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装备
›
生死荒原路 52天首次单人完整横穿大羌塘|西藏骑游|单车 ...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344
|
回复:
0
生死荒原路 52天首次单人完整横穿大羌塘|西藏骑游|单车旅行|骑行游记|骑行路线|山地车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骑行小博士
当前离线
积分
7513
窥视卡
雷达卡
骑行小博士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3-30 10:53:0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美骑编辑按:本篇是美骑特约撰稿人湘君的原创访谈,感人至深,美骑网获得转载授权,在此特别感谢。湘君简介:资深旅行者、媒体人。个人公众号“奇记”,致力于原创旅行人物访谈,专注记录了一批户外旅行者的传奇人生,以期激励更多人成为在路上的奇迹。曾任上海背包客户外平台主编,出版有游记作品《天上阿里,与神耳语》。)
【前言】
羌塘,中国最大无人区。它是世界独有超级荒原,也是最神秘探险之地,深度寒荒,野兽横行……不属于人类的死寂。
2010年,《北方的空地》横空出世,横穿羌塘成了无数户外人的终极梦想。六年间,或失败或失踪,却无一人能完整横穿。在这些挑战者中,有一个叫“石头”的疯子,今年4月,我听闻他孤身进入羌塘,只觉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只当已给妻子留下遗嘱的他,必定消失荒野。
半年后,却收到他寄来的近10G沉甸甸资料,他还活着,并带回这第一次完整横穿羌塘的非凡旅程——那一片仅凭血肉之躯,仿佛永远穿不过的荒原,他凭着石头般顽强,终于打破了这个不可能。
背景资料丨横穿大羌塘
羌塘,中国最大无人区,涵盖藏北、阿尔金、昆仑山、可可西里。方圆60万km2,平均海拔5000m,是世界独有的超级荒原,也是人类生命禁区。
2010年4月,探险作家杨柳松开创了人类第一次单人自力横向穿越羌塘的先河。横穿羌塘从此成为最顶级徒步穿越线路。杨因雨季受阻,未能东进可可西里的遗憾,也成为众多后来者试图完成的挑战。六年间,却无一人能完整横穿。
2014年12月,资深骑友李聪明在横穿时,于可可西里勒斜武担湖失踪。(相关阅读:《李聪明失联续:无人区意外找到自行车 5大疑问未解开》)
▲石头此次横穿GPS路线图。友情制图 / 鸵鸟
2016年3月,上海驴友吴万江(网名“石头”)在2015年横穿失败后,再度只身进入荒原——自西藏界山达坂,从西向东沿昆仑山脉,贯穿藏北、可可西里直至青藏线雁石坪——单人无后援,以推行伞帆自行车的方式,52天约1350km,终于首次完成了完整的横穿大羌塘线路。
志在羌塘丨不顾一切的梦想
▍时隔一年再出发
2016年4月2日,黄昏羌塘,一个人,一柄铲,身后一辆重达180斤的自行车,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挖掘,深入这片神秘荒原已5天的他,在孤身寻找什么?
抖落密封袋上的尘土,尘封360多天的气罐一个个露出来。跟着重见天日的,是他石头般坚毅的决心。
埋下这些气罐,是在整整一年前。被虐到咳血的石头和队友,站在荒原风雪交织的入口,无奈选择放弃,也埋下了明年再来的誓言。而此刻,他终于又站在这里。茫茫天地,一个人,一条心,只为横穿羌塘。
“羌塘”,从2013年完成33天雅鲁藏布江徒步穿越,这个地名开始魔咒般占据了石头的心。那一年,他爱上徒步不过3年。3年当兵、20年海员工作的野外生存能力,让他在户外如虎添翼。短短几年,就几乎走遍西部徒步虐线,直到把目光投向最具难度的大羌塘。
看了20年大海浩瀚,他也想去羌塘,看看荒原是怎样浩瀚。并且越了解越着迷,这一片被众人仰望的探险之地,从藏北到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横穿,竟始终无人走完。
究竟是怎样神秘,一次次阻断前行脚步?他开始渴望试试自己的极限,是否穿得过这最后荒原,走出一条真正完整的横穿。
▍冷酷羌塘
历时一年半筹备,2015年3月,石头和挚友大林一起终于挺进羌塘。荒原迎接他的,果真是想象中的浩瀚。扎营在黄昏荒原,灿亮夕阳镀过无边野草,天连着地的满目金黄,一如海上波光。
这浩瀚,让人痴迷,也深感渺小。渺小的他们,真穿得过如此广袤的荒原吗?
