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
[img][/img]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img][/img]
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含黄氏大宗祠、月轩黄公祠、黄氏名贤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坐北向南三祠并列,由东至西依次为:月轩黄公祠、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均属清代大式建筑,总面积1667平方米,分别由该村黄氏族裔、同治进士黄槐森及其兄德森倡议,于同治至光绪丙子年间(约于1862-1876)陆续建成。建筑格局均为三进连庑廊夹天井布局,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石础青砖墙,硬山式顶,抬梁木架构;绿釉瓦当滴水。建筑群气势雄壮,祠内外保存有石刻、木刻、砖雕、灰雕等多种饰物,其中以放置祠前的6只神态各异的石雕狮子最为精美。黄氏大宗祠基本保存原来的建筑格局,具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同时又是带有浓烈的地方…[详细]2、宁阳黄氏祠堂
[img][/img]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img][/img]
黄氏祠堂(俗称黄家家庙),座落于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庄西南村老街东段路北,建于1851年,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南北长30.6米,东西宽18.9米,占地面积580平方米。黄氏祠堂为二进院落,门开八字,左右各一门墙成扇形敞开。中为七层台阶,台阶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石台,与门墙平行。石台与门墙外首,东西各一尊石狮,雄壮威武。拾阶而上,便是祠堂大门。大门的上方有一横匾,上 书-“黄氏宗祠”四个大字,为清朝两广总督耆英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所题。正对大门路南,有一影壁,长6米、高4米,中有砖雕拼合的巨形瑞兽麒麟图。走进大门,是一进深3米的门厅,出门厅,是前院,原有立柱飞檐,半厦前挑的二门,上有横匾书“…[详细]3、田口黄氏宗祠
[img][/img]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
[img][/img]
田口黄氏宗祠口黄氏乃邵武峭山公第十二子福公的后裔。由福州洪塘至安砂逐步发展到清流洞口、田源、田口。田口始祖仁忠公,一度徙居极下,直至十一世孙文光才迁田口,迄今700百余年,繁育了三十七代。后人为了报效祖德筑祠祭祀。据考该祠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坐西向东,坐落清流县田源乡田口村,占地400余平方米。尊崇文光为田口肇基祖,祠号“光裕堂”。清道光六年大修一次,门楼石刻浮雕,鳄鱼翘角、气势雄伟,门楼正中题刻“黄氏宗祠”四个大字,神龛上安放着0牌位,天井中有通道,祠内牌匾林立,有“父子明经”、“三代贡元”等等。1992年,众裔孙又献工献料,集资维修,加修门楼,瓷砖贴面,琉璃瓦盖顶,室内门窗,…[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