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木川辅仁中学(青木川辅仁中学程立雪)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3 00: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雷镇辅仁中学在哪里
风雷镇辅仁中学在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
根据风雷镇辅仁中学学校官网可知,学校地址位于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所以风雷镇辅仁中学在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
辅仁中学校门酷似笔架,笔架后面就是文房四宝,文人墨客的用武之地。
鸡鸣三省的青木川,因《一代枭雄》被人们熟知,辅仁中学沿用至今
三省交界总会让人觉得神奇,区区一小块区域往往凝聚了三省文化的冲击,又汇聚成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让人着迷。
陕甘川三省的交界青木川更是被赋予了种种神秘,作家叶广芩的《青木川》更是对青木川讲解的细致入微,也让我迫不及待的目睹这个大名鼎鼎的青木川。
我们从文县一路东行,山高谷深,一片碧绿,在碧口古镇目睹白水江汇入白龙江,幽深的峡谷给人无暇的遐思。很快就来到了青木川,青木川曾是陕西汉中入川的要道之一,因入川道旁有一棵青木树而得名。
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何辅堂、魏正先、老邬、风雷镇、回龙场……这些似曾相识的名字再次唤醒了我对于这里强烈的冲动。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
青木川古镇第一眼看到就是一片古香古色,在茂密的树林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青木川算是商业化不太严重的地方,里面满满的生活气息,三省的 美食 遍布每个角落,在这里绝对不会为吃什么而发愁。
首先如果你想把整座古镇尽收眼底。那只有在回龙阁。爬上山顶,你才会真切的感受到这条老街唤做"回龙场"是多么的贴切。800多米长的回龙场老街沿河而建,婉若游龙。一幢幢民居顶部的青瓦则更像是片片龙鳞。清晨登上回龙阁,恰巧又遇到云雾,为这里平添了几分仙气。
回龙场老街上的民居有着清末民初典型的陕南民居特色,稍有规模的院落都有形制不一的天井。门楼墙壁上都有精致的雕花,造型独特的屋顶联通贯穿,整个镇子里的这条河不偏不倚流经了每家每户的门口,加上绿树成荫,群山呼应,仿佛置身仙境。
这条河名为金溪河,河床曲折,如一条玉带蜿蜒,镇中的古朴因为这条河被衬托到极致,青砖黛瓦,水波粼粼,一派和谐美好的样子。
河上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名为"济川桥",这座桥可谓命途多舛,民国时期工程还未完工之时便垮塌了,魏辅唐随即把石桥改为木桥。可惜的是,这座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木桥在他离世的那一年,也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所吞没。
到了2002年,宁强政府又在风雨桥原址修建了一座石桥,命名为"飞凤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站在飞凤桥上,一边是古朴的老宅子,一边则是新建的酒店客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老的交替也预示着这里会越来越好。
在魏辅唐统治 青木川的民国中后期达到繁盛的顶峰。在魏辅唐的经营之下,全盛时期的回龙场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用现在的话说,绝对是一条集商贸、 娱乐 、金融、餐饮于一体的金街。
回龙场里第一个看点就是荣盛魁,这里是当地一个著名的青楼。