茫然感压迫下,他们忍不住拼尽全力,只愿每天能走得更远一点。结果是,第一天累,第二天更累,到了第五天,还没适应高寒的身体,在冒进透支中,终于发出预警。
咳嗽,停不下来的猛咳,根本无法入睡。忍着前行,又是一夜咳嗽,直咳得胸腔钝痛,磐石的心也忍不住动摇了。茫茫荒原,前后无援,才起步就身体出状况,怎么去面对将近70天的未知挑战?
第六夜,帐外风雪大作,帐内两人谁也没说话,只是此起彼伏咳着。但心里都清楚,再满心不甘,也只能撤了。
撤退在大雪纷飞的清晨,埋下气罐和重来决心,不甘地踏上回头路,身后缓缓关闭的荒原,正风雪交织。这样美,也这样冷酷。冷酷得让他竟如此轻易就败下阵来?他只能告诉自己,明年一定回来。
▍从大海到荒原的浩瀚
自信满满出发,才起步就收场,这让石头没法甘心。漫长又短暂的一年,他心心念着羌塘,哪怕同伴放弃了,他依然不曾动摇,一定要再进荒原。
总结教训,精简行装,锻炼身体,而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磨练内心。因为这一次,将只有他一个人去面对荒原的浩瀚。
2016年春,中国南海海域,所有海员都熄灯沉睡时,石头总会一个人摸黑到甲板上,独坐一两个小时。
眼前是茫茫海洋,心里是遥远羌塘。黑夜笼罩中的它们,如此相似。一样无边无际,一样孤独未知,一样狂风浩荡,让人止不住胆寒。
这是他独家的心理模拟训练。一夜又一夜,一次次假想独自一人置身无边黑暗的处境。当一颗心可以平静面对黑夜深海,石头知道,他可以“上岸”再出发了。
▍内心征战
只是,大海面前镇定的一颗心,才到拉萨,就被打乱。熟悉羌塘的朋友说,他一个人能活着走出来的几率,只有30%。
各种劝阻,一时眼前打转。每个人都在问他行不行?问多了,他也快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了。毕竟他将走进的是几乎不属于人类的荒野世界。计划70天穿越里,一路高寒干旱、风雪雷电、野兽横行……单人无后援,危险更甚于海洋。
他开始忍不住失眠,最放不下是远在上海的妻。6岁小学相识、半生相伴的她,甚至不知他将孤身进入羌塘。他对自己有信心,却也为她准备好了一切,包括遗嘱。
他在信上写,如果我真的回不来了,也是留在我最爱的野性自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应该为我高兴而非悲伤……
孤胆前行丨一个人的圣地与墓地
▍最难的第一步
一个人面对荒原,最难其实是迈出第一步。3月29日,西藏西缘界山达坂,石头推着运载全部补给的180斤重自行车,终于一个人迈了出去。
决绝向前,却也满心忐忑。装备靠谱吗?食物够吃吗?最初几日,各种怀疑,焦虑得他上火到口腔溃疡。
直到第五天终于走到去年埋气罐的地方。深埋气罐,历经荒原的春夏秋冬,崭新如昨,一如石头的决心。而此刻,他矢志不渝又来了。
他终于找回决心,当晚扎营时,却是又一个晴天霹雳。去年此地,曾取过水的湖竟然不见了。望着长达50米、龟裂干涸的湖盆,那一刹,他有些懵了。
一路全干的海子,最后一处牧民提醒今年大旱,至今只下过两场雪……所有不利细节顿时涌上来,拉着心直往下沉。所有问题都可以克服,唯独“水”不行。计划70天,近1400公里路,哪怕有几天找不到水,后果都不堪设想。
那是石头心理压力最大的一晚。宿命般纠结,去年他在这里撤退,今年难道又走不下去了?
