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浙江乌镇到无锡东港镇黄土塘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41.7公里
起点:乌镇风景区
1.嘉兴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70米,右转
2) 行驶240米,左转进入隆源路
3) 沿隆源路行驶180米,右转
4) 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姚太线
5) 沿姚太线行驶1.2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姚太线
6) 沿姚太线行驶2.9公里,朝浦东机场/湖州/杭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乌镇互通立交桥
2.沿乌镇互通立交桥行驶1.3公里,过乌镇互通约510米后,直行进入申嘉湖高速公路
3.沿申嘉湖高速公路行驶20.3公里,朝嘉兴/宁波/绍兴/嘉绍大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观音桥枢纽
4.沿观音桥枢纽行驶1.0公里,过合观桥,直行进入常台高速公路
5.沿常台高速公路行驶57.3公里,朝上海/北京/南京/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苏州北枢纽
6.沿苏州北枢纽行驶930米,过苏州北枢纽约1.6公里后,直行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7.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23.7公里,朝无锡(南)/南泉/张家港/S19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硕放枢纽
8.沿硕放枢纽行驶570米,过硕放枢纽约350米后,直行进入通锡高速公路
9.无锡市内驾车方案
1) 沿通锡高速公路行驶13.8公里,过宛山大桥,在羊尖/东亭/S34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锡沪路
3) 沿锡沪路行驶500米,过廊下桥,右转进入东廊路
4) 沿东廊路行驶4.6公里,直行进入东羊线
5) 沿东羊线行驶390米,直行进入东廊路
6) 沿东廊路行驶80米,直行进入东羊线
7) 沿东羊线行驶660米,直行进入东廊路
8) 沿东廊路行驶2.9公里,左转进入S228
9) 沿S228行驶2.6公里,右转
10) 行驶500米,左转进入黄土塘外环路
11) 沿黄土塘外环路行驶2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黄土塘村
![]()
黄土塘事件怎么回事啊
我也是东湖塘人,虽说我没有去现场,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的人在舆论、传说,还是了解了不少,当然,不能偏听偏信哪一方,说警察没有打老百姓或老百姓没有打警察,恐怕都难以信服。但我想说:引发的原因很简单、很清楚、不复杂,这是可以肯定的。哪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呢?如果说老百姓是无理的,为什么会这么团结一致呢;如果说老百姓是违法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敢去参加呢;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里群众自发对焚烧垃圾的危害进行宣传,发动抵制,而本该做的且掌握公权力、社会资源的政府部门却无声无息,不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宣传、解释,以化解群众的担忧,而一味的采取暴力压制的方式呢;这里面到底是这么回事,正是让人难以理解。中国的老百姓在解放时期能自觉支持党和政府,解放后能自觉拥护党和政府,通过党和政府几十年的教育和培养,反而觉悟低了,敢于不怕流血、坐牢了呢?这很值得人深思。
姚桐斌为什么被杀害
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姚桐斌毅然回国,为国内的冶金、火箭材料工艺填补空白。却未曾想在那个年代惨遭毒手,被歹徒活活打死。
赵九章提及姚桐斌时曾言:“如果他能活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能快上十年。”相较于那些活着见证到两弹一星事业的元勋们,姚桐斌这个名字显得格外陌生。在流量明星和小鲜肉大行其道的当下,对于这些消逝在历史中的英雄并不感兴趣。扛起建设新中国重任的脊梁们,他们的声音和故事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英雄,不应该被忘记。
姚桐斌的漫漫求学路
姚桐斌不同于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的元勋们,他所处的家庭其实十分贫困。姚家在无锡的黄土塘镇有一家粮食铺,虽然能挣点小钱,但也架不住家中几张口需要吃饭。姚桐斌从小学毕业后,父亲就让他在铺里帮工,家中实在供不上他读初中的钱。
彼时无锡县的小学校长查看当地初中入学名单,惊讶地发现成绩优异的姚桐斌没有上学。一问之下,校长才发现原来是姚家家中缺钱,没法让自己的小儿子读书。很快,校长上门到姚家劝说姚桐斌的父亲让儿子读书,不能白费了这个好苗子。
为了解决没钱上学的现状,校长自掏腰包进行补贴,姚父这才勉强答应。姚桐斌喜出望外,这一回终于能如他所愿,去到县里读书了。支持了一个学期的学费,父亲并没有继续往教育里投钱的打算了。那个年代,在战乱中活下来吃饭,挣钱养家才是大事。培养孩子成才,在普通人的眼中,这是一件在经济上和理念上是完全无法支撑的事。
在县里读书的姚桐斌头一遭没收到父亲的生活费,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摆地摊卖小玩意、跟着街边的阿姨学针线活、去县里的工厂打零工,给有钱人家做家教。能挣钱的活,姚桐斌一个不落,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初中的三年。本以为小儿子能够知难而退的父亲,并没有料到他能够撑下来。
无锡锡山区黄土塘古村怎样
在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有一条近千年历史、保存完好的老街,而这个老街所在的村也被誉为黄土塘古村。在这条长约500米的古街上,聚集着包括省级、市级4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土塘古村是无锡市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地处原锡、澄、虞三县交界的水泽之乡,位于锡山区东湖塘镇。形成于明初,至晚清、民国时期形成村落的基本格局,是一个仍保留有晚清以来多种建筑形态的自然村落。
清朝初年,安徽商人姚廷采来黄土塘经商落户,其后裔在西街靠北建造七开间三进的住宅,正厅名日“敬德堂”,规模也是不小的。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无锡、金匮两县,无锡县辖12乡,金匮县辖10乡。黄土塘村属金匮县辖区。清代中期,顾山周姓迁居黄土塘,在西街靠南建造五开间三进的住宅,这些颇具规模的官府民宅,构成了黄土塘街道的主体,整个古村从此更加繁荣起来了。
清末和民国初期,黄土塘老街上紧凑分布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店铺。这些店铺有:铁铺、米店、肉店、理发店、药铺、酒店、布店、银匠店、茶馆等,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地的老人们仍记得祖辈们为了印证当时老街盛况而流传下来的一首打油诗:有商就有店,有店就有街。有树就有村。村村绕街行。
如今,再次步入老街,虽然当初的一些铁铺、米店、药铺等商铺都已不复存在,但老街两边的房子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格局,外观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当初的古老商铺,现在已经成了外来打工人员的租住地。
黄土塘浜和黄土塘老街水、旱街坊,呈现江南水乡特色,老街黄石板铺砌,两侧为传统江南民居。该村在明代出过武进士,建国后又走出一位“两弹一星”功臣姚桐斌。
更多关于无锡锡山区黄土塘古村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