整个房屋的排列与设置完全就是一个大的船舱,越往上船舱等级越高,房屋的布置越精致,里面的姑娘也越上档次。
第二个看点就是烟馆,大烟毒害国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里地处三不管地界,大量种植大烟,虽然牟利颇多,更多的则是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走出回龙场接下来就去辅仁中学,这座辅仁中学曾多次出现在电视剧和书本上,本以为是虚构,没想到它不光真实存在,而且至今仍然在使用。曾经聘请省城西安的老师来此授课,让这里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我们也不难看出这里人对于知识的重视。
最后最重要的看点就是魏式庄园。
从空中俯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田字。老院建于1929年,是典型的中式建筑。新院则建于1932年,为西式建筑,院外还有警卫室,弹药库。老院和新院的外围都有荷花池和凉亭,一派小桥流水的陕南风景。魏氏宅院是当年魏辅唐生活和处理政务的地方,由二进式新、老两宅组成,两宅相对独立又连成一片。
老宅子建于1927年,是典型的中式建筑。新宅建于1932年,为西式建筑,中西结合也尽显其独特之处。宅院前是小桥流水,鱼池,凉亭北凤凰南龙池两山相应有"凤凰遥对鱼龙池,神仙居墅度华年"的赞语,新老宅院珠联璧合,宏伟壮观,是青木川标志性建筑。
1952年4月27日,宁强县人民法院以恶霸杀人反革命罪判处其死刑,押回青木川处决。1982年为其平反,定性为开明绅士,并在青木川立碑。
纵观一代枭雄的一生,夺权杀人、种烟违禁,斯士一生是魏辅堂一生两污点。修桥筑堰,重教育人,此邦千载数功臣。我想,这也算是对魏辅唐最恰如其分的评述了。一代枭雄的一生有辉煌,有贡献,一座青木川古镇承载了太多的 历史 。
青木川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导语:青木川古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传统老街区、古老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情画意;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篇分享青木川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青木川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1、回龙场老街(国保单位):始建于清代,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地理位置偏僻,明清以来自然形成商业中心,民国时期,当地豪强魏辅堂利用地理优势和国家内忧外困之际,把持地方政权,对青木川古街进行了规划和整治,在风貌上形成一致风格。古街沿河布局,随河弯曲而曲,平面呈弧形。全长860余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存民国时代建筑50余座。古街建筑风貌完整,布局仍然保存了原有的形式,个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 。这些建筑,或中西合璧、或造型奇特、或气势恢宏,无不展示了房屋主人的霸气和大手笔。如今的回龙场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一座座木结构二层老宅雕梁画栋,街面青砖回廊、流水潺潺,依然炫耀着昔日的繁荣。
    2、烟馆,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繁复的雕花门窗,木板吊脚楼。
    3、荣盛魁,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简洁大方,是魏辅唐的二哥,人称魏老二的产业,经营从外引进的洋货,有洋肥皂,煤油等等。
    4、乡公所,位于老街中部,俗称洋房子,为中西结合的建筑,高大宏伟,为魏辅唐办公场所。
