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一篇固始根亲文化节“征文”
写作思路:运用实例把固始根亲文化节的表现和精神阐述出来。
今年初,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固始根亲文化工作作出了批示:“把活动组织好”,对办好文化节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阳市委、市政府,固始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探讨后,决定将“固始根亲文化节”提升为“中原根亲文化节”,明确2010年固始根亲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思路为:提升一个品牌,打造一个载体,构建一个机制,做好五个结合。
即:用根亲文化建设引领固始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挖根亲文化精髓,擦亮“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品牌,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为载体,把根亲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农村试验区、商贸旅游、和谐固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实施“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工程,努力把固始建成具有根亲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固始县委、县政府和170万固始人民为办好第二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不懈努力。”固始县人民政府县长曲尚英说。
一年来,固始县重点维修了陈元光祖祠及“七星拱月”墓地、王审知故居遗址、施氏祖陵、黄氏宗祠、苏氏蓼祖庙、郑成功衣冠冢、吴其浚墓等根亲文化古迹;拨付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对固陈路、沙泉路景观大道、陈元光祖祠、安山奶奶庙、九华山风景区、柳木谷景区等景点、景区和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建;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商业化运作正在规划建设唐朝风情街;采取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的办法,规划建设了根亲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中华根亲文化博览园等一批根亲文化重点工程。
一年来,固始与闽台的交流和联谊更密切。8月23日至9月1日,由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方波率团到台湾开展中原(固始)根亲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中原(固始)根亲文化风”。10月10日至13日,在福州、泉州两地开展“中原(固始)根亲文化福建行”活动,通过根亲联谊、文化展演、考察访问、民企座谈、项目推介等专题活动,扩大了中原根亲文化在闽台的广泛影响。
谈到固始根亲文化的发展前景,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方波满怀自信:“我们正在探索和借鉴成功的文化产业开发运作模式,正在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固始根亲文化产业新体制,把根亲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推进器。
以建设根亲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实现根亲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招商引资、旅游产业、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拉长、延伸、拓宽根亲文化产业链条,用根亲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闽台两地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一、地缘:一水相隔的闽台两岸在远古时期同属闽台半岛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岛屿连为一体,构成广阔的大陆架平原,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台湾与福建才被一湾海峡相隔至今。
二、血缘:两岸的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其基本类型和制作技术与祖国大陆南方地区极为相似。“左镇人”、“清流人”就是跨过如今已沉降于万顷波涛中的“东山陆桥”从福建到台湾的,我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是他们的祖先。
三、文缘:福建人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建立“血缘聚落”和“同乡聚落”,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使泉州、漳州的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而且至今在台湾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布袋戏、木偶戏、东鼓戏、芗剧、闽剧等莫不来自福建。台湾同胞信奉的神只,如妈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临水娘娘等皆是福建传说中的人物。
四、商缘:商、周时期,闽、台两地的人员交流和生产技术推广就有所加强,输入台湾的青铜工具和青铜武器,提高了当地的生产能力。汉晋隋唐时期,福建与台湾之间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宋、元时代,台湾在行政上开始归属福建辖区,闽台经济交流更趋频繁,商业贸易往来日渐繁荣。明、清两朝,福建向台湾的移民经久不衰,两地的生产技术、农业品种交流及商业贸易往来急剧增长。
五、法缘:台湾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后期。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一直都是作为一个府受福建管辖,因此历史上就有了“九闽”之称。
![]()
固始县的介绍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穿境而过,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固始县位于东经115°21′~115°56′,北纬31°46′~32°35′。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东与安徽省霍邱县相接,北与安徽省阜南县隔淮河相望,西北、西、西南分别与淮滨、潢川、商城三县相连,南与安徽省金寨县分界,东南角邻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同时也是河南省首批五个重点扩权县(市)、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1固始自古文风昌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2固始书法群体备受国内外书法界关注,被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因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人口南迁,其后裔又逐渐播迁至闽、粤、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2每年承办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固始县是贫困县吗
您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固始县是贫困县。固始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是一个农业县,人口约为5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90%以上。固始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贫困率较高,贫困发生率达到了30.7%。固始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贫困率高,是贫困县。
河南省固始县划市叫什么市?
截止2020年3月8日,固始县仍为信阳市下属县区,并未设市。固始位于河南东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县域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同时是全省确定的五个加快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十个省直管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
因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成为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
扩展资料:
固始是一个区位独特的门户要地。固始是河南面向华东的东南大门,是“东引西进”的桥头堡,受中原经济区、皖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交叉辐射,既处于信阳、六安、阜阳小经济圈辐射的交汇中心,又处于郑州、武汉、合肥大经济圈的内腹地。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固始县东与安徽省霍邱县相接,北与安徽省阜南县隔淮河相望,西北、西、西南分别与淮滨、潢川、商城三县相连,南与安徽省金寨县分界,东南角邻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
参考资料来源:固始县政府——固始县情资料
祖地是什么意思
固始县,被海内外华人尊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并被誉为“全球华人最向往的根亲圣地之一”。 作为历代中原人南迁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历史上,固始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南迁运动。一次是在唐武则天年间,公元686年,光州固始人陈元光设立了今福建省的漳州,为中原汉民族大规模垦殖闽南的肇始;二次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光州固始人王审知统一了八闽,在福建创建了闽国。这两次南迁运动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带到福建,并深刻地影响到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明末清初,闽南人渡海来到台湾,是台湾地区最早的开发者。据1953年台湾官方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唐朝的“光州固始”。与此同时,闽粤老城区的贫苦百姓也远隔重洋,南下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与印度尼西亚群岛寻求新的生活,称之为“下南洋”。
闽人千百年后不忘追怀先祖,将陈元光与王审知尊为“开漳圣王”与“八闽人祖”。今天,在闽台之地和东南亚各国,仍有许多人祭祀陈元光与王审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