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吴云飞:摇车60公里完成KOM是怎样的体验|公路赛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23 21:0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的台湾KOM挑战赛,除了三大环赛冠军尼巴利应邀参与并夺冠外,还有一条消息在网上传得火热,那就是大陆年轻选手吴云飞(森地客-鑫元鸿车队)在这个号称“地狱之路”的爬坡比赛中,奇迹般地摇车60公里完成比赛,海拔爬升2000米!对于这个壮举,很多网友表示惊奇和赞叹。我们也联系到了当事人吴云飞,谈了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美骑:这次台湾KOM的挑战,你对自己表现的整体感觉如何?
吴:我对这次台湾KOM的比赛的备战是非常充分的, 赛前我调整到了很好的状态, 我赛前还试骑过一次赛道, 把下坡、隧道和一些容易发生进攻的地点都做了标记,牢记于心。开赛后我就知道今天状态特别好,跟在第一集团非常轻松。但一切都止步于坐杆夹头断裂导致坐垫掉了这个意外。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在比赛过程中发生,赛前我检查过车子每个地方,但上天给我开了个玩笑。如果要给这次比赛打分的话,我给自己零分。

美骑:掉座包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吴:掉座包是发生在大约40KM多的时候吧,在第一个补给点新白杨之前。以往比赛大家会在最后的天堂路前保留实力,就算拉扯也不会用尽全力,大家最后陡坡见高低,这次比赛由于有尼巴利,并且他还有好几名副将,许多想力争冠军的车手采取了以往不同的战术, 并且在开赛不久后,第一集团成立不久,之前2届冠军John ebsen突围了,并且瞬间把秒差从1分钟加到到3分钟以上。这个时间的秒差如果再扩大下去,毫无疑问John ebsen赢下KOM的几率会非常大,于是台湾美利达车队的冯俊凯开始组织了追击,他在缓坡的路段带领第二集团向兔子发起了追击。对我来说当时的局势特别好,因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集团会有接二连三的进攻,我只需要坐着美利达车队的“高铁”,然后等待冯俊凯等人体力耗尽后尼巴利的真正进攻即可,即使跟不住尼巴利,也可以跟随其他追赶他的车手。

掉座包就发生在一段悬崖边的窄路,我处在集团中前方,突然感觉坐垫这里一沉,随后我瞄了一眼,发现坐垫沉了下去,当我再看第二眼时,它已经滚落到路边掉下山崖去了。我楞了一会儿,硬是没有相信这是真实的。随后我只能摇车跟随集团,边骑边想怎么办。我退到集团最后,和后援摩托上的裁判进行交流,问有没有中立的后备车可以给我更换,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失望的,我当时处在领先集团,中立器材车都在集团最后,并且不知道能不能有车辆可以给我使用。当时我内心非常焦急和沮丧,不停的摇车耗费我大量的体能,就算我能撑过去,到最后的爬坡我也将会毫无竞争力。我坚持跟随了大概十分钟,期间我心率一直保持在170以上,这让我非常受挫,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我开始放慢速度,不去跟随大集团,一个人骑行到了补给点。我选择停下来,让工作人员帮我联系组委会。我遇到了一位特别热心的大哥,他不厌其烦的用对讲机向裁判组说明我的情况。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也冷静下来,直到禧玛诺维修服务车上来,技师告诉我没有办法解决我发生的问题,我终于也死了心。

我总共在补给点停留了半小时,停留那一刻我就知道今天的比赛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我不是来去求完赛的,我赛前的目标是进入3小时35分钟的大关,去挑战冯俊凯等台湾好手,尽全力去和pro一战,而现在,什么都没有。骑下去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坐着看着路过一批批的车手,有的气喘吁吁,有的一脸执着,他们的神情激励了我重新上车去完成这个比赛,比赛的英文中带有Challenge,挑战。我想去完成这个挑战,实在坚持不住就下来推吧,虽然我一直觉得下来推是羞耻的一件事。

随着我重新上路后,一路赶超了大量的车手,我没细数,但应该有一百多个,当我超越他们之后,都能听到身后发来的惊叹声。我抵达最后一个补给点时,一些工作人员担心我安全问题,追着我向我询问,我不记得当时怎么说的了,大概是“已经骑了90KM了,不差这最后10KM,我一定会骑完的”。我对自己有信心,但是这段10KM的天堂路确实太难了,其中有一段坡度高达了27%,我差点没停车摔倒。最终我完成了比赛,我没有一丝兴奋,除了失落还是失落,我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也不想让太多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我的车子。赛后我和一些台湾的朋友交流了我今天的遭遇,他们激励我明年再来,而我心中所想的,是没有后援保障的话,我下次不会再参赛了。


我看了大会最后的成绩,我竟然还拿了M20组别的第五,按理说有个奖杯,但我也无心去领了,我想要的不是这个奖杯。回去路上,我报了平安给家人和朋友,他们很关心我今天的情况,我只是说完全完赛了。很失望的回到宾馆,我把今天的数据同步到了佳明和strava,我重命名了活动的标题“没什么好说的”。确实我什么都不想说,发生机械故障不是我可以控制的,试骑都没事,偏偏比赛时候故障了,只能说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晚上我被告知,Facebook上有很多关于我今天比赛的讨论,有工作人员特地写了一篇报道赞扬我的,有我摇车坚持比赛的视频,有询问我来历的。到后来,更多的朋友知晓了我的遭遇,也有朋友发了微博来鼓励我,微信上安慰我,strava上也多了很多留言。

美骑:掉座包之后,你坚持完成比赛,请问在比赛过程中你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是否有考虑过放弃?
吴:有,我就想等收容车上来,直接坐上去休息。
美骑:可以提供一下掉座包之后,你骑车完成的公里数和爬升高度吗?
吴:应该是在1400米海拔的地方掉了坐垫,40KM的地方。最后终点是3275米,掉坐垫后爬升了应该有2000米。


美骑:网上似乎对这次意外事件有很多评论,大部分比较正能量;对于这些评论,你怎么看?
吴:不仅是我身边的朋友,还有支持我的车友。我感谢他们对我的安慰和支持,我心里很暖,这件事确实对我打击很大。台湾那也有许多车手表示对我的尊敬,并且鼓励我下次再来征服武岭。我很感谢他们。
我感觉对不起车队和队友们,他们对我抱有很高的期望,而我什么都没做成。我想我得休息一阵子,暂时远离比赛。对于这次比赛,我依旧看到了和顶尖pro的差距,我不知道怎么去填补这段差距,也许我接下来我想做的是去提高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去挑战他们。至于台湾的KOM比赛,我不确定还会不会去。
本次采访从吴云飞的语气可以感觉出他对自己这次KOM的结果并不太满意,不过意外往往是比赛的一部分,而且他这次摇车完成60KM的爬坡,海拔爬升2000米,可谓前无古人的壮举。这种坚持完赛不服输的精神,也让很多网友感动。感谢吴云飞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希望他在这次比赛体现出的精神感染更多自行车爱好者,也希望他尽快从失落中走出来,创造更好的成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四川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10222-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