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白帝城武侯祠
[img][/img]
[img][/img]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三国时的蜀汉皇帝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宫。临终前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诸葛亮。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现存的白帝庙系清代建筑,包括明良殿、武候祠、托孤堂、观星亭等,此地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还有水八阵,在奉节县城东约六里的长江北岸,据说诸葛亮曾在坝上垒石而成八阵图,俗称“水八阵”。……[详细]242、铜梁武庙
[img][/img]
[img][/img]
铜梁武庙位于铜梁县巴川镇民主路,时代为明。铜梁武庙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飞凤山上,始建于明,原庙在成庆门外,明朝万历年间奢崇明叛乱被焚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增建,咸丰十年(1860年)李蓝起义义军围城被焚毁,同治六年(1867年)移于凤山之上。1987年和1995年曾进行维修。庙坐西北而向东南,四合院布局,占地3300平方米。存前殿、正殿、左右厢房。武庙建筑群“庙宇幽深,庙貌辉煌,适城中诸庙而上焉”。2000年,铜梁武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243、潼南禹王宫
[img][/img]
[img][/img]
禹王宫位于双江古镇正街43号,建于清初,座西南面东北,呈三进复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2216平方米,建筑面积2556平方米。清末民初利用该建筑创办学堂,存有戏台、左右两厢戏楼、正厅、后厅等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临东南的关庙与西北面的张飞庙,建于清初。关庙于光绪二十年重建,有歇山式和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其柁墩、撑拱镂空镏金,窗棂、柱础刻工细腻,雕琢精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受到参加全国民居学术研讨会代表们的一致赞誉。电视剧《凌汤圆》、《故乡的足迹》有众多镜头都曾利用此建筑拍摄。2009年公布为重庆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244、僰人岩墓
[img][/img]
[img][/img]
永新镇清溪河岩壁上的僰人穴居、僰人岩墓文化遗址,当地人称之为“蛮子洞”,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链接僰人,是明清代以前生活在巴蜀南部山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生活于荆棘丛林之中,被称为披荆斩棘的人,所以“僰”字就是在“人”字上加个“棘”字。僰人习惯于在岩壁上凿穴居住,死后也在岩壁上凿穴置棺,形成岩墓,或将棺木悬于岩壁,形成悬棺。汉代以后,僰人称为僚人。岩壁上的这些居穴和墓穴的洞口面对清溪河,周围还刻画了许多文物价值极高的岩画,诸如人物、阙、虎、马、鸟、昆虫、玄武图、叶脉纹等,极具文化价值。……[详细]245、重庆林园
[img][/img]
[img][/img]
时代:1938-1946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批次:第七批林园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办事处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内,地处歌乐山南麓,为一处环境优美的山麓台地。1938年11月,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购得此地,为蒋介石营造官邸,至1939年夏,官邸主楼落成,其后逐渐修建一、二、三号楼,并建成一批配套设施,建成后的林园成为蒋介石、林森等国民党要员在重庆的主要居所。1940年,蒋介石将其官邸主楼(-楼)赠与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1943年林森病逝后,便安葬于园内,官邸亦改名为“林森陵园”,简称“林园”。美龄舞厅位于沙坪坝区山洞林园26号,曾作为接待外宾大客厅。1945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下榻林园,宋美龄以主人身份举办舞会,邀请马歇尔参加,此后,这里作为重庆的舞会中心盛极一时,后称美龄舞厅。抗战胜利后,“美龄舞厅”歌舞不断,许多重大会议在此召开。美龄舞厅为一处典型中国固……[详细]246、塔坪寺
[img][/img]
[img][/img]
始建于宋代(1146年),耗时22年,于1168年终告完成,至今已有830余年的历史。塔坪寺原名小昆仑古藏寺,在明代万历年时重建后更为为塔坪寺,1986年被列入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占地500平方米,为整体四合院建筑,是集寺、塔、坊、表为一体的建筑群体,也是我国中原地区自唐以后失传的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实物。寺内有建于公元1167年的石塔,建于1612年的牌坊,还有清代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左右厢房以及铁塔和云愣碑(经幢)等文物。塔坪寺依山而建,四面山势逶迤奔腾,中则塔峰耸峙。寺庙大门为砖石结构,左侧为接引殿,殿旁有华表一对,高5米,相距3米,为长方形石柱,顶立雄狮,下置鱼盘。从通道迂回而行约40步,有一石质仿木结构牌坊,二重歇山顶四柱三门,坊高12米,宽7米,正中有第一胜境横匾,题有万历壬子岁建,匾下门楣有人物浮雕及动物饰纹,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湛,是明代坊门建筑的精品。通道尽头为清代经……[详细]247、龙崖城
[img][/img]
[img][/img]
龙崖城位于南川市马嘴乡马嘴村,时代为南宋、元。地处金佛山风景区北面,海拔约1784米。龙崖城始建于南宋,地处金佛山风景区北面,海拔约1784米。龙崖城所在马嘴山,山势雄奇,山前侧一巨石耸立,状若马耳,极为壮观。据《明史。地理志》记载,马嘴山原名“马颈关”,扼川黔咽喉,山高路险,四周悬崖绝壁,惟马颈关处有一独径通向城门,具有“一将守关,万人莫敌”之势。在军事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为兵家所必争,被誉为“南方第一屏障”。2000年,龙崖城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248、独柏寺正殿
[img][/img]
[img][/img]
