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梦中不觉身是客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21 00:19
标题:
梦中不觉身是客
一、为什么选择波罗的海三国
孩子漫长的暑假如期而至,最佳带娃出去玩的时间到来了,但是到哪里去真的是一门学问。
选择出行的目的地,无非要满足以下几点:
1.安全友善,国内没有任何不稳定因素
2.天气舒适(夏天出行一定不能太热,不要是雨季)
3.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发达 (是否可以自驾是个重要因素,这个可以在“租租车”上搜寻)
4.环境优美,有文化底蕴(毕竟带孩子出去,寓教于乐嘛)
5.人不要太多,尤其旅游景点不要人挤人
综合以上,考虑到从来没有去过这三个国家,为了解它们神秘的面纱,我们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二、出行前的准备工作
1.签证:
波罗的海
三国均属于
申根
国家,从任何一个国家入境都需要办理
申根
签证。需要提醒的是未成年儿童办理
申根
签相对要麻烦一些,需要提供与父母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并由外交部认证。
2.机票:我们是提前三个月订的
俄罗斯
航空在
莫斯科
转机的航班。
3.租车:通过“租租车”APP提前一个月预定,非常方便,客服可以随时回答任何疑问。
4.酒店:因决定自驾出行,所以此次的住宿基本都没有选择在市中心,而是选择了郊区的Appartment,主要考虑到交通和停车的方便问题。
5.攻略:马蜂窝是个好地方,你可以找到充足的素材:)另外,“租租车”可以提供离线地图,出行前就可以了解路线安排了。
6.换汇:除了准备外币信用卡,一定要在银行兑换一些欧元以备不能刷卡的情况使用。
7.设备 :手机、充电宝、移动Wifi、相机、国际插头一定不能少。
8.路线准备:原则是尽量不走回头路,并且尽量包含重要城市和景点,于是最终选择了:
塔林
-
采西斯
-
库雷萨雷
-
帕尔努
-
里加
-
采西斯
- 锡尔
古达
-
希奥利艾
-
维尔纽斯
三、抵达目的地第一站 - 爱沙尼亚塔林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在当地时间晚上8点抵达
塔林
机场。由于靠近
北极
的原因,晚上8点的
塔林
依然艳
阳高
照,温度体感却只有20度左右,空气呼吸起来非常的清冽。后来才知道,要到晚上11点左右太阳才开始落山,而且整都是蒙蒙亮,到了早上4点多太阳又升起来了。
下飞机,出关,打车,一切都非常的顺利,抵达预定的酒店时才9点左右(
塔林
的机场非常小,出关的窗口只有两个,一个供欧盟过成员公民通过,另一个是非欧盟成员)。机场到市中心的距离只有不到20分钟的车程,可以说是近在咫尺。
塔林
老城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徒步,所以我们第一天没有选择租车,而是尽情的在老城里游荡,沉浸在中世纪的气息中。
第二天到预定的租车地点取车时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小插曲,索性有惊无险。起因是这样的,本来在sixt选择好了车型和保险,结果到达取车点后被告知
爱沙尼亚
不认可
中国
驾照,无法取车.....这简直就是晴天
霹雳
,如果如此恐怕我们整个行程都要重新调整了!于是赶紧电话联络“租租车”的客服,本来非常沮丧的心情在客服非常专业和耐心的指导下平复了很多,电话里客服一一告知了解决办法,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在Avis租到了同样的车型。原来
爱沙尼亚
的个别车行是不认可
中国
驾照的,这个一定要在出行之前问清楚。在这里我要给“租租车”的客服一个大大的赞!