再往前,他将一个人被深度干旱包围。一路湖海干涸、盐碱遍地中,他能确保水源,而不渴死在荒原吗?一遍遍看地图,确认计划的30多个取水点。做好最坏打算及最谨慎准备——每天背3-5天备用水——哪怕干涸一大半,应该也能支撑70天。
缺水阴影笼罩,可此刻还远没到绝境,他决定向前,至少拼尽全力。而非等到老了,后悔曾因内心胆怯,而和荒原一次次擦肩而过了。
▍行路难,风助力
当缺水恐惧都被克服,向前决心终于压倒一切。代价是从此每天要多带近20升/40斤的水。
羌塘路难,除了极少数路可骑,大部分只能靠推。而每多一分负重,就多一分阻力。他曾预估自己极限是220斤,为此不惜削减食物。而此刻,为了不被渴死,他终究不得不推着极限负重前行。
▲左上:所携带46公斤食物;右上:过滤雪水所剩沙石;左下:每日糌粑早餐;右下:黄土浑浊的饮用水
遍布荒原的软沙石,几乎是推不到一百米,就得停下来喘。碰到重沙地,更像加了10个刹车,1小时走不出1公里。茫茫荒原,只他一人,埋头推一辆220斤重的车,在大地上一步一磨,没有尽头地坚持着。
更要命的是上坡,翻越海拔超5200m红山达坂,稀薄氧气、无尽陡坡,简直崩溃。推三步喘两口气,一遍遍告诉自己,不怕苦,不怕慢,但一定要坚持住,然后咬牙向前。
最艰难的上坡,却也是惊喜的开始。下坡路上,试着打开车尾特地自制的伞帆,狂风竟推着他和车一路飞驰,野马般一天狂奔出30多公里。
大半天上坡的痛苦,瞬时被刮去九霄云外,只觉得苦尽甘来。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起初并不抱太大指望的装备,会是如此神器。
只是杨柳松也曾试过类似伞帆,用不到一天就散架。他吸取教训,把骨架改装成金属钢条的伞帆,又能在羌塘狂风中支撑多久呢?
▲石头此行,在自行车后面加装了一个自制伞帆。伞帆由尼龙布和金属钢条焊接而成,顺风时可提升一定速度
▍寻水前行
对于羌塘一刻不停的风,石头可谓又爱又恨。4-6级顺风时,风可推着伞帆助力。但更多时候,羌塘的风铺天盖地,他根本不敢打开“宝伞”,生怕钢条都被吹折。
20年海员经历,无数次台风洗礼,让他更能察觉并承受住天气的瞬息万变。但海上,尚有轮船庇佑。荒原里,却只能靠血肉之躯硬扛。
一次正顶风推车,瞬时就天昏地暗,眼睁睁一团超强沙尘暴席卷而来。没处躲,也来不及躲。只能就势把单车一放,整个人抱头背风躺倒,任狂风夹着沙石,毁天灭地般直拍了半个小时。
不怕地狱折磨,石头唯一怕的,是断水。想不到的大旱,让沿途河道全干。只能靠零星山坡积雪,一路勉强维持。地势走低,雪没了,就靠岩石夹缝里的冰。
至于能不能遇见,全靠老天赏脸。这时候,备用水简直比黄金还珍贵。每晚,他都要守财奴般盘点剩余水量,盘算着前方水源。却有一次,水袋竟刮到车上。发现水全漏光,石头简直心都凉了。当晚一滴水没有,那忐忑就仿佛头顶悬着巨石一样。
好在第二天顺风,宝伞助力,让他一天走出38km,原本两天的距离。天黑前,总算找到一处小小的结冰海子,石头简直欣喜若狂,发现宝藏般灌满所有水具,直呼老天保佑。
▲无边干旱,常常走一天不见一丝水源迹象
▍无人区里的“人”
就这样一路找着水前行,在第17天他终于抵达羊湖。走到荒原深处的这面湖水,意味着横穿完成1/3。
提前一周的速度,让石头又欣喜又欣慰。在这里,他第一次敢放下计算富余的几斤糌粑,甚至埋了最后几包烟。为了尽量多背水,他实在是多一克负重都带不动了。
也是在羊湖地带,石头在无人区遇见了唯一的“人”——死寂荒原,一路十几个看不清字迹的木桩,孤零零伫立在风中。资料上说,这里长眠着70年代进入羌塘测绘死去的年轻战士。