    5、洪盛魁,位于老街上部,为罕见的旱船式建筑,为三层雕花中式建筑,是魏辅唐的大哥,人称魏老大的产业,整个建筑为船式造型,房间设计为各式船仓,按等级为三省往来商贾提供娱乐服务。
    6、辅仁中学(省保单位):建造在青木川镇回龙场老街后南面一个小山坡上,1942年开始修建,1947年竣工落成,首任校长魏辅唐,后为刘甲三,解放后改为青木川中学,现仍为学习。现存大门、大礼堂、宿办楼三座建筑,重修文昌宫碑1通,整个布局合理,非常讲究传统的对称美,房子的风格是很西式的,高大宏伟,由魏辅堂邀请上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而成。辅仁中学校门酷似笔架,是魏辅唐对对面笔架山的联想,他认为笔架后面就是文房四宝,文人墨客的用武之地,学校就是出人才的地方,所以令工匠把校门做成了笔架型。
    7、魏辅唐宅院(国保单位),位于距离老街不到一里路的魏家坝,由毗邻的老院子和新院子两套天井院子组成。旧宅建于1929年,为魏辅唐住宅和处理公务的地方,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结构上采用传统形式,为典型中式建筑,由两进天井院子组成;新宅建于1932年,为西式建筑,高大气派,外面有警卫室,弹药库,还有榨油坊。两套院子外有荷花鱼池。
    8、另外有"秦陇古栈道"、摩岩石观音、邓艾将军石、二郎神脚印、石门关、金缸峡等等。
       交通指南:   
    火车:从西安出发,乘火车(建议乘K165次)可选择开往四川方面的多列火车,到阳平关站下车,然后转乘阳平关到青木川的长途汽车;自驾车线路:西安出发:建议走西汉高速公路,具体路线为:西安→汉中→宁强→青木川,全程450公里;
    成都出发:京昆高速转兰海高速,具体路线为:成都→绵阳→广元(速与兰海高速立交)→青川→余家湾高速出口下高速→姚渡→青木川,全程336公里;
    兰州出发:兰海高速,具体线路:兰州→陇南→余家湾高速出口下高速→姚渡→青木川,全程580公里。

鸡鸣三省,青木川往事
朋友向我推荐青木川时,我问他那里有什么。他回答,土匪。
我一惊,以为他开玩笑,后来查看了些资料才发现,那里不仅有土匪,还有鸦片。当然,那些都是解放前的事情。
烟雨青木川 (万蜜/图)
当我坐上绿皮车到小镇阳平关住了一宿,接着第二天赶大早坐 汽车 前往青木川,并在中途因遇到危桥要走路过桥换另一辆小班车时,我对青木川的偏远终于有了些概念。山路崎岖,两侧都是一片翠绿,这里通 汽车 不过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事情。即便是在2001年,叶广芩来青木川考察时,他们的 汽车 也一度陷入泥坑里,一行人被迫在大石头间步行。现在路自然修好了,可依然有危桥这种不稳定因素。你也可以选择坐高铁到宁强县,但要去青木川的话,还是要再转班车。
金溪河穿镇而过,河的一侧是老街,始建于明代,街道蜿蜒800余米,如一条卧龙,所以又叫回龙场。另一侧是新街,街上多为仿古建筑,沿河还有一条古镇标配“酒吧街”,不过我们去时是淡季,大多数酒吧咖啡馆都未营业,倒给了潺潺流水难得的清静。酒店、旅馆、民宿一直开到了古镇外,据说旺季时还会供不应求。
让我非常惊喜的是,回龙场还维持着一副古朴的模样。虽然从飞凤桥过去,两侧的老房子被千篇一律的商业店铺占领,卖着基本类似的点心、馍馍、山药片和油炸小鱼,但只要稍往两头深处走去,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小娃娃拿着零食在石板路上嬉笑乱跑,老人把簸箕放在门槛上,坐在门边切水萝卜,一旁的炉火里煨着热水。野猫窝在街角废弃纸箱里,百无聊赖。村民刚从山里摘回来野生猕猴桃,只比鸽子蛋大一点,装了好几盆直接放在家门口卖。我花十块钱买了一袋子,果肉软烂,汁水顺着手往下流。
灰瓦缝间长满了青苔,瓦当的纹样已变得模糊。屋顶上,两块砖夹着一个小小的电视“锅盖”,木板门歪歪斜斜,里面关着的是酒厂、小卖部、可供参观的老屋子和不为人知的久远生活。远山淡影笼罩在层叠交错的屋檐之上,屋檐下,挂着的“一代枭雄”、“鸡鸣三省”、“回龙场街”的红旗早已褪去了颜色,和缓慢的老街日子融为了一体。
青木川回龙场老街 (万蜜/图)
