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在朴茨茅斯重温英帝国海军的辉煌,朴次茅斯旅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22 00:03
标题:
在朴茨茅斯重温英帝国海军的辉煌,朴次茅斯旅游攻略
位于
英格兰
南部海岸的朴茨茅斯是
英国
皇家海军的母港。来朴茨茅斯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去Historic Dockyard重温历史上
大英
帝国海军的辉煌。由于Historic Dockyard与
英国
海军现在仍在使用的军港连在一起,所以,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今天
英国
海军的主力舰船。
第一艘铁甲战舰勇士号
上面照片里的就是
英国
皇家海军勇士号(HMS Warriorr)40门炮蒸汽铁甲巡防舰,建于公元1859至1861年,是勇士级铁甲舰首舰。这艘战舰是
英国
海军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该舰采用了很多成熟技术,其中包括蒸汽机,铁质船壳和螺旋桨推进。只有熟铁装甲可以算得上是其技术上独有的重要进步,也因此,它被称为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然而,这艘强大的军舰却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海战,便于1883年退役了。之后,它曾经作为训练舰、存储设施等使用,并最终于1987年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停泊在朴茨茅斯的Historical Dockland。勇士号服役时,普通船员中包含有122名皇家海军陆战队成员,他们都隶属于皇家海军陆战队炮兵队。之后有些步兵也被派到船上。陆战队驻扎火炮区的尾部,他们的睡袋被挂在军官区和水手区之间。队。随着性能更好的全蒸汽无风帆铁甲舰毁灭号的服役,勇士号逐渐过时,于1875年转入预备舰队。最终于1883年退役
舰艏的大炮
粗细跟孩子胳膊有得一比的铁索
餐桌就安置在两门大炮之间。
军官的休息室和餐厅
军官则分别在在船只尾部的独立的小船舱休息,同时还有专门的军官活动室。 船长则拥有有两间舒适宽敞的船舱。
勇士号1863年的船员配置为50名军官和656名普通舰员。大部分船员都从事体力工作,像是收起海上有史以来最重的人操船锚。船员的舰上生活与海军中传统木制舰船上的同行差别不大。大部分船员居住于勇士号上唯一的一层火炮甲板。他们睡在绑在船侧和顶梁之间的吊床上,平均每对火炮之间睡18个人。
舰长卧室
餐厅墙上正中是勇士号的照片,左边是当时在位的
维多利亚
女王的照片,右边是
维多利亚
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王子的照片。
舰上的厨房
从勇士号上拍摄的朴茨茅斯地标建筑斯宾纳克塔及周围风光。
曾为英帝国海军立下汗马功劳的胜利号
上面照片里是
英国
皇家海军胜利号战舰(英语:HMS Victory)。与前面介绍的勇士号相比,这是一艘实实在在立下了辉煌战功的战舰。胜利号战舰在1758年时基于
英国
国会命令开始建造,1763年5月建成下水。随后,它就参加了1778年
美国
独立战争,以及1797年
法国
大革命时,参与圣文生角之役,大胜
西班牙
海军。接着,又在1805年参与特拉法加之役,其间因作为副海军上将
纳尔逊
的旗舰并且大破
法国
与
西班牙
联合舰队而闻名于世。
这艘战舰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尽管它现在停放于
英国
朴次茅斯
海军基地的干坞,作为一所浮动博物馆使用。但是,它并没有退役哦。该舰自2012年10月起,成为
英国
皇家海军第一海务大臣的旗舰。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役军舰,并吸引一年约35万游客造访。
在这个出入口不远处的地板上有一个金属铭牌,标明:
纳尔逊
海军上将就是在这里被流弹击中倒下的。
纳尔逊
海军上将是
英国
历史上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正是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击败了
法国
和
西班牙
的联合舰队,从而确立了
大英
帝国海军在随后百多年时间中称霸地球海洋的霸主地位。因此,在
英国
各地几乎都能看到
纳尔逊
的纪念物,其中比较出名有
伦敦
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上圆柱形的
纳尔逊
纪念碑,
爱丁堡
卡尔顿山上的
纳尔逊
纪念碑等。
纳尔逊
后来在胜利号上伤重不治,被埋葬在
圣保罗
大教堂。
纳尔逊
在胜利号上的床铺。
胜利号火力非常强大。照片中看到的三层都是火炮甲板。上层下层各有30门炮,中间一层有28门,最上层甲板尾部有12门,舰艏有2门,共计102门。与勇士号开放拍照不同,胜利号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也许是因为它仍然是现役战舰吧?
朴茨茅斯军港
朴茨茅斯Historic Dockyard的游览通票里面除了可以参观老式军舰,还有几个博物馆的入场券,
比如
皇家海军博物馆,Mary Rose沉船博物馆等,此外,还可以乘船游览朴茨茅斯港风光。
今天的朴茨茅斯仍然是
英国
皇家海军的母港。包括
新建
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4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等
英国
海军的主力舰只都停泊在这里。此外,朴茨茅斯军港还经常接待北约盟国来访的军舰。上面照片中远处停泊的两艘军舰就是正在
英国
访问的两艘
美国
阿利
伯克
级驱逐舰。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