他也当过兵,一样来自成都军区,一样曾有为国捐躯的豪情。只是,他们真的永远留在了这片荒原,亲人却一辈子也不可能抵达,哪怕再看上一眼。
这时光交错的生死相遇,让石头万分感慨。他在墓牌前久久伫立,也终于给妻子打去卫星电话,告诉她,他正身在羌塘,一个人。妻子的回应很温暖也很窝心,“从今往后,哪怕是羌塘,也必须我陪你一起去。”
深入荒原丨穿过野狼横行的风雪大地
▍与狼同行
走过羊湖,走向更深的羌塘,荒原也终于向这个勇敢闯入者展开最深处的美丽。
艰难推行的视野里,开始撞进越来越多野生动物。一次翻过山坡,开阔盆地,上百只藏羚羊,生机盎然向西奔跑着,让石头只觉得历尽艰辛,终于抵达秘境。
食草动物多了,也意味着更多食肉动物逼近。幽灵般出没的野狼,早已一次次观察、尾随着他。但没有足够胜算,野狼不会发动攻击。越慌乱,越可能遭遇不测。那么,每次遇狼,更多是彼此气场的较量。他必须镇定。
但冷静如他,在多达17次遇狼经历中,也有过惊魂。一次痴迷拍摄藏羚羊,一个黑影猛地就从乱石后飞跃而出,是狼!石头顿时一惊。
猝不及防的是,这匹狼正百米冲击向他冲过来,直到只剩30米,野狼突然转向,猛向藏羚羊冲了过去。另一头野狼也窜了出来,包抄助攻般扑向羊群。
短短几十秒,两只狼就追着羊群,旋风般消失在小山包里。剩下石头一个人目瞪口呆,还来不及反应,就结束了这一场凶残的自然大戏。
更骇人是穿越第30日凌晨3点,猛听见帐外一阵拖拽声,石头连忙惊呼,立时间睡意全无。迅速拿起鞭炮扔出去,再喊一声,操起砍刀,拉开帐篷一看,黑漆漆夜色中,他的头包竟已被狼拖出去10多米。
他不怕狼,但这样的黑夜偷袭着实惊心。一整晚,石头都开着报警器,握紧折叠砍刀,忍不住冷汗直冒。手持1.5米长砍刀,他坚信只要是独狼或双狼,自己都能脱身。但如果再多,他也只能听天由命……
▲一路遇狼17次。一次双狼尾随,最近距离仅十几米
▍风雪迷踪
更让石头焦虑的,是第二天开始不停的大雪。想要趁早离开此地,几次出帐却被扑面风雪挡了回来。一个人呆帐篷里,忍不住就开始担心河道即将开化,冬眠的熊该苏醒出仓……
只是坐等几小时,各种负面假想就轮番登场。石头觉得不行,必须走,不能让自己停下来胡思乱想。
哪怕已是下午4点,顶着强劲风雪,他又咬牙出发了。积雪阻力更大,哈着腰拼命推,一天才走出6公里。可他觉得,哪怕雪再大,只有走在路上,所有问题才能被忽略无惧。
是夜,暴风雪更加肆虐。大雪夹着碎石拍打帐篷,让石头直担心帐篷会被撕碎。一夜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打开帐篷,简直怀疑自己是否还身在世间:触目白茫茫一片,没有天也没有地的空蒙。
惊叹于这纯粹美丽,他也陷入更大困境。大雪覆盖了所有路迹,甚至一切参照物。GPS低温自动关机,只能凭指北针和直觉突围。一个人,一辆车,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向不知道在哪儿的远方。
▍雨季将临
和风雪一起吹来的,是雨季将临的号角。越往前,脚下的土越软,推车越发艰难。靠近若拉措,湖水开化,已是沼泽遍布。扎营湖畔,第二天醒来帐篷周围全是熊爪印。南岸甚至羚羊白骨遍地,俨然盗猎或动物缠斗的杀戮场。
想快速通过这是非之地,一路强碱水的河床却满是淤泥。不过2km的距离,走了4个小时,一次次车陷下去,几乎是拼了老命拉出来,直折腾到连人带车全是烂泥。
行路越来越难,但让石头欣慰的是,仅仅42天他就已逼近羌塘横穿与南北线的交接点——多格错仁强错。
一日不停歇的跋涉,加之伞帆提速,他竟比计划整整提前了10来天完成2/3的横穿。盘点着还算富余的食物补给,石头觉得自己终于看得见荒原彼岸的曙光了。
最后的路丨52天终抵荒原彼端
▍穿过南北线