民国时期,就在这样一个上百年不变的山坳坳小地方,出了个大土匪——魏辅唐。解放前,秦岭山高水深,活动在这里的土匪人数有好几万。魏辅唐从小好斗,不过并没有长得一副英雄盖世的模样,他胖胖的,两颗门牙露在嘴外。出生贫寒的魏辅唐靠娶了一户富裕人家小姐而起家,后来慢慢成了青木川当地武装的头号首领,他的人马号称“宁西人民自卫总队”,手下人人穿军装,俨然正规军队的模样。
魏辅唐把青木川变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长达二十多年。当时汉中地区种植大烟的不少,很多军阀甚至靠种植大烟来发军饷,魏辅唐当然没错过这样的致富机会。他让青木川漫山遍野都种满了罂粟,街上也开起了烟馆,当地人没有因为大烟而一蹶不振,反而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原因是魏辅唐规定大烟只销往外地,他自己不抽大烟,也严禁手下人抽。
他用贩卖大烟赚到的钱买了很多军火设备,进一步扩充自己实力。他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有文化的人却极为推崇,不惜重金去外地迎娶了一户书香门第家的女儿,试图为自己生出更有墨水气息的孩子,虽然并没有成功。他还花钱在青木川修建了一所学校,工匠都是从上海请来的。镇里每个娃娃都可以免费上学,若是穷人家孩子要干农活去不了,他会让手下专门逮去学校。
他虽对外面世界充满忌惮,却毫不避讳那些新鲜事物。据说他在山外买了一辆 汽车 ,没路开不进来,就让人拆了把零件背进来,再重新组装。这辆 汽车 不时在镇里短短的街上,“嘟嘟”一响从这头开到那头。也有人说,他买的不是 汽车 ,而是正宗的上海黄包车,不过作用一样,就是拉着太太小姐在小镇里瞎转悠。
就这样,这个土匪虽做了不少恶事,但在当地人心目中却留了个“魏老爷”的好名声。
在烟雨中俯瞰青木川,就是这么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万蜜/图)
魏辅唐拥兵自成一统,自然招来过官方的不满。民国33年,恰逢大烟收获季节,魏辅唐在青木川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烟交易会”,烟贩子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当时的县长觉得这样明目张胆贩卖大烟太离谱,于是派保安大队前去查烟禁烟。谁知道保安大队长在魏辅唐吃喝的招待下,不仅没查烟,还揣了很多回去。
县长一看不行,便亲自带着警察出马。虽然对魏辅唐的热情招待毫不理睬,但在山上查烟时遇到了打冷枪,他见势不妙,只好作罢。
下一任县长不信邪,带着心狠手辣的警保大队长再来查。魏辅唐早就收到消息,先把镇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检查队来时,他照旧好吃好喝招待。不巧,这位大队长就是个大烟鬼,最后在烟馆悄悄过足烟瘾就借口走了,查烟又不了了之。
这是徐种德向叶广芩讲的许多魏辅唐的故事之一,被作家写进了《青木川》书里。
来凤桥 (万蜜/图)
叶广芩来考察时,访问到了魏辅唐曾经的得力下属徐种德,他曾被任命为自卫队少校参谋主任,是书中许忠德的原型。徐种德就是当时魏辅唐资助去外面求学的学生之一,他考入了川大 历史 系,但因时局动荡,为了报答魏辅唐,他决定从成都返回青木川助其一臂之力。不过这一回来,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青木川,也没能继续自己的 历史 研究志趣。
走在回龙场老街上,很难错过“种德书屋”。它并不是一家书店,而是徐种德曾经居住的老屋。屋内墙上挂满了字画和照片,楼上还提供便宜的住宿。门口摆着一排排《青木川》,是徐种德儿子的签名版。一位自称为徐种德孙女的女生,在熟练地介绍着这间书屋和家人的种种往事。牌匾“种德书屋”四个字为叶广芩亲笔题写,它和老房子一起,成了一个游客拍照的景点。
种德书屋 (万蜜/图)
青木川的其他所谓景点也都与魏辅唐有关。荣盛昌曾是镇上的百货公司,经营着从外引入的各种洋货,它是魏辅唐大哥的产业,现在成了一个老酒坊。荣盛魁则是魏辅唐二哥的产业,因其独特的旱船式造型被保护起来,这里曾是往来烟贩子们享乐看节目的地方。自然还有烟馆,精致的雕花门窗内,打造的是吞云吐雾的温柔乡。更不用说金溪河上的飞凤桥,它原名为“风雨桥”,最初为木板廊桥,也是魏辅唐出资修建。
