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弦琴院(七弦琴独奏曲)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9 00: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潍坊学古琴的地方?
1/6 分步阅读
一、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
很多人一时兴起会报名参加个古琴班,然后就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想坚持就坚持、想放弃就放弃。有的推托工作忙、有的推托生活累。其实,只要按时定点、连续不断。只要每天坚持弹,哪怕就是5分钟也好。就怕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不练了。所谓“三日不弹手生棘”就是这个道理。古琴是积累的过程(其实不管学什么都是一样的),很久不弹了是技艺会往后退的,你以往的坚持都废弃了,而每天坚持一点点。技艺虽然不会猛进,但是还是在慢慢累积,向前走的。古琴学了就是帮助你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的。
2/6
二、  从一开始就要有好姿势的习惯
古琴的身体姿势、左右手手指的姿势、使用的力度一定要从刚开始就以准确的姿势去练。最好请专门的老师纠正。就拿古琴一般是看左手,很少看右手这个习惯。很多人就没有养成这个好习惯,犯了古琴一大忌----“左顾右盼”。还有比如就是右手很多人的手指用的力度方向不对,再往下学难度高的曲子就会力不从心了。弹琴的仪态是很重要的。所以,情愿学得慢,也要学得精。建议隔些时候,请人将自己在弹琴的视频录下来,因为人通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录下来后就发现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装面大镜子,对着镜子弹,就能经常纠正自己的姿势和仪态了
3/6
三、      多听大师的CD培养古琴乐曲的节奏感
古琴的节奏是很神奇的,虽然很多老师打谱安排的节奏,但是因为每个人对同一首曲子意境的理解不同,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节拍去弹。古琴的魅力之一大概就是指尖流淌的是你自己的心境。弹到熟练后,有许多微妙的变化完全是自由发挥的。所以建议多听听大师的CD,熟练了。你在弹曲子时,就能自然而然跟着大师弹出的这首古琴曲处理的节奏感。就象练书法,先从“描红”练起。慢慢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情绪也就可以了。
4/6
四、      多看看古琴曲背后的故事
在准备学一首新的古琴曲时,建议找些相关的资料。了解这首古琴曲背后的故事、描写的意境、甚至相关的诗词歌赋,加上听CD。这样在自己学的时候就更能把握情绪。容易达到古琴的最高境界“手随心动、心随意动、人琴合一”。当然,这些知识是要慢慢积累的。
5/6
五、      习惯默背
在学好一首曲子后,最终是要享受在弹的时候的一种乐趣,假如一直边看边弹就无法完全沉浸在这首曲子里了。所以要将喜欢的曲子一定要背出弹。所以在有空的时候学会默背,比如在地铁里、在等公交车、在开无聊的会等等都是很好的默背时间。
6/6
六、      有计划、有目的地克服古琴指法技巧
古琴现在也有了级别之分,很多是随着级别的上升,技法和速度就加多加快罢了。假如每次一首曲子从头练习,碰到新的难点的技法要练成,很费时间。建议给自己下目标,比如今天我主要练一个锁的指法,开始的时候可以弹一曲开手小曲,然后就不停地练这一技法。给自己设定一个计划、将古琴常用的技法一一练就。以后遇到同样的技法就很快能继续下去了。
一家之见、希望有更多的琴友指正、补充。

张子盛老师作为古琴大师,艺术经历如何?
张子盛一一古琴演奏家、教育家。自1999年于天津文庙创办国内首家职业琴馆“张子盛古琴艺术中心”起。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研发出“开指五步”教学法,吸收传统古琴技法精华,强调基本功的拆解性训练,使海内外众多古琴爱好者受益。下设天津七弦琴院优秀青年琴家辈出,桃李天下。 并醉心斫琴研究,屡有佳作出品流传,其代表的作品有《张子盛古琴独奏曲集》、《妙指冰弦》、《楼兰散》、《大中致和》、《闲居吟》、《龙翔操》、《别镜和鸣》、《文王操》等。同时作为国内各个大型琴事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先后发起: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古琴学会成立、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全国古琴打谱会、全国古琴师资培训、保利院线中国古琴春季巡演等活动。并受聘多家大学客座教授,推动古琴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现任中国乐器学会民族器乐学会副秘书长,古琴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理事,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津七弦琴院院长。
1989年学琴,师从津门九疑派琴家高仲钧先生、李允中先生。又先后求师刘丽、吴文光、龚一、李祥霆等诸多名家。为使自己博涉多优,还问道于津门词家张牧石、曹长河、王焕墉诸前辈,书法名宿余明善先生。并拜著名学者义宁陈云君先生为师,为琴外之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2000年后受吴景略先生所开创虞山吴派的影响愈深,特别是吴文光先生的心理表现主义体系,对其演奏风格和审美产生的影响。在对虞山吴派的进一步研习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运指华美、取音纯净、注重以心取韵、心韵合一的演奏风格。2010年开始,更加深入对各流派特色曲目的研究与吸收,并将研究的心得运用在打谱与创作之中,取得一定成果。他坚信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之一是差异性,如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将是艺术的末路。从艺以来陆续发表的琴曲演奏作品近百首,已录制为多种类型音像制品,并出版各种教学书籍、工具书等。
琴著众多,包括:《琴学门径》(中国书店)、《重修琴学门径》(中国书店)、《古代琴歌精华校译》(参与主编)、明《松弦馆琴谱钩沉》(上海音乐出版社,执行主编)、《古琴指法谱字集成》(中华书局)、《中小学古琴基础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等佳作流传。在推动古琴传承与发现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古琴演奏家是谁?
著名古琴演奏家是巫娜。巫娜,生于重庆,9岁开始学习古琴。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女士。200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 教育家李祥霆先生。
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2015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古琴专业教师。创国内首家古琴在线教育平台——缦学堂。
人物简介
她是活跃的跨界演奏者,不断和爵士,摇滚,实验等领域的音乐艺术家合作。同时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演奏古曲,探索古琴即兴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
常年往来演出于亚洲、欧洲、美国等各个国家。2008年3月,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纽约作为期五个月的访问学者,考察以及研究西方当代艺术和音乐状况。
2010年,开启“古琴剧场——巫娜的选本”系列演出,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与音乐家共同来进行与古琴的对话。巫娜结合自身的习琴经验,创办了古琴在线教育机构【缦学堂】。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78392-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