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装备
›
真香 Power MIMIC长期评测|公路车|公路车配件|SPECIALIZ ...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376
|
回复:
0
真香 Power MIMIC长期评测|公路车|公路车配件|SPECIALIZED闪电|骑行装备与器材|坐垫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骑行小博士
当前离线
积分
7513
窥视卡
雷达卡
骑行小博士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4-3 20:15:30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自从去年下半年我老婆的公路车换上了闪电新推出的Power MIMIC坐垫,我就一直眼馋,在体验之后就长期“霸占”了这个坐垫。但奈何我老婆的MIMIC坐垫选用了“岩浆红”配色,很配她的车,但不配我的车,所以我还是准备自己给自己买一个MIMIC坐垫。
简要说一下这个坐垫的基本信息,这款MIMIC坐垫和POWER的其他分支一样,分为Comp、Expert、Pro、S-Works不同等级,具体的配置规格闪电官网、美骑过往文章都有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本来是想买碳纤维底加钛弓的Pro版本,奈何车店155毫米的MIMIC Pro暂时没货,所以只能选择了稍低一个档次的155毫米、尼龙底加钛弓搭配的Expert版本。
相比于碳纤维大底,尼龙底的坐垫在长期使用后更容易发生形变,影响支撑性,我若干年前“叛逃”了Fizik阵营,就是因为我的Arione坐垫已经肉眼可见的变“软”了,当然,坐垫的舒适性不佳以及平直且没有支撑的设计也是我后期没有再选用Arione系列的原因。
坐垫的吊卡背后介绍了闪电“Body Geometry”人体工程学相关信息,每一个做骑行周边的品牌,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人体工程学“价值观”,在闪电这里是“Body Geometry”,在TREK那里是“Inform”。由于骑行是一个系统的动作过程,并不能割裂来对待,所以闪电在自家锁鞋、坐垫等装备类产品上都运用了自有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也正因如此,还是要吐槽一句,闪电的东西真不便宜啊。
一张稍小的吊卡提示POWER系列的坐垫安装需要比常规坐垫退后三厘米。这是由于POWER系列坐垫都采用了短鼻头的设计,但坐垫的后部则与普通坐垫安装位置一致。
搭配钛合金坐弓的Expert坐垫相比于搭配锰钢弓的Comp等级坐垫在重量上会有一丢丢的优势。
但话说回来,155毫米宽度、尼龙大底加上金属材质坐弓,外加闪电的拓展螺丝座,种种设计都指向了一个“实用”取向,肯定没办法和“轻量化”沾边,想在POWER MIMIC坐垫上“偷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直接买S-Works级别。
但是,S-Works级别的POWER MIMIC采用了更为职业化的一级填充,坐垫底板与座弓均为碳纤维材质,要价并不亲民,如果没有什么独特迫切的“竞技需求”或是“S-Works情怀”,还是老老实实的关爱钱包关爱屁屁,买个差不多等级的就行了。
整个MIMIC与常规POWER最大的不同就是前段与中段的设计,闪电没有像传统女性坐垫或是专门解决会阴压迫的坐垫那样,简单用中空设计解决问题,而是在中空位置放置了柔软的填充材料,手指压感有点类似硅胶,软fufu的,但是回弹很快。
用闪电官方的宣传来说,这个位置的设计是为了缓解在长距离骑行后私处肿胀的情况下坐垫的压迫,根据我的实际体验,其实并没有那么玄乎,严谨一点,在大多数正常的情况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骑车都要穿骑行裤,在有厚度的垫档的支撑下,其实对MIMIC坐垫中空位置的“沟沟坎坎”并没有太大的感受。
我所能感受并理解的是:中空位置两侧的坐垫凸起,对会阴两侧起到了支撑作用,从而让会阴略微的“悬”在坐垫中空位置,实话说,坐感确实比很多坐垫要好一些,我曾经体验过ASTUTE SkyLab Lite坐垫,当时对它柔软的“沙发”式架空感(对会阴两侧的承托)感到很满意,相比之下,POWER MIMIC也有架空感,但是处理的更为巧妙,更不易被人察觉。
鼻头的密度则不太一样,最前端稍硬,后段十分柔软,手指压感类似于记忆海绵,可以深压,并且回弹缓慢,在相对激进的骑行姿势(如长时间下把位、坐在坐垫前端等等)下能够正面承托住会阴,但又不会像常规POWER的前端那么硬。
说到坐垫的前端,对比我之前用过一段时间就低价出掉的PRO STEALTH坐垫,PRO的前端设计理念是依靠“宽度”来承托、分散压力,但由于Stealth的中空位置周边以及前端的填充物有些偏硬,所以在我个人看来舒适性只能说一般般,只能在短时间对激进姿势进行承托。但这并不是说PRO STEALTH坐垫就不好,毕竟没什么人能够长时间的坐在坐垫头骑车,我抛弃STEALTH坐垫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它的填充物硬的太平均了,哪哪都硬,爱不起来。
对于我来讲,将重心压到MIMIC坐垫前端时,感觉像是坐上了一个慢撒气的旧轮胎,介乎一种硬和软的中间,没有传统硬填充那种明显的路面反馈隔得蛋疼,也不会像舒适性坐垫那样让我忽左忽右找不到北,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因此在长时间骑行下,我会更乐意多找几个坐垫位置交替骑行,来缓解坐骨、会阴、大腿根部等不同位置的压力。这也是暗和了闪电开发MIMIC这款坐垫的基本诉求:提升坐垫前部舒适性。