徐种德不仅知识渊博,还会讲英文。他的英文,就是在魏辅唐主持修建的学校里学会的。这所青木川辅仁中学,如今还屹立在小镇南面的山坡上,继续培育着当地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据说学校大礼堂边的柱子上,刻着巴洛克风格的浮雕,整座建筑充满了西式味道。在民国大山深处草寇横生的青木川,孩子们竟可以接受到如此现代的教育,实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魏辅唐经常在大礼堂上发表讲话,但讽刺的是,他最后也是在这里遭到公审和镇压。
学生们正在上课,我们没能入内参观。站在辅仁中学老校门外,可以俯瞰整座古镇。没读过几年书的魏辅唐写过这样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行人往复任勾留。那管中日战争事,闲居乐土度春秋。”它依然被刻在魏式老宅的门柱上,讲述着这位土匪的人生观。
辅仁中学 (万蜜/图)
魏辅唐用他的能耐,独霸青木川,让这片法外之地维持着秩序,直至解放军进来。上世纪八十年代,魏辅唐被平反,改称为开明绅士。“魏老爷”虽然离开了几十年,但他的印迹却深深刻在了青木川的每个角落。青木川的故事,几乎就是魏辅唐的故事。
网上很多对青木川的介绍都说这里有古道遗存,可又都没有详细的指引,我们询问村里人,得到的答案也是模糊不清。青木川连通陕、甘、川三省,这里有古道并不出奇,它的东面有往来川陕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西面是连接川陇的阴平道。《青木川》书中,有一位来这里找古道的博士,他走上了老县城附近的傥骆道。但这条古道究竟在哪儿,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决定沿金溪河逆流而上,走到西沟里去寻找答案。
从古镇往西走几百米,再沿河往北,就能到长沙坝村的入口,也是进入青木川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入口附近修了一排整齐的房子,正值午饭时间,大家都端着一大碗面,蹲在自家门口吃。右侧河道很宽,一座吊索桥横跨其上,有个女人蹲在河边的石头上浣洗衣裳。
这是一条修好的沿河公路,两侧山峦起伏,顺着山谷一直往北,就是西沟了。刚开始不过是普通的河谷风光,远山氤氲在发白的天色中,灌木铺满了山坡,呈现出深深浅浅的绿。越往里走越清幽,不时有几只红嘴蓝鹊从眼前掠过,它们飞的时候,长长的尾巴羽毛摇摇晃晃,像竹蜻蜓一般。
有一处水积得很深,变成墨绿色,倒影着对岸陡峭的岩石。石头呈淡蓝色,被水长年累月冲刷出了一层又一层的纹理。若要问旅途中有哪些时刻让我念念不忘,我想在西沟里远远望见一头静止不动的小梅花鹿,便属于其中之一。小梅花鹿就藏在这些石头的缝隙里,若不是朋友眼神好,我大概发现不了它。它像受伤了一样,在那里静静站着,没发出一丝声响。我们也不敢动,生怕惊扰了它,就这么悄悄看了好一会儿。后来返程时小梅花鹿消失了,它应该找到了山林里的家。
西沟里,石缝间的小梅花鹿 (万蜜/图)
山谷里有很多废弃的老房子,不过那散落在河边的田地却丝毫不荒芜,长满了各种蔬菜,老屋边还摆着一排排蜂箱。颜色艳丽的衣服裤子纱巾被随意拴在树枝上,成了潦草的稻草人,为这寂寥的山野增添了一种奇怪的氛围。
大约四公里后走到公路尽头,终于在长沙坝村遇到了一位务农的大叔,他说整个村子在2008年地震时受到了很大损害,现在村民都迁到入口我们看见的那排房子里去了,老屋虽然荒了,但他们还会回来种地和收蜂蜜。
西沟里废弃的房屋和河谷 (万蜜/图)
从废弃的长沙坝村再往前,才是穿行于河谷间的小路,当然也是更为有趣的徒步路线。由于人烟稀少,野草丛生,我们沿着隐约存留的线路而行,踩着枯叶,踩着苔藓,踩着陈腐而古老的气息。一些路段颇为陡峭,还有好几次要踏石过河。无数巨大的石头占领着河道,或许它们就是地震那年一齐轰隆而下,堵住了流水顺畅的去处。大石头间,形成了很多碧绿但清澈见底的水池,幽静极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听风听水,手机没有信号,感受短暂与世隔绝的愉悦。