扎营多格错仁强错的夜,石头莫名有站在又一起点的紧张感。在已知自力穿越记录中,至今无人超过此处。再往前,一切更不可预知。走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第一步。
上天却在这时,最后考验般又开始强降雪。狂风卷着大雪,扎个营都折腾得帐篷里全是雪的湿冷。而最后的路,本就无轨迹无路迹,大雪覆没山峦,石头只能是硬着头皮凭感觉,自己开路翻山。
而路,仿佛一直永远向上。顶着强劲风雪,推得快晕了的石头,感慨着绝望坡,也感慨自己体力已远没有出发时充沛。好在,现在的每一步再难,都多一分信心和希望。
▍迎春口的回望
茫茫风雪中,在第46天下午,抵达最高点迎春口。站在这个西藏与青海的分界,回头望去,荒原如海,依旧是那样神秘、冷酷,甚至闪烁着死亡。
石头都有些不敢相信,他竟真的凭一己之力一路横穿过来。每一口呼吸,是还活着的滋味。每一个脚步,都在接近终点。而他的妻子也已在前往终点等他的路上。
只是,对这荒原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有一丝懈怠。逼近终点的第48日,只是一回头,石头也不由得血往上涌了。5只狼,站在50米外,正对他虎视眈眈。
几乎来不及思考,他本能转身去旋砍刀接杆。独狼或双狼,他保持得住镇定。顿时5只狼尾随,任谁也逃不了了。
然而一转身,2只狼往山坡跑去。接好砍刀,再一转身,另3只竟也跑远。石头能做的,只能是提刀快走。一边拼命往前连推带跑着,一边庆幸这5只狼竟放过了自己。
▍重返人间
穿过最后惊魂,终点终于近了。第50日上午,远远一抹绿色竟动起来。是车队!从第4日告别最后牧民点,整整46天,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有活人。赶忙追上去,车早已开远,留下的却是久违的人间气息。
他真的即将走出荒原了?以为不可能完成的横穿,就这么结束了?
预期喜悦却似乎并未降临。最后三天里,他都沉浸在难以置信的情绪里。心还在荒原跋涉,脚步却在迎向更多人烟。
直到5月19日夜,在青藏线雁石坪,坐上前往格尔木与妻子会合的夜车,连双脚也脱离大地,望着车窗上满脸胡茬、瘦到脱相的自己,石头才敢相信,这一场曾以为九死一生的羌塘横穿,是真的结束了。
相伴整52天的荒原,在夜色中一点点远去。而他,还活着。
9月底,中国南海海域,所有海员都熄灯沉睡时,石头又一个人在甲板久久独坐。很快他又将上岸,这却不再是心理模拟训练,而成了一种怀念。
眼前是茫茫海洋,心里满是羌塘的风声。这一段最长也最难的穿越,必然终生难忘。而最难忘的,是曾遇见的那些无名战士墓牌。为了不一样的理想,他活着走出来了,他们却永远留在那里。他只是过客,他们却真正成了荒原的一部分。那样孤独,那样壮烈。就像眼前这黑夜深海,无边无际,仿佛不属于人类,唯一耀眼的却永远是那一点叫做“人”的亮光。
与石头的对话
湘君:为什么如此决绝要去横穿羌塘?如果你不幸没走出来,这一切还有意义么?
石头:我很好奇羌塘的神秘,为什么至今无人完整横穿?也想挑战一下极限,看是否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我是军人出身,骨子里有些豪情壮志。就像试飞战斗机,总会有战士意外牺牲,能说这些试飞没意义吗?面对未知,哪怕希望渺茫,甚至不幸遇难,后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再往前推进一步。一个个一小步,才会有最后的一大步。羌塘也是一样。
▲归来后拍下的已经磨穿了的鞋底
湘君:一个人面对荒原,你害怕过么?
