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春观山村(永春观山村名人)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29 00:3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泉州南安市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南安,古属泉州府南安县,雅称武荣,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安县气候具有,夏长无酷暑,冬短温暖而少雨,秋温高于春温,雨水充沛,春夏多,秋冬少,四序花开常见雨,一冬无雪闻雷声,南安名胜众多,拥有一批知名的 历史 文物和名胜古迹,好玩的,好看的景点非常不错,郑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 平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闻名遐迩,雪峰寺,凤山寺,灵应寺,五塔岩,天心洞等众多座寺观名胜,构成一道神奇的宗教文化风景线,天柱山,黄巢山,大佰岛,翔云第五季农场,大富琅山庄,介凤休闲山庄,康美镇福铁村,印山森林人家,向阳贤芳佛手园,向阳田边厝,是生态 旅游 观光胜地。著名人物,李贽,明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洪承畴,郑成功,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李光前,华人爱国企业家,叶飞,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黄仲咸,慈善家,吕振万,1996年他被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南安欢迎你。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因此,南安市有几个风景名胜是跟郑成功有关的。首先,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南安市郑成功墓。郑成功墓位于福建南安市水头镇橄榄山麓,并且在1982年2月,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除此之外,位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市石井镇的鳌峰山的郑成功纪念馆也是南安市的风景名胜之一。
除了郑成功墓之外,南安市还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南安市九日山摩崖石刻(位于南安县丰州镇);南安市南坑窑址(归入德化县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安官桥镇漳里村);南安市五塔岩石塔(位于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南安林氏民居(俗称“林路厝”,于清光绪年间在省新镇满山红村兴建的宏伟古大厝群);南安中宪第(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等。
另外南安市还有南安五台山森林公园(位于南安市九都镇向阳乡境内)、灵应风景 旅游 区(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天柱岩(位于南安市西北隅蓬华镇的天柱山之巅)、天心洞(位于南安市水头镇的琼花山麓)、开化洞(位于南安市溪美镇榕桥境内的鹅眼山)、石亭寺(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后莲花峰)、宝湖岩(原名湖内岩,座落于南安英都芸林村龙湖山西麓)、白云寺(位于南安市柳城街道三堡村)、云山寺(位于南安眉山乡的高田村与天山村交界处)等风景名胜。
(闽南网 连培煌)
南安名胜众多,拥有一批知名的 历史 文物和名胜古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郑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 平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闻名遐迩;雪峰寺、凤山寺、灵应寺、五塔岩、天心洞等众多座寺观名胜,构成一道神奇的宗教文化风景线;天柱山、黄巢山、大佰岛等,是生态 旅游 观光胜地。
截止到2016年12月,南安已有A级景区8家,其中5A级1家,4A级1家,3A级6家。
泉州南安不出名, 旅游 方面小众,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几个地方:
如果您遇到姓蔡的,问他是福建人吗?59%以上的概率你会猜对。蔡氏古民居是老闽南的厝,厝也就是房子的意思,这种房子有三进有两进的,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但又不太相同,雕梁画栋,共二十几栋。现在好象收门票了,这里位于南安官桥镇,附近有家菜馆,本地菜,肠套豆腐听说过吗?
观山村在南安北面,是个著名侨乡,建设极具传统闽南特色,其中池塘湖大厝非常有名。
南安蔡氏古民居
南安蔡氏古厝
南安观山村
南安观山村池塘大厝
叶飞将军是南安人,开国将军,海军司令员,炮击金门的指挥官,将军的故居在南安的金淘镇。
在南安的诗山镇,一座小山凤山麓,属于南安比较有名的寺庙,大概是建于五代十国那个时期,原来叫威镇庙,和一个什么传说有关,供奉的是广泽尊王,香火极旺,每至初八,人声鼎沸,上香民众不绝于途,堪称壮观。
郑成功是南安人哦,出生在南安最南面,靠海的石井镇,这里也以海鲜闻名。这里陈列了其一生的事迹,站在纪念馆最高一层,可遥望7公里远的金门岛。
灵应山在南安中部的洪安镇,山上也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寺庙,灵应寺,始建于后唐,于今也有1100余年的 历史 了,香火自是旺的很。这里风景不错,可以爬个山。
南安洪濑踩街,每年元宵踩街,是盛大的祈福仪式
南安还有仙都宫,山美水库等地方。南安 美食 也很出名,芥菜饭,牛肉烧,石井海鲜,在福建也属于不那么出名的地方,当地洪濑鸡爪名震闽南,就是在外地不容易见到,如果去洪濑镇,满街都是好吃的。我对南安印象极好,有一次看外面摆着农村烧菜的灶头,被陌生人请进去吃饭。
南安蓬华镇的屁股面,实际类似于竹升面
泉州南安虽然不怎么出名,但地方却不小,最南面到海边的石井,最北到泉州的永春了。而且民风很好,有许多保存的闽南风俗,象踩街,拔拔灯等,虽没有什么网红地,但却是值得慢慢的检验。
南安
(古属泉州府南安县)雅称武荣,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
南安的景点众多,那我们就来说说吧!
