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初七是什么日子
四月初七:不代表任何节日。
四月份的节日有:
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5日:清明节。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
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日(1957)。
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
世界卫生日的意义: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呼吁各国高度关注新型和传统疾病以及大规模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增加卫生事业投资,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安全、发展、繁荣的社会中,为人类构建安全的未来。
香港复活节是几月几日2023
2023年复活节是4月7日。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西方信基督教的国家都过这个节,在西方教会传统里,春分之后第一次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逢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举行庆祝。复活节还象征重生和希望。
复活节的起源。
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是外来的节日.《圣经》里的《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
![]()
4月份有什么节日
4月份节日如下:4月1日愚人节,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4日国际地雷行动日,4月5日清明节以及4月7日世界卫生日。
每个月份都有其特定的节日,比如4月份我们都熟悉的愚人节,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节日呢?下面一起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01
4月1日: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节期为公历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
02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也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生日,每年的四月二日,他都会在全球无数小朋友的阅读中重生。1967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安徒生诞生的日子确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
03
4月4日:国际地雷行动日,每年的4月4日是国际提高地雷意识和协助地雷行动日。现在至少在68个受影响国家存在的地雷造成数百万男女老幼生活在可能失去生命、肢体或生计的恐惧之中,同时限制了他们自由而安全地上班、上学、放牧或赶集。每年全世界通过地雷行动方案清理100多平方公里的雷区,教导700多万人如何避免雷区的危险。
04
4月5日: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清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期内。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05
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四月七日是什么节日
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
1946年7月2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大会,6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7月22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202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今年的宣传文案,“污染物和塑料出现在最深的海底和最高的山上,并已进入我们的食物链。”世卫组织对塑料对人类和地球健康造成的影响提出重点关注。
世界卫生日的意义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呼吁各国高度关注新型和传统疾病以及大规模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增加卫生事业投资,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安全、发展、繁荣的社会中,为人类构建安全的未来。
艺术节是几月几日
艺术节是4月7日。
中国艺术节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1987年秋,由中国政府批准,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艺术节,原则上每三年举行一届,节期为15或20天。艺术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所在省、市的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艺术节作为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好形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振奋民族精神的好形式。
历届艺术节:
1987年9月5日至24日在北京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都体育馆的开幕式强调了大阵容、大场面,在3000名乐队演奏的《中华大乐》、千人大合唱。为满足各省市单位上台表演的需要,共安排了180场表演。
第二届中国艺术节1989年9月在北京举行,以展示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成就为侧重点,名家荟萃,新秀辈出,各个艺术种类、各种艺术流派争辉竞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