石头:出发前害怕,进去了不怕,现在回想起来后怕。或说不是不怕,而是不敢害怕。因为最大障碍,就是要克服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心里若害怕,就走不出荒原。所以我一直在有意识控制自己的心理。比如尽量把狼当狗来看待。晚上基本不出帐篷,避免一个人面对无边黑暗。
湘君:这次横穿最大难点是什么?很多人惊叹你的速度,哪些因素促成提前完成?
石头:最大问题是缺水,今年大旱,沿途河道海子基本都干了。心理压力很大,一路都在找水并带足备用水,不敢有一点疏忽。但大旱也节省了过河时间。
原计划是每天20KM,一共70天。但实际有六七天超过了30KM,这多亏伞帆在顺风时节省了30%体力,大大提升了速度。这次完成横穿,伞帆是一大功臣。
湘君:你对试图深入这片荒原的朋友可给什么建议?
石头:除了体力、装备,还要充分了解线路和各种自然规律。穿越荒原,最需具备的还是强大心智。这同时也是一场心理战。
而心智磨练,除了心理知识和模拟训练,最重要还是有坚定的探险精神。清楚自己为什么前行,做好充分心理准备,那么无论遇见任何困难、付出什么代价,都能磐石一样不动摇了。
作者手记丨横穿羌塘,一部户外探险的史诗
荒原孤独时,石头会对着录音机自言自语。他说,就像茫茫天地,还有个同伴。
半年后,仿佛冥冥安排,我听完这52夜荒野独白,见到了这枚被驴友称为“非人类”的石头。
石头确有非人类的强悍,一个人面对冷酷荒原,竟全程少有心理动摇。但也有寻常人的朴实,当说起永远留下的年轻战士,妻子“哪怕羌塘,也要陪他一起去”时,掩不住铁汉柔情。
每一个孤胆前行的探险者,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非人类。但他们其实一样有着柔软的心,有关生与死,孤独与痛苦,激情与亲情……也正是一样柔软渺小,却勇于挑战极限,迎向荒原大海,才倍显人之为人的可爱可敬。
2010年,“北方的空地”拉开荒原大幕。六年间,“羌塘”像一道咒语,蛊惑多少人尝试走近。结果失踪者有,失败者众。横穿羌塘,几乎成了悬在户外人心头的一个“不可能”。
是否,荒原真的永远没有尽头?是否,远方真是永远无法抵达的地方?
看吧,总有可爱可敬的新挑战者,带着信念,一次次勇敢前行。走进不属于人类的世界,试图以人的血肉之躯,去够那仿佛永不可及的荒原彼端,去证明生命之力可以抵达的边界。
荒原如海,或许真的没有终点。但一直有人向前,我们的脚步才会更远一点。
海如荒原,也许永远不属于人类。但不断有人起航,我们的边界才会更广一点。
茫茫人生,亦是如海如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探索者,迎向一个个不可能,请相信,一样柔软渺小的你,一样可以走得更远。
相关阅读
《装备盘点:自行车穿越无人区 需要哪些技能和装备?》
《李聪明失联续:无人区意外找到自行车 5大疑问未解开》
文:湘君丨奇记
图片
摄影
:吴万江(石头)
责任编辑:BAMBOO
羌塘
,
荒原
,
石头
,
横穿
,
自己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bike163.net/thread-1101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经常骑车的10大好处,你都知道几个?
•
你很想去的川藏线,他骑过17次
•
骑行时千万别做这些事,不然就是在自杀
•
阿尔金无人区——中国四大无人区的秋天竟然这么美(二)
•
专访叶文婷:爱我所爱 永不停步 单车女神进化论
•
石头公园-文昌市石头公园旅游指南
•
石头寨-雅安市天全县石头寨旅游指南
•
塔斯马尼亚荒原-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塔斯马尼亚荒原旅游指南
•
泰国巴吞他尼府旅游景点介绍,泰国巴吞他尼府旅游景点列表
•
骑行小说《驭风》第七章 黄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爱车保养
骑行保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