1
泉州清境桃源
位于福建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水吼村,以生态、 健康 、 旅游 、 养生 度假为主,打造现代农业, 旅游 休闲,科普教育, 养生 度假四大基地。主要景点有桃花源瀑布、玻璃索道桥、特色木屋、闽南民宿、动物亲子园、听荷池、 汽车 露营地、垂钓烧烤、樱花园、冒险漂流、薰衣草花海、蒙古大草原、四季花海、风车玫瑰园、湿地植物园等。
2
天心洞
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的琼花山麓,是南安独一无二的佛道两教合一的游览胜地,新加坡佛教会长常凯法师和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因为琼花山的山水秀丽、风光旖旎、 历史 悠久,令人有沁人心脾之感,而把天心洞称为“泉南圣迹”。
3
泉州郑成功纪念馆
位于郑成功故乡南安市石井镇西侧。1962年,为纪念郑成功复台三百周年,南安县人民政府假石井西角郑氏宗祠设石井郑成功纪念馆,搜集、展出有关郑成功生平、业绩的实物、照片资料,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78年旅港同胞余先生独资于原址重修,搜集展出大批珍贵实物、图片资料。经省文化厅同意,县编委正式批准建制。1982年由旅港同胞吕先生倡议于鳌石山上辟地重建,后与余先生联袂完成三进宫殿式建筑。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赐匾额。新馆纪念馆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部分展厅。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
4
雪峰崇圣禅寺
位于南安市康美镇雪峰开发区。
5
泉州霞美欢乐水世界
位于泉州南安霞美镇,园区主要分为疯狂冲浪、挑战刺激、童趣戏水三个主题游乐区,共设20余套水上游乐项目。全新的大喇叭滑道,巨兽碗滑道,冲天回旋,大水寨,宝贝水城,彩虹竞赛滑道,浪摆滑梯,海啸池,海浪池,炮筒雪橇,标准泳池,水疗池等项目,引爆惊险,刺激,欢乐的水上体验。
6
大坪山郑成功公园
泉州旧城区之东,海拔130.8米,面积500多亩,主要以“郑成功主雕”为核心。
7
南安灵应风景 旅游 区
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自省道305线沿洪(濑)六(都)公路可直达景区,北连南安乐峰、洛江区罗溪镇,南接洪濑镇,东与洛江区双髻山风景区遥相呼应。
8
邓成功陵墓
1962年 2月1日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 周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修葺,重立碑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国家再次拨款整修墓道、台阶,建山门,筑围墙,在墓两侧增建石构憩亭各1座。1989年建立保管所。
9
黄巢山
位于南安市东田镇西南部,海拔1095米,因唐未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现已是名闻遐迩的自然风景区。景区地势险要,奇峰嶙峋,怪石峥嵘,群峦叠嶂,风光旖旎。在户外运动爱好者中素有“闽南最美丽的峡谷”、“闽南张家界”之美誉。
1 0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6年12月,福建省 旅游 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晋江安平桥(五里桥)等景区为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安平桥成为晋江第二个、南安首个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
1 1
九日山
在南安市境内丰州镇西面,距泉州市区约七公里,距南安市区16公里,为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日山,有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该山 历史 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岩峣峥嵘,绿树掩映摇翠,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真是“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景色迷人,风景优美,文物荟萃,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九日山现为国家5A级景区--泉州清源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以上可以帮助到你哦!