时代:元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潼南县批次:第七批 该建筑位于涪江河北岸一级台地上,前距涪江70米,今独柏寺仅存正殿及后殿。正殿修建于元未,为歇山建筑,通高6.7米,台明高0.7米,四角亮柱施斗拱,角柱升起.面阔三间通宽13.6米,进深9.8米。整个建筑占地305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梁架结构,用材较大,最大柱直径0.48米,柱子高5.5米,四周檐面铺二重椽,前檐下均施斗拱。现为独柏小学使用。据说此建筑是重庆地区现最早的木建筑,对研究当时的木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详细]249、秦良玉陵园
[img][/img]
[img][/img]
秦良玉陵园位于石柱县城东7千米处,占地20多公顷,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前临龙河,背靠回龙山,园内青松茂密,园外翠竹依依,陵园正中是秦良玉墓两座,据传,秦良玉之墓共有48座,孰真孰假,世人莫辨。此处墓碑-有:“……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横额为“功名一世”,左右联为:“袭土服清懿,锦袍帛带仰官仪;勤王有明祯,巾帼一人骁将略。”碑两侧有麒麟各一,左右还有青狮、白象、石俑、石马各一。陵园中另有秦良玉兄弟和后代子孙及麾下将领的墓葬20余座,陵园前可见龙河岸边的“仙人洞”,此乃悬棺群。……[详细]250、马跑教堂
[img][/img]
[img][/img]
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太平村大足教案发生地,时代为1909年。大足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因此又称石马天主教堂,是清代光绪年间震撼世界的余栋臣起义反洋教后,清王朝赔款1,186,100两银子,由法国杜、孟二神甫修建的特大教堂。光绪三十年(1904)建毕大经堂,宣统元年(1909)钟楼和小经堂竣工,占地8880平方米,是清代大型的西式建筑物。图为高36米的教堂钟楼,系天主教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2000年,马跑教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251、重庆市关岳庙
[img][/img]
[img][/img]
重庆关岳庙原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建设公寓,始建于明神宗年间,原庙规模宏大,共有大小殿堂36间,其中有三重大殿,正殿供奉着高约3米的关帝铜像(现在三峡博物馆内),后殿供奉岳飞,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供奉关羽、岳飞像,是川渝地区有名道观。明末失火被毁,清康熙年间,由总督李国英恢复重建,1914年奉大总统令将岳飞像请入,改名关岳庙。原关岳庙是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也是川东道教活动中心。民国时期,巴县道教会、重庆道教会、四川道教联合会会址都设于此,成为重庆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道观。……[详细]252、清溪古地道战遗址
[img][/img]
[img][/img]
清溪乡望乐村位于秀山城西14千米处。我国地道战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古代秀山苗族人在-压迫的斗争中,曾采用过地道战的战术,清溪古地道战遗址,为此提供了佐证。1976年,当地人发现了一纵横交错、蜿蜒曲折、东西走向约1000米、高1.5米、宽0.5米、每距10米左右有容一人藏身的掩体,壁上有放置照光用具的土墩的地道。地道底平,顶部为“人”字形拱架结构,可容一人弓身而行,壁上经油烟熏过的痕迹隐约可辨。考察中,还发现有铁制兵器和挖掘工具,经初步考证,该地道为明代苗民的防卫工事。 ……[详细]253、大宁盐场遗址
[img][/img]
[img][/img]
大宁盐场遗址地处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后溪河狭长的南北两岸坡地上,是一处拥有两千多年制盐历史的工业遗址,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该遗址是我国开发较早的以自然盐泉为基础的盐业遗址,是川渝盐业开发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该遗址盐灶群规模大、数量多,盐泉、输卤管道、蓄卤池等遗存保存齐全,完整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制盐生产流程;该遗址规模宏大,功能分区清晰,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和,具有非常好的保护利用价值。2019年,大宁盐场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254、重庆交通银行旧址
[img][/img]
[img][/img]
交通银行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打铜街14号,原为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办公地。该建筑方向为坐北朝南,为钢筋砼与砖石木混合结构,地面五层,局部六层,面阔22.1米,进深24.5米,共有57间房屋,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25平方米,为巴洛克式风格,内外装饰富丽堂皇。该建筑建于1935年底,1937年底被交通银行购得,此后作为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办公地址。2013年,交通银行旧址作为“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之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255、涂山窑遗址
[img][/img]
[img][/img]
重庆涂山窑遗址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传教士、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曾对此作过调查,取名“重庆的建窑遗址”。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文物考古部门作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发掘出窑炉、淘冼池、作坊等遗迹和大量器物标本。其中2003年发掘的酱园窑址,在700多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17座窑炉,密度之大非常罕见,还出土瓷器、窑具等遗物数万件。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对地层、窑炉和器物特征的分析,可推断出涂山窑的烧造年代约始于北宋中期,兴盛于南宋,结束于元初。……[详细][上一页][第1页][2][3][4][5][6][7][8][9][10][11][12]
[13]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最后一页][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