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齐鲁大地好客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8 04:2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指的是山东
“孔孟之乡”是因为孔孟都是山东人,“礼仪之邦”是因为曲阜的关系
1、孔孟之乡
孔子是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孟子是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2、礼仪之邦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姬姓封国)都于曲阜(山东省辖县级市),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
山东历史:
夏朝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
商朝建立之前,商的始祖契都于蕃,相土东都在泰山下。山东西南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
商初有八次迁都,其中前两次在山东境内。对山东东部未华夏化的东夷人,商王朝通过盟国奄国、薄姑国等对其进行统治。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文王之子曹叔振铎于曹;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
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
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开创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蚩尤(中华先祖之一)、孔子、孟子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指的是哪个城市?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指的是济宁。济宁,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邻临沂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是山东省政府批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济宁属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淮海平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济宁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山峦绵亘,丘陵起伏。
孔孟之乡 礼仪之邦 出自哪里?
齐鲁大地(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期,东夷各部族就活跃在山东地域。商朝(约公元前半17—11世纪)早朝的活动中心就在今山东西南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著名的齐、鲁两国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256年)在今山东境内两个最大的封国。由于齐、鲁两国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元朝(公元1206~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644年)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与今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
       齐鲁大地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发挥着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思想家孟子、墨子、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和手工艺家鲁班、神医扁鹊、军事家诸葛亮以及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全世界的人将会通过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而了解山东,可以说孔子及儒家思想是齐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山东的一张具有国际影响的名片,有着无可替代的品牌价值。但今天我省除了孔府、孔林、孔庙外,并没有与儒家思想发展相适应、体现儒家思想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文化载体,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因此,打"孔子牌"应作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借助儒家思想扩大国际影响,吸引国际资本应成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大课题。
孔孟之乡指的是哪些地方
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
地域面积为11187平方公里,人口808.19万人。2013年,济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01.54亿元。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济宁行政规划图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夏朝,境内设任国,也称“仍国”。
商朝,境内除任国外,还有奄、厥、卞明等封国。其中,奄曾为商王南庚的都城。盘庚迁都于殷后,奄为商属国。
西周,境内有任、厥、邾、极、茅、鲁国。其中,鲁乃为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奄的封国。
东周,境内的任国,春秋时属鲁,战国时属宋又属齐。鲁国于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此时,境内的封国还有茅、极、邹、方与、胡陵等。
秦朝,废任国,置任城县、亢父县,属薛郡。曲阜还设有鲁郡。
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属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济东国改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东平国。
东汉,境仍属东平国。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析东平国置任城国(微山县鲁桥镇)。此外,还有鲁国。
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任城国改为任城郡(微山县鲁桥镇)。境内还置有山阳郡、鲁郡。
西晋,境内置南平阳侯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又复为任城国。此外,境内还置有高平国、鲁国。
东晋,境内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所据,曾置有任城郡、鲁郡、高平郡。
南北朝,境内仍置高平郡。宋永初元年(420年),任城并入亢父县,属高平郡。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复置任城郡。
隋朝,境内先后置有高平郡、鲁郡。
唐朝,境内设鲁郡,后又改为济州、又为济阳郡、泰宁军。
宋朝,境内仍置济阳郡、济州。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境内的兖州升袭庆府。
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原以巨野为治所的济州迁往境内的任城。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境内的济州升济宁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设济宁路,置总管府,领3州7县(州又领9县)。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仍治任城,领3州12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改府为州,只领3县。同时,兖州升兖州府,驻滋阳县,领27州县。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领3县。雍正八年(1730年)改为散州,不领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升为直隶州,仍领3县。当时的兖州府,辖10县;它和济宁直隶州同属兖沂曹济道。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2年)废济宁直隶州。民国三年(1913年)1月,设岱南道。民国四年(1914年)6月,设济宁道,辖25县。
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进驻济宁,以城区和近郊设立济宁市。同年9月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7月14日,山东兵团再次收复济宁,济宁第二次解放,仍称济宁市。同年8月划归山东省,属鲁中南行署。
1950年5月,济宁市降为县级市,改属滕县专区。1953年,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专署驻地济宁市。1954年10月,济宁市曾改为省辖市,由济宁专署督导。但不久,又改为县级市,仍为专署驻地。
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为济宁地区。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市。
位置境域
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
最北端是梁山县小路口镇邹桥村,为北纬35°57′;最南端是微山县高楼乡,为北纬34°26′;最东端是泗水县泉林镇,为东经117°36′;最西端是梁山县黑虎庙乡高堂村,为东经115°52′;总面积11187平方公里;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
人物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中国思想家,儒家创始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中国思想家,儒家。
颜子(前521年-前490年),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尊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追封为“充国公”。元代时又加封为“充国复圣公”。至此颜回便被尊称为“复圣”。
曾子(前505年-前432年),春秋末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又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
鲁班,中国建筑之祖。
左丘明,春秋末期著名史学家,著有《左传》和《国语》。
王弼,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
郗鉴,金乡人。东晋重臣,历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官至太尉。为王羲之岳父。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济宁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2827-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