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台风黄蜂(台风黄蜂热带风暴生成)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4-4-4 08:22
标题:
台风黄蜂(台风黄蜂热带风暴生成)
1号台风“黄蜂”生成,其中“1号”是什么意思?
因为是2020年第1号台风,所以称为“1号。
热带风暴黄蜂,国际编号:200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Ambo)为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首个被命名的风暴。“黄蜂”一名由中国澳门提供,意为一类昆虫。
5月12晚间,菲律宾以东热带低压加强为今年第一号台风“黄蜂”,20时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大风力有8级。从今天的卫星云图来看,台风“黄蜂”云系对流旺盛,正在努力的增强之中。
扩展资料: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其中“黄蜂”是中国澳门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意为一类昆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黄蜂
1号台风“黄蜂”生成,会造成什么影响?
1号台风“黄蜂”生成,主要的影响还是体现在海上,会给途经海域制造狂风大浪。“黄蜂”不会登陆我国,其外围云系是否会影响东南沿海制造风雨,未来仍需要持续关注。
5月12日晚间,菲律宾以东热带低压加强为今年第一号台风“黄蜂”,20时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大风力有8级。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从卫星云图来看,台风“黄蜂”云系对流旺盛,正在努力的增强之中。
5月12日20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南方约95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未来强度会逐渐增强,并可能登陆菲律宾,之后北上转向,对我国陆地不会有直接影响。其外围云系是否会影响东南沿海制造风雨,未来仍需要持续关注,总体来看“黄蜂”主要的影响还是体现在海上,会给途经海域制造狂风大浪。
扩展资料
今年的台风出现的偏晚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今年首个台风“黄蜂”5月中旬才生成,生成时间是有些偏晚,但从常年来看也不算太晚。1949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首个台风平均生成时间为3月6日,1980年至今这30年的平均生成时间为3月19日。
由此来看,今年首个台风“黄蜂”的生成时间,是较常年晚2个月左右,但和最晚生成首台时间1998年7月9日相比,着实也不算太晚。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它来了!今年第1号台风“黄蜂”生成,会影响浙江吗?
1号台风“黄蜂”生成是怎么回事?
2020年第1号台风“黄蜂”已于昨天(5月12日)晚上8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天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91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1.9度、东经128.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200公里。
预计,“黄蜂”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菲律宾东部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将于15日登陆菲律宾,尔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将在台湾岛以东洋面减弱消失。未来两天“黄蜂”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扩展资料
台风形成的原因
在热带海洋上,海水受到太阳直射后极易蒸发成水汽,因此,相对陆地,海洋上方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大很多,据大洋网报道,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
同时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的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且空气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向气压较低处流动,从而形成风。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分明的四季与白天黑夜,台风的形成也与之有关。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的直射点在夏季时经过赤道移向北半球,这时,南半球海洋上的东南信风也会跃过赤道,变成北半球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与本来就活动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时,就会使空气对流增加,造成波动和漩涡。
当空气中的对流作用越来越强,旋涡不断加深,四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风也就会越来越大,当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台风就形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号台风“黄蜂”生成!未来两天对中国海区无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令人闻之生畏的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