走了大概两三公里后,路边草丛里出现了一块石碑:梯子崖栈道遗址。我们找到了古道。
梯子崖栈道遗址 (万蜜/图)
古人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凿出了上下的石阶,崖壁上,还留有好几处方方正正的栈孔。当我正拍着栈孔时,突然惊喜地发现,周围平滑的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凑近想看看写的什么,但这些文字无头无尾,有的也已斑驳风化,只隐约辨认出“……是修造崎岖之路,子孙福寿之报……上下三十余里路,道阻险行者……”大约是古道沿途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字吧。
又往河谷深处走了一小段,除了古道,再没有看到其他碑刻,估摸着天快黑了,我们只好返程。虽然没走到头,却也不虚此行。
陡峭的古道让我们暂时与世隔绝。 (万蜜/图)
离开青木川的那天上午,天空下起小雨,四周山峦早已隐没在雾气中,登上回龙阁远眺时,古镇灰瓦在水汽里一片朦胧。我如同青木川一样,被包裹在了层层叠叠的山里。这里不再是“独立王国”,但魏老爷的故事在继续流传,传统的生活方式还在默默延续。
姚渡火车站离青木川不过十来公里,是距小镇最近的火车站了,每天上午,那里有一趟绿皮车过路去广元,这也是当地人最常用的进出青木川的路线。去火车站的路上,我问司机,“我们现在到哪个省啦?”他说,“一出青木川就到四川,再往前不远就是甘肃了!”
万蜜
何辅堂的原型是谁
何辅堂的原型是魏辅唐。
魏辅唐少小勇猛好斗。几年私塾之后,加入地方民团,任过团总、区团长、自卫队长、宁强县独立自卫大队长、宁西人民自卫总队长、川陕甘9县(文县、武都、康县、江油、平奚、召化、青川、宁羌、彰明)联防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
同时为红帮首领。统治青木川20多年,政由已出,人称“土皇帝”。民国13年(1924),因他本性争强好胜,经常上街玩耍,就伙同他朋友魏达帮杀死隔房的舵爷,夺了枪,然后在茶馆招集乡绅、名流说话,要大家推举新的主持人做舵手,这样,他就顺理成章成了青木川的舵把子。
扩展资料:
是小城青木川马帮之子,是个留洋归来的建筑大师,睿智勇敢,身手了得,是个有着大智大勇的男子。回国后父亲已被奸人所迫害,为了报父仇而卧薪尝胆,并从此陷入多方势力的倾轧中,在报仇的过程中毅然投奔了解放军,并最终为家乡青木川带来了和平解放,成为了一代枭雄。
何辅堂,为人正直不阿,欺强怜弱,善于机变。胸襟似海,双肩如铁的一代枭雄;人称“何司令”,其豁达进取,兼善一方的开明绅士。
在穿着方面何司令标新立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穿出了自己的风格,对待事情方面何司令也不会按常理出牌,常常引经据典,在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辅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辅堂
陕西青木川,一个如名字一样美的地方
“青木川”——------初听到这个名字时,我就很心动。
这让我想起在一篇帖子上看到网友写的“木质门窗轻拂尘,深街古巷低吟史,谁言桃源无觅处,青木川上看留云。”尤其再看到陕西旅游局宣传手页上的照片,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坐落着一座古镇,不喧哗,不热闹,周围被青树包围,就像一位婉约的女子,静静地倚在窗前,她的正面被一面桃扇遮掩,隐约错落。当时,我就决定要去青木川看看。
北方的古镇是以建筑闻名,像山西的平遥古城,历史恢弘厚重。还有西安的城墙、临潼的兵马俑,这些都带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访北方的古镇时,心情总有些沉重,不自觉就会想起历史的种种过往。
在这之前,我也没有去过南方的小镇,算是一种遗憾吧。上学时读戴望舒的《雨巷》,我深深痴迷于南方小镇的幽静和狭长的小巷。今年4月份的一趟青木川之游,让我打破了对南北方古镇的认识, 才知道北方竟也有这种“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
