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普通小白的EBC(4月/Cho La Pass+Gokyo/陆路进出卢卡拉),尼泊尔旅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15 11:32
标题:
普通小白的EBC(4月/Cho La Pass+Gokyo/陆路进出卢卡拉),尼泊尔旅游攻略
2015年国庆一个人ACT(有背夫)戳??????
http://www.mafengwo.cn/i/5398415.html
咨询陆路进出
卢卡拉
的车站、花费、时间、难度、沿路食宿,可看右侧目录“三、我的行程——陆路进出
卢卡拉
攻略”
如果还是看不懂就加我微信~~~
4月EBC,陆路进出
卢卡拉
。小白一枚,无能力亦无勇气负重,请了背夫。到达EBC后翻了Cho la pass到Gokyo,总共徒步时间20天。有不同程度高反,没有直升机救援,自行下撤。
接下来3万字有日记也有攻略,详情右侧目录分段阅读。希望“攻略”部分能帮到大家。有闲情者可读“日记”部分,将近两万字,都是徒步路上用手机写的。
楼主徒步小白一枚,装备啊技术啊什么都不懂,没有能力负重,请背夫还走得巨逼慢,所有人都会超过我,而且还有高反,永远被嫌弃的那种。
本篇是写给初级小白看的攻略贴,就是想告诉大家连楼主这样的弱鸡都可以走,EBC真的是很度假式的徒步。
最后面附陆路进出
卢卡拉
详细攻略。微信在楼主之前走ACT的帖子里留了,还不懂的就加微信问吧~
??每日上升、下降、海拔、时间等数据参考。我的数据可以作为最慢时间参考。详情见右侧目录“三、我的行程”
??【EBC的几个走法】,详情见右侧目录“二、攻略部分”
??以前习惯用六只脚,有一次在
缅甸
昔卜发现六只脚无数据,换了户外助手,就顺手用了下来。轨迹是我每天记的,20天拼接起来如上图所示。
珠峰南坡大本营
??大本营~总算拔草了~
Gokyo
Dzonghla到Cho la pass 的路上
Lobuche到Gorakshep的路上,远望昆布冰川
Lobuche到Gorakshep的路上
Lobuche到Dzonghla的路上
Lobuche到Gorakshep的路上
Dingboche到Dughla路上
Lobuche到Gorakshep的路上
进入Gokyo之前
Dughla到Lobuche路上
马上到南池
牦牛是喜马拉雅忠诚的使者
逢登山季,直升机运输繁忙
雪山观光直升机
现在开始将近两万字的日记部分,徒步路上手机打字写的,多为徒步心路历程,可直接跳过看后面攻略部分,点击右侧目录即可。
一、日记部分
【EBC行前杂记】
想去EBC,想去,想去,就是想去。那种感觉,就像是遇到喜欢的人,迫切地想要得到,又不敢露声色,只能默默咽下口水垂涎,不知如何是好。脉脉含情望着,手脚无处安放。焦急和慌乱只有自己懂,最后又化成柔情万种。
我不知道该怎么准备东西,列好了表格,按照头部、上身、下身、脚部分类列好,还有洗漱的列表,洗护,卸妆,保湿等等。女人真是麻烦,为什么要有洗面奶、保湿乳液、防晒霜、粉底液、卸妆油等等等之分?以前我骄傲地认为我的背包就是我的世界,前不久打包猛然回神“原来我的世界就是化妆品啊”,无奈地笑。
我总出去,朋友说我喜欢户外,可是几斤几两只有自己知道。去ACT时,穿的鞋子是路边骆驼店200块钱的货色,抓绒衣冲锋衣都是上品折扣不知名的小牌子。不懂速干保暖防风三层,不知道V底,不会用杖。甚至连背了6年之久的背包,都不知道有好多个背带都可以调节松紧。
其实现在又懂什么呢?学的8字结就着饭吃了,摔跤了都不知道热敷还是冷敷。看了一下午知乎装备贴,觉得还是迪卡侬最适合自己。一边是前辈“好的装备能救命”的教导,一边是不容乐观的荷包。一切从简和不能疏忽的矛盾不断敲打着自己,一个头,好几个大。反正,基本的装备都有,万事多加小心就是了。
盖文哥说“有钱有闲时,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打工不难。”这句话倒是宽慰了我很久都没放下的心。跟去年比起来,越大龄,反而越不着急。一年前还担心工作不好,家里条件不好,长相不好,身材不好,这个那个,现在反而越来越释然。看着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从自己手里溜走,耳边无数家长里短情啊爱啊的矛盾,只想多做些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事。此刻敲打出这行字的自己,是一副紧皱眉头,势必完成的样子。
到底为什么是EBC,我也不知道。可能雪山是主要的原因吧。喜马拉雅,喀喇昆仑,
秘鲁
高原。前者于我最方便到达。而且
尼泊尔
真的是“度假式徒步”,不用负重,沿路食宿,物价低廉,难道不是捡了大便宜?