水头的安平桥,天心洞
丰州的九日山,玻璃桥
蓬华的香草世界
东田的黄巢漂流
官桥的闽南古厝
石井的中宪第
市区的武荣公园
还有五台山,雪峰寺,灵应寺
……………
南安名胜众多,拥有一批知名的 历史 文物和名胜古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郑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 平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闻名遐迩;雪峰寺、凤山寺、灵应寺、五塔岩、天心洞等众多座寺观名胜,构成一道神奇的宗教文化风景线;天柱山、黄巢山、大佰岛等,是生态 旅游 观光胜地。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依次前后平行排列有序地分布于大约3公倾(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
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两米宽的防火通道。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民居的最佳朝向。
为经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1962年在其家乡南安市石井镇郑氏小宗祠建“郑成功纪念馆”,1981年在鳌峰山建新馆,馆内陈列郑成功头发、玉袍、靴等重要文物200余件。郑成功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前展厅表现了纪念馆的中心主题,有郑成功全身立像,“郑成功大事年表”、“郑成功传”及郑成功“复台”、“北伐”诗篇,以及“郑成功接受荷兰殖民者受降仪式图”和“台湾人民热烈欢迎国姓爷郑成功”的彩色画像。中展厅陈列三方面内容,一为“文韬武略、少年英俊”,二为“北伐抗清,威震东南”,三为“收复台湾、建设宝岛”。后展厅陈列的内容是“丰功伟绩,流芳千古”,有从郑成功陵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稀世瑰宝,还有大量的古典籍史料以及众多名人书画家所题绘的书画等等。站在三殿楼上阳台遥望相距仅6海里的金门岛,可勾起人们盼望统一的绵绵情思,祈盼着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的同胞能够在一碧万倾的浯马襟江共同耕耘蓝色的田园。
灵应风景 旅游 区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自省道305线沿洪(濑)六(都)公路可直达景区,北连南安乐峰、洛江区罗溪镇,南接洪濑镇,东与洛江区双髻山风景区遥相呼应。灵应风景 旅游 区地处南安东北部洪梅镇境内的玳瑁山山腰,风景区内有始建于五代后唐的灵应寺、观音广场、观音阁以及其他 旅游 配套设施。
4.南安香草世界
香草世界度假村位于福建南安市蓬华镇天柱山风景区,海拔1033.5米,为该省第一座以香草为主题的 健康 休闲度假村。种植包括熏衣草、罗勒、薄荷、樱花等在内的许多品种的香草经济作物。福建首座香草主题南欧风情度假庄园,有连绵起伏的天然森林,有漫山遍野盛开的薰衣草天堂,有缤纷如火的绝美樱花,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花树让你目不暇接,又有令人深深着迷的南欧乡村城堡,风车童话,更有全家可以玩闹翻天的各式主题活动,另外,还可以享受到风味绝佳的异国香草料理!在青山绿水之间已建成的景点有天柱岩寺、金熊乐园、开心农场、好汉雄坡、天池垂钓、专业拓展基地、福建首家滑翔伞基地、顶级CS野战场、越野卡丁车、山间别墅、温莎城堡、香草基地、花园餐厅、多功能会议厅等,让你度假、 娱乐 两相宜。
1
南安香草世界南安香草世界非常的漂亮,可以看做是花的海洋,是一座以香草为主题的公园,这里种植着很多种香草,每次到了开花的季节,就十里飘香。
2
郑成功文化主题公园郑成功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南安的景区之一,这里有着很多的 历史 文物,如果你想要了解郑成功的话,则一定要去看看郑成功文化主题公园。
3
九日山九日山的山峰非常的高耸,这里的空气也非常的清新自然,而且文人的气息还非常浓郁,因此,你也可以去九日山游玩一番。
4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在清炒年间建成的,所以这里有着极为重要的 历史 价值,很多古代祖先的习俗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5
清源山风景区清源山风景区也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风景名胜景区,这里有很多种动物或者植物,如果你很喜欢大自然的话,则可以去清源山风景区走一走。
总结:1、南安香草世界。
2、郑成功文化主题公园。
3、九日山。
4、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5、清源山风景区。
一、凤山寺。南安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将军庙、威镇庙,位于南安市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  寺庙供奉着郭圣王,素有“闽南宗教第一道场”之美誉,是闽台和世界各地广泽尊王宫阙庙宇的祖庙。  
二、九日山。  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四方,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堪称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 历史 见证。
三、蔡氏古民居。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作为传统闽南红砖建筑的典型代表。这座陪伴了蔡氏几代人的建筑群,最早兴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全部完工,前后历时50多年,建成汉式大厝、祠宇、当铺、书房、梳妆楼等23座宅第。现存大厝22座,大小房间近400间,东西通长21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  因其规模宏大,布局严整,装饰精美,内涵丰富,被誉为“闽南建筑文化大观园”。  
四、观山村。观山村位于眉山乡东南部,放眼观山村,既有闽南传统风格的古厝,也有南洋风格的番仔楼,还有苏式风格的古民居,全村拥有百年以上建筑共有20多座,形成观山村独特的建筑文化景观。  自古就有一句闽南俗语——“有观山富,没观山厝”。  
五、黄巢山。黄巢山位于泉州南安市东田镇西南部,海拔1095米,因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  地势险要,奇峰嶙峋,怪石峥嵘,群峦叠嶂,风光旖旎。喜欢户外运动的小伙伴,这里绝对值得来探险   。
