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省韶关市十大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7-11 07: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丹霞山  
AAAAA
[img][/img]
[img][/img]
推荐1
[img][/img]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丹霞山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位于粤北仁化县城南九公里处,以“奇,险,美”著称,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安家立业,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乘风驾云。一天,他们来到洞庭湖上,忽见五岭之南,浈水之畔,树绿天碧,奇花似锦,百鸟翔集,彩蝶飞舞,景色甚为美丽,于是策马南行,在一株高若苍天的丹桂树下停了下来。他们被这儿的奇山异水迷住了,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下来。这匹神马也很留恋这儿,终……[详细]2、南华寺  
[img][/img]
推荐2
[img][/img]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重点寺院。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建立南宗。北宗神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成为禅宗实际上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异花竞放的局面,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他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史料记……[详细]3、广东大峡谷  
AAAA
推荐3
[img][/img]
  广东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峡谷顶部的地貌平缓,一溪从谷始端的梯级样的崖层飞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气势磅礴的埕头瀑布。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谷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乳源大峡谷具有雄、奇、险、秀的独特景观,是猎奇探险,别有洞天的生态旅游。大峡谷有黄山之奇--下雨时山间涌出的云雾,漂流在峦中,就如置身仙境中;有华山之险--千步云梯1386级;有张家界之秀--谷中幽深,峰峦层叠,翠映生晖,大峡谷的两侧是高角度的绝壁峡谷,十分险峻,谷内出露的岩石为距今3亿多万年以前形成的沉积岩,以致密坚硬的石英岩为主。大峡谷的顶端状似一只大埕,谷面宽约600米,平静的大布河流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流到这里突然腾空冲下,形成瀑布,其气势之磅礴,撼人心魄!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一直沿着大峡谷流出英德波罗镇,汇入北江河。在离大峡谷约二十公里处,有一个国内罕见的石英砂岩洞--景峰洞,洞内奇石千姿百态,与石灰岩溶洞相比,风格迥异,独具特色。在1998年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之前,除了水电站的……[详细]4、广东梅关古道(梅岭古道)  
AAAA
[img][/img]
[img][/img]
推荐4
[img][/img]
  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30元,北边的是江西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25元。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岭”其名相传源于战国末年,越王后人梅绢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并在岭上广种梅树,因而得名。得文人过客传诵,梅岭山中十里梅花终为世人所知,名传至今。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梅岭古道从梅从向南北两边蜿蜒而下,北接江西章水,南连广东浈水,象一条纽带,把长江和珠江连接起来。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岭下可见古人用来喂马的饮马槽,古道旁修建了一座半山亭,又名来雁亭。过去沿途共有诗碑136块,记录了古代名人志士的名言诗句,现存已不多。梅岭古道始通于秦汉。唐开元四年(公元716……[详细]5、珠玑古巷  
AAAA
[img][/img]
推荐5
[img][/img]
  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敬宗巷孝义门人张昌,七世同堂,朝庭闻其孝义,特赐与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就将敬宗巷改名珠玑巷。珠玑巷全长1500米,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南、中、北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南门内约二十米处有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建于公元1350年),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投进自尽于此。关于胡妃,宋史有一段记载: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当朝宰相贾似道陷害,被令出宫为尼。后胡妃逃出寺庙,四处流浪,在杭州被运粮到这里的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带回。纳为妾。不料此事被家仆告发,朝廷乃派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胡妃自感连累大家,就投井自尽。数年后,重返家园的乡民为纪念胡妃,就在井旁建了一座石塔,塔高3.5米,实心,七层八角,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沙岩砌成。由于珠玑巷历史上地处中原到岭南的交通要道,因此经济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较繁荣的居民定居点。自从唐朝宰相张九龄开通梅关驿道后(大庾岭新路),珠玑巷更成为古驿道上的重镇,客栈、酒楼遍布街……[详细]6、乳源云门寺  
AAAA
[img][/img]
推荐6
[img][/img]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千米的云门山慈悲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始祖慧能七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距今已有1080多年,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物庄严雅静,风格独特,寺庙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厅堂楼等共180余处连成一体。寺内保留着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较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寺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铭并序》。云门寺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时节,这里桂花遍地,一派灿烂景象。云门寺曾鼎盛于北宋,南宋后逐渐衰微,1943年,当代高僧虚云和尚由曹溪移锡云门寺,经九年重建,使该寺得到振兴。“文革”十年,云门寺又遭到了严重破坏。落实宗教政策后,云门寺得到大规模的修复扩建,并盖有教学大楼,创办了云门佛学院。云门宗的佛学思想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只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才能达到自觉悟道。云门寺山水极佳,有桂花潭、出米石、九仙岩、慈悲峰、钟鼓石等山水名胜,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交通可从韶关乘旅游车去,同……[详细]7、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AAAA