爱沙尼亚
人非常友善,整体感觉很
北欧
很像(
拉脱维亚
和
立陶宛
基本就没有
北欧
印记了),物价在三个国家中也是相对最高的。
塔林历史中心
塔林
的标准拼写为“Tallinn”,由“
丹麦
”和“地堡”两个单词的词根组成,意为“
丹麦
人的地堡”。作为首都的
塔林
人口只有不到50万,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公园城市。1219年
丹麦
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并于1227年至1346年占领
塔林
。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丁稀薄却又地处咽喉要道的
爱沙尼亚
人并不善于对外作战,先后被普鲁士、
丹麦
、
瑞典
、
波兰
、
德国
等列强殖民统治,在被沙皇俄国统治200余年后,在1918年的2月,
爱沙尼亚
人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成立了
爱沙尼亚
共和
国,可惜仅仅在一个夜晚之后就被德军所占领。同年底,前苏联公然宣布对
爱沙尼亚
行使主权,直至90年代初期前苏联宣布解体,
爱沙尼亚
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塔林历史中心
位于
塔林
上城的
亚历山大
·涅夫斯基主教堂是一座标准的
俄罗斯
东正教教堂,标致的洋葱顶占据天时地利,无论从哪个方位都能一眼认出来
塔林
是一座并不大的城市,脚步丈量全城非常方便,但路面大多都是石块路,特别是老城,都是细街窄巷,好多地方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宁静的街角
塔林
市内的精华部分大多都集中在老城区里,古往今来的每一位占领者都曾想要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印记,但除去老城一隅东正教的
亚历山大
·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和小商贩在摊位上售卖的
北欧
风格纪念品外,老城区再没有过多的什么殖民者的痕迹。老城区的主体,完全沿袭了中世界
欧洲
大陆的传统风貌,哥特式的教堂、色彩鲜艳的民居、以及密布在脚下的青石板路,正是这保存完好的中世纪风貌,使
塔林
老城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之中。
早上9点,游人还没有到来
塔林
新城
的街道
地处
欧洲
十字路口的
塔林
,并没有像其它高纬度的内陆城市那样散发出阵阵浓烈的性冷淡范儿,恩爱的老夫妇牵着双手漫步在码头布道,坐在长椅上的年轻情侣则旁若无人般的深情拥吻。
海鸥是
塔林
最常见的鸟类,白天和夜晚都能听到它们嘹亮的叫声。
后面是
圣尼古拉
教堂,1230年左右由从
哥特兰岛
来此定居的
德国
商人创建。在
塔林
护城墙建立以前这幢坚固的教堂曾作为堡垒而设计。这座建筑在1523年革命军的洗劫中幸存,不幸的是在二战中被摧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修复后,
圣尼古拉
教堂致力于对宗教艺术的研究(参观时见到几名研究人员正对藏品进行修复)。这里不仅是举办音乐会的首选之地,周末时还会有手风琴和唱诗班的表演
喝下午茶的时间到了,一些游客在露天咖啡座喝着咖啡,享受着7月的清爽与晴朗
中世纪的马车
圣.奥拉夫教堂直插云霄的尖顶,是
塔林
老城最高的建筑,无论远近都会感觉非常的震撼。
老城区内几乎所有建筑的房顶都是由红色的砖瓦堆砌而成,就连修葺在城墙四处的红伞状防御塔也不例外。每到夕阳落幕的最后时分,太阳燃烧尽最后的光芒,炙热的色彩铺满天际,与下面连片的红色顶盖融为一体,唯有圣奥拉夫教堂那高耸的塔顶直冲天际。
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这座14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一直都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在中世纪的时候159米高的塔尖可以带来让人兴奋的景色。攀登塔楼或教堂钟楼顶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允许游客攀爬,是一定要上去的,从古城的不同方位欣赏
塔林
中世纪的风采,可惜我们来的这一天刚好封闭。
正午的阳光让人沉醉
出于整体风格的考虑,在老城内并没有公共交通或是玻璃幕墙结构的现代建筑,城市的管理者们力图将这中世纪的样貌原汁原味的展现给世人。
就算看过很多
塔林
的照片,也只有置身于这个城市时才能感觉她真正的美。
四、爱沙尼亚的第二天:塔林周边的海岸自驾
第二天,我们觉得离开市区,前往
塔林
周边的海边看一看。总体来说
塔林
的公路交通还是很好的,公路上车流量不大,城区红绿灯较多,出了城区就很少见了。
波罗的海
异常的平静,在海边漫步,感受这份宁静。
很多小baby在海边玩沙玩水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