南安(古属泉州府南安县)雅称武荣,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全市面积20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8.9万多人(2016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畲、满、回等少数民族。南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县域(含县级市)第3位。
2016年,南安市GDP总量898.14亿元,人均GDP3.2万元。先后荣获中国改革十佳县市、全国 科技 示范市、 体育 先进市、文化先进市、科普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商标品牌十强县(市)和中国龙眼之乡、建材之乡等称号。南安市风景有以下三个:安平桥、黄雀山景区、南安市灵应风 旅游 区。

请问有谁知道永春县有何好玩的地方?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仙游县相连,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总人口54万人。现设18个镇、4个乡、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距泉州市中心54千米。全县辖18个镇、4个乡:桃城镇、五里街镇、一都镇、下洋镇、蓬壶镇、达埔镇、吾峰镇、石鼓镇、岵山镇、东平镇、湖洋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东关镇、桂洋镇、苏坑镇、仙夹镇、横口乡、呈祥乡、介福乡、外山乡。共有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
[编辑本段]气候条件
  永春气候条件优越,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时兼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西半县属中亚热带,东半县属南亚热带,而千米以上山地则属北亚热带 。全县无霜期320天 ,平均气温20.4℃,降水量1600~210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
[编辑本段]地形地貌
  永春境内山多地少,地势趋西北高东南低,著名的戴云山脉绵延全境。境内以蓬壶马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溪流瀑布西部多山,有1000米以上山峰58座,地貌资源丰富,分布有火山岩地貌、石灰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山体俊美,自然风光迷人 ,是永春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东部属闽东南沿海隆起地区,呈阶梯状,以丘陵和河谷为主,沿桃溪散布着串珠状的山间小盆地,是永春县重要的经济文化带。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境内资源丰富,溪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能蕴藏量17.12万千瓦,其中可装机开发量11.7万千瓦。山地面积152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木材蓄积量270万立方米,是全省用材林基地之一。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锰、石灰石、高岭土、明矾、花岗岩、辉绿岩、矿泉水、地热水等。永春无烟煤储量达1.3亿吨,煤质好,是全国地方重点产煤县之一,闽东南地区的煤炭主要供应地。高岭土储量丰富,分布甚广。坑仔口盘龙山矿泉水是全国第四家由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命名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其水质可以与比利时士巴矿泉水、法国埃维昂矿泉水、美国山谷矿泉水等世界名牌相媲美。
[编辑本段]工业发展
  永春工业正在崛起,涉及采掘、电力、化工、造纸、陶瓷、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美术工艺、制药等20多个行业,向社会提供1000多种产品,形成了以煤炭、食品、化工、建材、陶瓷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开发、创造了一批名、特、优产品。永春老醋、养脾散、天然芦柑果汁、金桔糖、神香、漆篮等产品一直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有较高的声誉。具有永春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蓬壶马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部份。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 东关桥
  永春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素质良好。全县劳动力20.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者达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二位。全县有普通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各1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36所。1995年开始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永春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在东南亚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达103万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简称“世永联”),不仅对加强海外乡亲的横向联系,敦睦乡谊,合作交流,而且对该县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快永春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永春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规模日趋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永春出现的名人有:余光中、卢琦、郭忠福、林阿绵、陈英、弘一法师、留从效、颜域、留正、周自超、陈晋接、庄际昌、林一心、陈秀东、赵学敏、白粬、梁灵光、林连通、林国雄、许寒冰、苏晋中,朱子、吴作栋。
[编辑本段]永春特产
  永春芦柑
  永春岵山的荔枝、达浦的甘蔗、下洋的煤矿、玉斗坑子口的香茶、湖洋的芦柑、县城的纸织画、农家的榜舍龟;下洋的牛姆林、蓬壶的百丈岩、一都的岱山岩、石鼓的魁星岩、五里街的万春寨、岵山的北溪村、锦斗的乌髻岩等都是永春人民的骄傲。
  “永春佛手,清香可口!”
