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南浔·画船听雨眠,南浔自助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18 21:14
标题:
南浔·画船听雨眠,南浔自助游攻略
第一次听
南浔
此名,便觉此名字未免太过好听,查了一下地图发现离所在地也不远,买了票订了旅店便朝那蹦跶去了
南浔
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
南浔
。至此,
南浔
一名流传七百余年。
看到
南浔
第一眼便爱上了这座水乡古镇,与
周庄
乌镇
相比,同为六大古镇,
南浔
实在是太过低调,古镇不大,一天时间就可以逛完。所以我基本是早上出去溜达一遍,中午出去溜达一遍,晚上再出去溜达一遍,而且见到最多的,莫过于各种家养的猫猫狗狗,在大街小巷里或欢快的奔腾,或偏安一隅在墙角晒太阳。
这里的小动物活的也真是舒坦,那些老婆婆老爷爷对宠物也是当孩子一样,在百间楼遇见了一个在洗衣服的老婆婆,养了一只小白狗,懒洋洋的在旁边坐着,一副看破红尘世事无争。我好奇便跟上前攀谈了一下,老婆婆边絮絮叨叨的跟我聊起来,从前她也有一只这样子的小白狗,不过养了很久很有感情,但是某一天小白狗突然就失踪了,找了很久也没能找回来,只能又养了一只,心里还是念念不忘那只曾经的小白狗,现在这只小白狗也养了好几年了,岁数有点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老婆婆说着说着又感伤了起来,突然对我说又好像也是对自己说,哪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是啊,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像日子在这里是定格的,东西都是老旧的,洋溢着一股老古董的气息,不止是动物,仿佛人在这里的生活也是懒洋洋的,早上起来在河边洗衣服,在树根下搬把摇椅躺一下,摇个蒲扇拉拉家常,偶尔有游客走过瞅两眼,多么潇洒自在
百间楼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呆在
南浔
的几天,每天都要来这做一两个小时,听听流水声风声鸟叫声,有时候盯着那个水流也能盯好久。尤其是夕
阳西
下的时候,淡淡的暖黄色的阳光在屋檐间跳跃来跳跃去,晶晶莹莹闪闪烁烁。之所以叫百间楼,是因为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相传是明代富商董份为其仆人所修建。如今还有许多居民居住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现代化一点的工具好像也就是偶尔骑着小电驴穿梭其间。
去的时候,小莲庄的莲花还没有开,但池塘里面还是各种颜色的鲤鱼,欢快的游来游去,偶尔瞅两眼游人,一饷贪欢。
南浔
的夜景也非常醉人,成片的红灯笼挂起,与水乡的水融在一起,夜晚大概是最贴近千百年前人们生活时候了。非常遗憾没能看成百间楼的夜景。听说居民楼亮起红灯笼的时候非常好看,后来去的朋友一定要看看
张石铭故居是我个人觉得南区里面一定要去的一个地方,刚好在里面碰到了热爱历史的一对夫妇,听他们讲述南巡的历史非常有意思,
南浔
中西合璧的特色,在张石铭故居里面显现的淋漓尽致,往往是走过一山红砖墙就遇见了西洋式的大厅地板
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是还刚好碰上了高能少年团的录制,见到了张一山杨紫和王大陆他们,也算是我对
南浔
这个地方印象又更好了一点。
三天很快,离开之前和小伙伴旅店老板告别,又看了看古镇的清晨,早起的船只划过船洞。
“
南浔
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自此成为我心目中又一片净土
走的时候旅店老板说
南浔
还在开发中,可能会渐渐失去它的生活气息,最有古镇味道的百间楼,里面的居民以后也会陆续搬迁。
可我希望
南浔
不会难寻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