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凉市灵台县十大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12-3 09: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  
AAAA
推荐1
[img][/img]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自县城延及中台山和东沟景观湖,占地6660余亩,包含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和县博物馆三个主要景区,人文与自然水0融,景观价值极高。古灵台是周文王征服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筑台祭天以慰灵昭德的所在。现在的“灵台”为1985年第三次重建,主体建筑为“文王祭天台”和碑廊,后者镌刻1934年第二次复修时国民党政要和地方名流的题词200余幅。荆山森林公园因中台山春日满山荆花灿烂,史称“荆山日丽”而得名,以古建筑为特色,形成荆山门、三贤祠、德化廊、朝晖亭、夕照亭、日月亭、关公殿、灵通门、玉皇阁、东沟景观湖等众多人文景点。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珍藏各类文物逾万件,其中尤以西周青铜器著称,铜、陶、玉、瓷、铅及佛教文物中均不乏镇馆之宝。……[详细]2、灵台工委纪念馆  
[img][/img]
[img][/img]
推荐2
[img][/img]
  灵台工委纪念馆位于灵台县城西城区文化中心。纪念馆布展分为中国工农红军在灵台、人民解放军三进灵台、中共灵台工委三部分,陈列共制作窑洞场景1组,制作展柜5组,展出照片66幅,绘画拍照12幅,影视截图2幅,连环画2组10幅,图表6幅,文版20余幅,展标浮雕1个,文献实物20件,大刀、马刀、“汉阳造”枪等文物31件(套),全面展现了灵台的红色革命历史。1944年夏季,灵台西屯乡青年农民柳书来为躲债到平凉大寨关家垭壑一带打短工,结识了平东工委负责人、共产党员李义祥、乔培仁。10月,柳书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在灵台群众中发展的第一位地下党员。随后,在其介绍下,西屯小村徐培俊加入党组织。乔培仁往来于平凉、灵台之间,与柳、徐三人为灵台地下党组织的创建做了大量的工作。1945年春,小村徐培让、徐培钊、徐培金、徐善魁、徐正义入党。5月底,中国共产党小村临时党支部成立,乔培仁任书记,徐培俊任副书记。后来党员人数发展到30余人时,小村临时支部改建为小村中心支部,增设当庄支部,徐培让任书记。此后,以小村为中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到1946年夏季,西屯进殿、二马和中台杨村等地都有了党的秘密活动。1947年10月,……[详细]3、皇甫谧陵园  
[img][/img]
[img][/img]
推荐3
[img][/img]
  皇甫谧,字安土,号玄晏先生,东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我国十大名医之一。生于公元215年,卒于公元282年,历阅东汉、魏、晋三朝。幼年丧母,境遇艰难,成年后,奋志于学博通典籍,文史著述较多,唯固不从仕。中年后,患风痹症,遂潜心钻研针灸医术,试治自身,十余年不已,终治愈痼疾,以亲身体会总结完善了针灸经验,撰成《针灸甲乙经》,流传于世,对针灸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陵园位于县城东北八公里的独店镇张鳌坡村,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查,宋代的《元丰九域志》在灵台县下记载有“皇甫士安墓”(即现在的皇甫谧陵园),明、清、民国、近代的几本县志都有皇甫谧墓的记载。1985年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维修墓葬,建成陵园。占地400平方米,陵园以皇甫谧墓冢为中心,混凝土砌级,冢前树立“皇甫谧陵园”字样的墓碑,园内广植松柏,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人们休闲、旅游、瞻仰的理想去处。现在免费游览。联系电话3623230……[详细]4、灵台西山遗址  
[img][/img]
推荐4
[img][/img]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西山遗址位于灵台县中台镇许家沟村唐家河社西侧的西山东南部达溪河流域下游,面积20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间杂有秦汉时期遗存。1987年发现。遗址断面上暴露有较多文化层,厚1~4米。遗迹主要有袋状灰坑、条形灰层、红烧土堆积层、白灰硬面半地穴住室、房屋基址等。遗物主要有石斧、石锛、石刀、石环等石器和尖底瓶、陶钵、陶盆、陶罐、彩陶钵、彩陶盆等陶器,以及大量兽骨和少量蚌壳。陶器典型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塑纹、划纹、线纹,部分为素面磨光或施红陶衣,彩陶以红地黑彩绘圆点勾叶纹为主,并见少量桔红地白彩几何纹。西山遗址是达溪河流域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史前遗址,具有大型中心聚落的特点,是仰韶文化向西北发展的重要实证,对研究西北地区史前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5、牛僧孺墓  
[img][/img]
推荐5
[img][/img]
  牛僧孺墓位于灵台县新开乡牛村南300米。墓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封土平面呈圆形,残高2.7、底径5米。地表散见素面瓦片。墓南30米处暴露有石砌建筑基址。牛僧孺(780--848),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灵台县东北)人,宪宗时为御史中丞,穆宗时任宰相,敬宗时加封中书侍郎、封奇章郡公、集贤殿大学士,兼修国史。僧孺、李宗闵为“牛党”首领,与李德裕一派党争剧烈,形成晚唐40年的“牛李党争”。著有传奇集《玄怪录》,《全唐诗》存录其诗4首,《全唐文》存录其文19篇。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牛僧孺生平、事迹及唐代政治和文学史有重要价值。……[详细]6、齐家岭遗址  
[img][/img]
推荐6
[img][/img]
  齐家岭遗址位于灵台县百里镇稔沟村东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2.5米,暴露有灰坑、居址和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附加堆纹,彩陶纹样主要为黑彩弧线三角纹、勾叶圆点纹,器形有敛口钵、盆、瓮、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饰麦粒状粗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以高领折肩罐、侈口深腹罐为主。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及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7、西堡子山遗址  
[img][/img]
推荐7
[img][/img]
  西堡子山遗址位于灵台县梁塬乡横渠村北1公里。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4--6米,暴露有墓葬、居址和灰坑。采集有细泥、夹砂红陶片和残石斧、骨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主要饰细绳纹,器形有尖底瓶、钵等;齐家文化陶片主要饰绳纹、篮纹,器形有罐、鬲。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及陇东古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8、景村墓群  
[img][/img]
推荐8
[img][/img]
  景村墓群 位于灵台县独店乡景村西30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8年清理墓葬2座,相距5.8米,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陶鬲、陶罐和铜簋、鼎、鬲、觯、戈多件以及蚌饰、海贝等器物50余件,其中蚌饰海贝用绸缎包裹,蚌饰用细绳穿联。地表散布黑灰色夹砂细绳纹陶片。墓葬保存较好,也是我省发现保存西周墓最多的一个地点,对商周考古和周文化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详细]9、草脉殿遗址  
[img][/img]
推荐9
[img][/img]
  草脉殿遗址位于灵台县什字镇丁家沟村西南800米。是一处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2.5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长方形窖穴,窖穴内藏谷粒。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划纹,器形有罐、钵、盆。另外还采集有石斧。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10、蒋家咀遗址  
[img][/img]
推荐10
[img][/img]
  蒋家咀遗址位于灵台县百里镇稔沟村南400米。是一处齐家文化与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采集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及少量灰陶片,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瓮、斝;另有周代泥质、夹砂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罐、鬲、盆。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陇东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
全部灵台县景点>>>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33766-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