  “永春佛手香又甜,畅销全国赚大钱!”
  永春的佛手三次去全国参加比赛,次次都得了一个冠军,所以又有了一句话 :“永春佛手,全国第一!”
  永春县五里街镇的逢源饮料厂、下洋镇的红狮水泥都畅销全国,价格便宜,质量上等。
  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闻名全国。
[编辑本段]永春白鹤拳
  拳术,又称国术,闽南人亦叫“打拳头”也称功夫武术。在福建闽南一带以及星马、印尼等地华侨中,一谈起打拳头,常要绘声绘色称道:“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无烧也拉仑”系闽南方言,即水不烫,也有微热的意思。这里是用来形容永春白鹤拳的厉害。
  永春白鹤拳作为南少林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罗汉、五白鹤、五大拳种中最年轻的拳种,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历久不衰,是有它的历史渊源,健身作用和技击价值的,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风格,朴实又丰富的内涵,辩证而富哲理的技法而盛行于世.,永春白鹤拳是一个具有多项内容的优秀拳种。永春白鹤学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于雅称、寓意其中、便于记诵、易于领悟、利于习练。
  它的套路动静有法、虚实分明、快慢相间、起伏有序、脉络贯通、神气流畅、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形神兼备,轻盈灵巧、潇洒飘逸、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
  它讲究「内外合一」,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守丹田、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以气催力、吐气生威、攻防并重、运手务柔、著手须刚、讲究「子午虚实、吞吐浮沉、刚柔缓急、后发先至」,拳法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手法短桥多变,步法走闪灵活,劲力饱满刚脆。
  永春白鹤拳自创始形成、传播发展、衍化变革,以至形成完整技术理论体系,迄今已三百余春秋,虽几经沧桑,亦创造辉煌。现支分派衍,花繁叶茂,虽各自开宗垂统,然情结祖庭。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海内外鹤友,或组团或个人,纷纷到永春寻根访祖,交流技艺。作为中华武术瑰宝的永春白鹤拳,继承发展,我侪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有著三百多年光辉历程的永春白鹤拳,得天之时、得地之利、得人之和,必将更加发扬光大
  白鹤拳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一并称为少林五祖拳。它是福建南拳中较年轻的拳派,是祖国南拳百花圃中一朵鲜艳明媚的奇葩。这一拳派,最早在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流行,而后传到德化、大田、永安、福州、福清、泉州、同安、厦门、漳州直至台湾等地,故又称“永春白鹤拳”。近来在福建南安又有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鹤拳道]。
  美妙的传说
  白鹤拳顾名思义,当与白鹤有关。在永春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个白鹤仙教拳法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问(1662——1722年),福建省福宁州(今福安、宁德一带;另一说为浙江省处州府丽水县)北门外,有个名叫方种公的,妻室早亡,唯一女儿,玻名七娘。方七娘自幼聪明过人,好学武艺,俏丽多姿。方种公年上花甲,方七娘正满十六妙龄。远近各方青年纷纷登门,向七娘求婚。七娘为赡养老父,发誓不嫁。不料,有豪门望殷子弟,竞窜入方家,妄想调戏七娘。
