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童年记忆:初见芜湖鸠江饭店,芜湖自助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21 00:18
标题:
童年记忆:初见芜湖鸠江饭店,芜湖自助游攻略
乡村学校的记忆
那年我大约四五岁。
在县城郊外的一片田野中,孤独地立着几座小楼,旁边是一条宽阔的长江支流。这是一所
江南
的县城中学,地处
皖南
腹地。那时,父亲在
芜湖
市的一所中学任教(即今天的安师大附中),母亲在这所中学任教。一家分隔两地,母亲和外婆带着我,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其实哪有什么宿舍,印象中,就是一条小河边的几座茅屋。
在那里留下了一些童年的断片记忆。一个是,我独自蹲在小桥边,看着
水里
的鱼儿出神,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幸好被一位工友看到,从
水里
提了出来。再一个是,外婆养了一群鸡,其中有一只黑色的小鸡,因喜欢躲在大门后面,开门时不幸被压死了。外婆用那只小鸡炖了一小锅汤,我心里很难过,不愿意喝汤。
黑暗中奔向芜湖
最后一个记忆最深刻。那天夜里,我在睡梦中被叫醒。朦胧中感觉到外婆在帮我穿衣服。远处隐约听到狗的叫声,与狼的长啸声交杂在一起(那时野外时常有狼出没,狐狸野兔更是常见)。外婆一面帮我穿衣,一面小声嘱咐:“不要出声,我们要去
芜湖
了。”原来,母亲调动工作到了
芜湖
市,一家人终于要团聚了。走出门外,天地一片墨黑,远处又传来狗叫声。两个妇女一个孩子,摸黑奔向县城的汽车站,要赶去
芜湖
的头班长途汽车。那是一九五九年的早春,四周清冷而空旷。
眼前出现一座宫殿,笼罩在温暖的灯光里
好像坐了一整天的汽车,中途走走停停,直到天黑了下来,汽车才开到
芜湖
市(如今不超过一个小时)。记得汽车就停在鸠江饭店的门前。眼前突然一片光明,一座巨大的高楼俯瞰着我们。大楼的周围有一圈漂亮的铁栏,每隔一小段就有一盏圆形路灯,发出温暖的光。天哪!世界上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到处有灯光,到处有人在走动,空气中漂浮着食物的香味,人们的穿着也与乡下不同。特别吃惊的是,马路上每隔一会儿就有汽车闪着灯光飞过。我本以为,那一晚会在这座豪华的大楼里度过,当然我失望了。父母亲和外婆带着我来到新家,地点就在离鸠江饭店不远的凤凰山,当时是教师宿舍。
终于走进这座宫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
芜湖
读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我时常从这座美丽的宫殿门前走过,却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一晚。十八岁那年离开了
芜湖
,直到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回来,在一所大学教了八九年书。原以为会在这块土地上一直生活下去,但人生总有波涛,世事原本难料。九十年代初,我受国家教委公派出国留学,再一次离开了
芜湖
。
但鸠江饭店一直留在记忆中。在我的印象里,直到八十年代末,鸠江饭店一直都是
芜湖
的中心,最隆重的集会都要在它的门外举行。文/革中,很多不堪回首的闹剧也在这里上演。如今,当年的建筑十有八九已经不复存在,新的大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光鲜亮丽,只有鸠江饭店,还是不改风骨,默默地站在那里。
去年十一月,我回
芜湖
办事。大概是潜意识的缘故,选择了住在鸠江饭店。我在网上订了房间,那天下午,带着几分敬畏的心情走了进去。大堂还是富丽堂皇,只是远远没有小时候见到的那般高大宽阔。不过,到底是一家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到处显示出曾经的辉煌。又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有点老派绅士、当年贵族的感觉。
江湖豪客,已然隐身
走过长廊,看到墙上挂着有关鸠江饭店的介绍,忍不住停下脚步读了起来。大致内容是,鸠江饭店是一家
江南
老字号,原是一家国营酒店,建于1956年,是
安徽
省首家特大型饭店。开业以来已接待上千万旅客,获得过无数荣誉。如今,它已经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
我和妻子在这家饭店连住了三晚,充分体验了这家老字号的服务风格,那就是稳健中透着自信,一切井然有序。入夜,窗外灯火通明。我似乎看到,楼下的灯光里站着一个乡下来的男孩,睁大眼睛,不知所措地看着周围......
如今,
芜湖
这座江城里高档酒店林立,鸠江饭店虽然身在江湖,似乎已经隐身在群豪身后,不再显山露水。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它不是一般的酒店,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多老
芜湖
人甚至从来没有在里面住过,但是提起它,总是感慨万千。因为,在五十岁以上的
芜湖
人的心里,谁都有一个关于这家饭店的故事。(谢谢阅读。)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