7年前坠入民谣的坑,在三教阶梯教室放着《眼望着北方》久久不能回过神。万晓利的歌躺在歌单里等着被我随机临幸,一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用作多年明信片专用话术,另一句“山里藏着我的愿望,像母亲的召唤”击中了心底最软的部分,直到现在也没能回弹。
说什么喜欢山的人心胸宽厚,说什么看过天地的人更通透,说什么徒步的路上有更多的时间面对自己,都是狗屁瞎扯。喜欢就是喜欢,纯粹地喜欢,请不要贴上由此及彼的标签。
我的梦想一点都不高尚,我只不过和万万千千无法拒绝虚荣充满欲望的人们一样,在对未来一点都没有把握的现在,赶紧于别人之前,去把屎尿拉在那里而已。
【从加德满都到EBC】
从
加德满都
坐吉普到Phaplu
今日过后,就要开始20余天的山中徒步生活
昨天在
加德满都
休整一天,最后采购物资,办理证件等,今天早上五点吉普进山,预计傍晚才到,明天开始徒步。
九人一车,我坐最后一排角落里。全是山路,拐弯不断,颠到飞起。两旁山体地貌的起伏像云贵,视野广阔则像
新疆
。沿一条极其宽阔大河蜿蜒前进,旱季可见河底碎石,天空并不湛蓝。才不过离开
加德满都
三小时的路程,信号已经时有时无。
吉普车转弯不鸣笛,会车不减速,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载是正常现象。在
尼泊尔
,你不得不收起某些装腔作势的理论,接受命运的安排。
遇见一
西班牙
女孩,独自一人没请背夫,背包比我的还高出一头,她也和我一样不敢坐小飞机。前天路上遇见两位
茂名
驴友,他们的小飞机由于横风回返,无奈加钱改乘直升机。小飞机危险名不虚传,所以我选择多走三天到卢克拉。
继续前行,地貌已有很大不同,不知不觉中海拔陡然升起,巨大宽阔的峡谷让人眼前一亮,远处山坡上的梯田和房屋只剩一个点。气温也骤升,拿出还湿着的毛巾,顶在头上晒珍贵的太阳。
进入了我最喜欢的山区,景色和滇藏交界越来越像,但更为开阔。吉普车不断涉水过河,遇见坑洼急促停下,一路摇晃颠簸,想在车上睡觉绝无可能。
我约二十岁时第一次到山区旅行,此后的八年间无一间断。又看到背着巨
大竹
筐,身躯被压得近乎九十度倾斜的妇人,沿着山坡上已经踩踏出的台阶艰难缓慢地向上。简陋发黑的竹篓哪有什么背负系统可言,一根粗麻绳就是一切了。
柏油路珍贵,多数还是土路,“要致富,先修路”,
尼泊尔
公路工程远不如
中国
如火如荼。想起去
黔东南
旅行,经过修路段,人们总是停下手里的活计,盯着车上的人看,目光直直的,一直跟着车离开的方向。他们多数皮肤黝黑,浑身精瘦,日复一日的长期重活使得胳膊的肌肉线条明显,眼神仿佛充满灰尘。不像有些人,灰尘落在了心上。
在这样的山区,我想即使连刚会走的幼儿,也会明白“生活本就不易”这简单的道理。而侥幸生活在城市的我,枉生长了二十多年,才有些懵懂地掀开了“生来就是受苦”的真相。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