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12位开国将军恢复军衔制时再被授上将
这12位开国将军是:
洪学智:1955年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被授予上将军衔(开国上将),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时他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
张震:1955年授中将军衔(开国中将)。
秦基伟:1955年授中将军衔(开国中将)。
李德生: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刘华清: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李耀文: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郭林祥: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尤太忠: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王诚汉: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向守志: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徐信: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刘振华: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
哪12位开国将军1988年被再授上将?
1、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2、刘华清(1916.10-2011.01.14),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3、秦基伟(1914.11-1997.02.02),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4、赵南起(1927.04-2018.06.17),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5、徐信(1921.03-2005.11.18),时任副总参谋长。
6、郭林祥(1914.09.18-2010.4.25),时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
7、尤太忠(1918.12-1998.07.24),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8、王诚汉(1917.12-2009.11.20),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9、张震(1914.10.5-2015.09.03),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10、李德生(1916-2011.05.08),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11、刘振华(1921.07-2018.07.11),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12、向守志(1917.11-2017.09.02),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扩展资料:
截止到2015年7月31日,中国现役上将的人数达到38名。其中包括29位陆军上将、4位空军上将、3位海军上将和2位武警上将。
解放军的军衔制度,于1988年10月1日再度正式实行。从1988年9月14日举行第1批上将军衔的授予仪式开始,到2014年7月11日新一批4位上将军衔的晋升仪式为止,经历27个年头。其间,先后有152名高级将领分21批荣获了上将军衔称号,其中山东籍居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将
一九八八年授予的17名上将简介?
1988年授衔上将军衔的17人:
洪学智 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刘华清 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秦基伟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迟浩田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杨白冰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赵南起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徐 信 时任副总参谋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郭林祥 时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尤太忠 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张 震 时任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李德生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刘振华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向守志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万海峰时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李耀文时任海军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 海 时任空军司令员
1988年17位上将在1955年都是什么军衔?
1988年17位上将在1955年时从少校到上将都有。
1、20世纪80年代,曾经战争年代指挥过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不少已经作古,在世的也因年事己高而退出军界,其任务是颐养天年,不在授衔挂帅之列。
2、1988年全军授予上将军衔的17位高级将领,是当时我军在职人员中或入伍最早、或资历最老、或任职最高者,是最有条件获得最高军衔的现役军官。
3、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17人名单:
(1)洪学智: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开国上将时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2)张震:时任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开国中将时任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3)秦基伟: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开国中将时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4)刘华清: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
(5)李德生:时任国防大学政委;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南京军区第12军军长。
(6)郭林祥: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成都军区第二副政委。
(7)尤太忠: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南京军区第27军副军长。
(8)王诚汉:时任军事科学院政委;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北京军区第6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9)向守志: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武汉军区第15军军长。
(10)李耀文:时任海军政委;1955年开国少将时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1)徐信:时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55年开国大校时任志愿军第63军187师师长,1964年晋升少将。
(12)刘振华:时任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开国大校时任沈阳军区第40军118师师长,1964年晋升少将。
(13)万海峰:时任成都军区政委;1955年开国大校时任北京军区第24军72师师长。
(14)杨白冰: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开国上校时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5)迟浩田: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参谋长;1955年开国中校时任南京军区第27军235团政治处主任。
(16)王海:时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开国中校时任空军第3师副师长。
(17)赵南起: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后勤部部长;1955年开国少校时任志愿军后勤部司令部运输科科长。
健在的开国将军还有谁?
最后一位开国中将张震逝世!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据央视新闻联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因病于9月3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震1930年5月加入共青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12月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曾负责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筹建工作,任工程指挥部政治委员。
张震简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
191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小时当过学徒。
1926年在家乡参加劳动童子团,任副团长。
1928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任宣传部部长,曾参加两次“平江扑城”暴动。
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5军第2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第1师1团宣传队队长。
1931年起任红3军团第5军1师1团连政治委员,第4师10团通信主任、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12团参谋长,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战役。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科长。
1938年2月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参谋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参加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参谋长,随同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率部挺进豫皖苏边区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1月任新四军第6支队参谋长兼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参与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1940年7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参谋长,协助彭雪枫、邓子恢等率部挫败日伪军1942年冬季“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后参与指挥山子头、西进战役。
1944年11月兼任第4师11旅旅长和淮北军区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华中抗日根据地1945年攻势作战。日本投降后,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朝阳集、泗县、两淮、宿北等战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