坐垫后部的填充物为闪电二级填充,手指压感很扎实,几乎没有形变。这个区域主要起到承托坐骨的作用,所以会选择稍硬的填充(竞技取向),太软的填充虽然坐起来舒服,但在长时间骑行中会因为材质形变而影响上身稳定。这个位置没什么好说的,摸起来坐起来都跟普通POWER坐垫一样。上翘的坐垫尾部对于脊柱的支撑,虽然有,但是感受并不如我现役的TUNE坐垫那么明显。
在坐垫的颜色方面,大致上有黑、白、红三个可选项,Expert系列可以选黑色、红色——红色也就是“岩浆红”,现在又有新的“日落红”限量版可以买,但说实话,色彩并不是那么“正”的红色坐垫比较难搭配整车,观感也比较“娘”一点,大老爷们进行选择还需要一些心理建设,但红色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辨识度极高。
白色坐垫仅在Pro系列中可以选择,而且和红色一样,白色涂装仅覆盖坐垫后部皮面,设计风格与闪电锁鞋Torch 2.0白色款很像。对于我的车来说,红色和白色都显得有点突兀,我并不想营造一个头重脚轻的外观视觉,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稳妥的黑色不会错。
购买这个POWER MIMIC的初衷是为了提升整辆车后部的舒适性,因为前端舒适性的提升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手和屁股怎么样也要保住一个不是吗。我之前偷摸把我老婆车上的MIMIC坐垫连同闪电整车搭配的入门级碳纤维座管一起“薅”了过来,发现除开坐垫的差异,闪电整车配的入入入门级COMP碳纤维座管也太“Q弹”了吧,比我的ZIPP SL Speed碳纤维座管还弹。在骑行台状态下,就能感受到座管随着踩踏带来的形变,这对(我老婆偏向的)骑游舒适性来说是一个好事,但同时,太大的形变确实会折损一定的踩踏效率,所以对于我自用的POWER MIMIC,我还是偏向于选择一个没有那么“软”的座管。
由此我也特意的选择ZIPP Service Course SL铝合金座管和SL Speed碳纤维座管进行坐垫的测试对比,相比于这两款座管,碳纤维座管配合MIMIC坐垫确实能够在日常市区骑行中获得更高的舒适性,并且能将整体重量控制在一个相对能接受的水平,三百多克。
此外我还发现,微调坐垫角度,使得前端略微上抬更能够更好的发挥出POWER MIMIC的作用,坐垫截面形成一个U型,带来更大的甜区位置,后部依旧可以起到承托脊柱的作用,前端则可以对男性的敏感部位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这个差别可能是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别带来的,但不管怎么说,MIMIC这款坐垫都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微调,让你找到你最舒适的骑乘位置。
总结:前端的软,并不会影响整体的踩踏效率,反而能够提升综合路况下的舒适度,在这点上,POWER MIMIC算是交出了一份比较不错的答卷。我以前对坐垫的态度是“他强任他强,铁屁股走四方”。但在实际的骑行实践中来看,由身体适应器材的过程相对漫长,很有可能对骑行的热情都在屁股的抗议声中消磨殆尽。
读书那会,没什么钱,买个Fizik Arione都觉得自己走在了时代尖端,毕竟那时候环法大Pro们也用着Arione走四方,但后来,经历过几次百公里长距离之后,我还是没能说服自己要继续适应Arione,后来陆陆续续也换过不少坐垫,我的铁屁股也慢慢变的挑剔,很多窄且平直的坐垫一坐就麻(很多是整车自带的坐垫,不点名拉仇恨了),但有时候看似是“计生用品”的坐垫又觉得还算舒适,比如TUNE的碳纤维坐垫。
坐垫的选择,不用看噱头,管他是平直、上翘、中空、超宽还是多密度、黑科技、瞎填充,一定要看合不合臀。比如我的坐骨宽度测量为128-130毫米,对应闪电的坐垫选择为155毫米宽度,那我用更窄的坐垫,当然会不舒服。另一个就是柔韧性,正视自己的柔韧性,国内的大老爷们没多少身体是很柔韧的,所以在坐垫的选择上,还是要选那种后部有足够承托的坐垫,不要为了造型选那些看起来很帅但实际体验并不好的坐垫。
毕竟,再贵的坐垫,再便宜的坐垫,只要能解决骑行时舒适度的痛点,就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了。在这个层面来说,POWER MIMIC,尤其是色彩选择更多的Pro、Expert级别,我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千元内有交易,还要啥自行车。
责任编辑:Avalon
坐垫
,
闪电
,
MIMIC
,
碳纤维
,
承托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bike163.net/thread-1170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单车课堂:六个步骤让你的屁屁远离痛苦
•
骑行当中应如何保护好你的屁股
•
神秘酷炫的碳纤维零件,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
十大招数让你远离“骑行病”!
•
上万元一对的自行车轮,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试的?
•
骑车屁股疼怎么办?教你几招管用的
•
买车时一句“萌新”话,老鸟们直接笑喷了——初学者选车时的3个误区
•
美骑快讯|2021年了,你的自行车还有立管吗?|美骑快讯|城市车|SPECIALIZED闪电
•
无线电变整车爆款 瑞豹ROBIN EVO RIVAL AXS评测|公路车|公路车配件|碳纤维车架|骑行装备与器材
•
美骑快讯|11月2号将申请为骑行单速车节日?|美骑快讯|骑行装备与器材|SPECIALIZED闪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旅途故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