  一天,七娘正埋头飞梭织布。突然,一只白鹤翩翩飞来,伫克机旁,许久不肯走。七娘顺手抓起梭盒掷去。但见白鹤轻轻展翅,把梭盒弹了回来。七娘又举一竹枝,向白鹤打去。白鹤一脚轻轻抖动,竹授反而被弹到厅堂外去。这一切,使方七娘倍觉棹奇。入夜,白鹤不走栖息梁间。七娘睡中梦见,有一老人走来,对她说: “我是白鹤仙人,看你将遭人涂炭,特米相助。我有娘家正法,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名为鹤拳。你若愿意,我当全都传授给你。”七娘喜出望外,连忙下跪,拜鹤佃为师。从此,白鹤仙日夜不停,教方七娘拳技。几个月后,方七娘成了远近闻名、独具一格的拳师。那些对她存有痴心妄念的公子哥儿,个个闻风丧胆。有一天,白鹤仙人对七娘说:“你艺学已成,今只一事相告。某月某日午时,如有陌生人前来你家避雨,当要留他。这人就是你的结发郎君了。”方七娘朝等暮盼。几个月又过去了,她又添一岁,可连个人影也没见到。女大当婚,方种公心也急了。他叫来七娘说:“还是在乡里挑个满意的吧!”七娘说什么也不肯。父女俩无言对坐。就在这时,天上黑云滚滚,屋外狂风呼啸,霎时,暴雨倾盆。不久,传来阵阵敲门声。七娘又惊又喜地开门。但见一青年,肩扛木棒,一头吊着个布袋。那青年腼腆地说:“雨太大,借个落脚地,避一避就走。”七娘让他进门,方种公看他眉目清秀、举止端庄,高兴地问他何方而来。青年彬彬有礼答说:“我姓曾,名阿四,永春人。只因家境贫困,才到贵地打拳棒卖膏药,借以糊口。”方种公按白鹤仙人所嘱,便留下曾阿四。夜间,在方种公一再催促之下,阿四无奈抡棒行拳。不料被方七娘用指轻轻一扫,便棒飞人倒。曾阿四立即跪拜七娘为师。自此,曾阿四成了方家女婿。七娘把白鹤拳所有技法、套路都传授给池。夫妻俩恩恩爱爱。光倒荏苒,一幌几年过去。他俩有了两个男孩,方种公却不幸去世。
  有一天,知州派出爪牙,走村串户,横征暴敛。看到方七娘姿色超凡,吏爪便生邪念,上前要戏弄七娘。七娘踏个偏步,双手挥劈。其中一个吏爪便脑浆横飞。知州当即派人揖拿七娘治罪。那知当夜曾阿四已携七娘母子潜逃。几往周折,他们回到永春县。而后,在永春五里街金峰山麓的观音亭一带,向郑、王、吴、林、李、蔡、颜、乐等姓的二十八英俊传授白鹤拳技,白鹤拳就这样,在永春山区扎根繁衍开始结果,成为乡人普遍喜爱好学的武艺。
  独特的风格
  永春白鹤拳内容丰富多彩,有徒手拳法,有操持器械各法,又有点穴技法。徒手拳法有双手、两腿、头部“五技”,有108个技法和儿十个套路。每个动作,均有名称,如鹤冠、鹤嘴、鹤翅、鹤脚、弓、箭等。各技法,也有如“白鹤独立”、“白鹤展翅”、“白鹤踏雪”等名称。套路也各有独特的命名。初学者,要先练“三线”、“摇技”、“运气”、“摇节”等。器械包括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亦各有其技法、套路。永春白鹤拳还有按经络、穴位、时辰不同,用“鹤技”点断筋脉的技法。此外,它还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防的方法、药方以及制作丹膏药散的知识。因而,白鹤拳名师又是骨伤科名医。
  民间常言“遇鹤如能电,败势摔三丈”。其技击必发声,一指一节,一招一式,有如风驰电掣,锐不可当。然而.白鹤拳动作又形似鹤姿,刚柔相济,灵巧时朗,优美多姿,其起势均系“白鹤寄脚”,以作标志。白鹤拳善用掌与腿法。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防则多用节力,攻则多用指力。手臂至掌,要做到上节吞肩、中节吞坠尾节如猛虎擒猪之势。从内到外,则需做到内节如铁、外节如绵,尾节手指如泥。技击时,应手似轮车、肘如辅转、动手如牛舌、运手如马脚,后发而占先。其腿法,站立之状,应是“不丁不八”,两腿用力按“前三后七”分。左右两脚,视情况,以一脚为主,灵活旋转。脚腿站法分平马、勒马,连同身姿,又分上中下三盘。腿的技法主要有踢,扫、钩等永春白鹤拳讲究以静待动、以气推力。勘应从沉腰束脚,落大椎,起单田,提肠缩气,夹尾推而来。因此,必须苦练气功、基本功,达到内外功兼修。只有这样,才能“吞吐浮沉,子午分明。脉能贯通,神气流畅。意形相随.内外合一。刚柔相济,顺逆相生。”
  广泛的流传
  永春地处闽南山区。在漫长的暇社会中,虎狼出没,兵匪窝乱,豪绅勒索,官吏压迫,乡村百姓,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切,逼使许多人都要有“二谱功夫”。那些离乡背井、远渡重洋谋生的,对拳术更要有“二步七”。因此,当七娘、阿四把白鹤拳带到永春山区后,从县城州内、五里街、达埔、蓬壶到岵山、太平、湖洋等地,到处设有拳馆,男女争相学技。《永春县志》载:“郑礼,和风里大羽人,善拳术。康熙间,……礼父明,尝与七娘角,不敌,病将死,遗言命礼师七娘。”“礼与林椎、姚虎等与七娘习白鹤拳,礼精勤不懈,遂以技名。”其时,郑礼技艺最高。名扬闽南各地后,他远游福建、江西.与各地拳师较量,并从中取人之长。从而,使永春白鹤拳得到发展。他的徒弟,遍于八闽大地。此后的二百多年,正如《永春县志》所云:“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礼之徒所授也。”与此同时,永春白鹤拳也随着出洋谋生的人,传播到东南亚各地。特别是索称“无永不开阜”的马来亚,几乎各主要市镇,都有永春拳师在开馆授拳。