[img][/img]
推荐7
[img][/img]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珍稀动植物宝库。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交界地带。东南距韶关市区70公里,北距坪石镇50公里,东离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10公里,面积273平方公里。这里有超过二千种的植物,有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它是1993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的,是中国亚热带绿阔叶林中心地带,这里大片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2012年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岭山脉是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位于中国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4省区边境。处于五岭山脉的核心地带,位于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等五大岭的中心偏南地带。约当北纬24°00′~26°30′横亘在湘桂、湘粤、赣粤之间,向东延伸至闽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因南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5条主要山岭所组成,故又称五岭。它们大体呈东西向分布。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广义的南岭还包括苗儿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岭、瑶山、九连山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广东最高的山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第一峰”,石韭……[详细]8、古佛洞天景区  
AAAA
推荐8
[img][/img]
  古佛洞天又名古佛岩,因洞内的石笋和钟乳石,形状如仙似佛,前人在洞内安放过佛像,在洞口又建有佛寺而得名。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城西南5公里处。古佛洞天景区分玉皇、西游、逍遥三宫及古佛、观音、王母、金龙四殿。各式石笋、石花、石柱、石幔或插其中、或悬其上,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古佛岩还有3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和罕见的大型石脑,亦堪称一绝。古佛岩属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岩溶地貌,是大型的溶岩洞穴。洞内上下重叠三层,最高处达30米,总面积12000多平方米,常年气温保持在19~20摄氏度。岩洞内的景区主要分为古佛殿、观音殿、王母殿、玉皇宫、西游宫、-和金龙殿等七个宫殿,整个游程570米。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千姿百态,或插其中,或悬其上,色彩斑谰,景象纷呈,蔚为奇观,最妙处是钟乳石群,其状如仙人佛众,形神各异。古佛岩还有三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和罕见的大型石脑,难得一见,亦堪称一绝。其洞内的“半边明月”、大型石脑和3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更是国内罕见。醉仙洞距古佛岩东北方向约50米。两个溶洞相邻,是一处新开发的巨大溶洞景观。醉仙洞全程约700米,大洞套小洞,相互连接。内有地下河,流水潺潺,贯穿全程,别有一……[详细]9、马坝人遗址  
AAA
[img][/img]
[img][/img]
推荐9
[img][/img]
  马坝人遗址就在马坝镇狮子岩,是两座石炭纪石灰岩孤峰,远观如狮伏地,头低尾高。山中溶洞纵横交错,上下相通,底层终年积水,水清且洌。1958年在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的一条裂隙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马坝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和当时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去韶关市区西南20公里,可见南北并列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其形如狮,故名狮子岩。岩内洞穴纵横,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底层终年积水,水质清洌;岩外草青木绿,郁郁葱葱,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马坝人遗址正坐落其中。马坝人头盖骨的发现纯属偶然。1958年的一天,曲江县马坝乡农民在狮子岩附近烧制土磷肥时,发现了10万年来默默躺在溶洞山石裂缝中的马坝人头骨化石。马坝人头骨化石主要为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马坝人头骨比起生活在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保留猿人的特征:眉骨前缘向前突出,头顶盖……[详细]10、韶关乳源云门峡漂流  
AAAA
推荐10
[img][/img]
  ?云门峡,是漂流、拓展、野战、旅游休闲、溯溪探险、祈福聚会的理想之地。景点介绍乳源云门峡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坐落在世界过山瑶之乡,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与著名的千年古刹云门寺一起同属于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两个精品旅游项目。景区内奇峰林立,空气清新,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89.3%;全年林中溪水潺潺,自然环境优美,是漂流、拓展、野战、旅游休闲、溯溪探险、祈福聚会的理想之地。云门峡漂流是云门峡风景区的主题项目之一。借助云门寺福地和丰富的森林水资源,云门峡漂流堪称漂流中的极品,有“中国禅境第一漂”的美誉。游客在峡谷深处登艇,沿着森林里奔流而来的清澈的小河,从落差268米的河道中漂流而下,穿行3.8公里,体验的是一种霸气、一种大气,感受王者归来的征服感!特别提示1.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疾病患者、醉酒者、孕妇及身高1.2米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请勿参加漂流活动。2.漂流是一项全身湿透的水上运动,漂流前请将贵重物品(如手机、相机、首饰、手表、钥匙、现金等)寄存,以免遗失和浸水,并请保管好寄存柜钥匙。3.漂流时,请正确穿戴安全帽、救生衣,注意航道引导标志……[详细]
全部韶关市景点>>>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23881-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