四月份去青木川,是最好的季节,天上飘着濛濛细雨,心情有一丝小忧伤,走在路上,青树新绿,柳枝摇曳,尽可漫无目的地走着,什么都不急。
我们一行三人各自撑着一把花伞,走过老街,沿着石桥,踩着木梯,上到了山顶的回龙阁。站在阁楼里,整个镇子尽收眼底。小河流淌、炊烟袅袅、云雾绕山,山谷下错落有致的小房子安安静静地沐浴在细雨里,烟雨里还弥漫着丝丝农家做饭时柴火的香气。
我们沿着一排塑有小狮子的河边,走到了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街边是保存完好的青砖灰瓦土胚墙、灰窗木门铁锁子的古建筑,门前小水潺潺而流。常见三三两两的老人烧一盆木炭火围坐一起,说着家常抽着老烟侃侃而谈。他们古铜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咧开嘴砸老烟时可见稀稀拉拉的几颗黄牙,我约莫他们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可生命老态龙钟的征兆在他们身上一点儿也看不见。
爽朗的笑声,氤氲的烟圈,平和的心态,这才是生命历经波澜壮阔后该有的姿态。我想这里肯定有很多百岁老人吧,在这片诗意的小镇上安享晚年,静候天命。
我们又沿着老街走访了几个特色景点。街上有特色的建筑还有洪胜昌、乡公所、洪盛魁等,辅仁中学就是其中颇具盛名的一个。它坐落在老街后南面一个小山坡上,兼具西式风格和传统对称美的建筑风格,据说是一代枭雄魏辅唐捐赠给青木川人民最好的纪念,也是古镇一个靓丽的景点。
辅仁中学不大,但校园建筑古朴而美观,因为是学校,多少还是有些神圣的庄重感,一是为教育,再就是历史的积淀。现今,这里还在作为学堂,发挥着它的教育本色,我们游览时还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离开学堂时,我留意了它的校训:“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这句话出自《孟子》,大意是顺从天意就是人生之道,修炼品德,保持本心就是教育。这和现今的教育理念“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比,是多么纯粹深刻啊!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所谓大道之简,最好的教育也不过是要顺从本心,培植本性,专注其身。
不知不觉,已经夜幕时分,踏着青石板的街道,走在狭长的小巷,我们都有些饿意,此时街道上也飘来各种香味,我们一家家寻过去,发现每家都是特色小吃。从香酥脆的核桃馍到色香味俱全的汉中热米皮,酱猪蹄,荷花鱼等,这真是一个吃货的天堂。独特的地方小吃,虽不是山珍海味,却锁住了众多游人的胃,温暖了游客的心。
对于美食,我更喜欢简单质朴的做法,最好是出自农人之手,因为这是家常的味道,味蕾里满溢着爱的记忆。走过一个地方,吃过那里土生土长的美食,才不枉到此一游。
在这里闲逛,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慢节奏;在这里漫步,没有浮华和喧闹的声音,只有时间在静静地流淌。走在下着雨的石板路上,能听到旁边雨滴敲打树叶的声音,偶尔也能听到几声乌鸦叫,给老街更添幽静。
古老的小镇建筑,恬静的自然风景,浓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百姓乡民,谱写出恬适的生活气息。沏一壶清茶,翻两页书卷,任时光暂缓流淌,任心静不问繁华。
这片并不大的天地,却有着悠悠的古色古香,来到这里,心突然就能静下来,让你不由自主地忘掉城市的热闹繁华,重归乡村的宁静安然,我想这才是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风尘赴赴地来一场游行的目的。
青木川,我爱她的名字,更爱这个古朴的小镇,也愿她永葆这里的诗意,经年后,再来此游,心里仍藏恋意。
文‖会飞的小蜗牛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2209-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