  历史上,永春白鹤拳在抵御深山兽害、反对封建压迫、抗击土匪强盗中,曾起过很大作用。有一年,返永春探亲的几位海外华侨,因害怕路过南安一山岭被土匪抢劫,滞留泉州许久。名拳师郑礼在泉州比武闻讯,忙找上侨亲说:“跟我回去,包保无事”。来到山岭,果有几个强盗从丛林跳出,杀气腾腾。持刀抢劫。郑礼佯装众人代表,上前欲交出财宝,便用“单枝”朝一歹徒点穴,又卖个空,夺下歹徒大刀,杀了过去。众匪只好下跪告饶。侨亲于是安抵故里。清咸丰三年(1853年),应太平天国起义、威震八闽的永春林俊义军,武艺高强,翘勇善战,所向披靡,先后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仙游等十八个州县。首领林俊,就是名赫一时的白鹤拳名师。
  由于白鹤拳在少林五祖拳中是最年轻的拳种,它善于吸收其他拳种之长,发展自己,加上永春民间广泛传播,因而,使永春白鹤拳一度蜚声中外。1928年8月,伪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全国首届国术考该、比赛。永春选十人参加,个个均合标准。其中一人参加比武,曾获金牌嘉奖。载誉归来,又应南洋侨领陈嘉庚等邀请,于1 929年8月,由李万悦率领,前往星马等地演,历时八个多月,深得侨胞和当地人民的欢迎。陈嘉庚还多次接见永春白鹤拳师,并予资助。由于华侨要求迫切,永春白鹤拳师多人,还留下来在东南亚各埠设馆传艺。1930年冬,,永春县又在五里街“翁公祠”开办国术馆,先后由林宝山,潘世讽、潘孝德等任馆长,系统地传授白鹤拳。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永春白鹤拳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流传于民间的白鹤拳套路、技艺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多次推选代表,参加各级举办的武术表演、比赛。其中,郑礼拳师后裔、省武术协会会员、曾两次荣获全省武术表演、比赛一等奖的郑文存 ,整理了“永春白鹤拳》手稿,对其来历、特点、技法,拳套等作了较完整的总结。文存拳师年已八十,仍精神矍铄,于闽南各地继续传授白鹤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还出版了《干德原白鹤拳谱》、李载鸾著的《白鹤拳秘要》等书籍。不久前,国家体委,省体工队曾派人到永春,寻访白鹤拳名师,发掘整理永春白鹤拳。永春县的这一风格独特的拳术,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一拳圃中的鲜花,必将在祖国的大好春光中,开放得更加烂漫。
  自然景点:
  牛姆林:
  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永春县下洋镇境内,距县城70公里,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生态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独特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型的区域优势,使这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是人们认识自然、陶冶性情绿色乐园。
  仙洞山:
  坐落在永春县蓬壶镇,是泉州道教名山福建省唯一的炎帝庙。山上覆盖着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掩映着一座古庙--炎帝庙,其建于五代南陈末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山顶无极殿是供奉神农氏的另一所在,居此可鸟瞰蓬壶胜境,南宋理学家朱熹游览后写下"千浔瀑布如飞涟,一簇人烟似画图"的绚丽诗句。仙洞山石奇树秀,移步即景:来鹤台、仙人指、藤门、虎关、鸟道、蝠地洞天、神农洞府、静林听蝉等十八景。站于山脚远眺来鹤台,如老君诵经之态,与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相映成趣。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bike163.net/thread-8052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