瓶内的空气。常有人误以为潜水者携带的这种气瓶为氧气瓶,其实这种认识不对。
水肺潜水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在水中悠游,不过在有限的空气使用完毕之前就要浮出水面了
  4. 潜水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阅读潜水安全注意事项,自己功课要做好
你想潜水也不是一时冲动,阅读好网上总结的一些经验就开始简单的练习吧,可以向教练或者会的朋友请教。
1.检查潜水器材:
潜水前十分重要的环节马虎不得。自己确认好器材交给同行伙伴在检查一遍,为确保安全,潜水运动规定必须两人一组进行。
2.入水:
背上器材,同潜水伙伴一起走入海水(那种后翻后跳的初学者不要学)当水深及腰时,先戴上潜水面罩,扶着同伴穿好脚蹼。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于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身子后转,双脚擦地继续后退走向海中,防止因脚蹼的不便而绊倒。
3.下潜:
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后,跟随教练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海中,第一次体验潜水者,下潜深度不可超过六米。下潜途中应随时观察水压计,把握自己所处的深度。
4.水中移动:
潜到一定位置时看教练手势,即可四处移动(两人一起)游水时身体保持水中姿势。为减少体力消耗,要有规律地摆动脚蹼,不必紧张(小伙伴就在身边)平稳地呼吸,同时正确调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若身子开始感到沉重,调解姿势在浮力调节器也能输入少许空气。观察身边环境和潜水伙伴交换信息。
5.浮起:
潜水结束如果要上浮,首先以手势告诉伙伴准备上浮,两人要缓缓上浮。这个时候要注意,上浮速度必须缓慢,太快会因水压的变化引起潜水障碍(身体因水压变化需要一定时间缓解)。浮上水面后立即在浮力调节器中充入空气持浮力,并换成通气管呼吸。
6.上岸:
浮出水面后游向岸边到浅水处,和入水时一样倒退上岸,上岸后须做好潜水记录。(养成习惯)
如果想更好地体验潜水的乐趣,要认真听好下水前的理论知识做好联系,可以在游泳池练习,初次体验潜水的人,会紧张,希望对即将要来体验潜水的朋友会有所帮助。
  5. 潜水知识:潜水装备多有哪些
  潜水员下水时穿戴和佩挂的全部装具。有重装式和轻装式两种。
重装式:
有头盔、输气管、通信电缆、电话、潜水衣、压铅和铅底潜水鞋等;
轻装式:
有面罩(也有用轻便头盔)、输气管、通信电缆、电话、应急气瓶、潜水衣、腰铅、靴和脚蹼等。使用重装潜水装具在水中工作时必须脚踏水底或实物,或手抓缆索,不
能悬浮工作,并且放漂(即在水底因潜水服中气体过多,失去控制而突然急速上升)的危险性大,所以重装潜水装具已逐渐被轻装式取代。
  6. 潜水低能见度的潜水小技巧
  以下是在低能见度潜水的7个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你在低能见度潜水时应变。 暂停一下 如果你是从事大深度潜船潜水并且接近水底,请你找到并握紧锚绳,冷静的重新检查一下你的装备,再来重新评估一下目前你身处的情境。一旦你的眼睛适应了黑暗,不要害怕,你一定可以看得比你预期的更清楚。通常来说,在水下6、7米以下能见度会比较好,因为浮游生物会聚集在有光源的地方,愈靠近水面会愈密集。善用你的潜水灯,不过千万不要拿光照你潜伴的眼睛,你可以试着照别的地方,让浮游物往灯光那头聚集。 作好中性浮力 微调你的BC充排气阀,让你可以保持较稳定的中性浮力,如果你太靠近水底,你很容易就会将水底的泥沙带起来。 设定一条路线 不管你是跟着你的指北针或是跟着导潜的路径潜水,都请你依你所可以见到的最大能见度下的地形地物设定一条路线,可能是依照礁岩的左边前进之类的。因为在最差的情况下,一条最短及原路返回的路径通常是最佳的选择。 相信你的表组及装备 如果你在低能见度时认为,「指北针可能是错的,我记得应该往另一个方向去.」,请你先停下来,把指北针放平再确认一次。如果你确认指北针的方向与你感觉上的方向不对,请你相信你的指北针。 一样,请你常常检查你的残压表及深度表,并且相信它们,因为在低能见度下,往往上升的速度会过快,而且在有点焦虑的心情下,用气量也会比平常更大。 轻柔的踢动你的蛙鞋 我知道在沙地潜水中,保持与不把泥沙搅起而且又同时可以很近的看到小生物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不过请你试着去练习。或者你可以改用蛙式踢动蛙鞋,或者采用洞穴潜水员的姿式,头稍微朝下,而自然的把脚提高一些。 闭上你的眼睛 如果你确认你已经迷失方向,在那个瞬间,你可以闭上眼睛并且深呼吸一下调整一下心情再作下一动。不要游的太远 如果你从事一个超低能见度的潜水,请你尽量保持游动在一个区域,并且专心的观察水里细小的生物及变化,有一句老话说:"在水里世界一个三英尺的区域里,像是一个世界,里头有暴力、贪婪、性和细微之美.",如果你够细心,或许你下次可以发现。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人类潜水最深多少米
深度潜水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很难的挑战,因为人体内的抗压能力是有限的,在无装备的情况下,生理学家计算人深度潜水的极限在100米左右。
而现实中,无装备的情况下人潜水最深记录是113米,有装备记录是332米。
人类徒手潜水最深记录,113米
这项纪录保持者是探险家吉翁·奈瑞在2006年创造的,他在徒手的情况下(这里的徒手是指潜水者不使用氧气瓶,在下潜及上升时,也不依赖任何外在装置,单以个人体力推进,只凭一口气,徒手勇闯深海),已先后四次刷新此项最具挑战性的自由深潜世界记录。经过多个月来的艰苦训练,吉翁最终在挑战周的第四天,于法国尼斯的Villefranche-sur-Mer刷新徒手深度潜水113米的人潜水极限。而潜水最深的动物,抹香鲸可以下潜到2200米。
人类潜水深度记录是多少
最深下潜深度是1.1万米。
2012年3月26日,卡梅隆驾驶其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成为第一个潜至地球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人。这一深度约1.1万米,大约等于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加上一段阿尔卑斯山的高度。
第一次有人类到达世界最深处是在1960年1月23日,美国人唐·沃尔什与瑞士人雅克·皮卡德驾驶深海潜艇“里雅斯特”号,花了近5个小时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停留大约20分钟后返回。卡梅隆成为人类历史第三位下潜至海洋最深处的探险家,同时也是单独下潜第一人。
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
深度潜水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很难的挑战,因为人体内的抗压能力是有限的,在无装备的情况下,生理学家计算人深度潜水的极限在100米左右。而现实中,无装备的情况下人潜水最深记录是113米,有装备记录是332米。AhmedGabr,现年41岁,埃及人,入红海1090英尺4英寸(约332.35米)深的地方,创造了人类最深的深海潜水吉尼斯世界纪录。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2897-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